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音乐探索》

作品数4421被引量6832H指数19
《音乐探索》是西南地区唯一一份音乐理论学术性季刊。本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以反映本院教学科研成果为主,发表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教学经验总结、技能技法探讨、人...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217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1-1067/J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4,421篇文章
< 1 2 2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南半岛复簧乐器形制特征与演变
1
作者 刘祥焜 《音乐探索》 2023年第1期49-59,共11页
从中南半岛复簧乐器的外观、内径、指孔、簧片4个方面,将其形制度量、制作工艺、声学特性等物质属性与演奏体验、音乐理论、民俗传说等文化属性相互佐证,对一些音乐事象作出殊途同归的解释;由此得以一窥其近现代以来承接历史并发生新的... 从中南半岛复簧乐器的外观、内径、指孔、簧片4个方面,将其形制度量、制作工艺、声学特性等物质属性与演奏体验、音乐理论、民俗传说等文化属性相互佐证,对一些音乐事象作出殊途同归的解释;由此得以一窥其近现代以来承接历史并发生新的演变的过程。古代印度的柱形复簧乐器在中南半岛发展为纺锤形,其上雕刻的十余条平行环带象征着贵族身份和制作者的个人身份。近百年来,中南半岛复簧乐器的定调升高了一个音级,而较早的低音形制在泰国南部和老挝仍有保存。纺锤形复簧乐器的指孔分布不等距,对此有若干传说,然而制作者的观念却仍遵循均分比例模式。这些乐器的簧片从双层至八层不等,故名“复簧”;其形状为适应各地演奏曲目而发生了变化。挡唇片则代表髭须,在穆斯林社会中象征着地位与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簧乐器 纺锤形 锥度 乐器史 音乐图像学
下载PDF
论HAYA乐团的演唱技巧与音乐风格
2
作者 缪丹 《音乐探索》 202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HAYA乐团是一个以蒙古族民间音乐和器乐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跨界音乐团体,亦定位为世界音乐团体。乐团代表作《狼图腾》《迁徙》《苍狼大地》《蒙古骏马》等都是少数民族色彩浓烈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演唱风格、演唱技巧、作品分析等方面,探... HAYA乐团是一个以蒙古族民间音乐和器乐为基础发展而成的跨界音乐团体,亦定位为世界音乐团体。乐团代表作《狼图腾》《迁徙》《苍狼大地》《蒙古骏马》等都是少数民族色彩浓烈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演唱风格、演唱技巧、作品分析等方面,探讨乐团在中国流行唱法领域的创新与影响。以流行演唱为切入点,目的是分析这个以中国蒙古族民间音乐和器乐为背景,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跨界融合乐团的演唱特点,探究其在中国流行演唱领域的影响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YA乐团 流行音乐民族化 蒙古族音乐 流行演唱
下载PDF
春晚年年唱《春调》 里巷岁岁传新谣——由2021年春晚《最亲的人》所引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施咏 《音乐探索》 2021年第2期109-114,共6页
在2021年央视春晚中,由相声演员岳云鹏演唱的《最亲的人》成为年度热曲。究其成功原因,首先是其音调框架与东北民歌《送情郎》《摇篮曲》一致,实为江苏民歌《孟姜女》(《春调》)的南歌北唱;其次,其所承载的民俗背景使其成为一首适时应... 在2021年央视春晚中,由相声演员岳云鹏演唱的《最亲的人》成为年度热曲。究其成功原因,首先是其音调框架与东北民歌《送情郎》《摇篮曲》一致,实为江苏民歌《孟姜女》(《春调》)的南歌北唱;其次,其所承载的民俗背景使其成为一首适时应景的新时代“颂春”贺岁之“喜歌”。此外,回顾《中华民谣》《大花轿》《冰糖葫芦》《中国娃》《九九女儿红》等一系列春晚歌曲也都来自这首《孟姜女春调》。这些歌曲都以“传承传统文化核心价值,植根于民族音乐以彰显其民族性”为首要共性特点。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传统文化的文艺思想、创作导向的引领下,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深入学习借鉴传统“里巷歌谣”之精华,以创作出与时代同步、具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且易于传唱的优秀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晚歌曲 城市民谣 里巷歌谣 《孟姜女春调》 《最亲的人》
下载PDF
疫情之下线上钢琴教学的实践探索——以老年学生群体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杰 《音乐探索》 2021年第1期90-94,共5页
从钢琴教育者的视角出发,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给老年群体线上授课的经历与心得,分析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期线上教学的利弊,提出钢琴教育者应对“云教学”模式的策略,对疫情常态化下在实践中更好地开展老年钢琴教学提出针对性的思路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线上钢琴教学 老年学员 实践探索
下载PDF
美国SLS声乐教法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邱昌杰 《音乐探索》 2020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声乐练习是流行演唱教学的基本前提,而美国SLS声乐教法是一种超前的教学手段,它对流行演唱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分析美国SLS声乐教法及其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作用,从嗓音肌能训练、声带肌能训练、呼吸肌能训练、基础发声训练等方... 声乐练习是流行演唱教学的基本前提,而美国SLS声乐教法是一种超前的教学手段,它对流行演唱教学有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分析美国SLS声乐教法及其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作用,从嗓音肌能训练、声带肌能训练、呼吸肌能训练、基础发声训练等方面论述美国SLS声乐教法在流行演唱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SLS声乐教法 流行演唱教学 肌能训练 发声训练
下载PDF
川音音乐学系研究生在第九届“上音院社杯”音乐书评征文比赛中荣获佳绩
6
作者 《音乐探索》 2020年第4期58-58,共1页
2020年1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举办第九届“上音院社杯”音乐书评征文活动,该活动旨在活跃音乐理论生活,促进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关注音乐学术的健康发展。本届书评奖,最终按照参评者的就学状况,以大学生组、硕士生组、博士生... 2020年1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评论学会举办第九届“上音院社杯”音乐书评征文活动,该活动旨在活跃音乐理论生活,促进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关注音乐学术的健康发展。本届书评奖,最终按照参评者的就学状况,以大学生组、硕士生组、博士生组、社会人士组共评选出一等奖29篇(大学生组8、硕士生组12、博士生组4、社会人士组5),二等奖43篇(大学生组11、硕士生组20、博士生组6、社会人士组6)。川音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踊跃参加比赛,共获得硕士组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的好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书评 硕士生 中国音乐家协会 征文比赛 音乐学系 参评者 音乐学术
下载PDF
中国音乐史教学问题三议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荃有 《音乐探索》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中国音乐史一科,既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研究方向,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普修课程。围绕着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文章尝试探究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属性,在区分音乐、音乐史、音乐史学概念前提下,认为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应为音乐史学成果;... 中国音乐史一科,既是音乐学专业的基础研究方向,也是高等艺术院校的普修课程。围绕着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文章尝试探究三个方面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属性,在区分音乐、音乐史、音乐史学概念前提下,认为中国音乐史教学内容应为音乐史学成果;在具体讲授内容与其范畴方面,阐述了建立在现代艺术音乐理念基础上的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内容体系;面对已有的关于艺术起源、音乐起源的种种推论,提出应该首先解决何为“人类”、何为“音乐”的基本命题,在此基础上以符合历史科学规律的思路讲授音乐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 音乐史学 音乐起源 教学问题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越剧与评弹传统书目的整改——以《白蛇传》为例
8
作者 王亮 《音乐探索》 2019年第4期41-48,共8页
传统社会中,演出书目形成“私定终身花园里,落难秀才中状元”的既定套路,形塑和表达着人们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变革加剧,戏改运动勃兴,在戏曲界表现突出,塑造以《白蛇传》为代表的传统书目整改范本。旧版... 传统社会中,演出书目形成“私定终身花园里,落难秀才中状元”的既定套路,形塑和表达着人们对于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变革加剧,戏改运动勃兴,在戏曲界表现突出,塑造以《白蛇传》为代表的传统书目整改范本。旧版本兼具斗争性与封建性,经过社会舆论的批判和戏曲艺人的整改,形成时代特色明显的新版本,并推行于越剧界与评弹界。新版本以反封建为主题,在剔除糟粕与塑造形象等方面存在一致性,重启传统书目整改运动,开创传统书目繁荣局面。“反右”运动后,传统书目式微,新编作品受宠。20世纪50年代,既是戏曲界传统运作模式日渐式微的衰落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戏剧形成发展的奠基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评弹 传统书目 《白蛇传》
下载PDF
“转换理论”的集合分析初探——以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No.5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珩 《音乐探索》 2018年第1期97-102,共6页
大卫·列文创立的"转换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后调性音乐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学习研究,将研究观点立足于"转换理论"的微观材料结构——集合,以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的第5首为例,对全曲的集合进... 大卫·列文创立的"转换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后调性音乐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学习研究,将研究观点立足于"转换理论"的微观材料结构——集合,以达拉皮科拉《安娜莉贝拉的音乐札记》的第5首为例,对全曲的集合进行分析,以集中一点的研究态度对大卫·列文提出的集合概念进行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卫·列文 转换理论 集合 序列 嵌入
下载PDF
简朴·自然·随意——中国农村民间音乐特点及其社会成因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晓 《音乐探索》 2018年第2期61-67,共7页
与市民社会结构中的音乐活动参与者相比,民间音乐参与者的阶层身份具有同一性。这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民间音乐参与者关注的重点落在音乐的实用性上而非审美性上,也因此形成了民间音乐简朴、自然的音乐形态特征与随意的表演思维特点。
关键词 中国农村民间音乐 同一阶层身份 劳动号子 山歌
下载PDF
中国歌剧概貌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戈尔 《音乐探索》 2016年第3期3-11,共9页
歌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传播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国歌剧源于西洋歌剧,却又不同于西洋歌剧。中国音乐家在探索过程中始终十分注重使用民族音乐语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演唱经验,并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无论是在音乐创作还... 歌剧作为一种舶来品在中国发展、传播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中国歌剧源于西洋歌剧,却又不同于西洋歌剧。中国音乐家在探索过程中始终十分注重使用民族音乐语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演唱经验,并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无论是在音乐创作还是在演唱方式、表演方式上,中国民歌、说唱、传统戏曲等对中国歌剧都有极深的影响。从组成要素、创作、表演与艺术审美的角度尝析中国歌剧,分析中国歌剧的多样性与审美的特殊性,使中国歌剧更加繁荣,走向世界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歌剧 文化审美 歌剧表演 歌剧创作
下载PDF
二十世纪香港竹笛音乐发展史略
12
作者 杨伟杰 《音乐探索》 2016年第1期16-25,共10页
从1953年竹笛大师冯子存在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上成功演奏《喜相逢》和《放风筝》后,中国竹笛从一件民间音乐、戏曲的伴奏乐器转变为独奏乐器。这种民族乐器独奏化是20世纪继民族乐团的出现后,中国器乐的另一种... 从1953年竹笛大师冯子存在北京"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上成功演奏《喜相逢》和《放风筝》后,中国竹笛从一件民间音乐、戏曲的伴奏乐器转变为独奏乐器。这种民族乐器独奏化是20世纪继民族乐团的出现后,中国器乐的另一种新发展。这种潮流也逐渐影响到香港的中国音乐发展,从以粤乐(广东音乐)为主演变成为以器乐独奏和大型合奏为中国音乐的主流呈现模式。作为民族乐团内不可或缺的乐器,竹笛在香港的发展历程自然不可不提。以香港的中国音乐发展史为纵轴,以竹笛在香港的发展为横轴,论述分为1949年以前、1949至1970年代、1970年代至今3个阶段,试图为20世纪香港的竹笛音乐发展勾画出一个历史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竹笛音乐 香港中乐团 郑济民 香港演艺学院
下载PDF
中唐时期的乐器发展简述——以顾况的音乐诗为例
13
作者 钱芳 《音乐探索》 2016年第4期129-135,共7页
中唐指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约64年。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生巨大变故,盛唐雄风渐衰,民众对社会生活、个人生命的再认识清楚折射在唐代文化精萃——唐诗中,其中以音乐诗数量激增最为显著。中唐诗人众多,佳篇迭... 中唐指大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约64年。自"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生巨大变故,盛唐雄风渐衰,民众对社会生活、个人生命的再认识清楚折射在唐代文化精萃——唐诗中,其中以音乐诗数量激增最为显著。中唐诗人众多,佳篇迭出,音乐诗的数量和质量都较其前后时代更为出彩,这也正是中唐时期社会音乐艺术繁荣、个体音乐艺术素养全面提升的鲜活展现。以中唐著名诗人顾况的音乐诗为例,解读中唐流行乐器的社会现状,一窥中唐音乐艺术的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唐 音乐诗 顾况 箜篌
下载PDF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饶余燕钢琴音乐作品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艺文 《音乐探索》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基于文化传承的视角,以饶余燕钢琴音乐作品为对象,首先从其钢琴音乐素材中的文化基因入手剖析,再通过对作品中调式布局、旋律织体、曲式结构的分析,阐释其音乐文化观念,藉以探析饶余燕钢琴作品在实践中的传承价值。
关键词 饶余燕 钢琴音乐 三秦音乐文化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乐书》和《乐记》比较研究意义刍议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立云 《音乐探索》 2015年第2期65-68,共4页
《史记·乐书》和《礼记·乐记》虽然都是《乐记》的文本,并且绝大多数内容相同,然而却又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两文本的比较研究,能对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音乐活动和音乐理论等做出... 《史记·乐书》和《礼记·乐记》虽然都是《乐记》的文本,并且绝大多数内容相同,然而却又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礼记·乐记》和《史记·乐书》两文本的比较研究,能对中国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音乐活动和音乐理论等做出比较准确、完整和客观、系统的总结、梳理。《乐记》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今天仍有积极现实意义,应大力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乐书》 比较研究 意义
下载PDF
美国作曲家Jeffrey Stolet的互动音乐创作访谈——新媒体时代音乐语言探索(二) 被引量:4
16
作者 陆敏捷 《音乐探索》 2015年第4期66-72,共7页
杰弗里·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美国著名作曲家、新媒体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其作品和创作理念对中国新媒体音乐研究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与斯托莱特的特约访谈,以其具体作品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作曲家在现代... 杰弗里·斯托莱特(Jeffrey Stolet),美国著名作曲家、新媒体音乐家和表演艺术家,其作品和创作理念对中国新媒体音乐研究创作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与斯托莱特的特约访谈,以其具体作品和研究成果为基础,探讨了作曲家在现代媒体技术发展中互动音乐的创作方法与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电子音乐 互动音乐 Jeffrey Stolet
下载PDF
基督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与实践——以狄就烈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宫宏宇 《音乐探索》 2014年第1期72-79,共8页
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教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 国内外学界通常认为近代中国有关学校音乐教育重要性问题的提出是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是在20世纪初“学堂乐歌”运动兴起之后。但是,旱在19世纪中期“五口通商”后不久,唱歌已是基督教会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不仅音乐课程已成为教会中小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具体问题也已在传教士关注的焦点之内。文章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就烈(Julia Brown Mateer,1837—1898)的音乐教育理念与实践为焦点,探讨19世纪下半叶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有关中国学校音乐教育之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教士 音乐教育 狄就烈 白话 寓教于乐 民族意识
下载PDF
四川音乐学院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声乐大赛获得巨大成功——为创办“四川艺术大学”再添光彩
18
作者 宋康 李天昊 《音乐探索》 201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于2014年8月6日-15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比赛设有美声组、民族组、流行音乐组、合唱组四个项目,经过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的层层淘汰,我院组成的参赛团一举获得巨大成功。青年教师、留学...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于2014年8月6日-15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比赛设有美声组、民族组、流行音乐组、合唱组四个项目,经过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的层层淘汰,我院组成的参赛团一举获得巨大成功。青年教师、留学英国归来的陈鹭虹获流行音乐组金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音乐学院 声乐比赛 成功 大学 艺术 创办 大赛 流行音乐
下载PDF
艺术学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2014’第九届全国艺术院校高峰论坛上发言摘要 被引量:1
19
作者 柴永柏 《音乐探索》 2014年第4期3-6,共4页
艺术学成为独立的第13个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理论为其下属第一个一级学科,处于统领艺术学科理论的地位。以理论为先导,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设置方针,既给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现实的挑... 艺术学成为独立的第13个学科门类后,艺术学理论为其下属第一个一级学科,处于统领艺术学科理论的地位。以理论为先导,紧密结合实践的学科设置方针,既给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这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现实的挑战。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须重点把握三个思维:学科建构思维、价值导向思维和学科层次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学科建构 价值取向 三个思维
下载PDF
由反本质主义到臧否表象:民族音乐学后现代转型之路——兼论当代音乐民族志的语境研究观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民康 《音乐探索》 2014年第1期18-25,共8页
在民族音乐学接受后现代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学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些不同于哲学、美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个性化特点。基于对表象意识的认同与否,后现代理论大体分为怀疑论者和建设论者两派。以梅里安姆、赖斯等人为代... 在民族音乐学接受后现代理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人类学思维和方法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某些不同于哲学、美学领域后现代思潮的个性化特点。基于对表象意识的认同与否,后现代理论大体分为怀疑论者和建设论者两派。以梅里安姆、赖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民族音乐学,先后采纳了学术上有承继关系的博厄斯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和后现代建设论文化观,以较宽容、理性的态度来处理和面对各种音乐文化危机现象的同时,还一定程度削弱、化解了由彻底、极端的后现代怀疑论所带来的某些尖锐矛盾问题。对于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来说,这是一种值得进行反思、批评,同时予以学习、研究、借鉴的后现代学术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 表象 民族音乐学 后现代理论 怀疑论 上下文语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