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作品数14719被引量33470H指数39
《中国饲料》杂志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主办的国内外饲料行业和畜牧、养殖业的综合性期刊。《中国饲料》作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林核心期刊...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331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2975/S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14,7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高幸福 赵祥伟 +1 位作者 魏军强 张小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00头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和2.0...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00头生长和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试验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和2.0%的谷氨酰胺。试验为期42 d(预饲期7 d,正试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1%和2%谷氨酰胺组仔猪终末体重分别提高8%和8%(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显著提高12%和11%(P<0.05),料重比分别显著降低10%和9%(P<0.05),此外,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1%和2%的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仔猪血清IgA、IgM和IgG含量(P<0.05),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清IL-10含量(P<0.05)。此外,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仔猪血清IL-1β、IL-6和TNF-α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仔猪血清CAT、GPX和Cu-Zn SOD活性(P<0.05),其中以1%添加量组活性最高(P<0.05),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可显著降低仔猪血清MDA含量(P<0.05),此外,日粮添加谷氨酰胺对仔猪血清T-SOD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仔猪日粮谷氨酰胺最适添加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抗氧化指标
下载PDF
基于饲料行业发展的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策略研究
2
作者 张会 杨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饲料产业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基础产业,已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成为世界饲料生产第一大国,但也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面临着发展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引入新鲜血液,吸收高水平的饲料专业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饲料产业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重点基础产业,已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成为世界饲料生产第一大国,但也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面临着发展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引入新鲜血液,吸收高水平的饲料专业人才。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饲料行业的发展也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分析了基于饲料行业发展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的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探讨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为大学生农村创业就业提供一些帮助,在实现大学生顺利创业就业的同时,更好地促进饲料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行业 大学生 创业就业 机遇 挑战 策略
下载PDF
互联网环境下饲料企业的品牌营销路径分析
3
作者 牛慧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89-192,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各业不断加深了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并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可以说,互联网环境带动了饲料企业的改革与创新,进而走上了一条“互联网+品牌营销”的发展道路。但在饲料...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各业不断加深了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并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可以说,互联网环境带动了饲料企业的改革与创新,进而走上了一条“互联网+品牌营销”的发展道路。但在饲料企业转型初期,“互联网+品牌营销”在给饲料企业提供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会让饲料企业的经营管理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饲料企业必须深入分析品牌营销的特点和要素,在明确品牌营销对饲料企业发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优势作用,帮助饲料企业走好走稳品牌营销路径,从而为饲料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饲料企业 品牌营销 路径
下载PDF
太行鸡、海兰灰蛋鸡1~91日龄消化器官发育规律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王娟 高利晓 +5 位作者 卢军霞 杨军艳 李秀杰 臧素敏 褚素乔 梅学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1-25,共5页
文章旨在研究分析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差异。试验选择1日龄太行鸡、海兰灰蛋鸡各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和重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太行... 文章旨在研究分析太行鸡和海兰灰蛋鸡消化器官发育的差异。试验选择1日龄太行鸡、海兰灰蛋鸡各120只,公母各半。分别在5、9、14、21、28、35、42、49、56、63、77、91日龄测定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和重量,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太行鸡、海兰灰蛋鸡总消化道初生平均重3.86、4.42 g,91 d重64.55、84.11 g;(2)各消化器官与体重的比值,太行鸡9日龄前、海兰灰蛋鸡5日龄前最大以后逐渐降低,分别于35、42日龄后各消化器官重量与体重的比值趋于稳定;(3)太行鸡、海兰灰蛋鸡各消化器官占总消化道的比值由高到低的顺序基本一致,依次为肌胃、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盲肠、腺胃和胰腺;(4)总肠道长度初生平均长为42.58、55.44 cm,91日龄为145.58、163.13 cm;与出生时相比,消化道长度的增长远低于同期重量的增加;(5)随日龄的增加,肠道各段占总肠道长度的比值无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鸡 海兰灰蛋鸡 消化器官发育规律
下载PDF
低蛋白平衡日粮添加维生素D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鸡蛋营养成分的影响
5
作者 刘明会 侯爱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54-57,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低蛋白平衡日粮添加维生素D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将1000只200日龄产蛋性能良好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分别设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蛋白日粮组(饲喂低蛋白日粮)... 文章旨在探究低蛋白平衡日粮添加维生素D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将1000只200日龄产蛋性能良好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分别设置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蛋白日粮组(饲喂低蛋白日粮)、维生素D3添加组(分别向低蛋白日粮中添加1000、2000和4000 IU/kg维生素D3)。试验为期70 d,预饲期7 d,正试期63 d。试验结果表明,与低蛋白日粮组相比,添加2000 IU/kg维生素D蛋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低蛋白日粮补充维生素D能显著提高蛋白高度、哈氏单位和蛋壳强度(P<0.05)。低蛋白日粮补充维生素D显著增加鸡蛋中粗蛋白质、钙和卵磷脂含量(P<0.05)。总之,本试验结果表明,低蛋白平衡日粮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补充维生素D能部分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平衡日粮 维生素D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下载PDF
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许啸 王国贵 +6 位作者 陈潇飞 李蓉 谢骏辉 明佳佳 殷红清 向极钎 朱云芬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95-199,共5页
为研究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64头健康、初始体重(8.03±1.24)kg断奶仔猪,按照体重和性别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 为研究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864头健康、初始体重(8.03±1.24)kg断奶仔猪,按照体重和性别进行完全随机区组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18头猪。日粮处理组分别为:(1)对照组,无硒源添加剂的基础日粮;(2)亚硒酸钠组,0.3 mg/kg硒来源于亚硒酸钠+基础日粮;(3)酵母硒组,0.3 mg/kg硒来源于酵母硒+基础日粮;(4)碎米荠硒组,0.3 mg/kg硒来源于碎米荠+基础日粮。试验共28 d,1~14 d为试验前期,15~28 d为试验后期。结果表明:与亚硒酸钠和酵母硒相比,在试验前期和后期,日粮中添加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均可降低断奶仔猪的料重比和腹泻率(P<0.05),综合全期来看,碎米荠硒组仔猪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7.56%)和酵母硒组(5.92%)仔猪(P<0.05)。在试验前期,碎米荠组仔猪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7.45%)和酵母硒组(10.18%)仔猪(P<0.05),其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也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29.52%)和酵母硒组(31.50%)仔猪(P<0.05)。在试验后期,碎米荠组仔猪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13.32%)和酵母硒组(11.29%)仔猪。在试验第14天和28天,碎米荠硒组仔猪血清IgG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第14天提高的比例分别为87.87%、50.00%和42.54%,在第28天提高的比例分别为50.13%、37.41%和27.51%。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富硒恩施堇叶碎米荠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抗氧化和免疫功能,从而缓解腹泻并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堇叶碎米荠 仔猪 生长性能 抗氧化 免疫
下载PDF
冀西北地区饲用谷子品种评价与筛选
7
作者 孙颖琦 郭江 +6 位作者 王钰文 范晓庆 张靓瑶 瓮巧云 赵治海 王晓明 袁进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13,共5页
为筛选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饲用谷子品种,本试验选取28个饲草专用型谷子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饲草谷株高变异范围为164.93~211.58 cm,鲜草产量变异范围为23647.7~106237.21 kg/hm^(2),干草产量变异范围为5593... 为筛选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饲用谷子品种,本试验选取28个饲草专用型谷子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饲草谷株高变异范围为164.93~211.58 cm,鲜草产量变异范围为23647.7~106237.21 kg/hm^(2),干草产量变异范围为5593.68~26036.65 kg/hm^(2)。饲草谷12号和25号叶茎比高于其他品种,25号鲜草产量最高,17号生物产量最高。饲草谷粗蛋白质变化范围为10.1%~12.8%,酸性洗涤纤维变化范围为35.7%~44.4%,中性洗涤纤维范围为55.6%~68.1%。不同饲用谷子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牧草价值差异显著,分别为74~103和81~124。隶属函数分析不同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晚熟品种饲草谷25号、28号,中熟品种饲草谷10号、5号和2号,早熟品种饲草谷20号、21号和16号综合性能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牧草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赵心念 吴占军 +4 位作者 宋连杰 王亚男 郭建军 冯志华 冯曼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1-85,共5页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海兰褐蛋公雏8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试验周期21 d。结果表明:(1)丁酸钠可...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钠对海兰褐蛋公雏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海兰褐蛋公雏80只,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日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试验周期21 d。结果表明:(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蛋公雏的生长性能,丁酸钠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7.78%,差异显著(P <0.01),且料重比较对照组降低了7.05%(P <0.05),但日采食量两组间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2)饲喂丁酸钠的蛋公雏血清中葡萄糖和免疫球蛋白IgM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和门冬氨酸转氨酶含量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3)丁酸钠提高了蛋公雏的抗氧化性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对照组提高了22.29%(P <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了18.26%(P <0.05),其他抗氧化物酶活性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 0.05)。综上,饲粮添加500 mg/kg丁酸钠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兰褐蛋公雏的生长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蛋公雏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下载PDF
日粮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谢雯琴 黄祥元 +2 位作者 唐伟 邹玖零 屈宏斌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41-44,共4页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5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作为试验日粮。试验持...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40只1日龄健康状况良好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0、200、5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作为试验日粮。试验持续28 d。试验结果表明,饲料添加5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肉鸡终末体重(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5);对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有降低肉鸡料重比的趋势(P=0.0512)。饲料添加5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P<0.05);显著降低尿素氮含量(P<0.05),对葡萄糖和尿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0.3%的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P<0.05);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对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500 mg/kg复合益生菌显著提高了肉鸡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肉鸡血清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P<0.05);对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总之,日粮添加500 mg/kg的复合益生菌可通过提高蛋白质代谢效率和抗氧化能力促进肉鸡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复合益生菌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 抗氧化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水麻果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林晓 文冬冬 +1 位作者 郭蒙 杨再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9-35,共7页
本试验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对水麻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对水麻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展开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分别为65%、60:1(mL/g)、50 min、80℃条件下,水... 本试验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浸提法,对水麻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对水麻果中绿原酸的提取展开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分别为65%、60:1(mL/g)、50 min、80℃条件下,水麻果中绿原酸的提取率最高,为1.79%,表明该工艺可行。本研究为水麻果这种野生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麻果 绿原酸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橙皮苷的生理功能及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邵平 呙于明 郭吉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8-152,共5页
我国是家禽养殖大国,每年出栏家禽量居世界前列。但家禽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家禽健康,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橙皮苷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调控脂质代谢等生理功能,其来源丰富,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前景。本文综述了... 我国是家禽养殖大国,每年出栏家禽量居世界前列。但家禽生产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家禽健康,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橙皮苷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抑菌、调控脂质代谢等生理功能,其来源丰富,具有规模化应用的前景。本文综述了橙皮苷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潜在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生理功能 家禽生产 黄酮
下载PDF
牧草青贮有氧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逸超 包健 +5 位作者 司强 刘伟 刘明健 孙鹏波 格根图 贾玉山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8,共8页
在牧草青贮利用过程中,有氧稳定性是保障牧草青贮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氧稳定性较差时青贮饲料会发生二次发酵和有氧腐败,降低牧草的利用价值,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不同青贮加工方法和添加剂对牧草青贮好氧稳定性... 在牧草青贮利用过程中,有氧稳定性是保障牧草青贮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氧稳定性较差时青贮饲料会发生二次发酵和有氧腐败,降低牧草的利用价值,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不同青贮加工方法和添加剂对牧草青贮好氧稳定性影响的研究,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合理的加工方式和添加剂能有效抑制牧草青贮饲料的二次发酵,乳酸菌、丙酸菌和纤维素酶等添加剂能有效改善青贮饲料的有氧稳定性,其中布氏乳杆菌和有机酸添加剂的使用能显著增加牧草青贮有氧稳定的时间。本文通过总结影响牧草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因素,对牧草青贮有氧稳定性的发展方向作出了展望,为牧草青贮生产加工和利用过程中提高有氧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青贮 加工方式 添加剂 有氧稳定性
下载PDF
不同温度及植物激素处理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晓龙 钟鹏 +10 位作者 杨曌 来永才 徐艳霞 柴华 李莎莎 吴玥 王建丽 高海娟 李莉 刘秀玲 张志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44-147,共4页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膘呤(6-BA)、萘乙酸(NAA)浸种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以黑油莎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的方法,设置温度(35、40、45、50℃)和激素6-BA(2、6、12、18 mg/L)、NAA(2、6、12、18 mg/L)浸...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膘呤(6-BA)、萘乙酸(NAA)浸种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以黑油莎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发芽的方法,设置温度(35、40、45、50℃)和激素6-BA(2、6、12、18 mg/L)、NAA(2、6、12、18 mg/L)浸种处理,比较分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浸种温度的增加,黑油莎1号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随6-BA浓度增加,黑油莎1号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均呈降低的趋势;黑油莎1号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简化活力指数随NAA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综上得出黑油莎1号种子萌发在温度35℃,6-BA 2 mg/L和NAA 18 mg/L处理浸种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植物激素 温度 种子 萌发
下载PDF
转录组揭示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重要候选基因
14
作者 严嘉耕 宋新辉 +6 位作者 吕培茹 李志鹏 尹珊 崔奎青 王彦涛 刘红波 刘庆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9-22,共4页
本研究以马GV和体外成熟的MII期卵母细胞为研究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筛选影响马卵母细胞成熟的关键候选基因。结果表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为37.18%;马GV和体外成熟的MII卵母细胞具有不同的mRNA谱,其中9969个mRNA差异显著,进一步... 本研究以马GV和体外成熟的MII期卵母细胞为研究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旨在筛选影响马卵母细胞成熟的关键候选基因。结果表明,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为37.18%;马GV和体外成熟的MII卵母细胞具有不同的mRNA谱,其中9969个mRNA差异显著,进一步的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DEGs)参与了多种可能与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的生物学和信号通路。本研究提供了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前后转录组的详细信息,为后续探究关键差异基因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及提高卵母细胞成熟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重要候选基因
下载PDF
饲料企业行政管理问题与模式创新研究——评《企业行政管理》
15
作者 景晓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55-156,共2页
从产业链构建角度观察,饲料企业是一种相对缺乏独立特征与延展能力的经济组织,这是因为在没有饲料企业这一事物之前,养殖产业、畜牧经济等仍然可以依靠原始的材料供应方式发展,如奶牛、肉驴、鸡鸭等的饲喂是可以直接在农村社会采购粮食... 从产业链构建角度观察,饲料企业是一种相对缺乏独立特征与延展能力的经济组织,这是因为在没有饲料企业这一事物之前,养殖产业、畜牧经济等仍然可以依靠原始的材料供应方式发展,如奶牛、肉驴、鸡鸭等的饲喂是可以直接在农村社会采购粮食(包括加工副产品)、秸秆、牧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行政管理 畜牧经济 饲料企业 产业链构建 养殖产业 《企业行政管理》 材料供应 加工副产品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家禽生产学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评《家禽生产学》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一凡 王德贺 +3 位作者 马瑞娜 安胜英 黄仁录 陈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6-156,共1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需求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畜牧业要求也相继提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要发展智慧畜牧业,提高养殖在农业领域中的地位,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业发展人才成为农林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家禽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需求量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畜牧业要求也相继提高。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要发展智慧畜牧业,提高养殖在农业领域中的地位,因此,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业发展人才成为农林院校亟须解决的问题。家禽生产学是动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应用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理论,分析家禽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核心课程 家禽生产 农林院校 教学改革策略 畜牧业 高素质创新型 专业基础课 肉蛋奶
下载PDF
高淀粉水平日粮补充棕榈酸对奶牛生长性能、乳成分及代谢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福寿 杨艳玲 王中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1,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高淀粉水平日粮补充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泌乳期奶牛生长性能、乳成分及血清代谢参数的影响。试验将泌乳量一致的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组日粮设计如下:T1为26.5%淀粉水平+1.5%硬脂酸,T2为26... 文章旨在评估高淀粉水平日粮补充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泌乳期奶牛生长性能、乳成分及血清代谢参数的影响。试验将泌乳量一致的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各组日粮设计如下:T1为26.5%淀粉水平+1.5%硬脂酸,T2为26.5%淀粉水平+1.5%棕榈酸,T3为正常淀粉水平组(21%淀粉不添加脂肪酸)。结果:高淀粉水平日粮组(T1和T2组)奶牛的平均日采食量(kg/d)和体重显著高于低淀粉水平日粮组(T3)(P<0.05),当采食量以%体重表示时,T2组显著高于T3组(P<0.05)。T3组奶牛每周的体重损失显著高于T1组(P<0.05)。T2组奶牛的泌乳量显著高于T1(P<0.05),与T3组奶牛无显著差异。高淀粉日粮组(T1和T2组)奶牛乳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低淀粉日粮组(T3组)(P<0.05),同时高淀粉日粮组乳糖产量也显著高于低淀粉日粮组(P<0.05)。高淀粉水平日粮组(T1和T2组)奶牛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低淀粉水平日粮组(T3组)(P<0.05),但血清β-羟丁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无论日粮淀粉水平如何,1.5%棕榈酸组(T2组)血清非酯化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奶牛饲喂高淀粉水平日粮可以提高干物质摄入量、乳蛋白和乳糖浓度。与添加1.5%硬脂酸相比,在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1.5%棕榈酸可提高产奶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棕榈酸 奶牛 生长性能 乳成分 代谢参数
下载PDF
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沾枚 张艳 +8 位作者 刘雪松 郝敬友 苏景 唐伟 刘彦凯 孙洪杰 徐丽 张备 史同瑞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44-49,共6页
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 为研究改良清肺颗粒的稳定性,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检测清肺颗粒中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并使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分别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来考察清肺颗粒在光照、高温及高湿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湿度是影响改良清肺颗粒的主要因素,高湿度环境导致改良清肺颗粒颜色加深,放置10 d后水分提高19.37%(P <0.01),粒度降低9.3%(P <0.05),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降低3%(P <0.05)。在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中,改良清肺颗粒的性状、水分含量、粒度、溶化性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改良清肺颗粒稳定性良好,于室温保存12个月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兽药典》稳定性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清肺颗粒 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稳定性
下载PDF
PRL和O_(2)对HC11细胞氧化应激状态下乳蛋白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田青 Alexander Jonathan Spitzer ZHAO Fengqi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9-54,共6页
为探明催乳素(PRL)和氧气(O_(2))对大鼠乳腺上皮(HC1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试验以大鼠HC11细胞为载体,研究了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催乳素对由过氧化氢(H_(2)O_(2))诱发的HC1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催乳素有利于改善氧... 为探明催乳素(PRL)和氧气(O_(2))对大鼠乳腺上皮(HC1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试验以大鼠HC11细胞为载体,研究了在有氧和缺氧条件下催乳素对由过氧化氢(H_(2)O_(2))诱发的HC1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表明:催乳素有利于改善氧化应激对乳腺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其作用是通过增加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激活炎症因子的表达和维持葡萄糖转运因子的正常运转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乳腺上皮细胞 基因表达 氧化应激 H_(2)O_(2)
下载PDF
乳酸菌菌剂对玉米幼苗的促生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思沅 苟展 +6 位作者 林文槿 彭鹏 尹少坤 杨昆 周佳 贾峰 李海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2-56,共5页
本试验选取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制备微生物菌剂(LF),以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的方法,探究LF菌剂对玉米种子萌芽、幼苗生长特性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LF菌剂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机理。结果表明:经LF菌... 本试验选取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制备微生物菌剂(LF),以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育苗的方法,探究LF菌剂对玉米种子萌芽、幼苗生长特性与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初步探究LF菌剂对玉米幼苗的促生机理。结果表明:经LF菌剂处理两周后,玉米幼苗的株高、鲜重、干重比空白处理组(CK)分别提高41.1%、48.9%、44.4%,根系活力提升2.3倍,叶片总磷含量提高19.1%,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提高1.3倍。以LC-MS法测定LF菌剂在玉米的根际土壤中分泌的有机酸主要有异戊酸、己酸、草酸、乳酸与辛酸。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发酵乳杆菌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对玉米幼苗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可为开发环保高效的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微生物菌剂 促生作用 玉米幼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