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新中医》

作品数29353被引量88097H指数41
本杂志创刊多年,一直以提高水平、高质量而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并在世界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医药学术刊物。《新中医》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中医药核心期刊,并为国内外权威数据库、数...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6-741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23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29,35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水宝胶囊辅助高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1
作者 唐凌斌 邵燕志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辅助高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ESRD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均持续治疗...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辅助高通量透析对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肾功能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ESRD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高通量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和β_(2)-微球蛋白(β_(2)-MG)]、微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变化,统计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为87.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24 h Upro、β_(2)-M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4项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3项微炎症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OD、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OD、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辅助高通量透析治疗ESRD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效保护肾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高通量透析 金水宝胶囊 肾功能 微炎症状态
原文传递
夏永良分阶段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介绍
2
作者 王学文 洪玮 +2 位作者 杨泽 裘宗华 夏永良(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00-203,共4页
总结介绍夏永良主任中医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夏永良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机根本在于“邪正”二气斗争结果,临证不应只着眼于具体症状,而应该把握各阶段的疾病特点及正邪相争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初期或久病新发之时,... 总结介绍夏永良主任中医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经验。夏永良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病机根本在于“邪正”二气斗争结果,临证不应只着眼于具体症状,而应该把握各阶段的疾病特点及正邪相争情况,灵活调整治疗方案。初期或久病新发之时,以扶正为主,做到“未病先防”;发作期,则重祛邪,兼以扶正,防止进一步发展,即“既病防变”;缓解期,病势暂缓,再行巩固,减少复发,即“瘥后防复”。紧扣“邪正盛衰”这一核心,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辨证施治,使治疗体系化,故收效颇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分阶段防治 夏永良
原文传递
头体针巨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临床研究
3
作者 常士峰 杨保元 狄心灵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3期125-131,共7页
目的:观察头体针巨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50例。对照1组予PNF治疗,对照2组予头体针巨刺法治疗,... 目的:观察头体针巨刺法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50例。对照1组予PNF治疗,对照2组予头体针巨刺法治疗,观察组予PNF联合头体针巨刺法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并比较3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1组70.00%及对照2组72.00%(P<0.05)。治疗1个月、3个月,3组NFD评分均逐渐降低(P<0.05),MBI指数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NFD评分低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MBI评分高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3组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FMA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3组BBS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3组正中神经N20潜伏期均逐渐缩短(P<0.05),且观察组短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3组正中神经N20-P25波峰振幅均逐渐增大(P<0.05),且观察组大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治疗1个月、3个月,3组SS-QOL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同期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头体针巨刺法联合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平衡能力,减轻肢体障碍程度,促进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头体针巨刺法 肢体功能 平衡功能 体感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增订伪药条辨》药物产地加工与净制法探讨
4
作者 于大猛 张卫 +2 位作者 马春 李强 刘立伟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56-59,共4页
《增补伪药条辨》是民国时期阐述当时药物辨识的专著,包含较多的中药产地加工与净制内容。笔者介绍了书中天门冬去皮心与矾水煮、土藿香曝晒瓮盛、黄菊蒸晒法、白滁菊阴干法、薤白蒸晒法、附子反对盐渍法、乌梅炕熏法、生地黄保鲜法、... 《增补伪药条辨》是民国时期阐述当时药物辨识的专著,包含较多的中药产地加工与净制内容。笔者介绍了书中天门冬去皮心与矾水煮、土藿香曝晒瓮盛、黄菊蒸晒法、白滁菊阴干法、薤白蒸晒法、附子反对盐渍法、乌梅炕熏法、生地黄保鲜法、鹿茸砍茸法等药物的产地加工以及蛤蚧去头足、茯苓去筋等药物净制法等内容,以期为中药现代炮制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补伪药条辨》 中药 产地加工 净制 炮制
原文传递
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
5
作者 滕丹丽 张云辉 徐勤业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7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78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新液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疱疹愈合时间、咽痛流涎消失时间、饮食恢复时间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药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较好,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口腔炎 小儿 康复新液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肿瘤类疾病的病机与诊疗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晓宁 孙士玲 +3 位作者 关徐涛 高萍 王涛 王冰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从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对肿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进行论述。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阳气不足,阴精无力输布,进而停留在机体,形成瘀血、痰凝、气滞,是肿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 从中医学阴阳理论为根本出发点,对肿瘤类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复发转移的基本病机进行论述。根据《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认为阳气不足,阴精无力输布,进而停留在机体,形成瘀血、痰凝、气滞,是肿瘤类疾病的主要病机。治疗应遵循“辨证-辨时-辨体”的原则,注意不忘扶阳,时时消阴,并根据疾病所处的阶段以及患者的体质辨清阴阳权重。在运用温阳散结消阴法时要谨守阳虚病机,才能不耗伤正气。“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肿瘤的病因病机学说,也可提高肿瘤类疾病的中医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阳化气 阴成形 温阳散结消阴法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德采 李震 +1 位作者 郑杰 郭程湘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46-50,共5页
肩周炎是以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内服及外敷、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局部症状,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不良反... 肩周炎是以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药内服及外敷、针灸、推拿、拔罐、小针刀等中医外治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局部症状,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不良反应少。笔者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内容,以期为中医药治疗肩周炎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中医药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泽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
8
作者 邓艳萍 金沐阳 +2 位作者 张露 史胜楠 王培利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7期21-27,共7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泽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泽泻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 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检索动...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泽泻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泽泻的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利用Gene 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检索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相关靶点,最后得到泽泻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共同靶点,并进行GO生物进程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应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泽泻的10个主要活性成分和327个潜在靶点,可能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白细胞介素(IL)、表皮生长因子等相关蛋白及PI3K-Akt、IL-17、AGE-RAGE等信号通路影响脂质代谢、类固醇代谢、炎症反应,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提示泽泻醇B、泽泻醇C、泽泻醇A与核心靶点蛋白结合活性更显著。结论:泽泻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抗炎、抗氧化应激、调节内皮功能等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药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隔盐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丽超 张芬娟 +1 位作者 方文娟 陈红霞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期183-186,共4页
目的:观察隔盐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血液病化疗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隔盐灸治疗。比... 目的:观察隔盐灸联合耳穴压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血液病化疗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隔盐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肿瘤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白蛋白(Alb)、生长激素(GH)及转铁蛋白(TRF)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胃肠道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胃肠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S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Alb、GH及TR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Alb、GH及TR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盐灸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血液病化疗患者胃肠道症状,提升胃肠道功能及治疗期间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化疗 胃肠道反应 隔盐灸 耳穴压豆 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 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营养状况
原文传递
健脾益气汤联合FOLFOX化疗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佳媚 杨同堂 +1 位作者 孟云 杨晓军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汤联合FOLFOX化疗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术后1个月进行FOLFOX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汤联合FOLFOX化疗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2组均给予根治性肿瘤切除术,对照组术后1个月进行FOLFOX化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汤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8.00%,高于对照组56.00%(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气汤联合FOLFOX化疗治疗梗阻性结直肠癌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结直肠癌 健脾益气汤 FOLFOX化疗 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瘀毒内结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秀清 岳艳 +3 位作者 何芳芳 吴竹萍 李林燕 姚琦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瘀毒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瘀毒内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22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S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RP、IL-6、IL-8、TNF-α、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SH-Px、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2%,低于对照组18.03%(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瘀毒内结证CPID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血府逐瘀汤 针刺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铁牛 黄岩石 +1 位作者 王文斌 蒋西玲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及西药组各46例。西药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疗法治疗,联用组在西药基础...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用组及西药组各46例。西药组采用常规现代医学疗法治疗,联用组在西药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间歇性跛行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4 (IL-4)、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联用组总有效率为91.30%,西药组为76.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腰膝酸痛、腰腿发凉、间歇性跛行、神疲懒言、面色?白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用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JOA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VAS评分低于西药组,JOA评分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L-4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西药组,IL-4水平高于西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显著,能缓解腰痛、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调节炎性反应递质与抗炎因子的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肝肾亏虚型 针刺 益肾活血汤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临床研究
13
作者 白求用 陈祥达 +2 位作者 刘柳君 廖腾威 庄子齐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8期145-150,共6页
目的:观察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予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研究的60例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治疗组予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耳鸣评价量表(TEQ)评价耳鸣严重程度,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焦虑程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耳鸣出现的环境、耳鸣持续时间、耳鸣对睡眠的影响、耳鸣对生活及工作的影响、耳鸣对情绪的影响、患者对耳鸣的总体感受6项评分及TEQ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耳鸣对睡眠的影响评分、耳鸣对情绪的影响评分及TEQ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神性焦虑评分、躯体性焦虑评分及HAMA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精神性焦虑评分及HAMA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躯体性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通平衡法针刺治疗肾精亏虚型特发性耳鸣伴轻中度焦虑障碍患者,可有效缓解耳鸣及改善患者的焦虑程度,安全性高,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耳鸣 焦虑障碍 肾精亏虚证 三通平衡法
原文传递
养血清脑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
14
作者 沈扬灵 季丽 吴玉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龄TI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比较2组临...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龄TIA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眩晕、头痛、失眠、视物模糊、急躁易怒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00%,对照组为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丸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高龄TIA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龄 养血清脑丸 氯吡格雷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葛根素通过mTOR信号通路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治疗慢性术后痛实验研究
15
作者 陆培春 潘鹏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基于mTOR信号通路探究葛根素对慢性术后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SMIR)的慢性疼痛模型,葛根素组连续7 d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 目的:基于mTOR信号通路探究葛根素对慢性术后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葛根素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大鼠皮肤/肌肉切口牵拉(SMIR)的慢性疼痛模型,葛根素组连续7 d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d)],抑制剂组连续7 d腹腔注射雷帕霉素[1 mg(/kg·d)],观察镇痛效果。采用机械性刺激缩爪阈值(MWT)作为痛阈检测指标检测各组大鼠痛阈变化。取各组大鼠第7天的脊髓标本,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组织mTOR、p-mTOR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探究mTOR在脊髓细胞的定位及观察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结果:葛根素、雷帕霉素可以缓解SMIR引起的痛觉过敏,葛根素对脊髓组织中mTOR的表达无影响,但降低了脊髓组织中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mTOR在脊髓背角与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共定位,葛根素、雷帕霉素可以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mTOR的磷酸化减轻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治疗慢性术后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术后痛 葛根素 MTOR信号通路 小胶质细胞
原文传递
保肾膏穴位热敷联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戴青青 陈若如 林思思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2期176-179,共4页
目的:观察保肾膏热敷肾俞穴联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RF患者共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及联合组57例。对照组给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保肾膏热敷肾俞穴联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CRF患者共106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及联合组57例。对照组给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肾膏热敷肾俞穴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CRF症状(精神状态、五官症状、消化系统异常)量化分级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医疗质量、住院环境、管理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2组精神状态、五官症状、消化系统异常等各项症状量化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F-36量表中总体健康、人际交往、角色功能、精神状态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上述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护理服务、医疗质量、住院环境、管理满意度分别为96.49%、92.98%、91.23%、94.74%,对照组分别为81.63%、75.51%、77.55%、79.5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肾膏热敷肾俞穴联合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可有效缓解CRF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对治疗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保肾膏 热敷 肾俞穴 多种模式医学健康管理 症状量化分级 健康调查简表
原文传递
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临床研究
17
作者 张晓 金月珍 陈寅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调强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治疗。比较2...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调强适形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解毒汤联合治疗。比较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5%,低于对照组55.0%(P<0.05)。治疗前,2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G、IgA、IgM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降低(P<0.05),CD8^(+)升高(P<0.05),但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乳腺癌专用生存质量量表(FACT-B 4.0)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ACT-B 4.0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解毒汤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治疗乳腺癌术后,可有效降低术后药物不良反应,减轻放疗所致免疫损伤,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扶正解毒汤 调强适形放疗 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清代名医治疗肿胀病用药规律
18
作者 黄丹 黄曼欣 +2 位作者 李楚 聂嘉瑶 段德鉴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5-21,共7页
目的:分析探讨清代名医治疗肿胀病用药组方规律。方法: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所记载的肿胀相关医案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0建立方药数据库并对处方数据按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 目的:分析探讨清代名医治疗肿胀病用药组方规律。方法:对《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所记载的肿胀相关医案进行收集和整理,运用Microsoft Excel 2020建立方药数据库并对处方数据按相关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分布、关联规则、复杂熵聚类等分析。结果:纳入15位名医治疗肿胀的医案,共涉及处方100首,包含药物208味,总用药频次为1042次。高频药物(出现频数≥10)25种,使用频率最多的是茯苓(77次);药性以温、寒、平为主,五味则多为甘、辛、苦,所用药物大部分归脾、肺、胃、肾经;药物功效分布最多的是补虚药;最常用的对药是“陈皮-茯苓”;最常用的角药是“陈皮-茯苓-大腹皮”;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泽泻→茯苓”;熵层次聚类分析得到10组核心药物组合,潜在新方5首。结论:清代名医治疗肿胀病以利水渗湿为主,不离补虚行气。同时常根据具体情况,兼以止咳平喘、宣肺解表、温阳化湿、化痰行气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胀病 清代医家 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利水渗湿 补虚行气
原文传递
栀子炮制琐谈
19
作者 于大猛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12期225-228,共4页
栀子去皮用种仁始于晋代,元代开始出现对栀子留皮与去皮的理论探讨。栀子去皮的手工方法有横切、纵切、拍碎、碾碎簸出等,以水润后纵切为最优。姜制栀子的主要目的是治疗郁烦呕吐与胃火郁热疼痛。元代以前,栀子以生用为主流,明清时期,... 栀子去皮用种仁始于晋代,元代开始出现对栀子留皮与去皮的理论探讨。栀子去皮的手工方法有横切、纵切、拍碎、碾碎簸出等,以水润后纵切为最优。姜制栀子的主要目的是治疗郁烦呕吐与胃火郁热疼痛。元代以前,栀子以生用为主流,明清时期,医家在栀子生用还是炒用方面出现分歧。在炒焦过程中,整个栀子或串碎均难以炒匀,唯有将皮与种仁分离,才能分别炒至棕褐色。应加强对栀子皮与种仁的研究,恢复栀子仁这一传统炮制品种,对焦栀子的炮制工艺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炮制 去皮 姜栀子 栀子仁 焦栀子
原文传递
《新中医》杂志稿约
20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24期37-37,共1页
《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 《新中医》是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1969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0256-7415,CN 44-1231/R,2020年由原月刊改为半月刊,期刊代号,国内:46-38,国外:SM186。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一、征稿内容实验研究、网络药理、信号通路、用药规律、文献综述、经方古方、临床证治、肿瘤研究、针灸推拿、特色疗法、调研报告、思路方法、名医传承、经典古籍、临证医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排规范 《新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特色疗法 学术期刊 针灸推拿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