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5888被引量19791H指数60
《国际经济评论》(双月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96年。《国际经济评论》对与中国相关的国际问题进行深入、细致且系统的分析。读者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到中国优秀学者和专家对世界...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7-097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799/F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5,8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伦条件”边界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 被引量:1
1
作者 穆怀中 杨傲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161,7,8,共27页
"艾伦条件"揭示了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优化条件。本文依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艾伦条件"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的联动关系,发现了"艾伦条件"边界效应及其动态发展规律。第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艾伦条件"揭示了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优化条件。本文依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艾伦条件"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的联动关系,发现了"艾伦条件"边界效应及其动态发展规律。第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若现收现付养老保险超过适度水平,即使满足"艾伦条件",现收现付制也不是最优选择;若现收现付保持适度水平,即使"艾伦条件"波动或暂时不满足,现收现付也是优化选择;这就是"艾伦条件"边界或"艾伦条件"的条件。第二,依据养老人口均衡分配原理,测度"艾伦条件"边界,基于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数据分析发现:21世纪中叶"艾伦条件"边界,现收现付缴费率在0.15左右,给付替代率在0.35左右;通过人口结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可以推进"艾伦条件"满足和现收现付适度水平协同发展。第三,"艾伦条件"边界具有人口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养老可持续等联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艾伦条件”边界 现收现付养老 适度水平
原文传递
中国的数字金融革命:发展、影响与监管启示 被引量:128
2
作者 黄益平 陶坤玉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4-35,M0004,共13页
近年来,数字金融(或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格局。通过对中国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影响和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发现,首先数字金融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短缺、金融监管的相对... 近年来,数字金融(或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格局。通过对中国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影响和风险进行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本文发现,首先数字金融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传统金融服务的供给短缺、金融监管的相对包容以及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次,中国的数字金融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新以及促进普惠金融,改善社会平等,消除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我们建议通过建立数字金融行业的统一的监管规则、统合监管体系、增强监管科技以及引入监管沙箱四方面的改革实现鼓励金融创新、有效防控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普惠金融 监管科技
原文传递
为何当前的宽货币不能带来宽信用?——论商业银行风险偏好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魏伟 郭子睿 陈骁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7-132,7,共17页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货币政策宽松不一定带来信用扩张,即所谓的宽货币和宽信用之间存在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变量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高低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 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货币政策宽松不一定带来信用扩张,即所谓的宽货币和宽信用之间存在差异,而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变量是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中国的金融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其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高低与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直接相关。本文研究认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与金融监管政策和房地产价格(主要抵押品)联系最为紧密。本轮货币政策逐步从有所放松到信用增速持续下滑,显示出当前严监管的趋势并未改变,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下行趋势,因此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和权益端都面临较大压力。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渠道并不通畅,信用机制修复则仍需时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货币 商业银行 地产 宽信用
原文传递
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权力——中美贸易争端的货币金融背景及其思考 被引量:40
4
作者 李晓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71,5,6,共22页
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不仅暴露出中国的美国认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使人思考特朗普恣意妄为的"美国优先"行为的深层次背景。本文认为,美国现阶段与他国的争端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着强大的金融和货币优势支撑。长期以来&qu... 中美贸易争端的爆发不仅暴露出中国的美国认知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使人思考特朗普恣意妄为的"美国优先"行为的深层次背景。本文认为,美国现阶段与他国的争端尤其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有着强大的金融和货币优势支撑。长期以来"美国衰落论"仅热衷于关注美国衰落的话题本身,而对其经济结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经济影响尤其是美国核心利益的变化熟视无睹。197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结构的日益金融化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国际影响:一是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强化,二是以美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产业转移为代表的全球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特朗普发动贸易保护主义行动的重要背景或者保障。其中,美元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20世纪世界经济最为核心的变化,使得美国构建了一个与以往霸权国家全然不同的世界控制体系,对世界的剥削与控制不仅更加隐秘,重要的是还更改了人类长久以来的金融逻辑,即将"债权人逻辑"更改为"债务人逻辑"。此乃当今美国所有国际经济行为的重要基础。"债务人逻辑"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美元体系来实现的,该体系的核心利益就在于,维护一个允许它可以坚守"债务人逻辑"、大量举债而不受其他任何国家约束的国际货币秩序。本文在探讨美元体系的金融逻辑与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本质与全球性权力,并提出了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与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元体系 债权人逻辑 债务人逻辑 金融权力
原文传递
英国“脱欧”会影响中欧贸易吗?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建炜 张佳唯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7,共13页
欧盟始终对于强化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犹豫不决,而英国却是坚定的支持者。2016年的英国公投"脱欧",被许多人乐观地视为英国可能会直接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然而,本文研究指出,即便中英双方都... 欧盟始终对于强化与中国的双边贸易犹豫不决,而英国却是坚定的支持者。2016年的英国公投"脱欧",被许多人乐观地视为英国可能会直接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推动中欧之间的贸易合作。然而,本文研究指出,即便中英双方都有意愿推动自由贸易协定,但具体达成这一协议仍然面临重重困难。第一,从现实性角度来看,英国脱欧后的当务之急是重塑与欧盟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重启世贸组织谈判,在此之前很难与任何第三方国家进行谈判。第二,中英贸易协定不可能为中国企业提供利用英国平台进入欧洲的机会,甚至许多企业会从英国撤资并转向其他欧盟国家;第三,从利益角度,中英贸易的互补性强于中国与欧盟其他国家的贸易,这就意味着失去英国的欧盟与中国将形成更强的竞争关系,这对未来的中欧贸易谈判是不利的。此外,中英自贸协定可能会对欧盟国家的汽车行业等造成负面影响,这会使得欧盟对中英谈判施加更多的压力,毕竟对英国而言,欧盟较之中国更为重要。因此,英国"脱欧"带给中国对外贸易的好处可能非常有限,在短期内不大可能推动欧盟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的贸易谈判重心仍然应该着眼于欧盟,而不是偏向英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脱欧 中英自由贸易协定 中欧贸易
原文传递
美国经济活力下降:事实、原因及后果 被引量:2
6
作者 曹永福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近期美国经济活力下降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公司创立速度降低、上市公司数量回落、中小企业成长潜力缩小、公司出现老龄化等等,此外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下降也与上述现象有关。经济活力下降并非短期周期性现象,而是各... 近期美国经济活力下降的问题引起学界关注,该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公司创立速度降低、上市公司数量回落、中小企业成长潜力缩小、公司出现老龄化等等,此外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下降也与上述现象有关。经济活力下降并非短期周期性现象,而是各种深层次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意味着大公司市场主导地位有所增强,新企业处于更不利的竞争位置;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些争议,但新老企业间“创造性破坏”效应减弱整体上不利于技术创新;经济活力下降也会影响美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后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活力 创业精神 创造性破坏 政府规制 知识经济
原文传递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对中国地方债问题的借鉴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帆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84,6,共16页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有潜在重要性的问题。本文回顾了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问题和深层次原因,着重说明了美国地方政府的发债机制、监管机制和破产—救助机制。中国的改革保持了财政单一制,尽管...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是一个尚未引起足够注意的有潜在重要性的问题。本文回顾了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问题和深层次原因,着重说明了美国地方政府的发债机制、监管机制和破产—救助机制。中国的改革保持了财政单一制,尽管在中央—地方划分财权、事权的问题上存在诸多问题,但财政管理体制已经包含了一些财政联邦制的因素,地方政府在获得经济活动自主权的同时,也负担了更多的财政责任。在融入财政联邦制因素的财政单一制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建立地方债的监管机制,建立破产保护和救助机制。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为中国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一方面,可以借鉴美国比较完善的发债、监管和破产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地方债务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借鉴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负面经验,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预防地方政府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由于制度原因造成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联邦制
原文传递
欧洲央行对欧元危机的政策应对及角色转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姜裕德 邹静娴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8-171,共4页
欧洲央行(ECB)主要负责执行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MonetaryUnion)制定的货币政策,并以稳定价格为主要任务。尽管与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ECB仍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其他主要央行有所不同。第一,ECB的任务几乎只局限... 欧洲央行(ECB)主要负责执行欧洲货币联盟(EuropeanMonetaryUnion)制定的货币政策,并以稳定价格为主要任务。尽管与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ECB仍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其他主要央行有所不同。第一,ECB的任务几乎只局限于稳定价格水平,而在货币政策方面作用十分有限,这一点是区别于其他许多重要央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央行 政策应对 危机 欧元 欧洲货币联盟 货币政策 价格水平 中央银行
原文传递
认识研发、金融服务的增加值,重估中国GDP
9
作者 荣大聂 包蓓蓓 李想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8-159,共2页
质的发现 从质上看,最关键的发现是中国在GDP统计的现代化上有很大进步,不再采用苏联的国民账户体系,而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认为中国存在大量数据造假的观点有误,实际上中国的统计学家致力于向国际标准看齐,并且基本达到了国际水... 质的发现 从质上看,最关键的发现是中国在GDP统计的现代化上有很大进步,不再采用苏联的国民账户体系,而是与国际惯例接轨。认为中国存在大量数据造假的观点有误,实际上中国的统计学家致力于向国际标准看齐,并且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对所有经济体而言,GDP这一指标都存在许多不足,中国也不例外。对其数据质量的怀疑更多地来自于中国政府不公开透明的做法,政治利益仍然会影响到统计数据的客观披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 GDP 金融服务 增加值 国际惯例接轨 国民账户体系 统计学家 国际标准
原文传递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国的指导有误
10
作者 詹姆斯.多恩 李想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73,共3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建议中国在推行利率自由化和开放资本账户之前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的高利率会鼓励银行承担更多风险,一些贷款和投资可能出现问题。IMF把存款保险看做一种防止银行挤兑的方式。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中国 存款保险制度 开放资本账户 银行挤兑 利率自由化 高利率 IMF
原文传递
中东欧国家为何能成功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 被引量:1
11
作者 窦菲菲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3-106,6-7,共14页
肇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席卷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也重创了中东欧转型国家,曾一度使其处于崩溃边缘。两年后,这些国家已相继走出金融危机冲击阴影,重新回到经济复苏、改革与发展的正常轨道。中东欧国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危机冲击,原... 肇始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在席卷全球经济的过程中也重创了中东欧转型国家,曾一度使其处于崩溃边缘。两年后,这些国家已相继走出金融危机冲击阴影,重新回到经济复苏、改革与发展的正常轨道。中东欧国家之所以能够成功应对危机冲击,原因在于国内及时果断、有针对性的政策反应;有效的国际政策协调;中东欧银行业鲜为人知的优点和西欧银行的继续驻守以及这些国家寻求新的增长和稳定机制的主观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欧国家 全球金融危机 维也纳倡议
原文传递
大国崛起下的中日经济关系:依赖互补与战略博弈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应恒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9,6,共14页
中日两国,比邻而居,交往源远流长。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日本获得了对中国的全面优势,历次战争的痛苦记忆使得胜败双方国民的心态迥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 中日两国,比邻而居,交往源远流长。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在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日本获得了对中国的全面优势,历次战争的痛苦记忆使得胜败双方国民的心态迥异。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两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为标志的新大国崛起,逐步改变了百年来日方的优势地位。中国国民自信心的提升与没有清算历史的愤懑,对应的是日本国民心态从单纯的优越感转为失落、妒忌、恐惧交织的五味杂陈。日本日益依赖日美同盟的强化来平衡对华交往的失衡。日美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同盟的强化,必将对中日经济关系构成冲击,也使局势大大超越了两国以及经济的范畴。中日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的影响,未来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经济关系 依赖互补 经济地位转换 大国崛起
原文传递
中国的影子银行会成为另一个次债? 被引量:77
13
作者 黄益平 常健 杨灵修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51,5,共10页
最近几年中国的影子银行或信托融资业务快速发展,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实际表现,不过这些业务的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硬着陆的担忧。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的信托融资和由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委托贷款两种融资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在风... 最近几年中国的影子银行或信托融资业务快速发展,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实际表现,不过这些业务的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对中国经济增长硬着陆的担忧。向公众销售理财产品的信托融资和由金融机构作为中介的委托贷款两种融资方式具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尽管个别违约可能会引发广泛的赎回,但中国的信托融资尚不致形成"资产价格下跌—不断恶化的资产负债表—被迫抛售资产"之间的恶性循环。中国的影子银行也还不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完善影子银行业务的监管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影子 银行 行会 融资业务 信托融资 潜在风险 金融机构
原文传递
重塑G20应对三重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英纳兹奥.安格洛尼 让.皮萨尼-费里 杨盼盼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64,共2页
G20设立于1999年,但真正发挥作用,是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迄今为止的短短三年内,已经在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首尔和戛纳举办了六次首脑峰会,形成了一系列政府间的政策协调机制,包括金融市场改革、宏观经济政策... G20设立于1999年,但真正发挥作用,是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迄今为止的短短三年内,已经在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首尔和戛纳举办了六次首脑峰会,形成了一系列政府间的政策协调机制,包括金融市场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和国际金融机构(主要是IMF)治理改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市场改革 全球金融危机 政策协调机制 国际金融机构 宏观经济政策 华盛顿 匹兹堡 多伦多
原文传递
中国入世十周年之际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振宇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23,5,共10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认真履行承诺;学习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来应对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解决争端;参与规则的制定等。当前中国政府和企业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应对挑战,文章建议做到如下六点:继续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认真履行承诺;学习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来应对国际上的贸易摩擦,解决争端;参与规则的制定等。当前中国政府和企业都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关于应对挑战,文章建议做到如下六点: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和运用规则,积极参加国际博弈;积极推动多哈回合谈判;推动双边和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新一轮世贸组织规则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入世十周年 履行承诺 制定规则 改革开放
原文传递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被引量:84
16
作者 余永定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4,共38页
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中国的双顺差意味着一方面中国以高成本输入资本,另一方面以低收益输出资本。换言之,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 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中国的双顺差意味着一方面中国以高成本输入资本,另一方面以低收益输出资本。换言之,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双顺差使中国陷入了美元陷阱。中国的双顺差并非仅仅是诸如储蓄过度等所谓结构失衡的结果。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结构失衡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和相应政策的结果。政策创造路径依赖。结构的再平衡需要政策变化为先导。为了纠正中国的结构不平衡,政策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国来说,范式转变和政策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衡 双顺差 汇率 美元陷阱 范式转变
原文传递
对“十二五”时期国际格局的初步判断 被引量:1
17
作者 蒲宇飞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5-28,共4页
"十二五"时期总体上将是全球的技术培育期、产业调整期、金融资本徘徊期以及战略格局的均势发展期;技术、产业、资本进行新的结合,从而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洗牌效应将带来各国实力的消长... "十二五"时期总体上将是全球的技术培育期、产业调整期、金融资本徘徊期以及战略格局的均势发展期;技术、产业、资本进行新的结合,从而给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洗牌效应将带来各国实力的消长,这是均势格局中的非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格局 国际金融危机 产业调整 金融资本 均势格局 非均衡发展 培育期 发展期
原文传递
“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评选公告
18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一、'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的由来及宗旨'浦山中银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以下简称浦山奖)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发起。
关键词 优秀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世界经济学会
原文传递
全球能源资源问题与中国对策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稻葵 齐俊妍(整理)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2-34,共3页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和大家进行一个初步的交流,一个目的是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市场的基本趋势,再一个探讨中国经济的对策,探讨也是比较试探性的,具体来说有三个内容,首先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讨论一下中... 非常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今天和大家进行一个初步的交流,一个目的是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市场的基本趋势,再一个探讨中国经济的对策,探讨也是比较试探性的,具体来说有三个内容,首先概括一下全球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接着讨论一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来自于能源方面的各种挑战:最后再提出我本人一些初步的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市场 中国对策 资源问题 中国经济 能源发展
原文传递
中美贸易逆差根本不应成为问题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汝岱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5,共4页
刚才金司长对中美贸易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类似的问题,希望能对金司长的发言做一些有益的补充。我汇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讨论中美贸易的几个特点,我们在分析整个中国出口商品结... 刚才金司长对中美贸易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我们的研究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类似的问题,希望能对金司长的发言做一些有益的补充。我汇报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讨论中美贸易的几个特点,我们在分析整个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对外竞争力的基础上总结出中美贸易一些较为特殊之处;另一方面针对中美贸易统计数据的巨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 贸易逆差 出口商品结构 贸易问题 统计数据 竞争力 司长 汇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