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6190被引量21848H指数36
本刊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广泛交流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争鸣,为本专业及相关学科读者充实理论,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服务。适合各级医务工作者,医学生及相关学科的人...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免疫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886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1-1332/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1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GFBR2介导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对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肖荣耀 胡业晓 朱仁武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30-538,共9页
目的探讨TGFBR2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及相关机制。方法临床征集40例结直肠癌病变样本,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分化的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 目的探讨TGFBR2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结直肠癌发展及相关机制。方法临床征集40例结直肠癌病变样本,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分化的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s,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分别在共培养7 d后,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共培养后野生型(M^(WT))和敲除型(TGFBR2^(-/-))BMMCs的M1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IL-6和iNOS表达情况以及M2型巨噬细胞标志基因Arg-1和CD206表达情况,CCK-8和EdU染色检测CT26细胞增殖情况,Tunel染色检测CT26细胞在与野生型或敲除型BMMCs共培养后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共培养后CT26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结直肠癌病变组织中TGFBR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敲除型(TGFBR2^(-/-))分化的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共培养7 d后,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白细胞介素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M2型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和白细胞分化抗原CD206表达明显降低(P<0.05)。另外,敲除型(TGFBR2^(-/-))分化的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共培养7 d后,CCK-8和EdU显示CT26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Tunel染色显示细胞凋亡明显增多(P<0.05),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TGFBR2通过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促进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BR2 M1/M2巨噬细胞比例 结直肠癌
原文传递
齐留通干预ALOX5对RSV感染后小鼠气道炎症与AHR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思思 于光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5-311,共7页
目的观察齐留通干预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蛋白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和RSV+齐留通组,感染后第5天以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AL... 目的观察齐留通干预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LOX5)蛋白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方法6~8周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和RSV+齐留通组,感染后第5天以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ALOX5蛋白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损伤;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全身体积描述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检测BALF中cys-LTs、IL-6、IL-8水平;探针法RTPCR检测肺组织中RSV A2 N基因拷贝数。结果RSV感染后第5天,小鼠肺组织中ALOX5蛋白水平升高,于齐留通干预后降低。齐留通可显著改善RSV感染后小鼠肺部病理损害、BALF中炎症细胞募集及AHR;齐留通干预后BALF中cys-LTs、IL-6、IL-8水平显著降低,但RSV N基因拷贝数无改变。结论齐留通可抑制ALOX5蛋白表达,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改善RSV感染后小鼠气道炎症与A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留通 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 呼吸道合胞病毒 气道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原文传递
CCR5拮抗剂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媚 杨晏 +1 位作者 於振兴 王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39-644,共6页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随着对CCR5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仅作为重要辅助受体参与艾滋病毒(HIV)感染过程,还与各种炎症、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CR5与其配体CCL5通过特异性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传导途径,促进... 趋化因子受体CCR5是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之一。随着对CCR5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不仅作为重要辅助受体参与艾滋病毒(HIV)感染过程,还与各种炎症、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CR5与其配体CCL5通过特异性结合激活一系列下游传导途径,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靶向阻断CCL5/CCR5生物轴对肿瘤治疗具有较大的意义和价值。本文通过对CCR5拮抗剂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新型抗肿瘤CCR5拮抗剂的发现提供理论依据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L5/CCR5生物轴 CCR5拮抗剂 肿瘤
原文传递
shRNA靶向抑制PTPN2增强抗CD38 CAR-T细胞抗肿瘤活性
4
作者 刘秀盈 刘静静 +4 位作者 宋志茹 朱晶晶 冯义超 冯娅茹 王建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10-817,共8页
目的构建shRNA靶向抑制PTPN2的抗CD38 CAR-T细胞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构建shRNA靶向抑制PTPN2的抗CD38 CAR-T的CAR分子,包装为逆病毒载体,转导人原代T细胞,制备CAR-T细胞。将2组PTPN2-shRNA CD38 CAR-T细胞作为实验组... 目的构建shRNA靶向抑制PTPN2的抗CD38 CAR-T细胞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构建shRNA靶向抑制PTPN2的抗CD38 CAR-T的CAR分子,包装为逆病毒载体,转导人原代T细胞,制备CAR-T细胞。将2组PTPN2-shRNA CD38 CAR-T细胞作为实验组,未转导的T细胞和CD38 CAR-T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RT-QPCR法检测CART细胞PTPN2 mRNA抑制效率;计算CAR-T细胞体外培养0~12 d的生长倍数;采用CFSE法检测CAR-T细胞与Raji-luc(人Burkitt淋巴瘤)或RPMI-GFP(人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B淋巴细胞)细胞共培养时的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表面激活标志物CD69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素酶化学发光法检测CAR-T细胞在不同效靶比(1∶1、1∶2、1∶4)时对Raji-luc、RPMI-GFP细胞的杀伤效率;采用ELISA法检测CAR-T细胞杀伤Raji-luc或RPMI-GFP后上清中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表面耗竭性T细胞生物标志PD-1的表达水平。结果CD38 CAR、PTPN2-shRNA1 CD38 CAR和PTPN2-shRNA2 CD38 CAR逆病毒载体的滴度均大于1×107 copies/ml,转导T细胞后,CD38 CAR-T、shRNA1-CD38 CAR-T和shRNA2-CD38 CAR-T的转导效率(CAR阳性率)分别为45.4%、60.6%、48.6%。与CD38 CAR-T组相比,2组PTPN2-shRNA CD38 CAR-T细胞PTPN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在2种CD38阳性的肿瘤细胞的刺激下,3组CART细胞的CD69表达明显上升,增殖加快,CAR-T细胞构建成功。2组PTPN2-shRNA CD38 CAR-T细胞杀伤效率更高(P均<0.01);γ干扰素的释放水平更高(P均<0.01);表面PD-1的表达水平更低(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一种shRNA靶向抑制PTPN2的抗CD38 CAR-T细胞,该细胞能够有效地杀伤CD38阳性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且与抗CD38 CAR-T细胞相比,抗肿瘤能力更强,改善了CAR-T细胞的耗竭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CD38 PTPN2 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 RNA干扰
原文传递
基于疫苗的癌症免疫预防
5
作者 张记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免疫监视理论认为,免疫系统能够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基于上述概念,癌症的免疫预防是指通过在健康人中增强抗癌症免疫应答,达到有效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方法。对于由诸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致癌病毒引起的癌症,... 免疫监视理论认为,免疫系统能够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基于上述概念,癌症的免疫预防是指通过在健康人中增强抗癌症免疫应答,达到有效降低癌症发生风险的方法。对于由诸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致癌病毒引起的癌症,预防性癌症疫苗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证明了疫苗接种策略在降低全球癌症负担中的潜力。但是对于非病毒引起的癌症而言,其预防性疫苗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并存在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癌症治疗面临的困境,进而阐述了癌症免疫预防的合理性,然后介绍了癌症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癌症免疫预防临床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前景。最后,我们认为基于疫苗的癌症免疫预防是人类战胜癌症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免疫预防 癌症预防性疫苗 癌前病变 MUC1疫苗 新生抗原
原文传递
脂多糖调控PD-L1介导树突状细胞免疫麻痹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亚奇 李永格 +1 位作者 马瑜红 王卫娜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98-70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菌脓毒症所致免疫麻痹中脂多糖(LPS)调控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表达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菌脂多糖对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采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和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 目的探讨细菌脓毒症所致免疫麻痹中脂多糖(LPS)调控树突状细胞(D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表达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细菌脂多糖对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采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和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实验分别检测脂多糖所致树突状细胞PD-L1表达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反应及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的影响。通过PD-L1封闭抗体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分别探究PD-L1分子和PI3K-Akt信号在细菌LPS调控树突状细胞(DCs)免疫麻痹中的作用。结果LPS显著上调D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表达,并抑制DCs介导的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P<0.0001)。LPS显著激活DCs的PI3K和AKT信号。PI3K抑制剂LY294002显著降低LPS所致PD-L1的高水平表达。PD-L1封闭抗体和抑制剂LY294002均能显著逆转细菌内毒素LPS诱导的DCs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的抑制现象(P<0.0001)。结论细菌脂多糖所致树突状细胞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的高表达引起细菌脓毒症中T细胞免疫反应低下的麻痹现象。阻断PD-L1或阻断PI3K-AKT信号有助于改善脂多糖所致PD-L1高表达介导的树突状细胞免疫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脂多糖 脓毒症 PI3K-AKT信号 免疫麻痹
原文传递
Tfh、Tfr细胞表达情况与HSP患儿肾脏受累情况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朝辉 陈玉梅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enoch Sch?nlein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细胞)、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98例HSP患儿为研究组,同时段6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患儿肾脏受累情况将研究组分为无肾脏累及组44例(A组)、孤立性血尿组22例(B组)以及血尿合并蛋白尿组32例(C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入组儿童外周血Tfh、Tfr细胞比例,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相关调控因子(Bcl-6、c-MAF、Blimp-1、PD-1)mRNA的表达,并比较4组之间的水平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fh、Tfr细胞水平与血清IgA的相关性。结果 4组受试者外周血Tfh、Tfr细胞以及Tfh/Tfr比值、血清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IgA、Tfh和Tfh/Tfr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f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组Tfh水平和Tfh/Tfr比值明显高于A、B组,而Tfr水平明显低于A、B组(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Blimp-1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PD-1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T细胞的Blimp-1 mRN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cl-6、c-MAF m 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儿Tfr细胞水平与血清IgA表达量呈负相关性(r=-0.683, P<0.001),患儿Tfh细胞水平与血清IgA表达量呈正相关性(r=0.594,P<0.001)。结论 Tfh、Tfr细胞紊乱(Tfh增加,Tfr降低)导致HSP患儿免疫功能异常活化,促进自身损抗体的分泌,从而参与HSP的发生、发展过程,Tfh/Tfr比值与患儿肾脏受累程度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滤泡调节性T细胞 滤泡辅助性T细胞 肾脏受累
原文传递
《免疫学杂志》编辑部电话调整
8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4-864,共1页
2018年5月起,《免疫学杂志》编辑部相关电话调整为:编务办公室:023-68752457,编辑办公室:023-68771450,请大家知悉。
关键词 编辑部电话 编务 《免疫学杂志》 办公室
原文传递
《免疫学杂志》编辑部电话调整
9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1-611,共1页
2018年5月起,《免疫学杂志》编辑部相关电话调整为:编务办公室:023-68752457,编辑办公室:023-68771450,请大家知悉。
关键词 编辑部电话 编务 《免疫学杂志》 办公室
原文传递
欢迎订阅《免疫学杂志》
10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免疫学杂志》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以来被确定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波兰哥白尼索... 《免疫学杂志》是由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1985年创刊以来被确定为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先后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核心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免疫学会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专业性学术期刊 俄罗斯文摘 《免疫学杂志》 源期刊
原文传递
封面图片说明
11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5-235,共1页
封面图片提供人:冉海莹,中级实验师,第三军医大学科研部生物医学分析测试中心。封面图片说明: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蓝色为细胞核,红色为线粒体,绿色代表F-肌动蛋白。
关键词 封面 图片说明 红色 内皮细胞 线粒体 分析测试 绿色 肌动蛋白
原文传递
联系我们
12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29-1029,共1页
网站:http://202.202.232.118或http://myxzz.tmmu.edu.cn邮箱地址:myxzz@tmmu.edu.cn邮政编码:400038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正街30号陆军军医大学《免疫学杂志》编辑部联系电话:023-68752457,023-68771450.
关键词 重庆市沙坪坝区 邮箱地址 军医大学 邮政编码 网站 高滩岩
原文传递
一氧化氮抑制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促进单核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2
13
作者 谌亚星 余思菲 +3 位作者 吴琼丽 沈娟 杨滨燕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13-1021,共9页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抗人CD3抗体或抗人CD3抗体联合抗人CD28抗体或LPS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纯化T细胞或纯化单核细胞,加或不加一氧化氮培养,ELISA检测培...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对T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抗人CD3抗体或抗人CD3抗体联合抗人CD28抗体或LPS刺激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纯化T细胞或纯化单核细胞,加或不加一氧化氮培养,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T-box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程度以及T细胞的分裂情况。结果一氧化氮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细胞产生IFN-γ、TNF-α和IL-2,但促进单核细胞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且不诱导细胞的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抑制细胞晚期活化分子的表达和细胞的分裂,以及抑制T细胞相关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但不抑制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程度。结论一氧化氮通过非细胞毒性作用抑制活化的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但促进活化的单核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分泌,其机制是通过抑制转录因子T-bet信号通路而抑制T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该研究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免疫抑制
原文传递
罗格列酮通过降低IL-17减轻LPS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艳 李清香 +2 位作者 杨洁 雷贤明 曹云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4-1080,共7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罗格列酮干预组。LPS组鼻腔中滴入LPS的剂量为4 mg/kg,对照组给...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GZ)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及罗格列酮干预组。LPS组鼻腔中滴入LPS的剂量为4 mg/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罗格列酮干预组鼻腔中滴入LPS(剂量同前)1 h后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2 mg/kg);对照组和LPS组鼻腔滴入等量LPS或生理盐水1 h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新生鼠分别于6、12、24 h被处死,然后评估肺组织的病理评分、湿/干质量比值(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多形核白细胞(PMN)计数,并检测BALF中的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点LPS组的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W/D、BALF中的PMN值及IL-17水平均升高(P<0.05),而罗格列酮干预组肺组织炎症病理评分、W/D、BALF中的PMN值及IL-17水平在不同时间点均较LPS组降低(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显著减轻LPS诱导的新生鼠肺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17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脂多糖 SD新生大鼠
原文传递
2018年国际免疫学研究亮点述评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记 吴玉章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共11页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在2018年,免疫学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梳理了国外机构2018年发表在N...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免疫学家James P Alison和日本免疫学家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的贡献。在2018年,免疫学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梳理了国外机构2018年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三大杂志的研究论文,以管窥国际免疫学发展新进展、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家 国际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免疫调节治疗 研究论文 CELL
原文传递
《免疫学杂志》稿约
16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1-463,共3页
所有作者必须通过我们的在线采编系统(http://myxzz.tmmu.edu.cn)来完成投稿,并可通过该系统联系您的责任编辑,查询稿件的一切信息。如果你在投稿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致电023-68771450咨询。1杂志简介《免疫学杂志》是中国免疫学会和第... 所有作者必须通过我们的在线采编系统(http://myxzz.tmmu.edu.cn)来完成投稿,并可通过该系统联系您的责任编辑,查询稿件的一切信息。如果你在投稿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致电023-68771450咨询。1杂志简介《免疫学杂志》是中国免疫学会和第三军医大学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系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学杂志 文献类型 文献题名 稿件处理 英文摘要 编辑部
原文传递
红芪杂多糖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 周尚儒 +2 位作者 燕玉奎 郭玫 王志旺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红芪杂多糖(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复制OA动物模型,经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干预,测定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滑膜病理变化及其中糖... 目的探讨红芪杂多糖(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复制OA动物模型,经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干预,测定关节活动范围、关节滑膜病理变化及其中糖胺多糖、关节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及炎症因子等指标,对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治疗OA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研究。结果 HHG-2(1周2次局部注射0.36、0.12 mg·joint-1)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1周1次局部注射0.24 mg·joint-1HHG-2的透明质酸水凝胶)能明显扩大OA大鼠膝关节的伸展角度,改善关节病理变化,减小关节滑膜厚度,提高滑膜中糖胺多糖的含量;同时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可降低关节灌洗液中炎性细胞及IL-1β、IL-6、TNF-α水平(P<0.05,P<0.01)。结论 HHG-2及其透明质酸水凝胶对OA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而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是其作用机制之一。同时,实验结果提示HHG-2透明质酸水凝胶治疗OA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杂多糖(HHG-2) 透明质酸水凝胶 骨关节炎 治疗作用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Th9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魏金刚 石统东 邹丽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79-884,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h9细胞频数及其功能分子IL-9的表达,并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选取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无症状性HBV携带者(AsC)8例、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28例、处于低(非)复制期的非活... 目的观察不同阶段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h9细胞频数及其功能分子IL-9的表达,并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选取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无症状性HBV携带者(AsC)8例、处于免疫清除期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28例、处于低(非)复制期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IHC)16例以及健康人12例,分别作为AsC组、CHB组、IHC组和HC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h9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9水平,分析Th9细胞频数与临床指标如ALT、AST、TBil、DBil以及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 AsC组和CHB组外周血Th9细胞频数、IL-9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HC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外周血Th9细胞频数、IL-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组和CHB组之间Th9细胞频数、IL-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C组和CHB组Th9细胞频数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435,P=0.008);CHB组Th9细胞频数与ALT、AST、TBil、DBil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在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Th9细胞与HBV持续性感染及高复制状态有关,与免疫清除期内免疫介导的肝组织病理损伤无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 TH9细胞 IL-9
原文传递
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IL-24及IL-6含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鸣 赵日旸 +3 位作者 朱秀丽 杨兴肖 赵连梅 单保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IL-24及IL-6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含量,分析血清IL-24及IL-6含量与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IL... 目的探讨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IL-24及IL-6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儿童Burkitt淋巴瘤患者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含量,分析血清IL-24及IL-6含量与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Burkitt淋巴瘤患者血清IL-24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而IL-6含量明显增高(P<0.01);同时血清IL-24及IL-6含量与肿瘤细胞侵犯骨髓状态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性别及IPI指数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果儿童Burkitt淋巴瘤血清IL-24及IL-6含量与患者肿瘤骨髓侵犯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血清IL-24及IL-6含量测定可作为Burkitt淋巴瘤的辅助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 IL-24 IL-6 肿瘤标志物
原文传递
羟考酮低背景剂量PCIA在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对炎症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珊 赵建力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78-983,共6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氢吗啡酮、吗啡低背景剂量PCIA在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羟考酮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吗啡组(M组)、氢吗啡酮组(H组)、羟考酮组(O组... 目的比较羟考酮、氢吗啡酮、吗啡低背景剂量PCIA在胃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评价羟考酮术后镇痛有效性、安全性及对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吗啡组(M组)、氢吗啡酮组(H组)、羟考酮组(O组)。记录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补救镇痛率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外周血中IL-6、IL-10水平及IL-6/IL-10比例,流式细胞术测定T细胞亚群频率及比例。结果 O组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VA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M和H组均降低。术后各组IL-6、IL-10水平均升高;术后O组IL-6、IL-10水平和IL-6/IL-10比例较M和H组显著降低。术后各组CD3^+、CD4^+水平和CD4^+/CD8^+比例显著降低,而CD8^+水平变化不明显。O组CD3^+、CD4^+水平和CD4^+/CD8^+比例较M和H组显著升高。结论羟考酮用于胃癌根治术后PCIA效果优于吗啡和氢吗啡酮,镇痛不良反应低,能调整细胞因子水平,维持促炎/抗炎因子平衡,对免疫功能抑制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镇痛 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