期刊文献+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6068被引量15390H指数38
本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研究、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探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反映社会主义新旧阶段政治...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827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672/A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0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作者 纪建强 朱育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67,108,共11页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开始局部质变,进入“金融+数字”垄断的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的能力逐渐下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新政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表明,其垄断本质没有改变,腐朽、寄生、垂死的特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开始局部质变,进入“金融+数字”垄断的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世界的能力逐渐下降,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新政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表明,其垄断本质没有改变,腐朽、寄生、垂死的特征没有改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不会轻易放弃工业革命以来的领先优势,可能会变得更加反动、凶残和危险,对此我们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做好充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代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新变化
原文传递
正确认识毛泽东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艰辛探索和伟大成就——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
2
作者 李慎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32,103,共24页
新中国经济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宏伟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是要彻底掀翻人类几千年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他领导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总结为十方面:相当于打赢了三场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有力捍卫了我国... 新中国经济建设是前无古人的宏伟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是要彻底掀翻人类几千年剥削阶级的经济基础。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他领导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总结为十方面:相当于打赢了三场较大规模的反侵略战争,有力捍卫了我国主权和神圣领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发“两弹一星一潜艇”等;自力更生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成国计民生所必需的大量的基本基础设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人均预期寿命迅速提升;努力争取开放,进口外国技术,吸收外国资本;从横向比较看经济快速发展;排除种种干扰重返联合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必须正确对待新中国前27年经济建设中存在的失误。毛泽东对其中存在的偏差乃至错误察觉最早,不仅纠正态度坚决,而且甚为苦口婆心。他对新中国前27年经济建设中所犯错误主动承担领导责任,并在后来实际工作中一直避免重犯。把相关失误都堆放到毛泽东一人头上,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毛泽东去世的27年历史,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十分伟大且无比辉煌的,人们应当始终铭记并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建设 历史成就 艰辛探索
原文传递
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视角及其拓展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28,107,共10页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学术界从理论渊源、逻辑构成、认识维度、历史方位等方面立论,深入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伟大建党精神”是第一次以理论形态对中...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学术界从理论渊源、逻辑构成、认识维度、历史方位等方面立论,深入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要义和精神实质,取得了颇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伟大建党精神”是第一次以理论形态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凝铸的革命精神进行的系统总结和理性提炼,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和多重的阐释空间。下一步研究应深入发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开拓研究视角,摒弃同质化、常态化叙事;从历史视域、世界视野、政治文化等多重维度阐扬和发掘蕴含其中的深邃哲思学理,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精神力量、政治智慧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研究现状 视角拓展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从“一个相结合”到“两个相结合”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允熠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108,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相结合”“。第一个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第一个相结合”含有“第二个相结合”的思想要素“;第二个相结合”是在“第一个相结合”基础上的深化和飞跃,表明马克思主... 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两个相结合”“。第一个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第一个相结合”含有“第二个相结合”的思想要素“;第二个相结合”是在“第一个相结合”基础上的深化和飞跃,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新进展“,两个相结合”并列提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叙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有契合点。由契合到亲和再到相结合直至相融合,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化心理上的原动力,也是“第二个相结合”得以实现的文化心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内在要求探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闫娟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6,108,共9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特别是从社会化大生产"内在要求"的视角探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内在规律是应当重视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中政府作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特别是从社会化大生产"内在要求"的视角探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内在规律是应当重视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中政府发挥作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资本主义国家基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要求,愈加重视发挥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但又因其立足于"资本逻辑"而作用效果不佳;相较而言,社会主义国家能更好发挥市场经济中的政府作用。以中国为例,主要表现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动市场发展与完善;遵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律,以规划和战略促进自觉发展;遵循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社会化大生产 内在要求
原文传递
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恩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108,共10页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无可分割的逻辑联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是"四史"的主线。中国共产党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无可分割的逻辑联系: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实践史是"四史"的主线。中国共产党沿着十月革命开辟的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面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巨大挫折时,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吸取了苏东剧变的教训,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把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进程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 “四史” 改革 苏东剧变
原文传递
再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兼论重建村民组土地经营市场 被引量:2
7
作者 徐祥临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0,108,共11页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但这一制度正趋向"名存实亡"。为扭转这一危险趋势,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充分认识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明确谁是真正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应当保护真正的农民;要...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基础,但这一制度正趋向"名存实亡"。为扭转这一危险趋势,要在理论上正本清源,充分认识土地集体所有制优势,明确谁是真正的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应当保护真正的农民;要重新认识农村改革初期形成的村民组土地经营市场的重大体制创新价值,采取实际措施重建该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土地确权 解放思想 村民组土地经营市场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与延安时期党史学习研究活动 被引量:4
8
作者 蒋建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1,107,共12页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在延安时期由毛泽东主导进行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为指导,以分辨是非、总结经验、统一思想为目的,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这场学习研... 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历史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在延安时期由毛泽东主导进行的,可分为三个阶段,并且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为指导,以分辨是非、总结经验、统一思想为目的,是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对这场学习研究活动的发动、引导和组织,对党的各个时期历史及人物、事件的分析与评论,对中共党史研究对象、方法、立场、切入点和中共党史分期等问题的论述,不仅有力推动了党内关于党风学风文风的学习改造运动,促进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形成,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史观,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和中共党史研究的不断深入,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延安时期 党史研究
原文传递
反腐倡廉、纪检监督与群众路线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溯源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6,108,共8页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我们要真正领悟这个提法的深刻含义,认识群众参与监督的必要性和重大作用,坚定贯彻群众路线,认识网络舆论...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构建全覆盖的责任制度和监督制度"。我们要真正领悟这个提法的深刻含义,认识群众参与监督的必要性和重大作用,坚定贯彻群众路线,认识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威力,适应在监督的环境中工作,严格自律,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做合格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践行使命。对网络舆论,要遵循规律引导好,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反腐倡廉,促进现代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倡廉 群众路线 群众监督 网络舆论
原文传递
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发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顾海良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107,共8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总体上看,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显著的历史规定性,在内涵上具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体制规定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关系为基本...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总体上看,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显著的历史规定性,在内涵上具有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体制规定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关系为基本事实,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为实践过程,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当代发展为思想指导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规定性的探索,已呈现思想先觉,已开创理论先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说,无论在"系统化的经济学说"还是在"理性概括"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所有制结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历史的早期研究--对刘昌玉、任武雄、常美英、庄有为研究的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挥 谈思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6,108,共7页
1978年底,上海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中共党史教研室教师刘昌玉、常美英、庄有为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任武雄等老一辈党史研究工作者,就组成了研究团队,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创建实践,展开大量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涉及中国... 1978年底,上海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中共党史教研室教师刘昌玉、常美英、庄有为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任武雄等老一辈党史研究工作者,就组成了研究团队,聚焦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创建实践,展开大量资料搜集和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涉及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组织、其他各地早期组织建党活动、早期共产主义者建党思想等领域。他们率先推出了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研究的首批成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和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 创党实践
原文传递
简论红色文化历史创建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煜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7-60,107,共5页
追溯红色文化在历史创建中的具体实践、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在红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人民群众逐渐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组织... 追溯红色文化在历史创建中的具体实践、时代价值和重大意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在红色文化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动员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人民群众逐渐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并把崇高的认同感转化为群体性的无私奉献精神,担负起彻底改造旧中国的伟大使命。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创建过程中的群体意识逻辑、基层动员逻辑和实践转化逻辑,对于新时代增强红色文化自觉,以红色文化的高度自信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群体意识 基层动员 实践转化
原文传递
“两制”条件下毛泽东治理西藏的政治艺术及其启示--从“十七条协议”到民主改革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少光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1,108,共9页
从1951年签订"十七条协议"到1959年民主改革,当时中国在事实上处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状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作为,最终使"两制"变为"一制"。在此期间,毛泽东治理西... 从1951年签订"十七条协议"到1959年民主改革,当时中国在事实上处于"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状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作为,最终使"两制"变为"一制"。在此期间,毛泽东治理西藏的政治艺术主要包括:高瞻远瞩,早早进行筹划准备;战略意志坚定,在原则问题上显示出不容挑战的决心;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与阶级分析法;坚持灵活斗争策略;树立底线意识,做好两手准备;选用得力干部;高度重视舆论宣传与话语权斗争。毛泽东的高超领导艺术,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斗争策略的结晶,展现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这对明确我国制度优势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传承、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西藏 两种制度 政治艺术
原文传递
毛泽东提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现实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明伟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5-39,107,共6页
90年前的1930年,当毛泽东首次提出"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就具备了"从斗争创造新局面"的核心内涵。"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实质和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百... 90年前的1930年,当毛泽东首次提出"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就具备了"从斗争创造新局面"的核心内涵。"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是共产党人思想路线的实质和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取得成功的密钥,更是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根本要求。我们要适应这一根本要求,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思想路线 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 新时代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双重感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瑞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67,共11页
很多人都生活在感觉中,惯于凭感觉下结论,但感觉是靠不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的感觉和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感觉是被塑造出来的,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感觉。在异化劳动的时代,人们的对象性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被二重化,分化为确证性感... 很多人都生活在感觉中,惯于凭感觉下结论,但感觉是靠不住的。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们的感觉和思维都是历史的产物,感觉是被塑造出来的,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感觉。在异化劳动的时代,人们的对象性感觉在不知不觉中被二重化,分化为确证性感觉和异化性感觉。辩证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的对象性感觉与动物的客观感觉的区别,从而扬弃感觉的异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这一理论对于新时代建设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感觉 双重感觉 感官消费 现实意义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政治逻辑
16
作者 肖存良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9-44,107,共7页
新型政党制度是与"新社会"相适应的政党制度,也是"新社会"创造出来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政治创造的成果。新型政党制度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政党制度,其内含的"整体性"优越于西方... 新型政党制度是与"新社会"相适应的政党制度,也是"新社会"创造出来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政治创造的成果。新型政党制度是代表多数人利益的政党制度,其内含的"整体性"优越于西方政党制度的"部分性",避免了西方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弊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具有强大的合作性,民主党派通过制度化渠道,充分发挥自身合作、协商与监督功能,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避免了西方政党制度恶性竞争、撕裂社会的弊端。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与我国国体、政体与民主集中制相互契合,是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政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政治逻辑 国家建设
原文传递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全球互联网治理范式演进和中国路径选择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建青 李琼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42,108,共11页
互联网治理从"管理"范式到"协同治理"范式的演进包含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无序发展"过渡到"有效管控",各国就互联网治理从"不必管"到"必须管"达成共识",管理&qu... 互联网治理从"管理"范式到"协同治理"范式的演进包含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无序发展"过渡到"有效管控",各国就互联网治理从"不必管"到"必须管"达成共识",管理"范式应运而生;第二阶段是从"有效管控"过渡到"多元治理",各国就互联网治理从"一元主导"到"多元协同"达成共识",协同治理"范式被广泛接纳。在"斯诺登事件"发生后,互联网"自反性协同治理"范式对拓展国际互联网治理模式作出了积极尝试,但仍存在三大问题:预设了资本主义立场而难逃工具理性之窠臼,无法获得多边政府主义的认同;重在对互联网逻辑层的存量调整,缺乏增量思维;没能超越现有利益框架,无法致力于消灭全球风险。习近平提出的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针对互联网治理发展到全球共享共治阶段而提出的更科学的理论范式,丰富和发展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理论内涵,在价值层面追求全球共融,在内容层面做到各层治理的有机统一,在目标层面致力于全球长期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治理 协同治理 自反性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最新研究动态与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庆军 王振中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7,F0003,共6页
自2013年习近平首次在国际场合系统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学术界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达到高潮。当前,... 自2013年习近平首次在国际场合系统全面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学术界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多层次的探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达到高潮。当前,从总体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系研究";中华文明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系研究";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正确义利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领域研究。当前,如何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霸权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将是未来学术界和理论界应该探索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究综述 最新研究动态
原文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重要论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仙智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7,108,共7页
新闻舆论事关时代发展脉搏的传播,是关乎治国理政的大事。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基于新时代新闻观的具体内容,习近平对新时代新闻舆论的基本职责、根本任务与作用等重要... 新闻舆论事关时代发展脉搏的传播,是关乎治国理政的大事。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进行了系统阐述。基于新时代新闻观的具体内容,习近平对新时代新闻舆论的基本职责、根本任务与作用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重点阐明了党的新闻舆论观;基于新时代新闻观的鲜明特征,对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在新闻观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随着中国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着重阐述了新时代新闻观的国际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闻舆论 新时代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减贫实践:1978—2018——基于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析框架视角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文武 李中秋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6,104,共8页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贫困治理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反贫困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在价值取向中坚持人民性,具有"救急"性、发展性;在制度体系中建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体系,持续...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贫困治理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反贫困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于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贫困治理体系:在价值取向中坚持人民性,具有"救急"性、发展性;在制度体系中建立了专门领导机构体系,持续推进改革以建立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制度体系,相继制定了系列战略性规划,不断制定和完善系列配套政策;在反贫困行动中注重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中国的减贫成就不仅是实实在在地将贫困减少了,而且还为人类减贫事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减贫模式和方案,为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同贫困斗争提供了成功范例,这一成就彰显了我国的贫困治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减贫实践 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