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6589被引量72609H指数91
《科学学研究》是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于1983年创办和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现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合办。 《科学学研...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205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805/G3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6,5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业导向如何影响专精特新企业绩效?——创业拼凑和组织韧性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葛宝山 赵丽仪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5-816,共12页
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和维持产业链稳定有重要作用。但在高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疫情肆虐和逆全球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平稳度过危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 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对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和维持产业链稳定有重要作用。但在高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尤其是在疫情肆虐和逆全球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平稳度过危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视角,本文构建一个链式中介模型来探索创业导向对专精特新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利用372个专精特新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创业导向对专精特新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创业拼凑和组织韧性在创业导向与专精特新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具有同步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专精特新企业创业成功具有理论价值,同时对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亦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创业导向 创业拼凑 组织韧性 企业绩效
原文传递
全球双链与中国制造业增长:事实与启示
2
作者 黄莉芳 吴福象 王芳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7,共12页
随着中国制造业广泛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全球创新网络体系和国际贸易循环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双链关系日益密切。文章首先剖析全球双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逻辑,然后基于中国海关微观数据和制造业行... 随着中国制造业广泛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全球创新网络体系和国际贸易循环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双链关系日益密切。文章首先剖析全球双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逻辑,然后基于中国海关微观数据和制造业行业层面数据,利用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从全球双链视角切入探讨中国制造业增长趋势及其结构演变。研究表明:前沿技术持续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增速下滑却滞缓TFP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要素变动成因显示,不同于全球价值链抑制规模效率改进,由独立的单点式外部创新合作表示的全球创新链对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提升作用突出,而由研发合作创新-技术引进创新-出口产品创新形成的全球多环节链式交互作用能显著推动前沿技术进步。进一步地,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创新链双链交互有助于规模效率改进。另外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更依赖自主研发创新。鉴于全球创新链对中国制造业TFP增长的核心驱动作用,文章提出要秉持系统性创新思维,建立全球价值链主动融入全球创新链,全球创新链内生驱动全球价值链的发展策略,推动中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球创新链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要素分解
原文传递
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治理体系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4
3
作者 汝鹏 付文婷 何持之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7-324,384,共9页
当前,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紧密结合对发挥科普咨政建言作用提出了时代呼唤,建设高端科普智库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服务科学决策、团结引领社会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高端科普智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 当前,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紧密结合对发挥科普咨政建言作用提出了时代呼唤,建设高端科普智库成为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从服务科学决策、团结引领社会公众参与民主决策、强化舆论引导等方面探讨了建设高端科普智库的重要意义,界定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内涵,从目标、内容、对象、动力等方面剖析了高端科普智库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当前高端科普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境。从治理体系、产品生产、影响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端科普智库建设路径的分析框架,并对国内外13家高端智库和科技智库的建设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此总结提出高端科普智库的建设路径,包括建立科学的智库治理体系、优化智库产品生产机制、提升智库决策影响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普 决策 科普智库 智库建设 治理体系
原文传递
政治对科学的遮蔽机制及其成因分析——基于美国疫情治理初期实践的考察
4
作者 冯雷 邵春霞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979,共9页
科学被认为有助于增强疫情治理成效,为何却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在新冠疫情初期陷入治理低效的困境,为认识上述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综合分析其政策内容和执行情况可以发现,政治遮蔽科学是其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遮蔽机... 科学被认为有助于增强疫情治理成效,为何却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美国在新冠疫情初期陷入治理低效的困境,为认识上述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综合分析其政策内容和执行情况可以发现,政治遮蔽科学是其治理低效的重要原因。遮蔽机制体现着政治对科学的压制,可从治理目标、意见表达和运行逻辑等三个维度上展开分析。具体而言,以经济绩效目标扭曲科学防疫目标、以政治偏好约束科学意见表达、以政治逻辑替代科学逻辑等压制性措施直接导致了治理低效困境,而特朗普政府的权威主义化则是遮蔽机制的发生根源。政治对科学的遮蔽可能出现在现代国家治理的诸多领域,其遮蔽程度、类型、动因等仍有待更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遮蔽 政治与科学 疫情治理 权威主义化
原文传递
研发补贴、非研发补贴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 被引量:15
5
作者 熊凯军 《科学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92,共12页
政府补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2019年上市企业数据,基于信号理论分析政府研发补贴与非... 政府补贴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和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探讨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2019年上市企业数据,基于信号理论分析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非对称影响,并探讨企业金融化与所有权性质在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研发投入的联合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政府的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倒U型影响,政府非研发补贴会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积极影响;(2)企业金融化会使得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影响效应更凸,并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3)国有企业属性会负向调节政府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且国有企业的金融化对政府研发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倒U型关系的调节作用弱于非国有企业;(4)不同地区和上市板块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的政府研发补贴与非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的非对称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研发补贴 非研发补贴 调节效应 倒U型关系 非对称
原文传递
《科学学研究》编委会名单
6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场域视野下的地球科学自律性维护——以刘东生的科学实践为例
7
作者 庞宝鑫 徐志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3-990,共8页
美国政府退出和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明,非理性社会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地球科学自律性发展,以地学家为中心的地球科学场域能够有效化解外部干扰。地球科学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科学因子不断增多,场域结构逐步扩大,作用力关系日益复杂,放... 美国政府退出和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明,非理性社会因素一定程度上阻碍地球科学自律性发展,以地学家为中心的地球科学场域能够有效化解外部干扰。地球科学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科学因子不断增多,场域结构逐步扩大,作用力关系日益复杂,放大了社会因子的他律性影响。杰出地学家刘东生的科学实践表明,科学精神、科学习性、科学资本和社会生产、国家体制、国际化进程等内外因素能够形成地球科学场域的良性运作机制。地球科学的自身内涵和社会功能日益丰富,维护它的自律性发展有助于准确认识地球系统演化机制,深化人地耦合关系新认知,为实现“碳中和”国家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自律性 场域 地球科学 刘东生
原文传递
科学资本:概念、测量与公众参与科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恒 金兼斌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7-1744,共8页
科学资本是科学教育领域的学者们提出的学术概念,从社会不平等的视角关注青少年科学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梳理了科学资本的概念演变过程,明确了科学资本的研究工具属性,并从科学传播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科学资本的广义内涵,提出了面向一般... 科学资本是科学教育领域的学者们提出的学术概念,从社会不平等的视角关注青少年科学参与不足的问题。我们梳理了科学资本的概念演变过程,明确了科学资本的研究工具属性,并从科学传播的角度重新界定了科学资本的广义内涵,提出了面向一般公众的测量体系。科学资本这一概念体系兼容科学社会学和实证传播科学两种研究取向,以实证方式关注了科学资源分布不均与公众科学参与不平等的问题,为分众科学传播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资本 概念测量 科学传播 公众参与科学 分众科普
原文传递
共情视角下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立夏 程子琦 王沅芝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5-533,共9页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大数据成为了当前科技革命的重要工具,并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以瓜子二手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构建“冲击—反应—涟漪”模型,深入探究大数据赋能关... 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下,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冲击,大数据成为了当前科技革命的重要工具,并赋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以瓜子二手车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过程,构建“冲击—反应—涟漪”模型,深入探究大数据赋能关键业务中“共情”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第一,企业以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主要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冲击而做出反应,其过程分为探索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第二,企业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多以第一次应用的关键业务为中心,呈圈层状扩大应用范围。第三,企业运用大数据赋能关键业务创新的内在“共情”逻辑。本文为企业在新常态中的大数据赋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赋能 商业模式创新 冲击—反应—涟漪模型
原文传递
搜索选择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艳妮 徐兰香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1-488,共8页
新产品开发日益成为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既有研究鲜有探讨搜索选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为此,文章利用203家创业企业经验数据,从资源损失应对启发式和行业经验视角来构建搜索选择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 新产品开发日益成为企业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既有研究鲜有探讨搜索选择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新产品开发绩效。为此,文章利用203家创业企业经验数据,从资源损失应对启发式和行业经验视角来构建搜索选择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行业外领域搜索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积极影响,而不熟悉领域搜索并未对其发挥作用;资源损失应对启发式决策在行业外领域搜索与新产品开发绩效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行业经验负向调节行业外领域搜索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即行业经验越丰富,越不利于从行业外领域搜索信息和知识以促进新产品开发。研究结论对于创业者通过行业外领域搜索克服资源损失并提升新产品开发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外领域搜索 不熟悉领域搜索 资源损失应对启发式 行业经验 新产品开发绩效
原文传递
中欧班列开通能否推动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 被引量:15
11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53-2266,共14页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技术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对中国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技术创新要素加速流动,对中国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2008-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显示: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具有积极效应,平均提升了9.81%;区位与经济异质性检验发现,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且集中在大型城市、中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机制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开通通过城市创新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源再配置效应等渠道推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拓展性检验发展,中欧班列开通并未引致开通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创新资源虹吸效应,而且中欧班列开通对省内地区和省外邻近地区产生广泛的创新效率溢出效应。本文揭示了中欧班列开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对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中欧班列 区域创新效率 双重差分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基础设施创新的模块化共演路径——基于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靳景 余江 +1 位作者 孙茜 高雨辰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3-724,共12页
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是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社会技术系统的复杂演进。模块化作为实践中进行复杂创新的有效方式,却少有研究详细阐明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块化创新。依据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本文将信... 数字基础设施创新是建立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社会技术系统的复杂演进。模块化作为实践中进行复杂创新的有效方式,却少有研究详细阐明社会技术系统的模块化创新。依据社会技术转型理论,本文将信息上报预警系统视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利基,探究公共卫生应急治理数字基础设施模块化创新的过程,以及技术利基和组织利基在其中的共演路径与影响。案例研究发现: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信息系统经历了利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和整合利用性创新三个阶段的模块化共演;模块化共演路径的选择以所处阶段的社会技术供需分析为起点,利用最有利的社会技术要素组合来实现技术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高效配合,对复杂环境做出积极反馈和适应性调整。数字基础设施创新需要综合短期开发和长期建设的视角进行设计与规划,将风险防控思想渗透到基础设施创新的方方面面,在公共卫生应急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中树立前瞻意识、强化属地权限、增进社会认同,促进数字化普惠性红利在供给端进一步向基层下沉,实现技术与组织协同治理效益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创新 公共卫生应急治理 模块化共演
原文传递
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王兰平 王昱 +2 位作者 刘思钰 逯宇铎 杜小民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金融发展在不同维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首先基于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修正后的AK模型,嵌入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理,构建数理模型对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在功能演化视角下,从金融规... 金融发展在不同维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首先基于多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和修正后的AK模型,嵌入金融发展的非线性影响机理,构建数理模型对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其次在功能演化视角下,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维度,结合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PSTR)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连续影响关系,结果发现:(1)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表现为明显的先递增后递减,而金融效率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促进影响;(2)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西部地区金融规模、金融效率的提高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部地区金融规模与产业结构表现为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关系,金融效率的促进效应则不明显;东部地区金融规模的过度扩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提高金融效率成为突破金融规模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产业结构升级 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原文传递
城市不动产投资结构对科技人才集聚的门限效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所地 张婷婷 +1 位作者 赵华平 李斌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08-1416,共9页
在创新驱动发展情境下,城市间不动产结构的差异性加速了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不同城市的集散分化。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城市不动产投资结构对人才集聚的非线性影响机理。将中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科技人才集聚度分为两类,运用面板门限... 在创新驱动发展情境下,城市间不动产结构的差异性加速了人才等创新要素在不同城市的集散分化。通过构建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城市不动产投资结构对人才集聚的非线性影响机理。将中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科技人才集聚度分为两类,运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对全样本城市和两类子样本城市2009-2016年间,对比分析了城市不动产投资结构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样本城市的不动产投资结构对科技人才集聚的门限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全样本城市不动产投资结构对科技人才集聚有正向影响,且呈递减型;第一类子样本的正向影响呈明显"倒U"型;而第二类子样本城市的影响则呈负相关型。研究结论能为城市规划的微观管制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重要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投资结构 科技人才集聚 门限效应
原文传递
“种群-流量”组态对核心企业绩效的影响——人工智能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杨伟 刘健 武健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77-2086,共10页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实施数字创新,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识别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五类种群和三类流量,进而从系统整体观出发,以31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为实证对象,使用fsQCA方法研究“种群——流量”组态...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是企业实施数字创新,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识别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五类种群和三类流量,进而从系统整体观出发,以31个人工智能领域的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为实证对象,使用fsQCA方法研究“种群——流量”组态对核心企业技术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产品/服务供给者和技术流是核心企业获取高技术绩效的核心条件,根据边缘条件,又可以分为“准全面型”和“平台驱动型”两类组态;(2)大规模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获取高财务绩效对应着以平台、经济流和关系流为核心条件的“全面型”组态,而在小规模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获取高财务绩效对应着以平台和科研机构为核心条件的“依附型”组态;(3)生物多样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核心企业的绩效,与高技术绩效相比,核心企业获取高财务绩效的条件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核心企业 种群 流量 组态
原文传递
2019-nCoV疫情:论中国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治理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博 朱玉春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61-1166,共6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空间和旅行时间的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跨境和跨地区人口流动使得很多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进行快速蔓延,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正在逐渐逼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向人类发出急迫警示。本文在对中国现有突发公共... 随着全球范围内空间和旅行时间的逐渐缩小,越来越多的跨境和跨地区人口流动使得很多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进行快速蔓延,引起的公共卫生危机对人类构成的威胁正在逐渐逼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向人类发出急迫警示。本文在对中国现有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管理体系论述的基础上,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存在的地方政府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急能力欠缺、应急物资供给迟滞、有效社会动员不足和公众传染病防控意识弱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中国特定时代精神价值追求和制度优势,提出从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预防体系、应急机制、社会动员机制、资金投入和国际合作机制方面进行改革与完善我国现有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的思路,以提升我国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实现公共卫生危机治理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公共卫生 危机 治理
原文传递
新文化运动与科学知识的传播——基于身体知识和体检技术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瑶华 章梅芳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7-794,802,共9页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对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西方身体知识和身体检查(以下简称体检)技术实践作为"赛先生"的体现,同样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被广泛传播和推广。通过具体分析新文化运动与新青年的身体素质、解剖学身体观的传播、科学量度观念与体检等问题,认为新文化运动对"赛先生"的推崇有利于具体的西方身体卫生知识和体检实践在中国的传播与推广,体检实践的落实反过来进一步强化了西方身体观念的传播。这一时期的体检技术与实践既呈现出源自西方科学的医学特点,亦表达了救亡图存时代对国民体格强健的民族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近代身体史 体检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估及区域布局研究 被引量:38
18
作者 张鹏 梁咏琪 杨艳君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33-844,共12页
从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出发,结合科技服务业内涵及与制造业升级互动的有关机理,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对指标层进行比对梳理,再根据科技服务业主体服务能力及产业系统外在关联的辅助性行业发展状况确定了从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实力... 从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需求出发,结合科技服务业内涵及与制造业升级互动的有关机理,首先通过查阅文献对指标层进行比对梳理,再根据科技服务业主体服务能力及产业系统外在关联的辅助性行业发展状况确定了从科技服务业产业规模实力、科技创新能力、服务客体能力、综合发展潜力4个维度入手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7-2016年全国30个省市的数据测度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其整体及板块之间、区域空间布局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中国现阶段产业发展态势提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布局
原文传递
科学资本对我国15岁学生STEM职业期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杜欣 赵文龙 王晶莹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28-1937,共10页
通过分析PISA2015数据所收集的15岁学生样本,本文试图从科学资本的视角探究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的学生STEM职业期望产生的因果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科学资本的传递是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学生产生STEM职业期望分化... 通过分析PISA2015数据所收集的15岁学生样本,本文试图从科学资本的视角探究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的学生STEM职业期望产生的因果机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科学资本的传递是不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ESCS)学生产生STEM职业期望分化的重要路径。其中,优势地位学生的表现较为明显,科学资本对STEM职业期望发挥着中介作用;而科学资本对中间和较低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本文所关注的科学资本两个重要维度——内生的先赋性科学资本以及外生的结构性科学资本都有效地揭示了我国四省市(北京、上海、江苏、广东) 15岁学生STEM职业期望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5 STEM职业期望 科学资本
原文传递
中国科技全球化政策40年
20
作者 王春法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48-2150,2169,共4页
本文以科技全球化的挑战与中国的因应举措为重点,总结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在应对科技全球化方面的策略举措和成功经验,并对今后科技全球化的演进趋势和整合全球科技资源、深度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政策 知识产权 科技全球化 国际科技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