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7484被引量80463H指数108
《作物学报》(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有关作物科学的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中华农学会...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496-349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809/S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4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巢式关联作图(NAM)群体构建及花色和种皮色遗传分析
1
作者 宋健 熊亚俊 +21 位作者 陈伊洁 徐瑞新 刘康林 郭庆元 洪慧龙 高华伟 谷勇哲 张丽娟 郭勇 阎哲 刘章雄 关荣霞 李英慧 王晓波 郭兵福 孙如建 闫龙 王好让 姬月梅 常汝镇 王俊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575,共20页
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 巢式关联作图(Nested Association Mapping,NAM)群体在作物学遗传与育种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在前期大豆种质资源评价基础上,利用35份不同地区来源的代表性种质与中豆41(公共母本)杂交,构建了一套大豆NAM群体。PCA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亲本组合的RIL群体基本聚在一起,显示出清晰的遗传结构。利用该NAM群体亲本间花色和种皮色具有显著差异的RIL群体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到1个主要位点qFC13-1与花色显著关联,该位点与W1位点重合;定位到12个位点与种皮色显著相关,其中9个位点为3种以上方法共定位,3个位点为2种方法共定位,包括4个已知位点和8个新位点。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NAM群体适于进行大豆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为大豆复杂性状的遗传解析和育种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NAM群体 花色 种皮色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作物学报》简介
2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4-F0004,共1页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 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 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学报》 中国科协 中国作物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耕作栽培 学术期刊 作物科学 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PDF
谷子中矮秆资源创制、遗传解析和育种利用
3
作者 刁现民 王立伟 +3 位作者 智慧 张俊 李顺国 程汝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9,共15页
谷子是旱作生态农业的主栽作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储备作物,也是新时期功能基因研究的模式作物。谷子品种的中矮秆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目前已报道的谷子矮秆材料达70多个,从形态上谷子矮秆种质可以分为叶穗直立的紧凑型和... 谷子是旱作生态农业的主栽作物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储备作物,也是新时期功能基因研究的模式作物。谷子品种的中矮秆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目前已报道的谷子矮秆材料达70多个,从形态上谷子矮秆种质可以分为叶穗直立的紧凑型和叶穗下披的常规型2类;赤霉素(GA)敏感性测定发现4个材料对GA不敏感,其他均是GA敏感型;显隐性分析表明,多数矮秆材料为隐性单基因控制,但矮88株高为多基因控制。利用自然群体关联分析和双亲杂交分离群体合计发掘了109个控制株高的QTL,精细定位了7个矮秆基因,半显性矮秆材料84133的矮化基因SiDW1是唯一克隆并进行功能分析的矮化基因。对谷子中矮秆品种选育的梳理表明,利用矮88和其衍生系为亲本已培育出139个中矮品种(系),实现了谷子株高的显著矮化,满足了机械化收获对抗倒伏降株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谷子株高矮化基因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已经定位和克隆的谷子矮秆基因,讨论了谷子矮秆遗传和育种研究中的问题,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株高 矮秆 GA敏感性 矮88
下载PDF
陆地棉重组自交系再生能力和遗传转化效率筛选
4
作者 乐愉 王涛 +1 位作者 张献龙 林忠旭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80,共9页
转基因工程育种是棉花种质创新的有效手段,为了拓展陆地棉可再生基因型,丰富棉花转基因受体,本研究以湖北省高产阔叶棉品种‘鄂棉22’(E22)为母本、高再生能力的鸡脚叶品种‘豫早1号’(YZ1)为父本,通过单籽传法构建了F9重组自交系群体(Y... 转基因工程育种是棉花种质创新的有效手段,为了拓展陆地棉可再生基因型,丰富棉花转基因受体,本研究以湖北省高产阔叶棉品种‘鄂棉22’(E22)为母本、高再生能力的鸡脚叶品种‘豫早1号’(YZ1)为父本,通过单籽传法构建了F9重组自交系群体(YE);利用棉花中比较成熟的IBA+KT(IK)和2,4-D+KT(DK)2种不同激素组合的培养体系,分别对重组自交系群体的164个家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CIF)、愈伤组织继代繁殖力(CSC)、愈伤组织的出胚率(CRE)以及愈伤组织出胚时间(CET)进行比较,共获得12个可再生的阔叶棉家系;利用目前成熟的棉花遗传转化体系对可再生阔叶棉家系进行遗传转化效率分析,同时对其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考察,最终获得了一个遗传转化效率为82.9%并且农艺性状更优良的家系YE3。本研究为棉花的遗传转化及基因功能研究拓展了陆地棉基因型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重组自交系 体细胞胚胎发生 再生能力 遗传转化效率
下载PDF
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5
作者 张红梅 熊雅文 +7 位作者 许文静 张威 王琼 刘晓庆 刘慧 崔晓艳 陈新 陈华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77-3288,共12页
为解析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264份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测定了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相关的精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2年共检测到89个与大豆R6... 为解析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264份大豆种质资源材料在2020年和2021年测定了与菜用大豆食味品质相关的精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结果表明,2年共检测到89个与大豆R6期籽粒4种氨基酸含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其中有5个标记能同时被2年或2个性状重复检测到,分别为S03_40647948(Chr.3)、S05_2727464(Chr.5)、S10_4122977(Chr.10)、S17_34559022(Chr.17)和S19_48541685(Chr.19),单个位点可以解释11.25%~28.19%的表型变异解,其中Chr.17上的标记S17_34559022在2020年和2021年被共同检测到与谷氨酸含量显著关联,属稳定遗传的位点。共挖掘出9个候选基因,其中ZIP蛋白(zinc finger family protein)、转录因子bHLH(bHLH DNA-binding superfamily protein)、生长素反应蛋白家族(auxin-responsive protein family)和天冬氨酸蛋白酶家族蛋白(aspartyl protease family protein),可能是影响菜用大豆氨基酸代谢的重要基因。本研究挖掘到的5个氨基酸含量主效SNP位点和9个候选基因,有助于解析大豆R6期籽粒氨基酸含量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为菜用大豆食味品质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R6期 籽粒 氨基酸含量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下载PDF
基于RNA-seq的甘薯芽变株系类胡萝卜素基因代谢差异分析
6
作者 赵冬兰 赵凌霄 +4 位作者 刘洋 张安 戴习彬 周志林 曹清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239-3249,共11页
为研究甘薯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浙薯81及其芽变系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研究了浙薯81及其芽变系的薯皮(红色变黄色)和脉基(紫色变绿色)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薯皮和脉基分别筛选出24个和10个差... 为研究甘薯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浙薯81及其芽变系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研究了浙薯81及其芽变系的薯皮(红色变黄色)和脉基(紫色变绿色)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经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薯皮和脉基分别筛选出24个和10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有4个DEGs同时存在于薯皮和脉基中。类胡萝卜合成代谢上游途径中,与浙薯81相比,芽变系薯皮中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基因GGDPS (g29773、g38646)、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 (g11630)和ζ-胡萝卜素异构酶基因Z-ISO (g42608)均显著上调, GGDPS (g29773)仅在突变系中有表达;脉基部在类胡萝卜素上游代谢途径中没有筛选到DEGs。番茄红素环化分支点后,在薯皮中检测到2个β-胡萝卜素羟化酶基因CHYB (g33351、g953),与浙薯81相比,芽变系中g33351下调表达, g953则上调表达。在薯皮和脉基分别检测到一个玉米黄质环氧化酶基因ZEP,薯皮中的ZEP (g41700)显著下调,脉基部的ZEP (g1103)显著上调。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中突变体薯皮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基因CCD8 (g21348)下调表达;2个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加氧酶基因NCED (g30636、g43412)在突变系的薯皮和脉基中均下调表达;此外在薯皮和脉基分别检测出5个黄氧素脱氢酶基因ABA2,薯皮中有4个上调表达,而脉基中的则全部下调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验证了部分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seq分析结果一致。该研究对甘薯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分子机制及解析甘薯薯皮和脉基不同颜色突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转录组测序 类胡萝卜素 差异基因 颜色变异
下载PDF
施氮量对糯和非糯小麦原粮品质、酿酒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7
作者 刘琼 杨洪坤 +3 位作者 陈艳琦 吴东明 黄秀兰 樊高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40-2258,共19页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糯和非糯小麦原粮品质及酿酒品质的影响,明确酿酒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适宜氮肥用量。于2019、2020连续2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以绵麦902(非糯性)和中科紫糯麦168(糯性)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量(0、45、90、135、180... 为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糯和非糯小麦原粮品质及酿酒品质的影响,明确酿酒专用小麦高产优质生产的适宜氮肥用量。于2019、2020连续2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以绵麦902(非糯性)和中科紫糯麦168(糯性)为材料,设置6个施氮量(0、45、90、135、180和225 kg hm^(–2)),分析其对小麦原粮品质、酿酒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绵麦902产量、粉质率、灰分含量更高;中科紫糯麦168硬度、容重、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对较高,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更高、直支比更低,除稀澥值比绵麦902高以外,其余RVA特征参数均更低。增加施氮量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两品种产量均在225 kg hm^(–2)达最大值。粉质率和容重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硬度指数和蛋白质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脂肪和灰分含量在135 kg hm^(–2)、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在90~135 kg hm^(–2)内较高,峰值黏度、低谷黏度在135 kg hm^(–2)后显著下降。两品种的出酒率年际间不同,2019年绵麦902的出酒率要显著高于中科紫糯麦168,2020年则相反,推测与2020年灌浆期雨水较多,中科紫糯麦168籽粒硬度指数下降、粉质率上升有关;在90~135kghm^(–2)施氮范围内两品种出酒率相对较高。绵麦902所酿制的白酒总酸、总酯含量不高,杂醇油含量也相对更低;中科紫糯麦168与之相反,但杂醇含量仍在安全范围(≤0.2 g 100 mL^(–1))。两年度绵麦902所酿白酒的总酸含量均在90 kg hm^(–2)处理下最高,2020年中科紫糯麦168的总酸含量则在135 kg hm^(–2)处理下最高。就总酯和杂醇油而言,两品种的总酯含量在135 kg hm^(–2)处理下相对较低,杂醇油含量在90kghm^(–2)下最低。与2019年相比,2020年两品种的总酸、总酯含量显著降低,这可能与该年度籽粒灌浆期降水较多,总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下降有关。中科紫糯麦168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整体酿酒特性要优于绵麦902。绵麦902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在90 kg hm^(–2)处理最高,综合评分最高,中科紫糯麦168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在225 kg hm^(–2)处理最高,综合评分最高。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总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与总酸、总酯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多数淀粉理化指标通过直链淀粉、糊化温度等在总酯形成过程中起正向间接作用。研究认为,小麦出酒率受环境、粉质率影响,淀粉含量、组分、糊化特性对总酸、总酯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酯类物质是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成分,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大。90~135 kg hm^(–2)施氮量下,糯和非糯小麦淀粉含量、组分和糊化特性较好,酿制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较多,是适宜酿酒小麦高产优质的适宜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糯小麦 非糯小麦 原粮品质 酿酒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施氮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冉 陈松 +4 位作者 徐春梅 刘元辉 章秀福 王丹英 褚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30-1642,共13页
旨在探讨施氮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基础。本研究以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即全生育期不施用氮肥(N0)、全生育期施用纯氮80 kg hm^(-2)(N1)、160 kg ... 旨在探讨施氮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相关生理基础。本研究以浙江省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量,即全生育期不施用氮肥(N0)、全生育期施用纯氮80 kg hm^(-2)(N1)、160 kg hm^(-2)(N2)以及240 kg hm^(-2)(N3)。研究结果表明,(1)施氮量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在0~160 kg 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总颖花量的增加;超过此范围产量则不再增加,主要是由于结实率降低,且氮收获指数与氮肥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以及产谷利用率)也显著降低。(2)施氮量对水稻地上部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0~240 kg hm^(-2)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拔节期、齐穗期以及成熟期水稻地上部干物重显著增加,但收获指数则显著降低;在0~160 kg hm^(-2)范围内,灌浆中、后期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剑叶中Z+ZR含量以及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此范围则不再增加,甚至会有所降低。(3)施氮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影响显著。在0~160 kg hm^(-2)范围内,拔节期、齐穗期以及成熟期水稻根干重、0~10 cm土层根干重、10~20 cm土层根干重、总根长、根长密度、比根长以及灌浆中、后期水稻根系氧化力、根系与根系伤流液中Z+ZR浓度水平等根系形态与生理指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进一步将施氮量提高至240 kg hm^(-2)时,上述指标中仅根干重、0~10 cm土层根干重、总根长以及根长密度有所增加。(4)相关分析表明,灌浆期水稻根系氧化力、根系中Z+ZR含量以及根系伤流液中Z+ZR浓度与剑叶净光合速率、剑叶中Z+ZR含量以及籽粒中蔗糖-淀粉代谢途径关键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适宜的施氮量可以优化甬优1540的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促进地上部生长发育,提高灌浆中、后期植株生理活性,进而实现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施氮量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根系形态生理
下载PDF
小麦卷叶突变体RL1的生理特性及遗传研究
9
作者 刘叶 李越 +8 位作者 苑名杨 卫乃翠 关攀锋 赵佳佳 武棒棒 郑兴卫 郝宇琼 乔玲 郑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99-3410,共12页
小麦叶片在逆境下会发生可逆的折叠或卷曲,通过脱水回避的形态学变化降低非生物胁迫的损害。目前小麦叶片卷曲的生理和遗传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EMS诱变晋麦47获得了卷叶突变体RL1(Rolled Leaf 1),RL1在整个生育期叶片呈现卷曲,... 小麦叶片在逆境下会发生可逆的折叠或卷曲,通过脱水回避的形态学变化降低非生物胁迫的损害。目前小麦叶片卷曲的生理和遗传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利用EMS诱变晋麦47获得了卷叶突变体RL1(Rolled Leaf 1),RL1在整个生育期叶片呈现卷曲,初生叶片沿中轴脉向近轴面微卷,随着叶片生长加速卷曲,直至为筒状。与野生型相比,RL1株高降低、穗长变短、旗叶变窄和千粒重降低。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结果表明RL1种子活力低,且种子发芽率降低了22%。抽穗10 d后,RL1的叶绿素含量与野生型基本一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_(2)浓度差异不显著,但水分利用率降低。低温、高温和干旱促进RL1的叶片卷曲;石蜡切片观察表明,RL1的大叶脉和小叶脉偏少,在中脉区域远轴面厚壁细胞和近轴面薄壁细胞数目减少,且维管束间泡状细胞的面积和数量均明显低于野生型;RL1叶片不同部位泡状细胞缩小以及维管束减少导致整个叶片向近轴面极度卷曲。遗传分析表明该性状受1对不完全显性的核基因控制,位于1D染色体短臂上,精细定位将目标区间锁定在9.42 Mb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卷叶突变体 细胞学分析 生理特性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弱筋小麦育种品质选择指标及亲本组配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晓 陆成彬 +7 位作者 江伟 张勇 吕国锋 吴宏亚 王朝顺 李曼 吴素兰 高德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2-1291,共10页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 为明确弱筋小麦育种高效品质选择指标以及亲本组配原则,本研究选用7个不同品质类型品种作亲本,按7×6半双列杂交配制21个组合,对F2籽粒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质指标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差异极显著,其中硬度、SDS沉淀值和溶剂保持力(solvent retention capacity,SRC)效应值大,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效应值较小;不同品质指标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除蛋白质含量、沉淀值、蔗糖SRC和面筋指数无显著差异,其余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硬度、SDS沉淀值和SRC一般配合力远大于特殊配合力,以加性效应的遗传为主。弱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负向效应显著;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一般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91.23%、82.66%、83.81%和83.96%,遗传力高,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其次是乳酸SRC和蔗糖SRC,狭义遗传力分别为72.79%和75.26%;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狭义遗传力分别为30.72%、25.62%、32.62%和49.82%,遗传力较低。对不同组合高代品系品质分析表明,弱筋/弱筋小麦组合后代籽粒硬度、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SRC等品质指标最低,弱筋/强筋小麦组合居中,强筋/强筋小麦和中筋/强筋小麦组合最高。硬度、SDS沉淀值、水SRC和碳酸钠SRC是弱筋小麦品质育种的高效选择指标;弱筋小麦品质育种亲本组配,至少要有一个弱筋品质类型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品质选择 亲本组配 配合力 遗传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组蛋白H3K18cr在水稻全基因组上的动态变化特征解析
11
作者 刘凯 陈积金 +5 位作者 刘帅 陈旭 赵新茹 孙尚 薛超 龚志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98-2411,共14页
组蛋白修饰在水稻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巴豆酰化是一种新型的组蛋白修饰方式,其在水稻受到低温逆境时如何变化目前很少有见报道。本研究对正常生长和低温处理的水稻日品种本晴幼苗进行RNA-seq和ChIP-seq高通量测序,... 组蛋白修饰在水稻响应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巴豆酰化是一种新型的组蛋白修饰方式,其在水稻受到低温逆境时如何变化目前很少有见报道。本研究对正常生长和低温处理的水稻日品种本晴幼苗进行RNA-seq和ChIP-seq高通量测序,然后联合分析组蛋白H3赖氨酸18特异位点上巴豆酰化修饰(H3K18cr)在低温胁迫下对基因表达的调控特征。研究表明,在基因组中H3K18cr主要富集在第1外显子和基因间区,且与基因表达和基因长度呈现正相关。低温胁迫下,H3K18cr在水稻基因组上的分布区域没有变化,但是蛋白免疫印记和ChIP-seq结果均表明整体修饰水平下降;差异修饰分析发现低温胁迫后有899个和409个基因分别表现出修饰显著增加和减少。通过与RNA-seq关联分析显示共有199个基因H3K18cr修饰水平增高且表达水平上调,GO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主要参与转录活性的调控等过程。进一步验证表明组蛋白H3K18cr通过调控OsDREB1A、OsEATB、OsAP2-39、OsNAC9等转录因子的表达来参与水稻低温胁迫的响应过程。相关研究结果为解析组蛋白巴豆酰化调控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胁迫 H3K18cr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水稻落粒基因SH8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穆穆 何艳芳 +5 位作者 郑永胜 王晖 王丽媛 王东建 张晗 李汝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48-1956,共9页
落粒性是水稻的重要性状之一,是野生稻种子传播和后代繁衍的重要保障,但是容易落粒在栽培稻的生产中会造成产量损失。目前,在水稻中已经克隆了一些落粒相关基因,但是这些基因并不能解释水稻落粒的全部表型变异。本研究从白谷(Pei-kuh)... 落粒性是水稻的重要性状之一,是野生稻种子传播和后代繁衍的重要保障,但是容易落粒在栽培稻的生产中会造成产量损失。目前,在水稻中已经克隆了一些落粒相关基因,但是这些基因并不能解释水稻落粒的全部表型变异。本研究从白谷(Pei-kuh)和普通野生稻(W194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中选取落粒性强且不含有SH4基因的材料E6-5,与Pei-kuh进行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将以前检测到位于8号染色体的落粒QTL精细定位于26.4 kb的区间内,并把该位点的落粒基因命名为SHATTERING8(SH8)。该区段共有4个编码基因,Pei-kuh和E6-5的测序比对发现LOC_Os08g41950基因在编码区有3个碱基的差异,同时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离层部位表达,因此我们把LOC_Os08g41950作为SH8的目标候选基因。为了验证LOC_Os08g41950是否参与水稻落粒的调控,我们利用来自E6-5的LOC_Os08g41950编码序列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Pei-huh。落粒表型鉴定结果表明,与Pei-huh相比,转基因植株的落粒性明显增强,不仅种子脱落所需的拉力值显著降低,而且还具有更光滑的离层断裂面。本研究有助于促进水稻驯化和水稻落粒调控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落粒性 离层 基因克隆 SH8基因
下载PDF
过表达ZmCIPKHT基因增强植物耐热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许静 高景阳 +8 位作者 李程成 宋云霞 董朝沛 王昭 李云梦 栾一凡 陈甲法 周子键 吴建宇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51-859,共9页
高温胁迫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应对高温胁迫的分子遗传机制。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互作蛋白激酶(CIPK),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上积极参与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在前期... 高温胁迫对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植物进化出了一系列应对高温胁迫的分子遗传机制。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BL)互作蛋白激酶(CIPK),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上积极参与植物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在前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本实验克隆了一个与玉米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ZmCIPKHT,qRT-PCR结果表明ZmCIPKHT基因受高温胁迫的显著诱导。室内表型鉴定的实验发现过表达ZmCIPKHT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高温胁迫下,比野生型的存活率显著提高,生长状态更好。玉米原生质体瞬时转化实验证明ZmCIPKHT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酵母双杂交实验验证了ZmCIPKHT蛋白与玉米CBLs家族中的ZmCBL4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同时,ZmCIPKHT转基因拟南芥在高温胁迫条件下,脱落酸(ABA)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其相应的变化,揭示了ZmCIPKHT可能依赖于ABA信号转导通路来增强植物的耐热性。这些结果为解析玉米CBL-CIPK信号通路依赖于ABA途径对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热性 蛋白激酶 CBL-CIPK ABA信号通路
下载PDF
小麦株高QTL Qph.nau-5B的效应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玉洲 张勇 +6 位作者 杨阳 顾正中 吴科 谢全 孔忠新 贾海燕 马正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88-1196,共9页
株高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潜力,也是植株抗倒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有大量株高相关QTL被鉴定到,但大多QTL的遗传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前期利用小麦品种群体,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个小麦株高主效QTL Qph.nau-5B。为了评价该QTL的效应... 株高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潜力,也是植株抗倒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有大量株高相关QTL被鉴定到,但大多QTL的遗传效应仍不清楚。本研究前期利用小麦品种群体,通过关联分析鉴定到一个小麦株高主效QTL Qph.nau-5B。为了评价该QTL的效应,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分别构建了以南大2419、吉春1016和郑麦9023为供体亲本,中优9507为背景的3种等位变异的近等基因系,背景回复率均高于93%。在7个独立的试验环境中,所有近等基因系的株高较轮回亲本均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11.1 cm(10.3%)。Qph.nau-5B不同等位变异效应强弱不同,其中来源于吉春1016和郑麦9023的等位变异平均降秆效应相似(12.4 cm),显著大于南大2419的等位变异(8.6 cm),但各等位变异相对降秆效应大小受环境影响。此外,Qph.nau-5B对单株穗数、穗长、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无明显负效应。本研究结果表明Qph.nau-5B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可为小麦的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株高 QTL Qph.nau-5B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雪茄烟种质资源指纹图谱库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琰琰 王俊 +10 位作者 刘国祥 钟秋 张华述 骆铮珍 陈志华 戴培刚 佟英 李媛 蒋勋 张兴伟 杨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59-1274,共16页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我国雪茄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并建立雪茄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本研究利用43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220份雪茄烟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4对核心引物对雪茄烟种质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43对...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我国雪茄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并建立雪茄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本研究利用43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对220份雪茄烟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14对核心引物对雪茄烟种质进行指纹图谱的构建。结果表明,43对SSR引物在220份雪茄烟种质材料中共扩增出243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5.65个,变幅为2~13,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变化为0.2078~0.9087,平均为0.6360。有效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effective alleles,N_(e))范围为1.3081~11.787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077;观测杂合度(observed heterozygosity,H_(o))变化范围为0.0828~0.7639,平均为0.3191;预期杂合度(expected heterozygosity,H_(e))的变化范围为0.2361~0.9172,平均为0.6809;种群平均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Shannon genetic diversity index,I)为1.3756,遗传距离在0.0233~0.9286之间,平均遗传距离0.6816。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74处,可将供试雪茄烟资源分为3个类群。Stru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所有的供试材料划分为2个类群。根据引物的分析和表型鉴定结果,确定良种、辅善和满耳朵,山东大叶和牡丹江05-1,Florida513和CA0701为异名同种,一个品种保留一份种质,剩余216份不同种质。从4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4对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的SSR引物作为核心引物构建了216个雪茄烟品种的指纹图谱。我国雪茄烟种质资源具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构建的雪茄烟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库及遗传分析的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为筛选、鉴定优质雪茄烟种质资源、挖掘重要基因以及拓宽雪茄烟遗传育种基础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种质资源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MIR604基体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俊 李亮 +8 位作者 李夏莹 宋贵文 沈平 张丽 翟杉杉 柳方方 吴刚 张秀杰 武玉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3-483,共11页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是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是进行转基因监管检测的物质基础,缺少标准物质就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转基因玉米MIR604是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品种,对其安... 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是生物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是进行转基因监管检测的物质基础,缺少标准物质就难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转基因玉米MIR604是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品种,对其安全监管亟须制备标准物质。本项目通过对转基因玉米MIR604种子进行原材料鉴定、研磨、过筛、含水量测定等步骤,制备出转基因玉米MIR604纯品基体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本批标准物质在瓶内和瓶间均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可在常温下运输1个月,长期稳定性达到6个月,量值稳定。本批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为转基因DNA与总DNA的拷贝数比值,由9家实验室采用MIR604/Adh1二重数字PCR联合定值,量值为0.50。充分评估了标准物质定值结果的各个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扩展不确定度为0.06 (copy/copy)。本批标准物质规格为1 g瓶–1,使用时最小取样量为100 mg,可用于转基因玉米MIR604的安全监管和定量标识、以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玉米MIR604 基体标准物质 数字PCR 实时荧光PCR 联合定值
下载PDF
MDBPSO算法优化的全波段光谱数据协同冠层SIF监测小麦条锈病 被引量:9
17
作者 白宗璠 竞霞 +1 位作者 张腾 董莹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48-1257,共10页
为了从全波段光谱数据中提取对小麦条锈病敏感的特征参量,提高小麦条锈病遥感探测模型的运行效率和精度,本文首先从惯性权重和粒子更新方式两个方面对传统离散粒子群算法(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BPSO)进行改进,... 为了从全波段光谱数据中提取对小麦条锈病敏感的特征参量,提高小麦条锈病遥感探测模型的运行效率和精度,本文首先从惯性权重和粒子更新方式两个方面对传统离散粒子群算法(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BPSO)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modified discrete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DBPSO)从全波段光谱数据中优选遥感探测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特征变量,然后与冠层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数据相结合作为自变量分别利用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和后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小麦条锈病遥感探测模型,并将其与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分析法和DBPSO算法提取特征参量构建模型的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 MDBPSO算法比传统DBPSO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寻优精度,改进前后其迭代次数从395次减少到156次,最优适应度函数(optimum fitness value,OFV)值从0.145减小到0.127。(2)采用MDBPSO算法选择特征变量时,RF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均高于CC分析法和DBPSO算法,其中RF算法预测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值和实测DI值间的检验集决定系数(validation set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R2V)比CC分析法和DBPSO算法分别提高了9%和3%,均方根误差(validation set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V)分别降低了28%和11%, 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DI值和实测DI值间的R2V比CC分析法和DBPSO算法分别提高了13%和6%,RMSEV分别降低了21%和10%,利用MDBPSO算法优选特征参量能够提高小麦条锈病的遥感探测精度。(3)在MDBPSO、DBPSO和CC分析法3种特征选择算法中,RF算法构建的模型精度均高于BP神经网络算法,其中RF模型预测DI值和实测DI值间的R2V比BP神经网络算法至少提高了7%,平均提高了9%,RMSEV至少降低了15%,平均降低了20%。以MDBPSO算法优选的特征参量为自变量利用RF方法构建的小麦条锈病遥感探测的MDBPSO-RF模型是小麦条锈病遥感探测适宜模型,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实现作物健康状况大面积高精度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波段反射光谱 改进离散粒子群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小麦条锈病 特征波段
下载PDF
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抗非生物胁迫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贾小霞 齐恩芳 +4 位作者 刘石 文国宏 马胜 李建武 黄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66-1175,共10页
为明确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L3)及其AtDREB1A转基因株系T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马铃薯盛花期将盆土含水量控制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45%~50%,观察转基因前后植株表型,并研究叶片... 为明确AtDREB1A基因过量表达对马铃薯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L3)及其AtDREB1A转基因株系T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马铃薯盛花期将盆土含水量控制为田间最大持水量(FWC)的45%~50%,观察转基因前后植株表型,并研究叶片MDA含量、RWC、SOD和POD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表明,正常浇水条件下2个株系各指标差异不大。胁迫20d后,转基因植株T2的表型明显好于对照L3,且RWC显著高于L3;各株系叶片的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明显上升,但转基因植株MDA含量上升幅度较对照小,抗氧化保护酶SOD、POD活性升高幅度较对照大,说明转基因植株细胞膜损伤和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植株的耐旱性明显提高。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转基因材料T2相对于L3的差异表达基因共430个,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87个,下调表达基因143个。功能注释和显著性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富集涉及GO功能分类体系中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个大类别,且大部分集中在细胞内和膜上,主要涉及信号传导、氧化还原、生物调解、应激反应、发育过程、系统免疫过程、核酸和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运活性及催化活性。其中抗非生物胁迫相关蛋白PPR、HSP、P450、MLO等家族的大量基因表达量发生较大变化,说明这些基因在转AtDREB1A基因马铃薯抵御干旱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AtDREB1A基因提高马铃薯抗旱性的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AtDREB1A基因 非生物胁迫 差异表达基因 干旱
下载PDF
基于iTRAQ技术的甘蔗受黑穗病菌侵染蛋白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奇琦 Pratiksha SINGH +5 位作者 Rajesh Kumar SINGH 宋修鹏 李海碧 农友业 杨丽涛 李杨瑞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9,共15页
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重要病害。为从蛋白质水平探讨甘蔗应答黑穗病菌的分子机制,本实验选用抗黑穗病品种桂糖29号和感黑穗病品种崖城71-374,处理组用浸渍法接种黑穗病菌,对照组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种180 d后采取甘蔗叶... 黑穗病已成为影响甘蔗产量和含糖量的重要病害。为从蛋白质水平探讨甘蔗应答黑穗病菌的分子机制,本实验选用抗黑穗病品种桂糖29号和感黑穗病品种崖城71-374,处理组用浸渍法接种黑穗病菌,对照组用无菌水模拟接菌,在接种180 d后采取甘蔗叶片,使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桂糖29号中有定量信息蛋白1429个,差异表达蛋白290个,其中上调表达蛋白153个,下调表达蛋白137个;崖城71-374中有定量信息蛋白1576个,差异表达蛋白125个,其中上调表达蛋白55个,下调表达蛋白70个。抗病品种桂糖29号中差异表达蛋白数多于感病品种崖城71-374,且桂糖29号在KEGG富集到的代谢通路也更多,可能被侵染后抗病品种的免疫调节机制更为复杂,涉及的调控通路网更广。经对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钙信号、苯丙烷类代谢、激素相关差异表达蛋白及共有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发现光合作用通路、ROS、ABA、钙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2个品种中多为上调表达,且桂糖29号的上调表达蛋白数多于崖城71-374,可能参与甘蔗后期对黑穗病的应答。植物抗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功能与途径参与调控。在本实验中没有发现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及一些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过氧化氢酶)、激素(生长素、乙烯、赤霉素)参与甘蔗的抗病过程,可能与采样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黑穗病 ITRAQ 蛋白质组
下载PDF
单粒花生主要脂肪酸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建国 薛晓梦 +9 位作者 张照华 王志慧 晏立英 陈玉宁 万丽云 康彦平 淮东欣 姜慧芳 雷永 廖伯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91-1898,共8页
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花生营养价值和货架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储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花生加工企业的喜爱。因此,培育高油酸品种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建立快速、高效、准确检测花生中主要... 脂肪酸组成是影响花生营养价值和货架寿命的主要因素,高油酸花生以其营养保健价值高、化学稳定性好、耐储藏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和花生加工企业的喜爱。因此,培育高油酸品种是花生育种的重要目标,建立快速、高效、准确检测花生中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无损方法是加快花生脂肪酸改良和高油酸品种选育进程的重要技术保障。本研究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可以非破坏性地快速检测单粒花生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含量的数学模型,其中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07,均方差为3.463;亚油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18,均方差为2.824;棕榈酸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824,均方差为0.782。使用100粒花生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0.90和0.71,表明此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单粒花生中这3种脂肪酸的含量。本研究借助该模型建立了一种不依赖分子标记的快速、高效选育高油酸花生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高油酸花生育种,选育出高油酸花生品种中花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花生 脂肪酸 近红外模型 高油酸 育种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