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7324被引量41176H指数67
本刊是目前国内唯一以脊柱脊髓为内容的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及时反映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科研动态、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读者对象为从事脊柱外科、骨科、神经科...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406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027/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32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疗效分析
1
作者 董吕鹏 王章富 +3 位作者 冯兴兵 陈伟富 陈海啸 洪正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48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redundant nerve roots,RNR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7月在我院接受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48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的病例资料,男23例,女25例,年龄45~81岁,平均65.4±7.5岁,接受单节段手术17例,多节段手术31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均进行腰椎MRI扫描,按术后的RNRs是否解除分为RNRs解除组(A组)与RNRs未解除组(B组)。测量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马尾神经冗余节段的椎间隙高度、椎间隙角度、椎管横截面积等指标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前的椎管横截面积为65.2±21.5mm^(2),B组为35.9±11.5mm^(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后的椎间隙后缘高度和椎管横截面积分别为8.3±1.7mm和92.6±25.8mm^(2),B组分别为6.0±2.3mm和45.4±12.1mm^(2),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个月A组的腿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分别为2.4±0.8分、(24.1±3.0)%和22.8±1.9分,B组分别为3.3±0.8分、(30.2±4.4)%和17.7±2.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出现大腿前方疼痛4例,腰大肌肌力减退1例,均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完全缓解。结论: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可通过椎间隙后缘高度的恢复和椎管横截面积的扩大消除马尾神经冗余现象,为大多数腰椎管狭窄症伴马尾神经冗余征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症 马尾神经冗余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吴冀 郭群峰 +4 位作者 杨军 陈飞 武乐成 祝静雨 倪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 目的:探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行寰枢椎后路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49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7例,女性32例;年龄8~72岁(45.2±17.1岁)。所有病例均采用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技术,根据所行植骨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间结构性植骨融合术的28例患者纳入A组,男9例,女19例,年龄42.1±20.2岁;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行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融合术的21例患者纳入B组,男8例,女13例,年龄49.3±19.8岁。记录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随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在冠状位CT上测量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的高度,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椎动脉和神经损伤。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性低于B组(210.2±26.6mL vs 230.5±6.2mL,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NDI和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寰枢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即刻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显著性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B组侧块关节间隙高度仍显著性高于A组(P<0.05)。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两组植骨融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移位、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融合术中采用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能够实现良好的骨融合,可应用于后弓缺失等不能行寰椎后弓与枢椎椎板植骨术的患者,避免取自体髂骨植骨供骨区疼痛、感染等并发症,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寰枢椎的关节间隙高度,增强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后路融合术 寰枢椎侧块关节内碎骨植骨 后路结构性植骨 寰枢椎侧块关节间隙高度
原文传递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华文彬 郜勇 杨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51-656,共6页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 脊柱畸形矫形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脊髓或神经损伤是脊柱矫形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1]。神经并发症的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神经并发症为颅神经或周围神经损伤;重度神经并发症为脊髓损害,主要表现为双下肢全瘫、一侧或双侧下肢不全瘫[2、3]。对于重度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特别是需要行三柱截骨,包括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全脊椎截骨术(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VCR)等手术,术中神经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高[4、5]。本文对脊柱畸形矫形手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及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并发症 矫形手术 脊柱畸形矫形 颅神经 脊髓损害 周围神经损伤 三柱截骨
原文传递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4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1-321,共1页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与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目前国内唯一以脊柱脊髓为内容的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及时反映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科研动态、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康复医学会与中日友好医院主办,目前国内唯一以脊柱脊髓为内容的国家级医学核心期刊。及时反映国内外脊柱脊髓领域的科研动态、发展方向、技术水平,为临床医疗、康复及基础研究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康复医学会 中日友好医院 脊柱脊髓 临床医疗 基础研究工作 科研动态 技术水平 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沉痛悼念欧阳甲教授
5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96,共1页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脊柱外科奠基人之一,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新疆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宁波市脊柱外科创始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欧阳甲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7日凌晨4点20分在宁波逝世,享年9...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脊柱外科奠基人之一,原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新疆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宁波市脊柱外科创始人、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欧阳甲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月7日凌晨4点20分在宁波逝世,享年9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骨科专家 中华医学会 分会主任委员 脊柱外科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奠基人
原文传递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立 姜宇 +3 位作者 褚红玲 李楠 詹思延 李危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3-511,共9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术后腰椎僵硬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影响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前(48例)、术后半年(42例)、术后1年(38例)、术后2年(41例)、术后3... 目的:调查与分析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术后腰椎僵硬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的影响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前(48例)、术后半年(42例)、术后1年(38例)、术后2年(41例)、术后3年及以上(40例)的209例患者进行调查。男89例,女120例;年龄27~82岁(62.2±10.1岁)。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均完成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和一项自制调查问卷的填写。自制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受损、工作能力受限、各项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和恢复程度。统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分析ODI、NRS、JOA评分改善情况与患者满意度和恢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患者ODI、腰痛NRS、臀部或下肢痛NRS评分显著高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JOA评分显著低于术后各时间点的患者(P<0.001)。96.27%(155/161)的术后患者认为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优良率为67.70%,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率为73.91%,二者之间呈高度相关(r=0.701,P<0.001)。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和站立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行走受限、弯腰/下蹲受限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ODI、NRS、JOA评分的改善值、JOA评分改善率与患者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呈低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10~0.627之间。结论:疼痛/不适、神经功能障碍和日常活动能力受限是影响腰椎内固定融合术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受限制的各项日常活动中,除行走和外出/户外活动受限外,站立受限对术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相对较大,弯腰/下蹲受限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ODI、NR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与患者自我报告的恢复程度和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不高。在综合评估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时,除腰腿疼痛外,还应考虑腰腿酸胀、麻木,下肢无力以及腰椎僵硬等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 腰椎僵硬 生活质量 疗效评估 基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鹏 程傲雄 +4 位作者 范宁 袁硕 杨立辉 薛伟 藏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6-531,共6页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 目的:探讨Kümmell病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2月~2021年3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Kümmell病患者共7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现骨水泥渗漏分为渗漏组与非渗漏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Kümmell病分期(Ⅰ/Ⅱ期)、症状持续时间、骨折部位(胸椎/腰椎)、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分布形态(团块样/海绵样)、椎体前壁高度丢失值、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椎体前壁高度、椎体后壁高度和骨水泥体积分数。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骨水泥渗漏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骨水泥体积分数对骨水泥渗漏的预测价值。结果:70例患者中出现骨水泥渗漏32例,渗漏率为45.7%。单因素分析显示,Kümmell病分期、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椎体楔形角及骨水泥体积分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椎体前壁压缩程度(P=0.021)及骨水泥体积分数(P=0.032)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骨水泥体积分数预测骨水泥渗漏最佳临界值为31.28%。结论:骨水泥体积分数及椎体前壁压缩程度是PKP治疗Kümmell病术中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治疗时应保持骨水泥体积分数在31.2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Kümmell病 骨水泥渗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3D打印人工椎体与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韩树虹 王建华 +1 位作者 孙贺 吴迪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6-433,共8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 目的:评估3D打印人工椎体与传统钛笼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6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单椎体ACCF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25例术中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观察组),25例术中应用传统钛笼植骨(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及随访时间.术前、术后3天、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椎体次全切除节段椎间高度(H1、H2)、C2-7 Cobb角、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7 sagittal vertical axis,C2-7 SVA)及T1倾斜角,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影像学参数;应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价颈部疼痛.根据Kandziora标准判断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4.16±4.95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33个月(22.60+5.91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C型臂X线机透视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JOA评分和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椎体间高度、C2-7 Cobb角、C2-7 SVA及T1倾斜角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3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19例人工椎体存在下沉,下沉距离为0.1~0.9mm,无严重下沉患者;对照组20例钛笼下沉,下沉距离为1.3~3.5mm,有4例严重下沉患者;观察组人工椎体下沉距离小于对照组钛笼下沉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实现骨性融合.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ACCF时应用3D打印人工椎体和传统钛笼植骨均可恢复椎体间高度,重建颈椎稳定性及颈椎生理曲度;3D打印人工椎体能够减缓术后支撑假体的沉降,进而维持减压椎体间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3D打印人工椎体 传统钛笼 疗效
原文传递
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和后枕颈角的选择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唐超 廖烨晖 +6 位作者 唐强 马飞 李广州 杨胜 何洪淳 王清 钟德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0-207,共8页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 目的: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枕颈融合术中枕颈角(OC2A)和后枕颈角(POCA)的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行枕颈融合术的颅底凹陷症(BI)患者42例;男性15例、女性27例,年龄47.6±10.7岁,身高164.8±11.5cm,体重61.5±8.8kg,体重指数(BMI)22.6±3.1kg/m~2;合并寰枕融合13例、寰椎发育不良8例、齿状突畸形5例、寰枕融合+Klippel-Feil(K-F)综合征16例。根据性别和年龄基线匹配纳入84例健康体检者;男30例,女54例,年龄50.6±9.5岁,身高166.1±12.4cm,体重63.8±9.6kg,BMI 22.1±3.9kg/m~2。测量健康人群OC2A和POCA,BI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OC2A、POCA和下颈椎前凸角(CSA),以及术后即刻和末次随访时下颈椎椎间盘和椎体高度比(S值)。获得健康组OC2A和POCA的均值和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s,95%CI),根据术后即刻OC2A和POCA选择是否在健康人群95%CI,将BI患者分为正常角度组(OC2A和POCA均在健康人群95%CI)和非正常角度组。获得两组患者术后即刻OC2A和POCA与术前的差值(d-OC2A和d-POCA);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以及末次随访时下颈椎前凸角丢失度数(dCSA)和S差值(dS)。结果:健康人群OC2A和POCA值分别为14.8°±4.5°和108.1°±8.6°,95%CI分别为8.6°~21.1°和91.2°~121.8°。BI患者术前的OC2A、POCA和CSA分别为5.6°±4.3°、123.8°±10.4°和25.7°±9.5°。BI患者中,正常角度组(n=2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12.9°±3.2°,111.9°±7.2°,非正常角度组(n=16)术后即刻OC2A和POCA分别为6.1°±2.4°和120.4°±9.4°。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10.6°±3.5°(6.5°~18.8°)和-8.8°±5.2°(-24.0°~5.5°),非正常角度组d-OCA和d-POCA分别为3.8°±4.1°(-4.5°~9.5°)和-6.4°±4.2°(-18.0°~7.8°),两组之间术后即刻OC2A、POCA以及d-O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正常角度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JOA评分和NDI优于正常角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非正常角度组dCSA和dS值低于正常角度组(P<0.05)。结论:BI患者术前OC2A和POCA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基于患者术前OC2A和POCA的基础值,术中OC2A选择低于正常范围更接近此类患者术前的枕颈区和下颈椎的生物力学环境,可减少术后下颈椎代偿性的异常活动和退变,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颈融合 枕颈角 后枕颈角 颅底凹陷症
原文传递
L5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生物力学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俭涛 杨寅 +4 位作者 高延征 高正超 修金涛 王宏博 王彦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40-647,共8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L5椎体次全切术后置入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腰骶段脊柱结核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提取1名健康志愿者腰骶段CT薄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腰骶段(L3-S1)脊柱生理组...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L5椎体次全切术后置入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的力学性能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为腰骶段脊柱结核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选择。方法:提取1名健康志愿者腰骶段CT薄层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构建腰骶段(L3-S1)脊柱生理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将L5椎体及邻近椎间盘切除后,分别置入新型自稳定人工椎体和钛笼联合侧前方钉棒固定,构建新型假体组和钛笼组有限元模型。对所有模型的S1椎体下表面进行全部自由度约束,在L3椎体上表面给予400N的轴向载荷模拟生理压缩,然后再在L3椎体上表面施加8Nm的弯矩载荷,模拟腰椎前屈、背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扭转六种运动,统计分析在不同运动方向上三组模型L4~S1的活动度及L4下终板和S1上终板的最大Von mise应力。结果:新型假体组和钛笼组L4~S1在前屈、背伸、侧弯、扭转方向上的活动度分别为0.38°~0.56°与0.53°~1.41°,较生理组(4.48°~10.12°)同部位活动动度明显减小。新型假体组和钛笼组L4下终板与S1上终板在前屈、背伸、左右侧弯、左右扭转方向上的最大Von Mises应力较生理组均明显增大,新型假体组在上述方向上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较钛笼组明显减小。结论:自稳定人工椎体可以较好地重建手术部位的即刻稳定性,有效降低手术部位邻近终板的局部应力,理论上可以降低术后假体的下沉率,但其长期稳定性、抗疲劳性等力学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椎体 钛笼 腰骶段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经寰椎截骨治疗寰椎侧块肥大畸形合并难复性寰枢椎脱位1例报告
11
作者 王建华 夏虹 +5 位作者 马向阳 付索超 王人楷 谢宁灵 张轩轩 尹庆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40-1143,共4页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其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风险较大,而先天畸形合并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rrreducible atlantoaixal dislocation,IAAD)的治疗更是临床难点[1~5]。我院收治1例较为罕见的寰椎侧块肥大畸形合并I...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其解剖部位深在,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手术风险较大,而先天畸形合并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irrreducible atlantoaixal dislocation,IAAD)的治疗更是临床难点[1~5]。我院收治1例较为罕见的寰椎侧块肥大畸形合并IAAD患者,采用寰椎截骨技术将其转化为可复性寰枢椎脱位(AAD),应用经口寰枢复位钢板(TARP)固定技术实施复位固定,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颅颈交界区 手术风险 寰枢椎 先天畸形 DISLOCATION 截骨
原文传递
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岳学锋 吴龙云 +1 位作者 焦文勇 施建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9-555,共7页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3.00±0.25kg,通过椎体钻孔、浸注结核杆菌法构建并筛选脊柱结核模型120只,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3.00±0.25kg,通过椎体钻孔、浸注结核杆菌法构建并筛选脊柱结核模型120只,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嗪酰胺(PZA,Z)”给药剂型及途径不同,将模型分为4组,每组各30只:A组,缓释材料组,病灶局部置入缓释抗结核药缓释涂层(300mg/kg)+自体髂骨;B组,局部给药组,病灶局部置入HRZ药物晶体(H,12.5mg/kg;R,12.5mg/kg;Z,25.0mg/kg);C组,灌喂给药组,每日固定时间灌喂给药(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D组,假手术灌药组,每天固定时间给药(剂量: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四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其中A、B两组单次给药,C、D两组研究期间连续多次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7d、14d、28d、84d)各组静脉血、腰大肌以及骨组织(病灶椎体)中H、R及Z的药物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观察其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结果:4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A、B两组HRZ各药的给药总剂量均显著小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腰大肌及骨组织中H、R及Z的药物浓度均显著高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静脉血中H、R及Z药物浓度均极低或检测不到(P>0.05)。A组在腰大肌及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平缓,无突释现象出现。A组腰大肌H(14.22±1.07μg/ml)、R(12.66±1.12μg/ml)、Z(28.93±1.30μg/ml)的浓度和骨组织中H(12.46±0.29μg/ml)、R(10.34±0.32μg/ml)及Z(26.21±0.82μg/ml)的浓度在给药后第7d时最高,至给药后第84d时H、R及Z的浓度降至最低,此时病灶骨组织中H(6.69±1.42μg/ml)、R(6.28±0.77μg/ml)及Z(19.88±0.90μg/ml)的浓度在各检测时间点均≥10倍的最低抑菌浓度。B组术后7d时腰大肌H(8.19±1.98μg/ml)、R(16.87±3.03μg/ml)、Z(91.18±11.12μg/ml)及骨组织H(5.70±1.25μg/ml)、R(13.06±1.26μg/ml)、Z(79.00±8.68μg/ml)中的药物浓度较高,此后急剧下降,至术后28d时腰大肌及骨组织中已检测不到药物(H、R及Z)浓度。B组静脉血中的药物(H、R及Z)浓度极低或检测不到。C、D两组静脉血、腰大肌及骨组织在各检测时间点均可测得药物(H、R及Z)浓度。C组及D组骨组织中药物(H、R及Z)的浓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较低水平。结论:缓释HRZ材料在兔脊柱结核病灶局部释药性能满意,组织分布特征为病灶局部高药物浓度而外周低药物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释药性能 组织分布 异烟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原文传递
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清华 彭文 +4 位作者 陈忠羡 刘一涛 冯志强 雷洪後 付兆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1-817,共7页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脊柱外科对4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相邻节段已出现影像学改变的患者通过动态固定椎弓根螺... 目的:评价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应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间在我院脊柱外科对4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需要进行腰椎融合手术且相邻节段已出现影像学改变的患者通过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进行Topping-off手术,其中男性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6岁(52~76岁);双节段手术32例,三节段手术11例;L2/3动态固定8例,L3/4动态固定19例,L4/5动态固定16例;头端动态固定39例,尾端动态固定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腰/腿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动态固定节段与其相邻节段椎间盘改良Pfirrmann分级、椎间盘高度(DSH)和关节活动范围(ROM)等。结果:全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均未出现神经损伤及内置物相关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07±16min(90~15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280±72ml(200~450ml),平均住院时间9±2d(7~12d);腰/腿痛VAS和ODI术后、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其相邻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在术前以及术后1年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前动态固定节段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低于或等于Ⅴ级时术前与术后1年椎间盘退变情况有差异(P<0.05);动态固定节段及其相邻节段ROM、DSH在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1年时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行性疾病Topping-off手术中具有良好的早期临床疗效,能够保留腰椎融合术相邻节段一定的活动度,有效维持术后椎间隙高度以及椎间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邻节段退变 动态固定椎弓根螺钉 腰椎退行性疾病 Topping-off手术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脊柱矫形手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尹稳 于海洋 +6 位作者 郑国辉 崔西龙 翟云雷 王宏亮 董磊 张旭 盛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脊柱圆弧状后凸畸形,躯体重心向前下移位。患者早期出现骨盆后倾、髋关节过伸代偿体位,当脊柱后凸畸形进一步加重时,部分患者髋关节会发生屈曲失代偿现象。有关AS脊柱后凸畸形(kyphosis deformity secondary to ankylosing spondylitis,KDSAS)与髋关节活动改变、截骨方案的研究已经较多,但目前仍无针对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脊柱矫形手术的专门报道。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3月对3例KDSAS合并髋关节屈曲强直患者行脊柱矫形手术,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矫形手术 髋关节活动 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结报告 失代偿
原文传递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手术通道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博 丁娜 +1 位作者 薛建明 杨学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5,共5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退变性疾病所导致的腰背痛及下肢放射痛成为临床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1]。经过牵引、推拿、针灸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和人们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退变性疾病所导致的腰背痛及下肢放射痛成为临床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1]。经过牵引、推拿、针灸及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腰椎融合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疾病 解剖学研究 腰椎融合术 腰背痛 就诊原因 推拿 腰椎椎间融合术 社会老龄化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曦 范天奇 +4 位作者 陈光辉 张保良 曾岩 李危石 陈仲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7-354,共8页
强直性脊柱炎(an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病率约为0.1%~1.4%,是以中轴脊椎关节韧带骨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部分AS后期可进展为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脊柱矢状位失衡以及水平视角受限,影响呼吸及消化功能,严重降... 强直性脊柱炎(an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发病率约为0.1%~1.4%,是以中轴脊椎关节韧带骨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部分AS后期可进展为重度脊柱后凸畸形,导致脊柱矢状位失衡以及水平视角受限,影响呼吸及消化功能,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3]。在AS脊柱关节骨化过程中,胸腰段最常受累,但颈椎和上胸段也不可避免受影响,传统物理治疗或矫形支具治疗效果有限,往往需要通过手术截骨矫形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截骨矫形 脊柱后凸畸形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上胸段 矫形支具 消化功能 矢状位
原文传递
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手术重建和辅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艳成 胡永成 马信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6-560,共5页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中国2017年的发病率为每百万1.49~2.57,远高于日本的1.25和美国的1.38[1]。2020年第五版WHO骨肿瘤分类中将GCTB纳入富含破骨性巨细胞的肿瘤大类,进一步划入中间型...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的良性肿瘤,中国2017年的发病率为每百万1.49~2.57,远高于日本的1.25和美国的1.38[1]。2020年第五版WHO骨肿瘤分类中将GCTB纳入富含破骨性巨细胞的肿瘤大类,进一步划入中间型(局部侵袭性,偶见转移型)和恶性(恶性GCTB)两个亚组[2]。GCTB好发于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其次是骶骨[3、4],在骶骨良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桡骨远端 胫骨近端 骶骨 局部侵袭性 股骨远端 手术重建 骨肿瘤
原文传递
环状RNA在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石鹏志 张亮 +5 位作者 冯新民 程晓非 王俊武 南利平 王峰 王平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8-472,共5页
腰痛(low back pain,LBP)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第二大病因,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目前LBP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导致腰痛的主要病因[2]。椎间盘作为人体最... 腰痛(low back pain,LBP)目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致残的第二大病因,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1]。目前LBP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一般认为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导致腰痛的主要病因[2]。椎间盘作为人体最大的无血管组织,由中央的髓核、外周的纤维环及上下软骨终板构成。研究[3~5]发现,IVDD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与椎间盘解剖结构及营养供应具有独特性有关;另一方面,炎性反应、髓核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合成与分解代谢等多种生物过程在IVD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细胞外基质 髓核细胞 营养供应 腰痛 解剖结构 纤维环
原文传递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8年引证报告
19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1-551,共1页
《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已于2019年10月出版。本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收录1933种中文期刊和136种英文期刊,平均核心总被引频次为1410次/刊,≥2000次的期刊共有393种;平均核心影响因子为0.6... 《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已于2019年10月出版。本年度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收录1933种中文期刊和136种英文期刊,平均核心总被引频次为1410次/刊,≥2000次的期刊共有393种;平均核心影响因子为0.689,≥1.000的期刊共有349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期刊 核心影响因子 英文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 引证报告 核心总被引频次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原文传递
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尚希 赵庆豪 +5 位作者 江剑 彭睿 马润洵 谭雪梅 刘则征 黎庆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44-651,共8页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 目的 :描述腰段自主神经的解剖学特征,为前路腰椎手术提供详实的神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10具防腐男性胸腰骶部标本(年龄36~78岁,平均56岁)。仔细剔除腹腔器官及双侧腰大肌,找出腰段自主神经并去除周围软组织。观察腰段自主神经的走行、起始位置和分布特点。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与对应节段腰椎体下终板之间的距离,同侧相邻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腰椎椎间孔前缘以及各腰椎间盘平面上左、右两侧腰交感干后缘分别与腰椎椎体前缘在矢状面上的距离,以及上腹下丛右侧缘在L5椎体下终板和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与中线的距离。使用量角器测量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结果:在10具标本上共发现72条腰内脏神经,其中58条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1、2、3、4腰内脏神经的发出点分别位于L1椎体下终板尾侧9.35±10.62mm,L2椎体下终板尾侧5.23±7.08mm,L3椎体下终板颅侧9.34±6.36mm及L4椎体下终板尾侧9.21±8.55mm。第3腰内脏神经与第1、2、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有差别(H=32.227,P=0.000),其余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及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位置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1与第2腰内脏神经、第2与第3腰内脏神经以及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24.25±6.27mm、21.96±8.13mm、54.54±11.41mm。在L2/3、L3/4及L4/5椎间盘平面上,双侧腰交感干有95%(57/60)位于矢状面上的前1/3内。在L5椎体下终板及S1椎体上终板平面上,上腹下丛的右侧缘分别位于中线左侧3.92±3.35mm及右侧5.25±2.98mm。左侧与相应的右侧腰内脏神经分别与水平面所成夹角(P>0.05)及各腰内脏神经与水平面所成夹角(H=4.921,P=0.178)均无统计学差异,大小约为41°±6°。结论:80.6%腰内脏神经起源于L3椎体下终板颅侧的腰交感干,第3与第4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其他两相邻的腰内脏神经发出点之间的距离;在L5/S1椎间盘平面上,腹中线的右外侧存在非常少的上腹下丛神经纤维。了解腰段自主神经的这些解剖学特征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自主神经 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