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作品数6383被引量14731H指数29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中文核心期刊。该刊重点刊登应用化学,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材料、医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石油化工、能源、冶金、农药、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安全技术等领域中...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416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763/T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3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cel在煤质检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博 卢远梅 +1 位作者 景雪晖 李智远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煤质化验数据常采用人工及计算器进行运算、修约及判断处理,以致人为因素发生实验结果错误。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应用Visual Basic编辑一种可实现自动修约的函数以及利用"条件格式"选项编辑具有对煤质化验结果的重... 煤质化验数据常采用人工及计算器进行运算、修约及判断处理,以致人为因素发生实验结果错误。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应用Visual Basic编辑一种可实现自动修约的函数以及利用"条件格式"选项编辑具有对煤质化验结果的重复性限实现判断和预警功能的公式,可解决实验室煤质化验数据大量繁琐的计算问题,提高了实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对实验数据的高效处理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质检测 EXCEL VISUAL Basic 数据处理
原文传递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征稿简则
2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中文期刊。该刊重点刊登应用化学,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药、农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安全技术等领域中应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是化学、化工类中文期刊。该刊重点刊登应用化学,以及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化学、化工、材料、生物技术、生命科学、医药、农药、石油化工、能源、冶金、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安全技术等领域中应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研究快报、学术论坛、应用技术、软件介绍、信息交流、书讯、讲座、广告,以及评述性综述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应用化学 征稿简则 中文期刊 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 石油化工 系统工程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数据比对算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陶然 宋晓峰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52,共8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在极大的改变了生命科学研究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测序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快速而准确的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是许多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为此自2007年以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超过70种用于高通量测序序...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在极大的改变了生命科学研究方式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测序数据,如何将这些数据快速而准确的比对到参考基因组上是许多生物医学研究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为此自2007年以来,研究者们开发出了超过70种用于高通量测序序列比对的软件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系统的回顾这些比对软件所运用的策略和算法,从它们的起源及发展进行比较,从而帮助生物信息工作者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些比对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序列比对 比对算法
原文传递
基于多向核偏最小二乘的间歇过程在线监控(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绪红 肖应旺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7年第6期434-44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向核偏最小二乘的间歇过程在线监控方法。传统的间歇过程监控方法、如多向偏最小二乘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监控方法,因此不适合于非线性间歇过程监控。为此,提出了核偏最小二乘方法,由于该方法能获取变量间的非线性关...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向核偏最小二乘的间歇过程在线监控方法。传统的间歇过程监控方法、如多向偏最小二乘方法,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监控方法,因此不适合于非线性间歇过程监控。为此,提出了核偏最小二乘方法,由于该方法能获取变量间的非线性关系;另外,它只是求解代数运算,并不涉及到复杂的非线性优化问题,所以,这里将核偏最小二乘扩展到间歇过程在线监控、即提出多向核偏最小二乘的间歇过程在线监控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青霉素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仿真监控,与传统的多向偏最小二乘方法相比,结果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监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监控 故障监测 核偏最小二乘 非线性过程 多向核偏最小二乘
原文传递
过程块分散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未未 许锋 罗雄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10期1096-1102,共7页
化工过程一般为多变量系统,即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关联,但是在大多数的工业过程中,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一般不包括全部范围,因此这些过程可以根据耦合强弱以分块的方式进行控制形成块分散控制系统... 化工过程一般为多变量系统,即输入输出变量之间往往存在相互关联,但是在大多数的工业过程中,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一般不包括全部范围,因此这些过程可以根据耦合强弱以分块的方式进行控制形成块分散控制系统。块分散控制综合了多变量集中控制高性能和完全分散PID控制易实现性和易维护性的特点,既能降低计算量,又能保证控制质量,因此块分散控制给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块分散控制系统设计的首要工作是进行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的块划分和块配对。块相对增益的概念来源于相对增益阵,可以在不设置控制器的条件下对块分散控制结构的闭环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块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设计。本文引入了块相对增益的定义和性质,介绍了利用块相对增益进行块分散控制系统结构筛选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块分散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的过程,通过与预测控制的对比验证了块分散控制的控制性能不亚于多变量集中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 多变量系统 关联分析 块分散控制 变量配对
原文传递
近红外光谱结合可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对克霉唑粉末药品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许良 闫亮亮 +3 位作者 塞击拉呼 赵文翠 逯家辉 任玉林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6年第4期415-418,共4页
建立测定克霉唑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可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多元校正模型。选择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并对窗口宽度,窗口移动的位置,以及隐变量数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使用逼近度作为建模参数优化评价指标,最终得到... 建立测定克霉唑粉末药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可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MW-PLS)多元校正模型。选择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并对窗口宽度,窗口移动的位置,以及隐变量数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使用逼近度作为建模参数优化评价指标,最终得到测定克霉唑粉末药品的最佳模型。用该模型进行预测,校正集和验证集的预测值和真实值间的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558和0.9645,校正集的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41,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43,表明该模型的稳健性、拟合度和预测能力都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可移动窗口偏最小二乘法 克霉唑粉末药品 定量分析
原文传递
QIAEA算法研究及其在重油热解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7
作者 姚达琛 宗雪鹏 +2 位作者 杨一航 马圣 李绍军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11期1347-1352,共6页
AEA(Alopex-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算法是一种基于Alopex的群体进化算法。本文在AEA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QIAEA。QIAEA将AEA和二次插值法进行结合,极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经过与ABC、GABC及AEA、LAEA的对比测... AEA(Alopex-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算法是一种基于Alopex的群体进化算法。本文在AEA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QIAEA。QIAEA将AEA和二次插值法进行结合,极大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经过与ABC、GABC及AEA、LAEA的对比测试,证明此改进的有效性。最后我们将QIAEA应用在重油热解模型的参数估计中,进一步检验QIAEA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A 二次插值 适应度值
原文传递
(C_2H)_2M_n(M=Cu、Ag、Au;n=1-4)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8
作者 徐秋红 李大枝 张士国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7期867-870,共4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和PBEIPBE方法,对(C_2H)_2M_n(M=Cu、Ag、Au;n=1-4)团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_2H)_2M_n(M=Cu、Ag、Au;n=1-4)簇的最稳定结构都是在C_2HM_n(M=Cu、Ag、Au;n=1-4)簇最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又与C_2H自...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和PBEIPBE方法,对(C_2H)_2M_n(M=Cu、Ag、Au;n=1-4)团簇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_2H)_2M_n(M=Cu、Ag、Au;n=1-4)簇的最稳定结构都是在C_2HM_n(M=Cu、Ag、Au;n=1-4)簇最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又与C_2H自由基相互作用的结果。NBO计算结果表明:银与2个C_2H自由基的相互作用弱于铜和金。(C_2H)_2M_n(M=Cu、Ag、Au;n=1-4)簇最稳定结构的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表明形成的团簇较稳定,并且出现了奇-偶振荡效应(n=1-4),含偶数个IB原子的团簇比含奇数个IB原子的团簇稳定。红外分析表明:(C_2H)_2M_n(M=Cu、Ag、Au;n=1-4)团簇中C_2H自由基的C≡C和C-H键的伸缩振动都发生了红移,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n=1-4),也出现了奇-偶振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H)2Mn C2H自由基 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EMD与SVM的泄漏声发射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蕊 张寿明 +1 位作者 毕贵红 司莉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2015年第10期1259-1264,共6页
声发射信号普遍存在于管道、锅炉泄漏事故中,是否能在设备出现裂纹及微小泄漏时有效检测到相关信号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支持向量机(SVM)有比神经网络更强的泛化能力,其找到的极值解就是全局最优解,同时它还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学习分... 声发射信号普遍存在于管道、锅炉泄漏事故中,是否能在设备出现裂纹及微小泄漏时有效检测到相关信号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关键。支持向量机(SVM)有比神经网络更强的泛化能力,其找到的极值解就是全局最优解,同时它还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学习分类问题。针对声发射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征和现实中难以获得大量故障样本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自回归(AR)模型和SVM相结合的泄漏声发射信号分类方法。首先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EMD分解,得到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MF)之和,然后分别对每一阶IMF分量进行AR建模,提取每一个AR模型的参数组成特征向量,最后利用SVM对3种模拟声发射信号进行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方法比BP神经网络的识别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经验模态分解 自回归模型 泄漏声发射信号
原文传递
苯甲酰氨类HDAC2抑制剂的3D-QSAR及虚拟筛选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娜 宋静林 +1 位作者 相玉红 张卓勇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7-594,共8页
本文应用传统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Topomer CoMFA方法,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的苯甲酰胺类抑制剂进行了构效关系和基于药效团的筛选研究。基于分子片段建模的Topomer CoMFA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5... 本文应用传统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法CoMSIA和Topomer CoMFA方法,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的苯甲酰胺类抑制剂进行了构效关系和基于药效团的筛选研究。基于分子片段建模的Topomer CoMFA的交叉验证系数q^2为0.594,预测相关系数r^2_(pred)为0.973。基于对接活性构象叠合得到的CoMFA,CoMSIA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634,0.561,预测相关系数r^2_(pred)分别为0.905,0.68。基于药效团模型011叠合的CoMFA,CoMSIA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分别为0.588,0.592,预测相关系数r^2_(pred)分别为0.68,0.859。结果表明这5个3D-QSAR模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另外,由18个活性较高结构多样的分子建立了可靠的药效团模型。运用药效团模型011和016对NCI数据库进行筛选,将筛选得到的分子与HDAC2蛋白酶进行分子对接,并由PASS进行活性验证,最终得到了18个分子,且对接打分值都大于6,可作为新的HDAC2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团 3D-QSAR 虚拟筛选
原文传递
基于ACO优化SVM参数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卞娜云 丁彦蕊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氨基酸含量是影响蛋白质耐热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以氨基酸含量为特征向量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的精度和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蚁群算法(AC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方法。建立了SVM参数优化模型,探... 氨基酸含量是影响蛋白质耐热性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以氨基酸含量为特征向量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的精度和预测模型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蚁群算法(ACO)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方法。建立了SVM参数优化模型,探讨了基于网格划分策略的连续蚁群算法,通过对SVM的惩罚因子和径向基核函数的全局搜索,筛选出最优参数,使SVM的蛋白质耐热性预测率最优。结果表明:采用未优化的SVM建立的预测模型的蛋白质耐热性总预测率相对较低,约为76.5%,采用遗传算法优化预测模型参数后的预测率约为86.6%,采用ACO优化预测模型参数后预测率达到87.8%。采用ACO优化的SVM模型参数的寻优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耐热性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7.0T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器设施建设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大兴 雷建锋 +1 位作者 赵媛媛 张进禄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7-250,共4页
7.0 T布鲁克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器是用于基础科研的超导磁共振质子成像系统,具有超高强磁场和梯度变换场,最高空间分辨率可达10μm。其拥有强大的软件处理系统,能够完成各种磁共振成像序列实验如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和平面回波等实验。... 7.0 T布鲁克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器是用于基础科研的超导磁共振质子成像系统,具有超高强磁场和梯度变换场,最高空间分辨率可达10μm。其拥有强大的软件处理系统,能够完成各种磁共振成像序列实验如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和平面回波等实验。主要应用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各种活体成像,包括基因表达传递成像、细胞示踪、肿瘤分子影像学、生物医学药材料研究,以及新药开发与研究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因为它具有高场强、多梯度场、高精度超导磁体等特点,对安装流程、机房选址、场地技术标准等指标都有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核磁的正常运转和图像质量,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场地要求设计出安装流程。结合场地特点设计,按照核磁室设计的要求和原则,对振动、电磁场、机房平面布局、承重、电源、照明、屏蔽设计、失超管等设计和布局并对核磁室合理布局施工。结果:核磁室设施通过了环境验收测试,可以安装小动物磁共振成像仪器。结论:只要严格遵照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和场地要求进行施工,核磁安装前的各项指标都能到达预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 0 T 核磁共振 安装流程 条件要求
原文传递
边缘氢化石墨烯片层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13
作者 冯艳萍 田磊 董玉慧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7-1060,共4页
以并3-6苯环为氢化石墨烯片层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G(d,p)水平上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讨论了分子结构、能量、前线分子轨道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得到化合物基态稳定构型的基础上,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 以并3-6苯环为氢化石墨烯片层模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方法(DFT)在B3LYP/6-31G(d,p)水平上进行了几何结构全优化,讨论了分子结构、能量、前线分子轨道等性质的变化规律。在得到化合物基态稳定构型的基础上,运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计算了电子吸收光谱的性质。计算结果显示边缘氢化石墨烯片层均为平面结构,线型扶手椅型结构能量最低,结构最稳定。随着石墨烯片层环数的增加HOMO轨道能量增加,LUMO轨道能量降低,能隙能量降低,最大吸收波长明显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片层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前线轨道 电子光谱
原文传递
醋酸提浓工艺的模拟与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辉 宫丽娜 李建隆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73-1376,共4页
醋酸提浓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醋酸、水的分离难度较大、能耗较高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选择NRTL-HOC物性方法,利用Aspen Plus软件RadFrac模块对提浓过程进行模拟,模拟数据与实际生产相符。模拟结果表明提浓塔能耗高,能... 醋酸提浓是一个重要的工业过程,醋酸、水的分离难度较大、能耗较高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建立了数学模型,选择NRTL-HOC物性方法,利用Aspen Plus软件RadFrac模块对提浓过程进行模拟,模拟数据与实际生产相符。模拟结果表明提浓塔能耗高,能源利用不理想,因此,利用Aspen Plus的Sensitivity模块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依照分析结果对提浓工艺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工艺总塔板数不变;进料位置由第26块板变为第11块板;增加了2个换热器;热公用工程消耗比原工艺减少16.99%;冷公用工程消耗比原工艺减少18.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提浓 流程模拟 优化 节能
原文传递
基于Bagging集成学习的水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新宇 施彦 +3 位作者 王小艺 许继平 王立 于家斌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0-144,共5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威胁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水环境的预测预警,许多专家学者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在富营养化评价及水华预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也取...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工业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水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甚至威胁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水环境的预测预警,许多专家学者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智能方法在富营养化评价及水华预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受到样本训练算法等方面的影响,在选取合适的神经网络模型、算法以及设置参数麻烦、耗时。随着问题复杂程度的增加,单个网络的隐层节点数将增加很多,训练时间将大大增加,从而造成训练困难。且由于训练过度或不够,往往导致泛化能力较差。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在对湖库水华形成机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BP网络的水华预测模型,并利用Bootstrap采样技术获取不同的数据集,分别训练多个BP网络,最终将多个网络进行集成用于建立太湖流域水华预测模型。通过基于Bagging算法的集成学习,可以对样本包含的信息进行充分挖掘,更全面的刻画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基于Bagging算法的BP网络集成模型预测结果与单个BP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从而获得了相对理想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学习 BAGGING算法 水华预测
原文传递
时间序列数学预测模型在瓦斯气柜负荷的应用
16
作者 李军海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21-924,共4页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基于与预测对象历史数据相关的趋势、规律以及数据间外部联系而建立的数学算法模型,一般分为短周期预测和中长周期预测,预测模型是数据挖掘算法的一个分支,预测模型只是将预测对象原有的一些内在规律及与之相关的数...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基于与预测对象历史数据相关的趋势、规律以及数据间外部联系而建立的数学算法模型,一般分为短周期预测和中长周期预测,预测模型是数据挖掘算法的一个分支,预测模型只是将预测对象原有的一些内在规律及与之相关的数据间的外部联系用数学算法加以发掘分析,而对于一些随机的即缺乏内在规律的或者关联性较弱的数据,现有预测模型一般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详细介绍了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预测理论及其约束,然后介绍该预测模型在炼油企业瓦斯气柜负荷预测中的实际应用,对生产进行预测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预测 负荷 模型
原文传递
用VB逐板法计算精馏塔理论塔板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浩杰 王延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VB(Visual Basic)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其程序流程控制结构中的循环结构适合逐板计算法中类似迭代原理的计算,再加上集成开发环境中丰富的界面设计功能可以提供优良的用户界面,因此,是采用逐板法求解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行之有效的实现工具... VB(Visual Basic)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其程序流程控制结构中的循环结构适合逐板计算法中类似迭代原理的计算,再加上集成开发环境中丰富的界面设计功能可以提供优良的用户界面,因此,是采用逐板法求解精馏塔理论塔板数行之有效的实现工具。全文介绍了用VB逐板法计算针对于二元物系精馏塔理论塔板数的过程,给出了相应的VB程序代码,并指出在Visual Basic编辑器中生成独立的可执行文件(exe),用户只需在该文件中输入相关参数,即刻就能显示出全部的计算结果。该操作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掌握,应用广泛。通过对理想与非理想二元物系的实例进行操作验证,并由MATLAB图解法比对校验,所得结果准确无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B 逐板法 精馏塔 理论塔板数
原文传递
红藤活性组分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岳保旺 张晓 +2 位作者 陈静超 武宇芳 赵二劳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89-1492,共4页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分析了红藤水提取液中活性组分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红藤活性组分对BSA有荧光静态猝灭作用。红藤活性组分与BSA在温度24℃和37℃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8.10...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分析了红藤水提取液中活性组分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作用,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红藤活性组分对BSA有荧光静态猝灭作用。红藤活性组分与BSA在温度24℃和37℃下的结合常数分别为8.10×10~4、3.18×10~3 L·mol^(-1),结合位点数为1。由反应过程热力学参数△G<0、△H<0和△S<0,可推断红藤活性组分与BSA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和范德华力,反应过程为自发放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藤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荧光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
原文传递
重介质旋流器内部闭环涡流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波 韦彬 王浩淇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研究重介质旋流器内由短路流产生的闭环涡流的面积和数量,对于优化旋流器结构参数、提高分选精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旋流器进行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带的CFD插件Flow Simulation对模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和分析。通过... 研究重介质旋流器内由短路流产生的闭环涡流的面积和数量,对于优化旋流器结构参数、提高分选精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助Solidworks软件对旋流器进行模型构建,并利用自带的CFD插件Flow Simulation对模型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和分析。通过速度流线图研究了闭环涡流的数量和面积与溢流管插入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溢流插入深度下,旋流器内闭环涡流的面积仅为优化前47.19%,内部流场更加稳定,有利于提高旋流器的分选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介质旋流器 SOLIDWORKS 闭环涡流 溢流管
原文传递
基于Petri网与Flexsim的仓储装卸仿真研究
20
作者 李翔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59-1262,共4页
仓储装卸流程设计和优化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一个装卸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利用效率不同,有的空闲时间较多,对设备造成了浪费,有的则满负荷运转,成为系统瓶颈。传统装卸流程效率研究多采用图解法和数学规划法,图解法对3个以上决策变... 仓储装卸流程设计和优化一直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在一个装卸系统中,每个设备的利用效率不同,有的空闲时间较多,对设备造成了浪费,有的则满负荷运转,成为系统瓶颈。传统装卸流程效率研究多采用图解法和数学规划法,图解法对3个以上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描述较为复杂,数学规划法计算复杂且较难确定最优解。为了辅助装卸流程设计,使流程设计合理,流程各环节实现可视化虚拟现实。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etri网和Flexsim仿真相结合的流程效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严格数学定义的Petri网对流程建模,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使用面向对象离散虚拟现实仿真软件Flexsim进行动态仿真研究,使系统瓶颈直观可见。改进系统参数,实现优化系统流程效率的目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相对传统方法,更容易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提出定量化的改进措施来优化流程设计方案,部分流程效率提高近1倍,为装卸流程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装卸 PETRI网 建模 仿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