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作品数25484被引量55685H指数37
《机床与液压》杂志创刊于1973年,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全国性科技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自1992年以来,《机床与液压》一直被评...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388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259/TH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25,4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于轴孔零件装配的静压气浮工装设计
1
作者 冯智猛 倪俊 +1 位作者 刘北英 李绍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为降低轴孔零件装配摩擦、提高装配定位精度,通过研究气浮工装的气体流量数学模型,借助仿真手段分析不同节流孔直径及气膜厚度对气浮工装的工作稳定性、承载力、静态气体质量流量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设计一种气浮工装,并根据实验验证... 为降低轴孔零件装配摩擦、提高装配定位精度,通过研究气浮工装的气体流量数学模型,借助仿真手段分析不同节流孔直径及气膜厚度对气浮工装的工作稳定性、承载力、静态气体质量流量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设计一种气浮工装,并根据实验验证了气浮工装能有效提高轴孔零件的装配定位精度。研究表明:当节流孔直径为0.5 mm、气膜厚度为20μm时,气浮工装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工作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工装 精密装配 流体仿真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部件寿命建模研究
2
作者 袁忠大 程秀全 王大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1-236,共6页
为解决燃油系统部件可靠性难以估计的问题,收集了燃油系统重要部件燃油泵组件、液压机械装置、燃油流量传感器、燃油喷嘴的工作时间数据,针对不同部件的工作时间分别绘制Weibull概率图,用三参数相关系数优化法对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参... 为解决燃油系统部件可靠性难以估计的问题,收集了燃油系统重要部件燃油泵组件、液压机械装置、燃油流量传感器、燃油喷嘴的工作时间数据,针对不同部件的工作时间分别绘制Weibull概率图,用三参数相关系数优化法对Weibull分布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并依据参数估计值得到不同部件的可靠度函数、失效率函数及故障概率密度函数,最后对燃油系统部件进行可靠性评估与分析。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部件作为一种复杂的机械电子系统,Weibull分布模型可有效评估其使用寿命,可用于对航空发动机燃油系统部件进行可靠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系统 部件寿命 WEIBULL分布 可靠性模型
下载PDF
锻造机驱动液压缸同步控制仿真
3
作者 周山旭 罗艳蕾 +1 位作者 杨蕾 罗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92,共6页
锻造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刚性,因此一般采用两个液压缸进行同步驱动。为保证锻造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两个驱动液压缸具有精确的同步性,采用BP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方式对锻造液压机驱动液压缸进行同步控制。使用AMESim与MAT... 锻造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刚性,因此一般采用两个液压缸进行同步驱动。为保证锻造液压机在工作过程中两个驱动液压缸具有精确的同步性,采用BP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方式对锻造液压机驱动液压缸进行同步控制。使用AMESim与MATLAB搭建锻造液压机仿真模型,针对两个驱动液压缸所受负载恒定、负载连续变化以及负载阶跃变化工况时,对两个驱动液压缸的同步性能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锻造液压机两个驱动液压缸各种受力情况下,该系统均能较好地实现两个驱动液压缸的同步控制,并且位移误差最大仅0.6 mm,满足锻造液压机的工作需求。该系统具有较高的同步控制精度以及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液压机 BP神经网络 同步控制 鲁棒性
下载PDF
基于SSA-VMD和2.5维谱的齿轮箱磨损故障诊断 被引量:2
4
作者 毕浩程 蒋章雷 +3 位作者 吴国新 刘秀丽 王红军 栾忠权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187,共7页
针对行星齿轮箱实际工况中存在多种频率耦合无法直接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樽海鞘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SA-VMD)结合2.5维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运用SSA优化VMD的参数;运用自相关系数对分解信号进行重构,降低噪声的干扰;... 针对行星齿轮箱实际工况中存在多种频率耦合无法直接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樽海鞘群算法优化变分模态分解(SSA-VMD)结合2.5维谱的故障诊断方法。运用SSA优化VMD的参数;运用自相关系数对分解信号进行重构,降低噪声的干扰;最后运用2.5维谱对重构信号中的频率耦合进行解耦运算。搭建行星齿轮箱磨损故障全生命周期实验台采集振动信号,运用提出的方法解耦出参与耦合的故障频率成分,揭示了行星齿轮箱磨损故障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磨损故障程度的加深,磨损故障特征频率明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分模态分解 樽海鞘群算法 2.5维谱 行星齿轮箱 故障诊断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零件识别与抓取实时检测算法
5
作者 吕张成 张建业 +1 位作者 陈哲钥 刘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3-38,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中视觉控制机械臂抓取工业零件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新的识别工业零件类别和最佳抓取位置的检测算法。运用YOLOv5l目标检测算法对视界中的多种工业零件进行识别,随后将其识别图片传入抓取位置检测算法进行最佳抓取位... 为了提高工业生产中视觉控制机械臂抓取工业零件的精度和速度,提出一种新的识别工业零件类别和最佳抓取位置的检测算法。运用YOLOv5l目标检测算法对视界中的多种工业零件进行识别,随后将其识别图片传入抓取位置检测算法进行最佳抓取位置的识别。针对抓取位置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神经网络模型,在GG-CNN网络的基础上添加四层残差网络做平层特征提取,增强特征提取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抓取成功率在90%左右,验证了该算法在多种工业零件和最佳抓取位置识别中具有高准确性和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识别准确率 目标检测 抓取检测 实时性
下载PDF
轻载装载机变速箱振动特性分析与试验
6
作者 杨嘉骏 田从丰 +3 位作者 张媛媛 李东浪 张彦 赵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4-100,共7页
为了给装载机变速箱减振降噪提供依据,通过集中参数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变速箱进行振动分析。综合考虑液力变矩器激励、齿轮系统内部激励等因素,建立装载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各轴承的动态支反力;建立... 为了给装载机变速箱减振降噪提供依据,通过集中参数和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变速箱进行振动分析。综合考虑液力变矩器激励、齿轮系统内部激励等因素,建立装载机变速箱传动系统的弯-扭耦合动力学模型,求解得到各轴承的动态支反力;建立箱体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轴承动态支反力为激励,在模态的基础上进行箱体谐响应分析,得到箱体在激励下的振动响应,选择箱体表面的振动测点,分析测点的振动加速度,找到并分析振动峰值及对应振型;最后进行变速箱振动试验,验证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传动系统的激励主要集中在输入和输出平行轴齿轮处,传动系统和箱体振动的峰值频率均和齿轮啮合频率相近,变速箱箱体振动较大的位置位于箱体的底部。试验与仿真对比,试验中存在和仿真相近的峰值频率,仿真和试验所得的振动加速度均方根误差值小于20%,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 齿轮系统动力学 谐响应分析 振动试验
下载PDF
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7
作者 董奇峰 纪晓宇 +2 位作者 刘修成 程雪聪 孟林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2-58,共7页
针对传统沉井基础施工设备取土效率低、地层适应性较差、作业区域存在盲区等问题,设计一款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结合施工需求,对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并对其伸缩臂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验证了伸缩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基于D-... 针对传统沉井基础施工设备取土效率低、地层适应性较差、作业区域存在盲区等问题,设计一款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结合施工需求,对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并对其伸缩臂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验证了伸缩臂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基于D-H法和几何法分别建立了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模型,基于几何法建立了机器人关节空间到驱动空间的运动学模型,将铣挖头位姿控制最终转换为各关节液压驱动器的位置控制;设计了机器人关节驱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器对其进行校正,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现场试验对机器人整机使用性能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满足沉井施工需求,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井基础取土作业机器人 结构设计 运动学模型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
下载PDF
甘蔗切断机构负载敏感系统液压冲击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8
作者 陈远玲 潘越洋 +3 位作者 彭卓 欧阳崇钦 王梦乔 石浩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2-38,共7页
针对甘蔗收获机在丘陵地区作业时液压冲击导致的管路破损和泄漏等问题,以输出功率最大的切段机构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切断机构液压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负载敏感阀的启闭时间、负载敏感泵出口至负载敏感阀... 针对甘蔗收获机在丘陵地区作业时液压冲击导致的管路破损和泄漏等问题,以输出功率最大的切段机构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切断机构液压负载敏感系统仿真模型,研究负载敏感阀的启闭时间、负载敏感泵出口至负载敏感阀的供油管路长度以及负载敏感系统的反馈管路长度对系统压力冲击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缩短换向阀的开启时间、延长换向阀的关闭时间可有效降低系统的液压冲击,缩短泵出口管路长度、延长泵阀反馈管路长度可有效减缓系统的液压冲击现象。通过试验获得了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的结论:当换向阀开启和关闭的响应时间分别为产品样本给定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时,液压冲击幅度分别降低13.6%和33.1%;泵出口至敏感阀的管路长度每缩短0.5 m,系统冲击降低幅度约为0.5 MPa;反馈管道长度每延长0.5 m,系统压力冲击下降约0.80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机 负载敏感系统 液压冲击
下载PDF
多路阀阀芯节流槽拓扑结构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付松松 李卫民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85-192,共8页
针对挖掘机多路换向阀开启过程中所受稳态液动力使得操纵力过大的问题,基于ANSYS对阀芯节流槽进行热流固多物理场可视化研究,通过分析半圆形节流槽阀芯下流动状态,提出新型节流槽拓扑结构,并建立Non-Parametric Regression响应面模型,... 针对挖掘机多路换向阀开启过程中所受稳态液动力使得操纵力过大的问题,基于ANSYS对阀芯节流槽进行热流固多物理场可视化研究,通过分析半圆形节流槽阀芯下流动状态,提出新型节流槽拓扑结构,并建立Non-Parametric Regression响应面模型,研究新型节流槽结构尺寸对稳态液动力与质量流率的影响。结合多目标遗传算法寻优求解,并对比分析优化前后流动状态及阀芯所受稳态液动力等。结果表明:新型节流槽结构能够降低稳态液动力,有效提高了多路阀开启过程的换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槽 热流固耦合 响应面 稳态液动力
下载PDF
滚筒式门体发泡设备液压系统改造
10
作者 任爱梅 赵敬云 +1 位作者 左飞 刘玲玲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0-123,共4页
滚筒式冰箱门体发泡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冲击力大、油缸漏油、油温高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为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及调研,对液压系统实施改造:用比例节流调速阀替换常规节流调速阀,增加冷水机降低液压油温,用铜基密封环改进油缸耐压性... 滚筒式冰箱门体发泡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转动冲击力大、油缸漏油、油温高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为解决问题,通过分析及调研,对液压系统实施改造:用比例节流调速阀替换常规节流调速阀,增加冷水机降低液压油温,用铜基密封环改进油缸耐压性能,有效减小了设备在运行工作过程中的有害冲击及有害振动,提高设备稳定性、可靠性,提升设备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设备 冲击及振动 液压系统改造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动态响应分析
11
作者 马胜楠 吴敬宇 +2 位作者 梁冠群 周福强 危银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4-150,共7页
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响应决定了其实时控制效果,为了增加磁流变阻尼器响应速度和减小响应时间,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某型号磁流变阻尼器,定义其响应时间的组成,建立时滞模型。建立了两级线圈同向串联、反向串联、同向并联... 磁流变阻尼器的动态响应决定了其实时控制效果,为了增加磁流变阻尼器响应速度和减小响应时间,对其动态响应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某型号磁流变阻尼器,定义其响应时间的组成,建立时滞模型。建立了两级线圈同向串联、反向串联、同向并联、反向并联的电流及磁场响应模型,分析磁流变液两阶段的流变响应模型,得到反向串联与反向并联的电磁响应时间较小,且流变响应仅与间隙与动力黏度有关。并基于瞬态有限元磁场分析,从平均有效剪切屈服强度的角度来衡量阻尼器的动态响应过程,得到了不同磁路结构对阻尼器响应时间的影响及其影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动态响应 电磁响应 流变响应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机床与液压》编辑部郑重申明
12
作者 《机床与液压》编辑部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0-220,共1页
近期有作者向《机床与液压》编辑部反映,有人冒充编辑部工作人员让作者添加其微信并发送清样资料给对方。为此,本刊杂志郑重声明如下:1.《机床与液压》杂志未与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组稿、出版、经营等活动。目前社会上有人... 近期有作者向《机床与液压》编辑部反映,有人冒充编辑部工作人员让作者添加其微信并发送清样资料给对方。为此,本刊杂志郑重声明如下:1.《机床与液压》杂志未与任何法人或自然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组稿、出版、经营等活动。目前社会上有人以《机床与液压》杂志名义进行组稿、出版、经营等,均与本刊无关,敬请广大作者、读者注意鉴别,谨防受骗。对任何损害我刊名誉的侵权行为,我刊编辑部将依法保留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权行为 法律责任 郑重声明 组稿 编辑部 权利 自然人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事件触发的非完整机器人轨迹跟踪
13
作者 刘本友 艾自东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5-20,共6页
针对一类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段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以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位姿误差运动学模型为基础,设计运动学控制器,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系统一致稳定;基于此控制器提出了分段事件触发机... 针对一类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分段自适应事件触发机制。以非完整轮式移动机器人的位姿误差运动学模型为基础,设计运动学控制器,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证明控制系统一致稳定;基于此控制器提出了分段事件触发机制,在2个时间段内分别设计常值和自适应触发阈值参数,利用Lyapunov函数分析方法和Gronwall-Bellman不等式证明闭环控制系统一致最终有界,且相邻2次触发间隔存在正的下限。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根据系统状态误差范数自适应调整触发阈值参数,以较低的触发频率跟踪期望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完整移动机器人 轨迹跟踪 事件触发控制 稳定性
下载PDF
液压马达球铰副表面ZrO_(2)涂层的摩擦学性能
14
作者 寇保福 张登科 +3 位作者 李振顺 张涨 李瑞清 刘冠臣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探索表面ZrO_(2)涂层的球铰副在液压马达中的摩擦学规律,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白光干涉仪模拟ZrO_(2)涂层的球铰副在不同载荷和转速的工况下,球铰副在液压马达中的摩擦磨损变化情况。分别从摩擦因数、磨损体积和磨痕形貌分析其摩擦磨... 为探索表面ZrO_(2)涂层的球铰副在液压马达中的摩擦学规律,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白光干涉仪模拟ZrO_(2)涂层的球铰副在不同载荷和转速的工况下,球铰副在液压马达中的摩擦磨损变化情况。分别从摩擦因数、磨损体积和磨痕形貌分析其摩擦磨损规律,从中找到最优的工况去提高ZrO_(2)涂层的球铰副寿命和工作效率。通过开展控制变量试验发现:转速对ZrO_(2)涂层的球铰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远大于载荷,在100 N-100 r/min时摩擦因数最小为0.0596;磨损体积随载荷和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且在50 N-50 r/min时磨损体积最小为0.184 mm3。综合以上规律发现,载荷100 N和转速50 r/min工况下ZrO_(2)涂层的球铰副减摩抗磨效果最好,低转速能够有效延长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机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_(2)涂层球铰副 摩擦磨损 摩擦因数 磨损体积
下载PDF
SVD-LESE在滚动轴承微弱故障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韩春福 李明哲 +2 位作者 郭栋 李龙龙 毛玉鹏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0-214,共5页
矿用电机运行过程中环境噪声强且复杂,其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特征容易被淹没。提出一种有限包络谱熵(LESE)引导的振动信号奇异值分解方法,用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根据待分解信号中频率和奇异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同一振动信... 矿用电机运行过程中环境噪声强且复杂,其滚动轴承的早期故障特征容易被淹没。提出一种有限包络谱熵(LESE)引导的振动信号奇异值分解方法,用于滚动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根据待分解信号中频率和奇异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对应同一振动信号成分的奇异分量进行累加作为一个信号子分量进行输出;提出LESE用来解决轴承微弱故障信号经SVD处理后故障敏感信号分量的筛选;最后通过对故障敏感信号分量进行包络谱分析从而确定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实现对轴承早期故障特征提取,有利于及时发现轴承问题,避免设备进一步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滚动轴承 包络谱熵 微弱故障识别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分布式机电系统海量数据存储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沛津 王柳月 +2 位作者 孙昱 史洁琳 晏东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1-38,共8页
针对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全寿命周期运行监测庞大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权值比例分配各主机节点数量的分布式存储策略。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平台的数据流结构及其数据特征,建立基于一致性哈希... 针对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全寿命周期运行监测庞大的海量数据分布式存储与管理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权值比例分配各主机节点数量的分布式存储策略。分析分布式机电系统远程监测平台的数据流结构及其数据特征,建立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机电液数据的哈希环信息映射,同时引入虚拟节点解决哈希偏移问题。考虑各主机性能差异,基于权值分配虚拟节点,实现负载的自适应,并建立了虚拟节点的动态分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该存储策略具有良好的负载均衡性,较平均分配各主机节点数量的一致性哈希动态分配存储策略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动态分配次数,使系统快速进入正常运行状态,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机电系统 一致性哈希算法 海量数据存储策略 虚拟节点 权值动态分配 负载均衡
下载PDF
复杂曲面随形打印变形机器人逆解算法与控制研究
17
作者 刘国良 孙文磊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4,共6页
为了缩短机器人的研发周期,加快多类构型机器人面向复杂曲面零件的特种加工应用落地,将参数化设计思想融入到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周期,结合逆解算法、模块化设计、3D打印技术、逆向技术、数字仿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设计出可变形机... 为了缩短机器人的研发周期,加快多类构型机器人面向复杂曲面零件的特种加工应用落地,将参数化设计思想融入到从设计到应用的整个周期,结合逆解算法、模块化设计、3D打印技术、逆向技术、数字仿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设计出可变形机器人开发系统。输入机器人的几何参数,即可快速完成机器人模型设计、路径规划、可视化编程、动力学仿真、硬件组装及试验。该变形机器人方法可匹配大多数厂家机器人,快速对复杂零件激光加工、喷涂、喷丸、焊接、打磨等自由路径随形编程,易于再开发扩展应用。利用该系统开发变形机器人,完成曲面随形打印写字,验证系统的高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机器人 逆解算法 集成设计 曲面打印
下载PDF
基于FANUC机器人内置视觉识别软件应用研究
18
作者 曹锦江 高世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8,共7页
针对现场工程人员使用基于PC平台或嵌入式模块等机器视觉系统开发机器人视觉程序比较困难的状况,对机器人与内置视觉识别软件之间联系进行研究。以FANUC机器人集成内置视觉识别功能软件为研究对象,介绍工业相机与机器人物理连接;分析相... 针对现场工程人员使用基于PC平台或嵌入式模块等机器视觉系统开发机器人视觉程序比较困难的状况,对机器人与内置视觉识别软件之间联系进行研究。以FANUC机器人集成内置视觉识别功能软件为研究对象,介绍工业相机与机器人物理连接;分析相机标定原理和标定过程;以2D形状和条形码工件为例,详细介绍了视觉识别程序处理过程和机器人视觉程序关键指令以及搬运程序流程。把多个模型混合放置,内置视觉系统都能准确识别,机器人都能精准分拣和搬运。机器人集成内置机器视觉系统硬件连接简单,识别工具丰富,使用方便,机器人程序与视觉数据交互便捷,拓展了机器人工艺应用范围。机器人集成内置视觉识别功能是自动化领域和机器视觉系统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NUC机器人 内置视觉识别软件 应用研究
下载PDF
数字液力解码器密封与摩擦特性试验研究
19
作者 何东升 李若岚 +3 位作者 栾京生 熊浪 郑严 钱韦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2-107,共6页
根据数字液力解码器阀体本身设计一个垂直布置的往复高压油液的密封试验台架,通过试验方法探究解码器在不同介质压力、往复速度及压缩率的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及摩擦特性。结果表明:高压时,数字液力解码器需要较大的启动力,当启动力未达到... 根据数字液力解码器阀体本身设计一个垂直布置的往复高压油液的密封试验台架,通过试验方法探究解码器在不同介质压力、往复速度及压缩率的条件下的密封性能及摩擦特性。结果表明:高压时,数字液力解码器需要较大的启动力,当启动力未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其动作响应会存在一定的延迟现象,同时较大的滞后摩擦力会使密封系统的随动性变差;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随介质压力增加均呈线性增加,0~16 MPa与16~32 MPa两阶段的线性增长率不同,16~32 MPa时增长率变小;在高压高速时,解码器密封部位容易发生泄漏失效;初始压缩率对解码器的密封性能影响明显,初始压缩率为23.25%时,能够满足解码器正常工作时的密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液力解码器 O形橡胶圈 密封性能 摩擦特性
下载PDF
基于改进人工水母搜索算法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研究
20
作者 付荣赫 秦泰 +1 位作者 张奇 邢吉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34-38,共5页
电液伺服系统是工业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系统,常规PID在实际工业控制中存在参数调节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人工水母搜索算法来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的方... 电液伺服系统是工业制造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系统,常规PID在实际工业控制中存在参数调节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很难达到理想的控制结果。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改进人工水母搜索算法来优化PID控制器参数的方法,将蝴蝶算法中随机移动概念引入到人工水母算法中,并将其和PSO算法、标准人工水母搜索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利用MATLAB软件搭建PID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运用改进人工水母搜索算法能高效、精确、快速地寻优出PID控制器的最佳参数,并展现出了鲁棒性好、调节时间少、运行相对稳定等优点,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系统 PID控制器 改进人工水母搜索算法 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