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作品数4783被引量11219H指数28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是以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为重点的高级学术性期刊,是面向中高级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专业人员为主的学术性期刊。 本刊专业领域涵盖美容外科、整形外科、美容皮肤科、美容...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029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657/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783篇文章
< 1 2 2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与科学的哲思》出版
1
作者 刘林嶓 欧阳学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4期319-319,共1页
著名医学人文学者彭庆星教授的文集《医学与科学的哲思》由北京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全书计46.2万字,定价:58元/册。全书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科学与哲学思考文章。共包括五部分内容:A篇一论科学中的哲学与方法学... 著名医学人文学者彭庆星教授的文集《医学与科学的哲思》由北京出版社于2017年6月出版。全书计46.2万字,定价:58元/册。全书收录了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科学与哲学思考文章。共包括五部分内容:A篇一论科学中的哲学与方法学(论科学与哲学、论理论生物学中的哲学、论思维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出版社 理论生物学 哲思 医学人文学 方法学 彭庆星 科学与哲学
原文传递
超重/肥胖对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刘丹丹 郝健 +5 位作者 徐祥文 罗林 吴梦凡 冯隽 崔永言 李天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6期460-46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接受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女性患者82例,年龄18~58岁,平均34.5岁。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低体重组(48例)和超重/...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对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整形外科接受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女性患者82例,年龄18~58岁,平均34.5岁。根据体重指数(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低体重组(48例)和超重/肥胖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超重/肥胖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17/34),高于正常/低体重组的18.8%(9/48)(P<0.05)。常见并发症是感染或裂开等延迟愈合8例(9.8%)、皮肤坏死5例(6.1%)、增生性瘢痕5例(6.1%)。超重/肥胖组皮肤坏死及愈合不良发生率高于正常/低体重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肿和增生性瘢痕在两组中均有发生,而脂肪液化和血栓只出现在超重/肥胖组。结论超重/肥胖是乳房过大缩小成形术后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素。术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人体质量指数 乳房过大缩小术 并发症 危险因素 超重
原文传递
阴道松弛综合征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甄 李峰永 +3 位作者 李强 周宇 曹玉娇 刘美辰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3年第3期243-246,共4页
正常阴道组织具有超弹性,可耐受较大应力,阴道周围具有坚韧的盆底支持组织支持,以维持其稳定性。由于妊娠,生产,激素及年龄影响,阴道组织弹性及收缩力下降,盆底支持系统松弛,最终导致阴道松弛综合征发生。阴道松弛综合征伴有盆底结构改... 正常阴道组织具有超弹性,可耐受较大应力,阴道周围具有坚韧的盆底支持组织支持,以维持其稳定性。由于妊娠,生产,激素及年龄影响,阴道组织弹性及收缩力下降,盆底支持系统松弛,最终导致阴道松弛综合征发生。阴道松弛综合征伴有盆底结构改变,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了解阴道松弛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其生物力学相关性,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以便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松弛综合征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力学 弹性 收缩力
原文传递
《瘢痕疙瘩基础与临床》出版
4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6期487-487,共1页
《瘢痕疙瘩基础与临床》由邓军教授主编,全书共十六章内容丰富翔实,参考了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从瘢痕疙瘩的基础知识、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关综合征、治疗方法、治疗进展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论述,并配有大... 《瘢痕疙瘩基础与临床》由邓军教授主编,全书共十六章内容丰富翔实,参考了近10年的国内外文献,从瘢痕疙瘩的基础知识、实验研究、流行病学、病理生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相关综合征、治疗方法、治疗进展等多个方面做了全面论述,并配有大量示意图及临床照片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与鉴别诊断 瘢痕疙瘩 基础与临床 病理生理 流行病学 相关综合征 临床照片 治疗进展
原文传递
手背部皮肤老化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项红梅 陈小玫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6期544-546,共3页
手背部皮肤老化是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手背部老化的皮肤是皮肤年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局部外用制剂、化学剥脱、激光及光电治疗、皮肤填充等治疗手段,以及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改善手背部皮肤老化;因手... 手背部皮肤老化是内源性与外源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善手背部老化的皮肤是皮肤年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显示,局部外用制剂、化学剥脱、激光及光电治疗、皮肤填充等治疗手段,以及多种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改善手背部皮肤老化;因手背部皮肤解剖学的特殊性,具体治疗方案有别于躯体其他部位皮肤年轻化。临床上要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期待更多皮肤年轻化的手段,如干细胞、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和基质血管成分等能尽快用于改善手背部皮肤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皮肤老化 化学剥脱 激光 光动力
原文传递
A型肉毒毒素皮内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田阳子 张荣利 +3 位作者 张倩 景焕 高琳 李凯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4期296-299,共4页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皮内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接受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23~42(31±6)岁。将患... 目的评估A型肉毒毒素(BTX-A)皮内注射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接受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30例,男4例,女26例,年龄23~42(31±6)岁。将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BTX-A皮内微滴注射,其中BTX-A低浓度组患者每个点注射约0.25 U,BTX-A高浓度组每个点注射约0.5 U。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进行医师红斑评估量表(CEA)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进行玫瑰痤疮标准分级系统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CEA评分,但BTX-A高浓度组患者CEA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起效时间更短,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治疗后,两组患者阵发性潮红、持久性红斑、烧灼感、刺痛感评分以及玫瑰痤疮标准分级系统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高浓度组t=5.00、5.93、4.10、2.74、12.37;低浓度组t=6.17、4.12、2.87、2.81、7.88;均P<0.05),高浓度组较低浓度组改善更显著(t=2.02、2.31、2.15、2.56,P<0.05)。两种治疗方式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皮内注射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高浓度组疗效更好、起效更快、维持时间更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肉毒杆菌毒素类 A型 疗效比较研究 皮内注射 浓度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再造术后合并肺不张1例
7
作者 田玫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4期337-337,共1页
患儿男,8岁,体重45 kg,因先天性小耳畸形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耳再造二中心就诊。于2020年12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扩张皮瓣法全耳再造术。由于患儿健侧耳较大、肋软骨较薄,术中采取双侧第7、8肋软骨行耳支架雕刻;手术于10:0... 患儿男,8岁,体重45 kg,因先天性小耳畸形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耳再造二中心就诊。于2020年12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右侧扩张皮瓣法全耳再造术。由于患儿健侧耳较大、肋软骨较薄,术中采取双侧第7、8肋软骨行耳支架雕刻;手术于10:00开始至14:00结束。术毕拔除气管导管后,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呈憋喘状、面色发绀。立即行胸部CT平扫,提示双侧肺不张,左肺下叶为著。立即将鼻导管氧气吸入改为面罩氧气吸入,用简易呼吸器球囊给予适当呼吸压力,压力在25~30 cm H2O,使塌陷肺泡以及通气不良的肺泡实现复张,患儿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8%;4 h后停止氧气吸入,患儿再次出现面色发绀,端坐呼吸,监测血氧饱和度65%。术后1 d停止吸氧,并继续进行肺部康复训练,术后2 d采用吹气球训练促进患儿肺部康复,患儿每日早、晚各吹小气球5次,训练完毕后无疲劳感,自觉呼吸顺畅,且训练完毕30 min内均有痰液排出。经过治疗后,患儿恢复良好,输注头孢呋辛钠0.75 g,每天3次预防肺部感染,住院15 d康复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氧气吸入 简易呼吸器 肋软骨 端坐呼吸 肺不张 鼻导管 疲劳感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联合人脱细胞异体真皮重塑半侧颜面萎缩畸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明子 李之瑾 +5 位作者 李海瑞 邱子锴 刘志飞 王阳 斯楼斌 曾昂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联合人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各种原因所致半侧颜面萎缩患者19例,男3例、女16例,年龄16~56(29±10)岁。一期手术根...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联合人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半侧颜面萎缩畸形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收治各种原因所致半侧颜面萎缩患者19例,男3例、女16例,年龄16~56(29±10)岁。一期手术根据半侧颜面萎缩范围设计获取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与面部血管显微吻合后填充入凹陷部位。二期手术对皮瓣进行修整并根据面部亚单位凹陷情况用人脱细胞异体真皮填充。结果:19例患者皮瓣存活良好,但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亚单位组织萎缩,主要表现在眶下、鼻唇沟、颞部等部位,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填充修复,经1~8年随访填充效果较好,无明显排异反应。19例患者中18例出现不同程度皮瓣肥厚,经常规吸脂或皮瓣修薄手术改善。随访1~8年,19例患者恢复较好。结论:人脱细胞异体真皮能弥补游离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矫正半侧颜面萎缩的局限性,二者联合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单侧萎缩 修复外科手术 血管吻合复合组织移植 股前外侧筋膜脂肪瓣 脱细胞异体真皮
原文传递
射频导入左旋维生素C改善黄褐斑的效果 被引量:2
9
作者 安康乐 王聪敏 +5 位作者 张雪洋 姚美华 梁微微 刘婷婷 吴佳敏 夏志宽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射频导入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改善黄褐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19年3—6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就诊的20例黄褐斑患者, 男1例、女19例, 年龄30~60岁, 平均43.5岁。20例患者每周接受1次22%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射频导... 目的观察射频导入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改善黄褐斑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2019年3—6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皮肤科就诊的20例黄褐斑患者, 男1例、女19例, 年龄30~60岁, 平均43.5岁。20例患者每周接受1次22%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射频导入治疗, 共8周, 治疗后随访至12周。根据临床照片、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患者自我评估来判定结果, 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医师评估和患者自我评估均显示黄褐斑皮损得到改善, 随访至12周时, 18例(90%)患者认为皮肤色斑、水润度、细纹、光泽度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1、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 VISIA皮肤图像分析仪检测指标中, 皮肤纹理、紫外线色斑、棕色斑均有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检测显示, 皮肤光泽度明显改善, 皮肤含水量增加, 黑色素指数下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经皮失水量和红色素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在治疗中出现局部轻微红肿反应并自行消退, 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射频导入22%左旋维生素C精华液可改善面部黄褐斑,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不影响皮肤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左旋维生素C 射频 皮肤屏障
原文传递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治疗前后皮损、抑郁及焦虑状况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静 范文葛 +1 位作者 顾超 毛敏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2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前后皮损、焦虑及抑郁状况变化。方法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及门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92例,男24例、女68例,年龄18~52(31±10)岁。比较治疗14、28 d皮损及... 目的探讨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前后皮损、焦虑及抑郁状况变化。方法2014年10月至2020年12月,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住院及门诊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92例,男24例、女68例,年龄18~52(31±10)岁。比较治疗14、28 d皮损及自觉症状变化,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状况。治疗结束后28、56 d电话随访。结果92例患者治疗14、28 d有效分别为48例(52.17%)、81例(8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24,P<0.01)。治疗前患者汉密尔顿抑郁评分(16.89±4.53)分明显高于治疗后(4.38±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9,P<0.01)。治疗前28例(30.43%)有临床意义的抑郁症状,治疗后均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9,P<0.01)。治疗前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14.39±3.97)分明显高于治疗后(4.46±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P<0.01)。治疗前50例(54.35%)具有临床意义的焦虑症状,治疗后均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07,P<0.01)。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均与病程呈正相关(r=0.27,P<0.05)、(r=0.22,P<0.05)。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总分均与病程呈正相关(r=0.29,P<0.01)、(r=0.35,P<0.01)。治疗结束后28、56 d电话随访,病情无反复。结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可影响面容,导致抑郁及焦虑,早期、足疗程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激素依赖性皮炎 治疗 抑郁 焦虑 汉密尔顿
原文传递
吴国平教授
11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1996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师从国内著名颅颌面外科专家滕利、归来教授,获博士学位。2011至2012年期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留学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 1996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医学系,获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师从国内著名颅颌面外科专家滕利、归来教授,获博士学位。2011至2012年期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留学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澳大利亚颅颌面中心师从国际颅颌面外科著名教授DAVID J DAV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学位 整形外科医院 学士学位 医学系 颅颌面外科 南京医科大学 澳大利亚 访问学者
原文传递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乳房重建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静 王君 詹炜卿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1年第3期246-248,共3页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首选,但手术时间较长、技术要求较高、限制DIEP皮瓣推广。DIEP皮瓣在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皮瓣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是乳房重建的研究热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需要乳腺外科及...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首选,但手术时间较长、技术要求较高、限制DIEP皮瓣推广。DIEP皮瓣在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并发症、皮瓣设计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是乳房重建的研究热点。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需要乳腺外科及整形外科等多学科合作,DIEP皮瓣乳房重建技术发展较快有望广泛推广,手术规范尚未形成,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重建 腹壁下动脉穿支 皮瓣 进展
原文传递
本刊“医学美学”和“学科建设”栏目征稿
13
作者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3期223-223,共1页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是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这两门新兴医学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23年以来,设有“医学美学”和“学科建设”两个固定栏目.且备受读者喜爱。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朋友踊跃投稿,请密切结合临床的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是当代中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整体学科这两门新兴医学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创刊23年以来,设有“医学美学”和“学科建设”两个固定栏目.且备受读者喜爱。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朋友踊跃投稿,请密切结合临床的美学感悟和理论撰写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可读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美学 美容医学 专业学术期刊 学科建设 结合临床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栏目 投稿
原文传递
三维打印手术导板在偏颌畸形正颌外科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蔡鸣 赵欣然 +5 位作者 蒋胜杰 王旭东 李彪 姜腾飞 卢晓峰 沈国芳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对偏颌畸形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手术导板,评价其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5例偏颌畸形患者,术前进行颌骨CT扫描与牙齿激光扫描,数据三维重建与融合后进行虚拟手术设计,根据手术设计方案... 目的探讨对偏颌畸形患者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手术导板,评价其在正颌外科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5例偏颌畸形患者,术前进行颌骨CT扫描与牙齿激光扫描,数据三维重建与融合后进行虚拟手术设计,根据手术设计方案双颌加颏成形术式,设计并三维打印上颌骨Le Fort I型截骨术钛合金、颏成形术树脂截骨与定位导板,下颌支矢状劈开术采用三维打印颌板技术。术后结果与手术规划进行三维测量,并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手术导板应用顺利,上颌骨最大误差为1.2 mm(0.3~1.2 mm),颏成形术最大误差为1.7 mm(0.5~1.7 mm),平均误差小于1 mm。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不良事件。结论三维打印手术导板可以准确地提供截骨信息,有效地控制颌骨移动,提高了偏颌畸形患者正颌手术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打印 手术导板 偏颌畸形 正颌外科 数字化外科
原文传递
双侧唇裂术后前鼻孔闭锁畸形的临床诊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钦传奇 傅豫川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报告1例治疗唇裂鼻畸形矫正术后继发严重双侧前鼻孔闭锁的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患者双侧前鼻孔闭锁,瘢痕组织重的畸形特点,利用设计鼻小柱软组织瓣转移至鼻腔内侧,同时缩窄鼻小柱,重建鼻穹隆,增加鼻孔周径和鼻前庭黏膜面积,有效改善... 目的报告1例治疗唇裂鼻畸形矫正术后继发严重双侧前鼻孔闭锁的临床经验。方法针对患者双侧前鼻孔闭锁,瘢痕组织重的畸形特点,利用设计鼻小柱软组织瓣转移至鼻腔内侧,同时缩窄鼻小柱,重建鼻穹隆,增加鼻孔周径和鼻前庭黏膜面积,有效改善患者的鼻外形和降低通气功能障碍。术后应用鼻模支架辅助成形半年。随访2年。结果患者双侧鼻孔外形术后效果良好,鼻腔通气功能无障碍。结论对术后继发严重双侧前鼻孔闭锁进行唇裂鼻畸形矫正术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先天性畸形 双侧完全性唇腭裂 鼻孔闭锁 邻近瓣
原文传递
手术联合光动力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6
作者 莫星帆 陆蓉 +4 位作者 李晶晶 冯明智 陈小燕 吴敏智 赵亮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16例跖疣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0~42岁,病程4~15个月,疣体合计47处。通过手术削除、双极电凝烧灼的方法将疣体去除...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难治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皮肤科收集16例跖疣患者,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0~42岁,病程4~15个月,疣体合计47处。通过手术削除、双极电凝烧灼的方法将疣体去除后,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间隔7~10 d治疗1次,一般治疗3~4次。结果11例患者经1次手术加3次光动力治疗;5例患者2次手术加4次光动力治疗,效果均满意。随访6个月,16例患者47处疣体全部消失,疣体清除率100%,皮纹存在。除术后局部出现轻度红肿、疼痛、烧灼感外,未发生感染、溃疡、明显瘢痕等不良反应。结论手术联合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跖疣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光动力疗法 氨基酮戊酸
原文传递
自体脂肪移植与脂肪干细胞相关研究的新探索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毅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自体脂肪组织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填充材料,相关研究热度不减。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与相关实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随着CAL技术的问世和组织工程脂肪研究的深入,脂肪干细胞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现介绍国... 自体脂肪组织被认为是目前最理想的填充材料,相关研究热度不减。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技术在国内外的临床研究与相关实验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随着CAL技术的问世和组织工程脂肪研究的深入,脂肪干细胞的研究成为关注的热点。现介绍国内在自体脂肪移植及其相关领域临床与实验研究的相关研究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 脂肪移植 脂肪干细胞
原文传递
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237例面部年轻化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涛 郭伟楠 +3 位作者 陈慧 马翠玲 王刚 李春英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采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患者237例,其中女212例、男15例,年龄29~56岁,平均38.13岁。术... 目的探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的应用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采用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治疗患者237例,其中女212例、男15例,年龄29~56岁,平均38.13岁。术前根据患者脸型、皮肤松弛度、脂肪堆积情况,常规B超测量脂肪厚度,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制定手术方案。标记溶脂范围、锯齿线走向及穿刺点位置、调节治疗参数;麻醉下放入FaceTite手具,匀速缓慢移动并以定点盖章的方式治疗,监测治疗区域皮肤的温度及肿胀。溶脂完成后即刻冰敷、植入套管针、引入锯齿线行线性提拉术,术后佩戴颈颌套。结果23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期2~7 d。16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其中8例术后2个月留有皮下硬结,后逐渐消失;5例头皮穿刺点发生毛囊炎,外用抗生素后恢复。160例患者面部松弛下垂、脂肪堆积、脸型、眼袋、皱纹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面部年轻化效果明显,7例患者自述效果不明显,1例患者自述下颌溶脂术后皮肤松弛下垂较前加重。48例患者在随访期间行自体脂肪移植、肉毒素注射、热拉提、E光、水光注射等治疗,未纳入疗效评价;21例患者失访。结论射频溶脂联合线性提拉术为面部年轻化的有效手段,能够避免使用单一术式的缺点,在精细溶脂、面部年轻化方面效果明显。术后应注意控制和避免水肿,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射频溶脂术 线性提拉术 面部年轻化 脂肪堆积 紧致提升
原文传递
鼻硅胶假体雕刻隆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明 贝丽 李妍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6期407-407,共1页
假体雕刻是鼻成形外科基本功,精确地雕刻假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假体相关并发症。假体隆鼻术在国内鼻整形外科仍有一席之地,因为接受自体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行鼻尖整形术的认知度不高,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尚不能操作鼻综合整形术。现将我们... 假体雕刻是鼻成形外科基本功,精确地雕刻假体,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假体相关并发症。假体隆鼻术在国内鼻整形外科仍有一席之地,因为接受自体鼻中隔软骨、肋软骨行鼻尖整形术的认知度不高,部分医疗美容机构尚不能操作鼻综合整形术。现将我们应用硅胶假体雕刻技术的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雕刻 隆鼻术 硅胶 自体鼻中隔软骨 综合整形术 医疗美容机构 整形外科 相关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三点式坚固内固定矫正颧骨颧弓过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占巍 陈波 +2 位作者 路会 周洋 孙诚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对颧骨颧弓过高截骨矫正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45例颧骨颧弓过高美容就医者,全身麻醉下颧骨颧弓截骨后进行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观察手术效果。术... 目的探讨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对颧骨颧弓过高截骨矫正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中日友好医院整形外科45例颧骨颧弓过高美容就医者,全身麻醉下颧骨颧弓截骨后进行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观察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拍摄头颅三维CT观察颧骨颧弓骨愈合情况。结果45例美容就医者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骨颧弓外形均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头颅三维CT前后端均显示骨愈合良好,所有美容就医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颧骨颧弓过高截骨矫正术中采用三点式钛钉、钛板坚固内固定,可有效地固定颧骨颧弓游离骨段,避免骨不连及骨吸收,达到良好的骨愈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颧骨颧弓降低 坚固内固定 骨不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