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航空制造技术》

作品数13568被引量25495H指数44
《航空制造技术》是一本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 于1958年创刊。本刊旨在聚焦报道关于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前沿动态等...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航空工艺技术
  • 主办单位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833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387/V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13,5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人操作型电磁铆枪研制
1
作者 曹勇 郭程翔 +1 位作者 张铭豪 左都全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7-42,共6页
电磁铆接技术可以解决大直径、难成形材料铆钉铆接难题。与风动铆枪相比,由于增加了减振系统,导致电磁铆枪体积较大,一般只能用于结构开敞部位的铆接。为了解决电磁铆枪在不开敞结构中应用受限的问题,研制了铆枪与顶铁一体化的单人操作... 电磁铆接技术可以解决大直径、难成形材料铆钉铆接难题。与风动铆枪相比,由于增加了减振系统,导致电磁铆枪体积较大,一般只能用于结构开敞部位的铆接。为了解决电磁铆枪在不开敞结构中应用受限的问题,研制了铆枪与顶铁一体化的单人操作型电磁铆枪。首先,分析了电磁铆接工作原理;其次,开展了铆枪的钳形顶铁、铆钉夹持系统、铆枪减振系统与散热系统的结构设计,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了钳形顶铁的强度和刚度;最后,使用该铆枪进行了铆接能力试验,并测试了铆接力。试验表明,该铆枪可以成形Φ4 mm以下的钛铌铆钉,镦头尺寸有较好的重复性,并且该铆枪的结构强度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铆枪 电磁铆接 单人操作 结构设计 一体化结构
下载PDF
机匣安装边接触应力测量方法与分布规律研究
2
作者 艾延廷 王银虎 +3 位作者 刘玉 田晶 付鹏哲 刘仕运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76-83,共8页
为了实现航空发动机机匣安装边结合面接触应力测量与分布规律研究,基于一种具有超宽压力监测范围的MXene柔性压力传感器建立了机匣安装边接触应力动态测量系统,将其安装在两层安装边之间,并铺设13个测点,根据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率时域响... 为了实现航空发动机机匣安装边结合面接触应力测量与分布规律研究,基于一种具有超宽压力监测范围的MXene柔性压力传感器建立了机匣安装边接触应力动态测量系统,将其安装在两层安装边之间,并铺设13个测点,根据传感器的电阻变化率时域响应及压力标定曲线,实时获得对应测点的应力变化。将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趋势吻合良好,应力误差均低于7%。并开展结构参数与预紧力矩对接触应力影响规律的研究,得到提高密封性能的措施。研究表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可以准确实现接触应力的动态测量,影响规律分析可以为安装边密封设计提供参考。此外,研究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实现不同机匣安装边接触应力测量与规律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匣安装边 密封性能 接触应力 MXene传感器 动态测量 试验验证 规律分析
下载PDF
激光冲击强化过程监测及其质量在线评估:现状与挑战
3
作者 张志芬 秦锐 +3 位作者 都正尧 李耿 黄婧 温广瑞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25,共12页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是一种新型抗疲劳延寿制造技术,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现有LSP离线检测方法存在“质量盲区”的问题,为提高LSP加工质量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必要开展LSP过程多源信息的精确感知... 激光冲击强化(Laser shock peening,LSP)是一种新型抗疲劳延寿制造技术,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现有LSP离线检测方法存在“质量盲区”的问题,为提高LSP加工质量的一致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必要开展LSP过程多源信息的精确感知和靶材表面完整性在线评估研究。从LSP瞬态高能过程所释放的两类重要物理信息入手,即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Laser induced plasma shock wave,LIPSW)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光谱(Laser induced plasma spectroscopy,LIPS),分别综述了LSP动态过程两类信息监测感知的研究现状,以及多源信息融合(Multi-source information fusion,MSIF)技术在LSP领域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现存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过程监测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 激光诱导等离子光谱 多源信息融合 在线评估
下载PDF
SiC_(p)/Al超声椭圆振动车削力热特性仿真研究
4
作者 王俊磊 袁松梅 +1 位作者 李麒麟 高晓星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9-88,109,共11页
SiC_(p)/Al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加工中会出现较高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从而降低其车削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为探究超声椭圆振动作用及车削工艺参数对SiC_(p)/Al车削的影响,在ABAQUS中建立了SiC_... SiC_(p)/Al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其在加工中会出现较高的切削力和切削温度,从而降低其车削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为探究超声椭圆振动作用及车削工艺参数对SiC_(p)/Al车削的影响,在ABAQUS中建立了SiC_(p)/Al超声椭圆振动有限元车削仿真模型,优化了SiC_(p)/Al微观几何建模方法,对车削模型进行验证并开展车削仿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椭圆振动车削可有效减少亚表面损伤、表面裂纹等缺陷。通过变切速和变切深单因素试验,发现随着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增加,普通和超声车削主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均增大,超声椭圆振动技术可有效降低SiC_(p)/Al车削过程的主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在所选参数中,切深100μm、切速200mm/s时超声作用降低切削力作用最大;切深20μm、切速600 mm/s时超声作用降低切削温度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超声椭圆振动车削 有限元仿真 表面质量 力热特性
下载PDF
切削加工刀具磨损及其预测建模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建肖 陈光军 +2 位作者 赵理想 轩文涛 于志威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98-109,共12页
刀具磨损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而且频繁地换刀还会降低加工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通过研究刀具磨损机理,影响刀具磨损的因素以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建模技术,为降低刀具磨损提供技术支持。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及其预测... 刀具磨损不仅影响工件加工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而且频繁地换刀还会降低加工效率、增加生产成本,通过研究刀具磨损机理,影响刀具磨损的因素以及刀具磨损预测模型建模技术,为降低刀具磨损提供技术支持。对切削加工过程中刀具磨损及其预测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基于近年来刀具磨损机理研究进展,分别对几种主要刀具磨损机理的表现形式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重点论述了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刀具几何参数、刀具和工件材料特性及加工方法等因素对刀具磨损影响规律,总结分析了刀具磨损预测建模方法和形式。最后,结合制造业绿色节能的发展理念和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指出降低刀具磨损的加工方法和刀具磨损预测建模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预测建模技术 磨损机理 切削参数 刀具几何参数
下载PDF
钛合金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工艺优化
6
作者 马付建 普斌 +1 位作者 刘鑫 罗奇超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7-52,共6页
为了研究加工参数对钛合金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UAMAF)的影响,以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MRR)为指标开展正交试验研究,运用信噪比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对加工参数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以表面粗糙度和MRR为目标的... 为了研究加工参数对钛合金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UAMAF)的影响,以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率(MRR)为指标开展正交试验研究,运用信噪比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对加工参数进行单目标和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以表面粗糙度和MRR为目标的最佳工艺为磨粒粒度均为50/60#,振幅均为14μm,工具转速分别为1000r/min和1200r/min,磁极–工件间隙分别为1mm和1.25mm,加工时间分别为40min和30min,优化的表面粗糙度R;和MRR分别为0.08μm和30.5mg/h;综合考虑表面粗糙度和MRR的最佳工艺为磨粒粒度50/60#、振幅14μm、工具转速1200r/min、磁极–工件间隙1.00mm、加工时间30min,表面粗糙度R;和MRR分别为0.12μm和27.9m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超声辅助磁性磨料光整加工(UAMAF) 表面粗糙度 材料去除率(MRR) 信噪比(S/N)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无损检测”专题征稿
7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
选题背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贯穿于航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工序过程,为航空产品的设计、材料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与优化、结构件制造装配、整机服役和结构修理等提供支持和核心配套。当前,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对... 选题背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贯穿于航空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和工序过程,为航空产品的设计、材料研究与制备、工艺研究与优化、结构件制造装配、整机服役和结构修理等提供支持和核心配套。当前,新材料的不断研发和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刊特设“无损检测”主题,诚挚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及科研团队对研究成果进行论述,以促进先进技术交流,提升航空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全寿命周期 无损检测 科研团队 技术交流 工序过程 各个阶段 专题征稿 研究成果
下载PDF
热障涂层在线/离线磷光温度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丽霞 付雅婷 +4 位作者 赵晓峰 陈照峰 彭迪 牟仁德 刘德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81,共11页
精确测量涡轮叶片表面热障涂层温度对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设计和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热像磷光材料磷光特性的热障传感涂层在线测温技术与热历史磷光涂层离线测温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前者通过在线测量高温下磷光... 精确测量涡轮叶片表面热障涂层温度对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气轮机设计和研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基于热像磷光材料磷光特性的热障传感涂层在线测温技术与热历史磷光涂层离线测温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前者通过在线测量高温下磷光信号来获取实时温度信息,后者通过离线测量经高温服役后的磷光材料不可逆磷光信号变化来获取服役温度信息。这两项技术都适用于高温、高腐蚀环境下热障涂层非干涉、非接触式和高精度温度测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热障涂层在线/离线测温原理与方法、磷光材料与制备及应用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热障涂层在线/离线测温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技术特点,并对这两种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TBCs) 在线/离线温度测量 磷光 稀土离子 热障传感涂层 热历史传感器
下载PDF
一种多电机共轴驱动七自由度机械臂研究
9
作者 房立金 许继谦 +3 位作者 高跃 赵乾坤 郭铖 钱奕安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8-55,共8页
针对机器人在加工和装配等领域应用时存在精度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电机共轴驱动的七自由度机械臂设计方案,在机械臂的腰、肩、肘关节处布置了双电机共轴驱动的关节结构。提出了双电机共轴驱动的消隙控制方法和同步控制方法,并给... 针对机器人在加工和装配等领域应用时存在精度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电机共轴驱动的七自由度机械臂设计方案,在机械臂的腰、肩、肘关节处布置了双电机共轴驱动的关节结构。提出了双电机共轴驱动的消隙控制方法和同步控制方法,并给出了上述两种控制算法之间平滑切换的转换条件。在底层控制基础上,应用ROS和EtherCAT总线技术搭建了机械臂的上层控制系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七自由度机械臂系统在精度、负载能力上均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自由度机械臂 双电机驱动 消隙 同步控制 EtherCAT总线
下载PDF
航空电液伺服系统阀套珩磨材料去除体积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鸿宇 杨长勇 +1 位作者 苏浩 王志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
针对珩磨加工阀套孔生产率低、加工精度难控制等问题,开展了内孔珩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9Cr18不锈钢珩磨过程中材料去除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一套适用于珩磨加工的材料去除体积理论公式。同时为使珩后孔不同轴向位置处的孔径趋近一致,需要... 针对珩磨加工阀套孔生产率低、加工精度难控制等问题,开展了内孔珩磨技术研究,通过分析9Cr18不锈钢珩磨过程中材料去除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一套适用于珩磨加工的材料去除体积理论公式。同时为使珩后孔不同轴向位置处的孔径趋近一致,需要在上下越程处增设停留时间,以此改进初始模型。基于初始模型与优化模型分别开展单因素珩磨试验,结果表明,往复速度和珩磨压强是影响珩磨材料去除体积的显著因素,针对珩磨材料去除体积与珩后孔径差,优化模型与初始模型的预测结果分别与对应的试验结果对比,可发现优化模型预测精度相较于初始模型分别提高25%~30%。在越程段增设停留时间并不会降低加工效率,可提高珩后孔尺寸精度,实现材料去除体积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珩磨去除体积 珩后孔径精度 停留时间 初始模型 优化模型
下载PDF
多工位同步加工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研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国康 李海成 +2 位作者 林莉 李俊飞 张永俊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98-101,共4页
在民用和军工领域存在许多环状工件需要分块切割,但现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效率低、内应力大,通过发明、制造了一种圆形多工位同步加工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采用一根电极丝在机床不同位置,对环状工件同步进行径向切割。介绍了机床总体... 在民用和军工领域存在许多环状工件需要分块切割,但现有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方法效率低、内应力大,通过发明、制造了一种圆形多工位同步加工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采用一根电极丝在机床不同位置,对环状工件同步进行径向切割。介绍了机床总体结构设计、电源研制、控制系统开发,并通过工艺试验验证了机床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WEDM) 环状工件 分块加工 同步切割 机床
下载PDF
离子注渗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WC–DLC薄膜性能影响
12
作者 罗阳 冉彪 +4 位作者 唐梦兰 杨昭 谢焕钧 刘辉 李刘合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40-46,共7页
为提高9310钢表面WC–DLC薄膜结合力与摩擦磨损性能,分别探究了不同注渗时间和注渗电压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硬度、WC–DLC涂层结合力以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注渗电压从10kV升高到20kV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34GPa增加到8.3... 为提高9310钢表面WC–DLC薄膜结合力与摩擦磨损性能,分别探究了不同注渗时间和注渗电压工艺参数对9310钢表面硬度、WC–DLC涂层结合力以及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注渗电压从10kV升高到20kV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34GPa增加到8.36GPa,膜基结合力从39.9N增加到49.3N,薄膜表面摩擦系数从0.161下降到0.119,薄膜摩擦学测试磨损深度从2.39μm下降到2.03μm;注入时间从1h增加到3h时,9310钢表面硬度从7.06GPa增加到8.84GPa,膜基结合力从34.1N增加到49.9N,薄膜表面摩擦系数从0.161下降到0.118,薄膜摩擦学测试磨痕深度从2.48μm下降到1.99μm。研究表明,9310钢表面离子注渗对WC–DLC涂层结合力与力学性能有一定的改善,结合力增加,摩擦学性能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310钢 类金刚石薄膜(DLC) 离子注渗工艺 膜基结合力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
13
作者 陈晓豫 钱文清 +2 位作者 鲍益东 舒阳 寸文渊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21期85-91,共7页
针对飞机管路失效问题整体分析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采用CAEPIPE软件与ABAQUS软件相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对飞机管路的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对于飞机管路系统中因柔性接头存在而引起的分析困难问题,首先利用CAEP... 针对飞机管路失效问题整体分析中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飞机管路强度快速分析方法,采用CAEPIPE软件与ABAQUS软件相结合的有限元方法对飞机管路的强度进行模拟分析。对于飞机管路系统中因柔性接头存在而引起的分析困难问题,首先利用CAEPIPE软件对管路系统进行整体分析,避免了传统分析方法中对于柔性接头的复杂迭代计算;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危险区域利用ABAQUS软件进行进一步的局部分析,以保证强度分析的准确性。所提出的分析方法在保证强度分析可靠性的基础上,相对于传统分析方法大幅度提高了分析效率。研究工作对明确飞机管路受载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管路失效形式、校核管路强度、优化管路系统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管路 强度分析 有限元 CAEPIPE ABAQUS
下载PDF
电火花沉积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纪贤达 连勇 +1 位作者 刘畅 张津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17期61-70,共10页
电火花沉积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由于热量输入小、对基体热影响和变形小,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不易剥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以及失效零部件表面的修复。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对近年来国内... 电火花沉积作为一种新兴的表面处理技术,由于热量输入小、对基体热影响和变形小,涂层与基体结合牢固、不易剥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零部件的表面强化,以及失效零部件表面的修复。介绍了电火花沉积技术的原理与特点,对近年来国内外电火花沉积技术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电火花沉积技术在航空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就当前电火花沉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其研究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 电火花沉积(ESD) 复合加工 涂层 修复 航空制造
下载PDF
微量元素对Sn–3.5Ag–0.7Cu钎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寇璐璐 曲文卿 庄鸿寿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8期87-92,共6页
通过在Sn–3.5Ag–0.7Cu钎料中添加In、Ge和Ce等微量元素,探讨其对钎料熔点、抗氧化性、界面化合物厚度以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In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钎料熔点(5~7℃),但不利于钎料抗氧化性;微量Ge与Ce加入到SnAgCuIn之后可... 通过在Sn–3.5Ag–0.7Cu钎料中添加In、Ge和Ce等微量元素,探讨其对钎料熔点、抗氧化性、界面化合物厚度以及接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In的加入能够有效降低钎料熔点(5~7℃),但不利于钎料抗氧化性;微量Ge与Ce加入到SnAgCuIn之后可以有效改善钎料的抗氧化性。In、Ge和Ce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以减少钎料在Cu基体界面上产生化合物的概率,且对接头强度影响不大。Sn–3.5Ag–0.7Cu–1In–0.05Ge–0.03Ce钎料综合性能最好,固液相线分别降低5.9℃和3.9℃,并且抗氧化性较好,焊后界面化合物厚度相比SnAgCu钎料减少36.6%,时效20天后化合物厚度减少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钎料 熔点 抗氧化性 化合物厚度 接头强度
下载PDF
高强钛合金等壁厚弯管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恒章 张永强 +1 位作者 侯红苗 毛小南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3期14-18,共5页
传统的弯曲工艺由于属于等径弯曲,弯管壁厚存在外侧减薄、内侧增厚的现象。扩径弯曲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弯管成形中的壁厚不均问题,实现等壁厚,但工艺复杂,成形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质量钛弯管在要求高强度的同时要求内、外侧壁厚均... 传统的弯曲工艺由于属于等径弯曲,弯管壁厚存在外侧减薄、内侧增厚的现象。扩径弯曲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弯管成形中的壁厚不均问题,实现等壁厚,但工艺复杂,成形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质量钛弯管在要求高强度的同时要求内、外侧壁厚均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强钛合金热推扩径弯曲试验,研究了成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规律,给出了弯曲变形量与扩径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制备出了1300MPa级的高强钛合金等壁厚弯管,壁厚相对壁厚公差约为6%。该研究对于钛合金的弯曲加工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钛合金 弯管 等壁厚 扩径弯曲 成形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激光切割制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叶逸云 贾少辉 +4 位作者 徐子法 欧阳文泰 焦俊科 王飞亚 葛恩德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8期50-55,共6页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制造上被广泛应用,但CFRP的加工上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边沿毛刺、层间撕裂等。针对CFRP材料加工面临的问题,业内提出了一些新的加工方案,激光加工便是重要...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制造上被广泛应用,但CFRP的加工上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边沿毛刺、层间撕裂等。针对CFRP材料加工面临的问题,业内提出了一些新的加工方案,激光加工便是重要的一个解决方案。本文采用532nm波长的皮秒激光在碳纤维复合板上进行了激光切割制孔工艺的试验,对比了不同功率下激光旋转切割、平行填充切割以及十字填充切割3种不同的扫描方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对孔质量和热影响区进行了表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旋转切割的加工方式对CFRP的材料去除效率最高,锥度最小,热影响区较小。同时采用了D5766开孔拉伸标准,对3种不同工艺的激光扫描制孔样件及机械制孔样件进行了拉伸试验。相关研究为CFRP高质量的加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制孔 碳纤维复合材料 激光切割 激光旋切 拉伸测试 激光应用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的曲面加工颤振识别与预报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欣 邓小雷 +1 位作者 张玉良 余建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6期14-20,共7页
针对曲面加工过程容易产生加工颤振而导致表面加工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HMM-SVM)的颤振早期识别与预报方法。首先,根据曲面加工颤振发展较快,孕育阶段时间短,难以与正常加工及颤振爆发阶段区分的现象... 针对曲面加工过程容易产生加工颤振而导致表面加工质量降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支持向量机(HMM-SVM)的颤振早期识别与预报方法。首先,根据曲面加工颤振发展较快,孕育阶段时间短,难以与正常加工及颤振爆发阶段区分的现象,结合HMM模型有较强的相似性归类能力和SVM有较强的二类分类能力的特点,设计了基于HMM-SVM混合模型的颤振识别与预报系统;其次,应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曲面加工过程中刀具振动信号,完成反映加工状态的特征信号的获取;最后,利用HMM、HMM-SVM分别进行曲面加工状态识别试验,并进行结果分析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HMM模型相比,基于HMM-SVM混合模型可以大大提高识别准确率,3种加工状态识别率均达95%以上,并具有较好的识别实时性,识别时间1.5s以内,可实现颤振快速识别与预报,为后续颤振抑制环节提供依据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振预报 状态识别 曲面加工 隐马尔科夫模型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开展数字制造基础研究,提升高端制造装备核心竞争力——走进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丹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3期68-69,共2页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高端制造装备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数字制造国际学术前沿,以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汽车与船舶激光加工装备、柔性电子制造装备及纳米制造等为主要对象,开展数字制造装备技术的应用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瞄准高端制造装备的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数字制造国际学术前沿,以航空航天高端数控装备、汽车与船舶激光加工装备、柔性电子制造装备及纳米制造等为主要对象,开展数字制造装备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形成“数字制造基础理论”、“先进加工工艺与方法”、“数字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制造系统”4个研究方向,开展了“理论创新一技术突破一装备研发”全链条研究,实现了从工艺原理、核心技术到装备研制的系统创新,在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领域形成了研究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制造系统 国家重点实验室 制造装备 共性技术 核心竞争力 基础研究 应用基础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
下载PDF
集合力量打造多学科研究基地——走进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
20
作者 海山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8期62-63,共2页
高校与企业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是解决国家对创新需求的有力手段,进而可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是以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为基础,由华中科... 高校与企业通力合作、优势互补,是解决国家对创新需求的有力手段,进而可推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装备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数字化材料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是以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实验室为基础,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和作为依托单位,联合武汉华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惟景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三环集团、武汉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夏精冲技术有限公司、湖北三环车桥有限公司和湖北三环锻造有限公司组建而成。以多学科、多层次的教学研究为特色,主要从事塑性成形、增材制造、等静压成形以及快速三维测量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研发。实验室拥有200余人的强大研发队伍,试验场地、试验设备条件充足,为顺利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加工技术 湖北省 实验室 数字化 装备 工程 研究基地 华中科技大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