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化工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16369被引量78956H指数65
《化工进展》是化工及其相关领域综合性科技期刊。《化工进展》以反映国内外化工行业最新成果、动态,介绍高新技术,传播化工知识,促进化工科技进步为办刊宗旨;始终倡导科技期刊为学科发展及化工产业服务的理念,关...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661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954/TQ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6,3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级孔分子筛构筑及扩散过程强化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媚 曾浩桀 +2 位作者 卢俊宁 蒲婷 刘宝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传统微孔分子筛具有均一孔径、较高比表面积、良好的择形选择性等优点,但受到传质扩散阻力限制,导致其性能严重降低。而等级孔分子筛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可以强化大分子的扩散,减少焦炭堆积,从而改善催化剂利用率、寿命和催化性能。等级... 传统微孔分子筛具有均一孔径、较高比表面积、良好的择形选择性等优点,但受到传质扩散阻力限制,导致其性能严重降低。而等级孔分子筛具有多级孔道结构,可以强化大分子的扩散,减少焦炭堆积,从而改善催化剂利用率、寿命和催化性能。等级孔分子筛通常采用“自上而下法”和“自下而上法”进行制备。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等级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进行梳理,并重点介绍了具有较高应用潜力的“自上而下法”。综合评述了等级孔分子筛在催化应用中的扩散过程强化研究,指出等级孔分子筛在提升催化性能方面(如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在分子筛骨架中引入等级孔道,缩短晶内扩散路程,减少传质扩散限制,减少二次副反应和积炭。此外,等级孔道结构也有利于金属活性物种的稳定,在催化反应中抑制其烧结,增加了负载型分子筛催化剂的稳定性。最后,总结了等级孔分子筛的独特优势(强化内扩散性能和提升分子筛内部中心利用率),并对等级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和绿色生产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孔分子筛 传质限制 扩散强化 催化
下载PDF
基于全局位置迭代PCSS算法的光场PTV气泡跟踪测速方法
2
作者 王粤 孙凯 +3 位作者 刘艳 陈龙 朱效宇 许传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4-854,共11页
光场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能够在单视角条件下重建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的三维空间位置,实现气泡运动轨迹的跟踪,为受限空间条件下气泡参数测量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在气泡浓度较高以及位移量较大的条件下,光场PTV气泡匹配准确率较低,由... 光场粒子跟踪测速(PTV)技术能够在单视角条件下重建气液两相流中气泡的三维空间位置,实现气泡运动轨迹的跟踪,为受限空间条件下气泡参数测量提供了解决方案。然而,在气泡浓度较高以及位移量较大的条件下,光场PTV气泡匹配准确率较低,由此导致气泡运动速度场测量结果出现明显的错误矢量。为解决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全局位置迭代以及极坐标系统相似技术的气泡匹配方法(GPPI-PCSS),通过PCSS匹配方法所获得的气泡三维速度场对单帧图像内所有气泡的位置进行迭代更新,使两帧图像中的气泡位置逐渐重合,由此获得高准确度的气泡匹配结果。通过开展鼓泡床内气泡运动行为光场PTV实验研究,对GPPI-PCSS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采样间隔0.5~7ms、空气流量0.15~0.35L/min工况范围内,GPPI-PCSS方法的气泡匹配准确率的平均值为92.65%,分别高于传统PCSS方法的81.38%和松弛方法的84.12%。此外,通过GPPI-PCSS方法所测量得到的气泡最大运动速度范围为38.34~49.87cm/s,与理论计算值一致,由此证明了所提出的GPPI-PCSS方法可以用于光场PTV技术中,在高气泡浓度、大气泡位移条件下获得准确的气泡速度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场成像 粒子跟踪测速 气泡位置匹配 极坐标系统相似技术 全局位置迭代
下载PDF
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射流可视化及速度场测试
3
作者 刘昊东 张鹏飞 黄钰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3-712,共10页
三元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的喷阀射流速度场开展研究,将有助于反推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的临界压力及压力变化,对辅助优化电池设计、准确预测火焰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锂电池在热失控... 三元锂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电池发生热失控时的喷阀射流速度场开展研究,将有助于反推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的临界压力及压力变化,对辅助优化电池设计、准确预测火焰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锂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往往存在两次喷射,喷射产物不仅包括电池内的化学反应产气、电解液蒸发等,还包含部分颗粒和电池内部各部件的碎片等;此外,蒸发后的电解液也会在遇冷后凝结,使整个喷阀射流过程呈现气-液-固三相混合状态,提高了速度场辨识与测试的难度。因此,为实现在高温情况下喷阀射流的可视化及速度场辨识计算,本研究搭建了主要由高速相机、激光系统和电池防爆箱组成的实验台架,采用高速相机对电池热失控射流过程进行拍摄及处理。首先对流场流态开展初步分析;然后通过自适应滤波算法,有效降低成像时噪声的影响,并增强液滴的边缘细节信息;同时利用直方图均衡化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最后,采用基于亚像素精度插值的互相关算法对喷射流场的速度场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不同时刻的二维平面下的速度场数据,并进一步对不同时刻不同区域的速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电池热失控机理研究和电池安全性能提升工作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电解液 两相流 图像预处理 速度场
下载PDF
磷铁渣高温活化浸出-沉淀法制备电池级FePO_(4)的工艺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明哲 秦安瑞 +4 位作者 周桂民 陈秋霖 袁亚杰 姚耀春 李银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26-4737,共12页
磷铁渣是黄磷生产的副产物之一,化学性质稳定,常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也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何合理利用磷铁渣中铁(Fe)、磷(P)元素是磷化工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以磷铁渣制备磷酸铁(FePO_(4))的传统技术存在能耗大、副产... 磷铁渣是黄磷生产的副产物之一,化学性质稳定,常作为固体废物处理,不仅污染环境,也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如何合理利用磷铁渣中铁(Fe)、磷(P)元素是磷化工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以磷铁渣制备磷酸铁(FePO_(4))的传统技术存在能耗大、副产物安全隐患大、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缺点。有鉴于此,本文采用磷铁渣、磷酸、盐酸、氨水为原料,通过高温活化浸出-沉淀法制备了电池级FePO_(4)。在高温活化浸出阶段,探究了浸出时间、浸出温度、盐酸浓度、液固比与磷铁渣浸出率的关联规律。并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pH、投料比等条件对制备FePO_(4)性能的影响。对浸出液中Fe、P元素浓度和FePO_(4)晶体结构、形貌和粒度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磷铁渣浸出的最佳条件是:浸出时间3h、浸出温度90℃、盐酸浓度5.5mol/L、液固比20mL/g,在此浸出条件下Fe元素浸出率可达93.55%,P元素浸出率可达82.21%,固体渣浸出率可达90.06%。沉淀反应过程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h、反应pH=1.2、Fe/P投料比为1,此条件制备的磷酸铁(FePO_(4))材料结晶度高,形貌均匀,分散性好,一次粒径为100~200nm,铁磷比为0.97,杂质含量完全符合行业标准。以此合成的磷酸铁锂(LiFeP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较好,在1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可达到151.62mA·h/g,表明所制备的FePO_(4)完全满足LiFePO_(4)正极材料前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铁渣 活化 浸出 沉淀法 电池级磷酸铁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堇青石负载Fe/Ce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重整性能
5
作者 邓耀 赵青鹏 +3 位作者 徐瑾 刘大伟 马晓迅 徐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96-2408,共13页
通过球磨法制备一系列堇青石负载Fe/Ce的复合载氧体,并在固定床装置上评价复合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重整的反应性能。系统考察了堇青石质量分数、Fe/Ce摩尔比、椰壳添加量以及球磨参数对复合载氧体的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表... 通过球磨法制备一系列堇青石负载Fe/Ce的复合载氧体,并在固定床装置上评价复合载氧体的甲烷化学链重整的反应性能。系统考察了堇青石质量分数、Fe/Ce摩尔比、椰壳添加量以及球磨参数对复合载氧体的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系列表征(XRD、H2-TPR、BET、SEM、XPS)。研究发现,在球料比10∶1、转速500r/min、时间1h的球磨参数下制备质量分数30%堇青石负载Fe/Ce摩尔比为1∶9的复合载氧体具有较优的氧化还原性能。质量分数15%椰壳炭的添加使复合载氧体的实际出氧量提升了38.7%,并且在还原氧化循环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氧释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重整 载氧体 球磨法 堇青石 椰壳
下载PDF
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脱色性能
6
作者 季青豪 范婷婷 王春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913-5921,共9页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为配体,活性碳纤维(ACF)为基材,在室温下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工艺对活性艳蓝KN-R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探...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和无水硫酸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为配体,活性碳纤维(ACF)为基材,在室温下采用原位生长法制备了MIL-100(Fe^(Ⅱ)/Fe^(Ⅲ))/ACF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应用工艺对活性艳蓝KN-R光催化脱色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的机理。结果表明:Fe2+与Fe3+的摩尔比为3∶1,原位生长20h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在1000W氙灯光照下处理120min,对加入0.32mL/L H_(2)O_(2)、pH为3.0、浓度为80mg/L的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率可达97.1%以上,而且在染液pH=3.0~6.2的范围内脱色率均在95.8%以上,重复使用5次后脱色率有所降低,但仍然可达85.5%。通过自由基捕获实验,发现在光催化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光生空穴(h+)。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MIL-100(Fe^(Ⅱ)/Fe^(Ⅲ))成功负载在ACF上,与MIL-100(FeⅡ)/ACF相比,MIL-100(Fe^(Ⅱ)/Fe^(Ⅲ))/ACF的活性位点的结合能要高0.2~0.3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100(Fe) 活性碳纤维 染料降解 自由基 类芬顿反应
下载PDF
CO_(2)原位矿化选址关键参数及其封存潜力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敏 叶航 +6 位作者 包琦 刘琦 荆铁亚 袁浩伟 赵文韬 王晓龙 鲜成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92-1505,F0004,共15页
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道,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约占累计碳减排量的15%。原位矿化封存技术基于快速CO_(2)矿化机制,以镁铁质岩... 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报道,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约占累计碳减排量的15%。原位矿化封存技术基于快速CO_(2)矿化机制,以镁铁质岩石和超镁铁质岩石(玄武岩、橄榄岩等)地层为碳封存位点,利用CO_(2)与富含Ca、Mg元素矿物的矿化反应,转变为稳定的碳酸盐,从而达到永久且高效封存CO_(2)的目的。冰岛和美国的中试项目已经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但中国尚未进行相关示范项目。本文介绍了原位矿化封存技术的机理、CO_(2)封存潜力的评估手段及其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讨论了已开展的案例项目及其技术细节,梳理了实施该技术所必需的选址关键参数(包括源-汇距离、矿物类型、注入性、封闭性等),并基于目前研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对原位矿化技术的认识和重视,为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原位矿化 CO_(2)地质封存 玄武岩 选址参数 封存潜力
下载PDF
负载金属型固体酸催化木质纤维生物质定向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
8
作者 何世坤 张文豪 +1 位作者 冯君锋 潘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42-3050,共9页
木质纤维生物质是一种存量丰富、绿色的资源,通过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高值化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但可以缓解社会对化石燃料需求的压力,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双碳”目标。本研究制备了多种金属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 木质纤维生物质是一种存量丰富、绿色的资源,通过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制备高值化的液体燃料和化学品,不但可以缓解社会对化石燃料需求的压力,而且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助力“双碳”目标。本研究制备了多种金属负载型固体酸催化剂,用于催化生物质碳水化合物高效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通过表征手段研究所制备催化剂的特性,发现其具备双功能特性(B酸和L酸活性中心)。其中,AlCl_(3)作为L酸供应体,负载到催化剂表面,催化性能最佳。研究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葡萄糖、木糖同步定向转化为乙酰丙酸甲酯的影响发现:在复合溶剂二甲氧基甲烷/甲醇的质量比1∶1、反应温度200℃、反应时间120min的条件下性能最好,原料的转化率达到了100%,乙酰丙酸/酯的最大收率达到了2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生物质 催化剂 复合溶剂 生物燃料 酯化
下载PDF
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催化脱氢过程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盖宏伟 张辰君 +7 位作者 屈晶莹 孙怀禄 脱永笑 王斌 金旭 张茜 冯翔 CHEN De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85,共22页
氢能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然而氢的储运是制约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有机氢化物(LOHC)储氢技术具有成本低、储氢密度大、安全稳定等优势,可匹配现有化石能源输运架构,有望在... 氢能是实现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理想互联媒介,然而氢的储运是制约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有机氢化物(LOHC)储氢技术具有成本低、储氢密度大、安全稳定等优势,可匹配现有化石能源输运架构,有望在大规模、长距离和分布式的氢储运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LOHC储氢循环中,相对于发展较为成熟的加氢技术,LOHC脱氢过程效率低、稳定性差,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综述了LOHC储氢技术催化脱氢过程强化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概述了LOHC储氢基本概念和催化脱氢反应基本原理,从催化过程强化、产物分离强化、能量效率强化等方面总结了脱氢过程强化策略,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手段的特点,分析了LOHC储氢技术催化脱氢过程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即开发高效的脱氢催化剂、提高催化脱氢过程的传热传质效率以及降低脱氢过程能耗,这对LOHC储氢技术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体储氢 传热 传质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下载PDF
无溶剂法制备PVDF/GE中空纤维膜与性能分析
10
作者 王琦铭 陈凯凯 +4 位作者 岳征杰 赵微 严海波 闫静静 肖长发 《化工进展》 EI CAS 2024年第11期6524-6532,共9页
为了解决在纺丝制膜过程中有机污水排放问题,采用无溶剂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石墨烯(GE)中空纤维膜。将PVDF、GE和功能粒子熔融共混制备初生中空纤维膜,利用后拉伸和GE协同作用重新设计PVDF晶体结构,探究不同拉伸比对中空纤维膜晶型... 为了解决在纺丝制膜过程中有机污水排放问题,采用无溶剂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石墨烯(GE)中空纤维膜。将PVDF、GE和功能粒子熔融共混制备初生中空纤维膜,利用后拉伸和GE协同作用重新设计PVDF晶体结构,探究不同拉伸比对中空纤维膜晶型转变和力学性能以及渗透性能的影响,观察不同拉伸比中空纤维膜的表面形貌,并利用一系列仪器测试了膜的孔径分布、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VDF/GE中空纤维膜内部存在α晶型向β晶型转变,拉伸后GE在中空纤维膜内部形成石墨烯通道,拉伸比越大,内部晶型转化越多,中空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越好;当拉伸比达到100%时,中空纤维膜的断裂强度可达37.8MPa,内部β晶型含量为68.64%,煤油通量可达965.64L/(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石墨烯 中空纤维膜 无溶剂法 β晶型
下载PDF
干摩擦釜用机械密封DLC涂层-石墨配副摩擦磨损与温度变形场分析
11
作者 张天昊 李双喜 +3 位作者 贾祥际 胡鼎国 崔瑞焯 李世聪 《化工进展》 EI CAS 2024年第S01期121-133,共13页
干摩擦釜类设备的机械密封散热及润滑条件较差,其密封端面存在较大热力变形和磨损问题,对密封端面进行沉积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强化,可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并抑制端面热力变形以延长密封寿命。基于反应釜的密封结构和密... 干摩擦釜类设备的机械密封散热及润滑条件较差,其密封端面存在较大热力变形和磨损问题,对密封端面进行沉积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DLC)涂层强化,可有效降低摩擦系数并抑制端面热力变形以延长密封寿命。基于反应釜的密封结构和密封环的基体材料以及DLC特性,使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不同厚度DLC涂层在变工况条件下与浸树脂石墨形成摩擦副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采用实验获得的摩擦系数,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釜用机械密封热-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分析了典型DLC涂层厚度下的端面温度场和变形场,结合实验结果针对DLC涂层的减磨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无DLC涂层的摩擦副相比,DLC涂层具有优异的减磨效果,在不同pcv值下DLC涂层最大能够使摩擦系数降低43.9%,使磨损率降低67.53%,稳态温度和变形分别平均降低18%和25%左右;6μm DLC涂层相较于2μm涂层形成的摩擦副性能更优,最大能够使峰值温度和变形进一步降低2.23%和2.52%。DLC涂层的使用令端面磨损率、稳态温度、变形量均得到降低,可为干摩擦釜用机械密封延长服役年限和提高密封稳定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釜 机械密封 磨损 数值模拟 传热 端面变形 端面强化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喷射器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戴征舒 左元浩 +4 位作者 陈孝罗 张犁 赵根 张学军 张华 《化工进展》 EI CAS 2024年第S01期1-12,共12页
喷射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低、维护容易、运行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冷、海水淡化、化工、燃料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喷射器不直接消耗机械能,可实现节能的目的,在我国“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机器学习... 喷射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机械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初投资低、维护容易、运行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制冷、海水淡化、化工、燃料电池、航空航天等领域。喷射器不直接消耗机械能,可实现节能的目的,在我国“双碳”背景下备受关注。机器学习方法作为一种基于数据的自动化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喷射器内部流动特性的分析及喷射器性能的优化。近年来,已有部分学者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喷射器的研究中,以提升喷射器性能和系统性能。但是目前文献中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研究现状和研究水平尚不明晰。本文对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喷射器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分析现状、总结方法,并指出未来可以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喷射器内部流动特征的研究中,为提升喷射器效率和性能提供依据和指导;将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喷射器变工况性能研究中,构建喷射器从自动化设计到真实应用的通路;构建更加合适的算法,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制冷 喷射器 机器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优化
下载PDF
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冯凯 孟浩 +1 位作者 杨宇森 卫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498-5516,共19页
甲醇作为一种常温常压下稳定的液相储氢介质,具有高的氢碳比、价格低廉、储运方便等优势。通过甲醇重整制氢来替代传统碳氢化合物的催化重整过程是实现氢能绿色制取和高效储运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机理及特点;... 甲醇作为一种常温常压下稳定的液相储氢介质,具有高的氢碳比、价格低廉、储运方便等优势。通过甲醇重整制氢来替代传统碳氢化合物的催化重整过程是实现氢能绿色制取和高效储运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甲醇重整制氢反应的机理及特点;然后从单金属、双金属以及金属价态调控方面综述了金属活性位点的结构优化策略;接着从载体元素掺杂、缺陷位点调控以及载体晶相控制方面阐述了金属-载体界面结构调控策略;进一步从载体诱导活化以及金属位点缓释方面论述了活性位点重构策略;最后对未来开发高性能催化剂的制备策略及其揭示构效关系所采用的表征技术和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重整制氢 氢气 高性能催化剂 催化剂调控策略 可再生能源
下载PDF
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鹏 刘晴 +4 位作者 杨志荣 高展鹏 王景涛 周鸣亮 张金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 石墨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化学性质的二维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催化、传感器、印刷、生物医药等领域。然而,石墨烯及其衍生产品的应用与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低成本、高品质、规模化生产。本文综述了液相剥离法高效制备石墨烯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电化学插层法、溶剂插层法、高温膨胀法和微波膨胀法等液相剥离的前处理方法原理以及对石墨烯剥离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水基溶剂、有机溶剂和混合溶剂等剥离溶剂的优缺点与选取原则;对比了超声、高剪切和微通道等过程强化设备的剥离原理和优缺点;简述了离心分离的后处理方法以及分离效果;最后对液相剥离法宏量制备石墨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通过结合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多目标优化,开发无残留的功能化插层剂并匹配温和快速的膨胀方法,寻找低毒、低沸点、高分散的溶剂体系,精确调控液相剥离设备作用机理,设计连续化梯级离心设备,实现液相剥离制备石墨烯的连续化、规模化、低成本快速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液相剥离 二维纳米材料 高剪切 微通道 高效制备
下载PDF
焦化污染场地中萘降解菌的分离及降解特性
15
作者 杨静 李博 +4 位作者 李文军 刘晓娜 汤刘元 刘月 钱天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351-4361,共11页
为从焦化污染场地中分离萘高效降解菌,采用萘作为唯一碳源,通过梯度筛选和富集培养获得一株高效萘降解菌株AO-4。依据形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PCR验证了菌株基因组中含有萘双加氧... 为从焦化污染场地中分离萘高效降解菌,采用萘作为唯一碳源,通过梯度筛选和富集培养获得一株高效萘降解菌株AO-4。依据形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通过PCR验证了菌株基因组中含有萘双加氧酶基因(nahAC)和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基因(nahH),推测该菌可能是通过水杨酸途径对萘进行降解。在对菌株降解特性分析中发现,菌株AO-4在24h对萘(400mg/L)的降解率达到97.67%,菌株的生长、脱氢酶活性与萘的降解率呈正相关。其次,探究了温度、pH、萘初始浓度和菌量对菌株降解萘的影响,明确最适降解温度为30℃、pH为5.0~7.0;在一定范围内,菌株降解效率随着萘浓度和菌量的增大而提高。对该菌株降解多环芳烃(PAHs)的广谱性测试表明,AO-4不仅能有效降解萘,而且对其他PAHs,如芴、菲、蒽和芘在单一和混合体系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解,研究结果可为PAHS污染场地的微生物修复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降解菌 多环芳烃 微生物修复 焦化污染场地 铜绿假单胞菌
下载PDF
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的制备及其对红霉素的高效吸附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念 陈葵 +3 位作者 武斌 纪利俊 吴艳阳 韩金玲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24-2732,共9页
以溶剂热法制得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造孔前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一步法制备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Fe_(3)O_(4)@C),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红霉素。采用TEM、XRD、FTIR、BET和VSM对Fe_... 以溶剂热法制得的Fe_(3)O_(4)纳米颗粒为磁核,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造孔前体,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为碳源,一步法制备蛋黄-壳介孔磁性炭微球(Fe_(3)O_(4)@C),并将其作为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中的红霉素。采用TEM、XRD、FTIR、BET和VSM对Fe_(3)O_(4)@C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_(3)O_(4)@C核壳之间具有大空腔,比表面积为444m^(2)/g,平均孔径为7.7nm,具有超顺磁性。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平衡和速率,并确定了优化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吸附剂投加量为1.0g/L、初始红霉素浓度为300mg/L、pH为10的优化条件下,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量为210mg/g。Fe_(3)O_(4)@C对红霉素的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的和不可逆的,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经3次循环再生后,Fe_(3)O_(4)@C吸附量仍能维持在初始吸附量的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 磁性碳微球 复合材料 吸附 红霉素 分离
下载PDF
PET熔融缩聚与溶液解聚形成环状低聚物的对比分析
17
作者 钱思甜 彭文俊 张先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08-4816,共9页
采用萃取法提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熔融缩聚时产生的环状低聚体,以及采用溶液解聚法制备PET环状低聚体,表征并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环状低聚体的结构、组分分布及其热性能。结果表明:熔融缩聚中的萃取法以及借助二苯醚和... 采用萃取法提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熔融缩聚时产生的环状低聚体,以及采用溶液解聚法制备PET环状低聚体,表征并对比了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环状低聚体的结构、组分分布及其热性能。结果表明:熔融缩聚中的萃取法以及借助二苯醚和正十六烷的溶液解聚法均能有效制备环状低聚体,其中二苯醚法得到的产率最高,达80%,而萃取法得到的产率最低;制备的环状低聚体中环状三聚体含量最高,萃取法和二苯醚法制备的环状低聚体具有较宽的环组分分布,正十六烷法制备的产物分布较窄;萃取法和二苯醚法制备的低聚体在190℃、270℃、310℃附近出现吸热峰,而正十六烷法只在280℃、310℃附近出现吸热峰,对应组分分析中产物的熔点;三种方法制备的环状低聚体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回收 环状低聚体 溶剂萃取 环解聚
下载PDF
Fe^(3+)诱导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电沉积制备单价选择性膜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王瑞 刘燕 +1 位作者 张伟 邓会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8-1514,共7页
仿生黏合剂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共沉积是构建单价选择性分离层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通过浸泡预处理将Fe^(3+)引入阳离子交换膜,并利用电场作用和Fe^(3+)诱导PDA-PEI在膜面沉积改性。结果表明,... 仿生黏合剂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与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共沉积是构建单价选择性分离层的有效方法。本实验通过浸泡预处理将Fe^(3+)引入阳离子交换膜,并利用电场作用和Fe^(3+)诱导PDA-PEI在膜面沉积改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缩短了单价选择性膜的改性时间,制备了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zeta电位对制得的膜进行表征和性能测试,探讨了Fe^(3+)浓度对改性膜性能的影响。表明随着Fe^(3+)浓度的增加改性膜的膜电阻呈上升趋势,而表面荷正电性和选择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由于电场和Fe^(3+)对多巴胺聚合过程的共同影响,当Fe^(3+)的浓度为0.001mol/L时,改性膜Na^(+)/Mg^(2+)选择性高达12.8,并且具有较低的膜电阻和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聚合 电沉积 单价离子选择性
下载PDF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宇龙 姚俊虎 +1 位作者 舒闯闯 佘跃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64-2474,共11页
纳米Fe_(3)O_(4)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尺寸小和低毒性,且易在外磁场下分离,近几年来在石油开发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NPs)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EOR)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生物、植物提取... 纳米Fe_(3)O_(4)具有独特的性质,如超顺磁性、尺寸小和低毒性,且易在外磁场下分离,近几年来在石油开发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NPs)的生物合成及其在提高采收率(EOR)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微生物、植物提取液和动物合成磁铁矿:微生物的合成主要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二是还原矿化作用;植物提取液的合成依赖水溶性的一些代谢物,如多酚、生物碱和柠檬酸等的作用;动物体中也发现了磁铁矿,可以感应地磁场从而判断方向。然后阐述了Fe_(3)O_(4)NPs的EOR机理和应用:Fe_(3)O_(4)NPs可以将油滴包裹形成稳定的乳液,降低界面张力,改变润湿性,通过增加驱替流体的黏度和降低重油的黏度来提高波及效率以及楔形结构产生分离压力。在此作用下,总结了磁性Fe_(3)O_(4)在EOR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 生物合成 提高采收率 环境友好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在厌氧消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奚永兰 王成成 +6 位作者 叶小梅 刘洋 贾昭炎 曹春晖 韩挺 张应鹏 田雨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14-4423,共10页
微纳米气泡(micro/nano bubbles,MNBs)因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及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在厌氧消化(AD)领域,MNBs具备的高气体转移效率、产生ROS、高zeta电位、高表面电荷以及固有的微曝气能力(空气或O_(2)-MNBs)等特性,可以提高AD过程... 微纳米气泡(micro/nano bubbles,MNBs)因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及良好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在厌氧消化(AD)领域,MNBs具备的高气体转移效率、产生ROS、高zeta电位、高表面电荷以及固有的微曝气能力(空气或O_(2)-MNBs)等特性,可以提高AD过程的性能和效率,改善限速步骤(水解和产甲烷),这为AD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不同MNBs以不同方式用于AD中,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富有纳米气泡的纳米气泡水来提高AD反应器性能,而有关微气泡在AD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纳米气泡和微气泡都拥有改善AD的潜能,本文从MNBs的特性、制备方法和设备、其在AD中的研究现状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面开展综述,并探讨了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利用MNBs增强AD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气泡 厌氧消化 有机废弃物 微曝气 甲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