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6277被引量32885H指数55
本刊是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本刊立足上海,关注全国和世界。本刊探索视角紧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和经济发展进程,其开放、前瞻、创新的宗旨深深吸引全国及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和撰稿者,并广...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5-130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163/F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2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科学前沿方法服务教育强国战略 华东师范大学倾力打造教育经济实验室
1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能力,推动新科技背景下的新文科与交叉学科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倾力打造全球教育经济实验研究重镇,多科学集体攻关、创新和应用科学实验前沿方法,融入对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国家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和教育高质量... 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创新驱动能力,推动新科技背景下的新文科与交叉学科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倾力打造全球教育经济实验研究重镇,多科学集体攻关、创新和应用科学实验前沿方法,融入对共同富裕视角下的国家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答“时代之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实验室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委员会会议于2022年1月8日召开。成立大会上,学术委员会委员通过深入讨论、反复切磋和思路凝练,将实验室定位为:(1)高端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教育经济实验室。联合全球教育经济领域的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就中国和全球教育经济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 科学前沿 创新驱动能力 强国战略 学术委员会委员 华东师范大学 重大问题研究 全球视野
原文传递
《上海经济研究》编辑委员会
2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共1页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泽众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4,共10页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过程。现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规制基础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 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同时也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过程。现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城镇化发展的研究,更多是关注环境规制对城镇化建设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规制基础上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科技创新。本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03-2018年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并基于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在不考虑科技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即先抑制、后促进。第二,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末端治理,即为治污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当科技创新的方式侧重于过程治理,即为生产技术创新时,环境规制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之间不再呈现"U"型关系,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始终为促进作用。第三,环境规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升存在单门槛效应,治污科技创新和生产科技创新在环境规制力度不同的情况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作用存在差异。生产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更加稳定和显著;而治污科技创新作用的发挥必须以环境规制的强度达到一定强度为前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环境规制和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环境规制 新型城镇化 门槛效应
原文传递
跨境资本流动与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基于银行竞争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施建淮 杨雨晴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2-98,共17页
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银行系统的冲击是外部因素传导至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深入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风险和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个体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数,探讨了银行竞... 跨境资本流动对中国银行系统的冲击是外部因素传导至国内金融稳定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渠道。本文基于我国商业银行微观数据,深入考察了跨境资本流动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风险和结构的影响,并通过构建个体层面的银行竞争指数,探讨了银行竞争对资本流动与银行信贷间的作用关系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跨境资本流入会带来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和信贷风险积累;在机制分析中,本文创新性地引入了银行竞争这一调节因素,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竞争会强化资本流入对银行信贷规模和信贷风险的影响;对信贷结构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流入会使投向企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的信贷规模显著增加,对居民部门贷款则存在挤出效应;外资背景、是否上市、是否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等银行个体层面的异质性会作用于商业银行信贷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资本流动 银行竞争 信贷规模 信贷结构 信贷风险
原文传递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视野下的“一带一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姜安印 刘博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厘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无论是对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涵,还是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都处于一个建构性认知的过程中... 厘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的关系,无论是对深刻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内涵,还是对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由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一带一路"都处于一个建构性认知的过程中,把握二者的关系首先需要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深刻认知。一个科学认知框架需要科学阐释三个问题,即何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后如何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着重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问题的本质,提出大变局是世界呈现的一种客观变化状态,其本质是一个集体认知准备和行动准备的过程。"一带一路"建设至少在三个方面与大变局存紧密关系。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必然将增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积极因素,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构一个利好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百年大变局 全球化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有偏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扭曲与中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技术一致性视角 被引量:12
6
作者 蔺鹏 孟娜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91,共20页
基于Antonelli的技术一致性理论框架,本文构建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利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估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并数理演绎与实证检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的一致性程度... 基于Antonelli的技术一致性理论框架,本文构建资本、劳动和能源三要素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利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估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并数理演绎与实证检验了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的一致性程度对中国工业GTFP增长率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基于非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技术进步率可变框架,较高的要素替代弹性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现实;1999年-2017年间中国工业技术进步总体表现为劳动、资本和能源增强型技术进步并存,且技术进步偏向于劳动使用、资本使用与能源节约;技术一致性框架下要素禀赋与要素效率之间的严重配置扭曲,致使偏向性技术进步与要素配置的协同效应并未成为驱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中国工业GTFP增长主要由要素效率增长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向性技术进步 要素配置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高质量发展 技术一致性
原文传递
风险投资持股:“追爱”or“逐利”?——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调节检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木西 张紫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9-109,共11页
风险投资是以科创型企业为投资对象的股权式投资,是向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来源的重要金融创新。本文以2009年以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持股上市公司既存在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追爱"... 风险投资是以科创型企业为投资对象的股权式投资,是向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来源的重要金融创新。本文以2009年以来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Tobit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持股上市公司既存在鼓励企业研发投入的"追爱"行为,同时也存在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短期"逐利"行为,且两者间存在挤出效应。企业家精神能够鼓励企业创新,同时对风险投资持股的两种行为存在调节作用。对此,本文分别从非正式制度环境和正式制度环境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对策建议,以期充分实现风险投资持股上市公司的"追爱"行为,有效培育经济发展的创新动能,实现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企业创新 企业家精神 “追爱”行为 “逐利”行为
原文传递
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冯德连 韩宁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1-62,共12页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空间集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具有空间相关性,... 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空间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不同空间集聚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具有空间相关性,在空间集聚上呈现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并出现一个过渡阶段——低高集聚。全样本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为:外商直接投资、专利数量、科技人员数量、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产业集聚、研发强度和技术交易市场活跃程度。对三种集聚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研究发现:高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研发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专利授权量,低高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科技人员数量、产业集聚和专利授权量,低低集聚地区的影响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科技人员数量和研发强度。并进一步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出口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新技术产业出口 影响因素 空间相关性
原文传递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LMDI分解法的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6,共9页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部分,进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活动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结构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效率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小,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该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规模及地区结构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内涵式增长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农财政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LMDI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与发展
10
作者 白暴力 王胜利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33,共8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生产力发展状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包含生态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创新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时空因素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论等内容的生产力理论,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新常态生产力发展状况,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提出了包含生态生产力要素论、生产力创新发展论、生产力发展时空因素论和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论等内容的生产力理论,形成了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核心之一。该文认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理论与路径拓展
11
作者 陆栋生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7-72,共6页
跨国公司理论与路径对跨国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独特环境,以现有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解释和指导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文以Mathews、范黎波提出的3L、3L-3E理论为基础框架,对3L-3E进行拓展,提... 跨国公司理论与路径对跨国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鉴于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独特环境,以现有跨国公司后来者理论解释和指导中国跨国公司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该文以Mathews、范黎波提出的3L、3L-3E理论为基础框架,对3L-3E进行拓展,提出网络化、稳定化、融合化跨国公司理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跨国公司发展路径模式,认为中国跨国公司要向价值链低端、高端双向推进,建立"企业+政府+社会"的三螺旋整合框架,充分聚焦国内市场、国家战略、新兴领域、产业集聚四大战略,全力推进中国跨国公司在全球跨国公司体系中后来居上,成为我国新型开放型经济体关键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跨国公司3L-3E理论拓展 路径模式
原文传递
2017年上海经济运行预测与对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兆安 邸俊鹏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14,共12页
该文基于上海2016年之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采用景气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经济处于基准情景的概率为75%,其GDP增速为6.5%左右。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上海将面临&q... 该文基于上海2016年之前的宏观经济数据并结合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采用景气分析和情景分析方法,建立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经济处于基准情景的概率为75%,其GDP增速为6.5%左右。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上海将面临"制造业25%底线"、财政收入受国家对房地产和金融调控的冲击以及"2500万人口底线"等约束,提出了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经济 经济运行预测 景气分析 情景分析
原文传递
关系至上:中国经济史学的“交易者理性”刍议 被引量:7
13
作者 樊卫国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不同时空中,现实的经济人理性取向具有差异性,由此形成不同的交易形态。论文从中国经济史学的视角,以假设论证的方法,对中国交易者理性及其交易形态产生、演化的历史内蕴进行探讨。论文对有关"关系至上"交易者理性及其"... 不同时空中,现实的经济人理性取向具有差异性,由此形成不同的交易形态。论文从中国经济史学的视角,以假设论证的方法,对中国交易者理性及其交易形态产生、演化的历史内蕴进行探讨。论文对有关"关系至上"交易者理性及其"关系化交易"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对前近代中国社会的"人情偏好"交易习性的多重历史渊源进行梳理和解析,论证"关系至上"理性的近代发育和现代泛化的变迁历程,阐释了近代以来"关系至上"理性从"个体经验"到"世俗知识"变化的约束性因素,认为大规模市场的兴起和大规模权力的介入使"关系至上"的交易者理性日益世俗化。论文分析了中西理性之路差异深层因素,指出近代发育成形的"关系至上"的交易者理性,某种意义上说是——中世纪"神权意识"与近代"竞争意识"相结合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普遍兴起条件下,文化转型滞后于经济转型,社会理性出现了严重的透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化交易 人情偏好 神权意识 交易的文化性
原文传递
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基于江苏省高端家庭微观调查数据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海飞 贾俊生 郑可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54,共12页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 该文定位于江苏省某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基于家庭微观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计量模型,探究此类群体的家庭金融消费支出的资产效应。研究表明:(1)无论是金融资产还是实物资产都能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并且对于商业银行高端客户,金融资产的资产效应强于实物资产的资产效应;(2)将实物资产细分为房屋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房屋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存在显著的影响,家庭其他实物资产的价值对家庭消费支出影响有限;(3)将金融资产分为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无风险资产对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高于风险资产的影响。研究贡献在于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家庭消费的资产效应进行了专门性研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模型中的内生性问题,丰富了高收入家庭消费支出资产效应的研究,对提升高收入家庭消费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金融 消费支出 资产效应 金融资产 实物资产
原文传递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实践与对策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蓓文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3,60,共7页
论文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各项措施、各个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就是各项措施、各个战略的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在外资、外贸和... 论文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各项措施、各个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就是各项措施、各个战略的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在外资、外贸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上,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第一,投资带动贸易,创造贸易,贸易战略因投资战略而升级。第二,金融支持投资,投资的推进需要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开放的扩大来推进。第三,投资改变着国家产业格局,也改变着与各国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国际产能合作的实现与投资战略紧密联系。在对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实现上海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制度创新获得比较优势,通过金融、贸易和技术政策的协同促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集聚,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
原文传递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25
16
作者 贾洪波 赵德慧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6-44,共9页
该文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5年期间,中国持续的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 该文基于2004-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5年期间,中国持续的人口老龄化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有显著影响。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每增加1个单位,人均职工医保基金支出和人均职工医保基金收入分别增加1.786个单位和1.315个单位,人口老龄化带来职工医保人均基金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职工医保人均基金收入的增长幅度。延迟职工法定退休年龄、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完善职工医保费用支付方式、提高职工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有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职工医保基金收支平衡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基金收支平衡
原文传递
产业内贸易对汇率传递的影响——基于中日两国双边细分商品贸易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中元 张茜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60,共9页
该文利用中日两国1995-2013年间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商品进口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从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中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产业内贸易对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从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 该文利用中日两国1995-2013年间高度细分的贸易数据,实证检验商品进口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从日本进口商品价格中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产业内贸易对进口商品价格汇率传递效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中国从处于低质量贸易地位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向处于贸易条件优势地位的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变化,显著提高了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商品价格中的汇率传递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在日本对中国出口占质量优势的产业中,产业内贸易显著的降低了进口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在水平型产业内贸易、高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行业中,产业内贸易对商品价格的汇率传递效应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汇率传递 细分商品
原文传递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与配套政策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定祥 李虹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3-102,共10页
该文认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缓解我国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时,不仅需要政府在公益性农业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政府还应当制定诱导性... 该文认为,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仅是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需要,而且是缓解我国农业劳动力日益紧缺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时,不仅需要政府在公益性农业服务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政府还应当制定诱导性的政策措施,激励市场机制在经营性农业服务体系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该文首先探讨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与特征,然后论证了政府和市场机制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效率及其作用失灵,在此基础上,该文界定了政府和市场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行为边界和分工耦合机制,最后提出了使市场激励机制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发挥作用应如何设计相应的政策组合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市场机制与政府机制 政策组合
原文传递
政府干预的金融资源错配效应研究——以中国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为例的分析 被引量:27
19
作者 邢志平 靳来群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1,68,共10页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政府干预会加剧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但对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尤其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缺少分析,该文力图弥补这一缺... 现有研究文献表明,政府干预会加剧国有经济部门与民营经济部门之间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但对政府干预如何影响国有与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尤其是政府干预如何影响民营经济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缺少分析,该文力图弥补这一缺陷。该文通过对中国的国有和民营经济部门内部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发现,虽然平均而言,国有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要小于民营部门,但是民营部门内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递减趋势,并且近年来民营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已经低于国有经济部门。该文通过机制分析及实证分析发现,行政干预是导致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在国有部门内部,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强,国有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越均衡,相应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越低;然而在民营部门,由于政府通过干预金融体系将过多的金融资源配置给国有部门,对民营部门所获金融资源形成"挤出效应",而这种"挤出效应"进一步传递到民营经济内部各部门,加剧了民营企业之间的融资成本差异,扩大了民营经济部门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资源错配 挤出效应
原文传递
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制度建设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汤蕴懿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8-116,共9页
通关一体化改革既体现了全球贸易规则改革的新方向,也是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为新的开放形势下我国货物贸易监管创新明确了方向,更形成了"以点带面,由面到片"的"可复制推广"措施路径,对推动区域... 通关一体化改革既体现了全球贸易规则改革的新方向,也是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这一改革为新的开放形势下我国货物贸易监管创新明确了方向,更形成了"以点带面,由面到片"的"可复制推广"措施路径,对推动区域政府管理体制的全面转型开拓了思路,积累了经验。随着上海自贸区改革的推进,监管制度重构、法律体系调整、创新监管主体等一系列后续措施政策亟待跟上,其中不仅要借鉴国际通关一体化的成功经验,更要结合中国开放经济的新需求,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目标,形成新型的海关监管体系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关一体化 自贸区 海关贸易便利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