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作品数6532被引量18487H指数29
《噪声与振动控制》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由中国声学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编辑部设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内。本刊物是科技人员、工程师和大专院校师生,交流学习噪...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声学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135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346/TB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5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段列车引起环境振动实测研究
1
作者 干灵锋 杨芳乙 +2 位作者 李力克 石国兵 王鹏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5-260,287,共7页
对作为典型山地城市的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和10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所引起周围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将测得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线路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主要频率分布区域基本一致,... 对作为典型山地城市的重庆市轨道交通1号线、9号线和10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所引起周围地面振动进行实测,将测得的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数据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线路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主要频率分布区域基本一致,1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52 Hz附近,9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25 Hz附近,10号线主要频率分布在37 Hz附近;随着距离的增加,高频振动衰减速度大于低频振动;高架段列车所引起地面振动的衰减规律总体趋势是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振动在近场衰减较快,在距离桥梁中心线15 m范围外,振动衰减逐渐平缓,9号线在距离中心线12 m位置出现一定程度的振动放大现象,10号线在距离中心线25 m位置出现振动放大的现象,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引起的振动衰减趋势有所不同;不同线路高架段引起振动大小存在较大差异,1号线振动源强为74.9 dB,9号线振动源强为53.6 dB,10号线振动源强为59.3 dB,1号线高架段列车运行引起地面振动大于10号线,由于车速较低且采取了梯形轨枕减振措施,9号线引起的振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山地城市 轨道交通 高架段 现场测试
下载PDF
高性能道床系统钢轨辐射声功率数值计算分析
2
作者 杨巧云 王志强 +2 位作者 靳海葆 樊永欣 蔡斌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高性能减振道床主要由钢轨、减振扣件、预应力道床板、道床隔振垫等组成,通过采用高性能减振扣件和道床隔振垫两级隔振措施,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减振扣件中含有谐振质量,在其设计频率处具有一定吸振效果。普通轨道的钢轨通过普通扣... 高性能减振道床主要由钢轨、减振扣件、预应力道床板、道床隔振垫等组成,通过采用高性能减振扣件和道床隔振垫两级隔振措施,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减振扣件中含有谐振质量,在其设计频率处具有一定吸振效果。普通轨道的钢轨通过普通扣件直接固定于轨道基础结构上,仅有一级隔振。通过研究高道床系统钢轨辐射声数值计算得到:由于高性能减振道床轨道的钢轨扣件小于普通轨道的钢轨扣件刚度,则在50 Hz以下频段,高性能减振道床轨道的钢轨辐射声功率比普通轨道高约20 d B,在90~300 Hz频段,高性能减振道床轨道的钢轨辐射声功率比普通轨道高约2~5 dB,在300~1000 Hz频段,高性能减振道床轨道的钢轨辐射声功率比普通轨道低约1~2 dB,在10~5000Hz频段高性能减振道床轨道的钢轨总辐射声功率级的不计权和A计权结果比普通轨道低约0.7和0.5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性能道床系统 声功率 隔振 道床隔振垫
下载PDF
考虑剪力铰与钢弹簧变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研究
3
作者 黄腾锋 万灵 +2 位作者 黄强 张雨萱 崔正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针对浮置板轨道中浮置板端部位移偏大的问题,研究剪力铰设置与钢弹簧变刚度两种方式对浮置轨道位移的改善效果。将剪力铰简化为剪切弹簧阻尼单元,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及钢弹簧间距调整浮置板下钢弹簧刚度,基于振型叠加法和龙格-库塔法数... 针对浮置板轨道中浮置板端部位移偏大的问题,研究剪力铰设置与钢弹簧变刚度两种方式对浮置轨道位移的改善效果。将剪力铰简化为剪切弹簧阻尼单元,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及钢弹簧间距调整浮置板下钢弹簧刚度,基于振型叠加法和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研究不同剪力铰刚度与钢弹簧刚度下浮置板轨道的减振特性。研究表明,设置剪力铰可以有效减少浮置板端部的位移差,但主要对端部3 m左右范围内的浮置板位移改善较为有效,剪力铰刚度并非越大越好,刚度取值应使浮置板和钢轨的位移波动幅度尽可能小。在钢弹簧总刚度不变的前提下,根据浮置板挠度分布调节钢弹簧刚度对浮置板位移和端部位移差的改善效果不大,但可以有效减少钢轨位移及其波动幅度,且长型浮置板轨道下的减振效果更好。适当扩大钢弹簧间距从而增大弹簧刚度可以改善浮置板轨道的位移响应,但间距过大时浮置板位移会出现剧烈波动。研究可为浮置板轨道的减振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浮置板轨道 剪力铰 钢弹簧刚度 端部位移差 钢轨位移 浮置板位移
下载PDF
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性能分析
4
作者 梁玉旺 周凤玺 郝磊超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6,42,共7页
在二维弹性地基的有限深度处埋设波阻板,采用复弹性理论分析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效果。首先,通过保角映射技术给出矩形波阻板的映射表达式;其次,根据复弹性理论建立问题在复数域上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并结合... 在二维弹性地基的有限深度处埋设波阻板,采用复弹性理论分析波阻板对平面P-SV波的散射及其隔振效果。首先,通过保角映射技术给出矩形波阻板的映射表达式;其次,根据复弹性理论建立问题在复数域上的动力学控制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并结合波函数展开法得到动力响应解答;最后,引入振幅衰减系数,并通过其变化曲线分析平面P-SV波作用下埋置深度、剪切模量比、弹性波入射角度以及弹性波频率等对隔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模量比对波阻板隔振效果影响显著,且随着模量比增大,隔振效果增强;波阻板埋深越大,隔振效果越差;随着入射波角度和频率增大,隔振效果也随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复变函数 波阻板 P-SV波 保角映射 隔振性能
下载PDF
声学成像和深度学习的诊断与定位方法
5
作者 冀科伟 杜应军 +1 位作者 韦广 郝旺身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5-109,134,共6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技术无法兼顾定位与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音信号的反卷积成像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与定位模型,该模型在传统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卷积成像算法确定噪声源位置;同时,使用深度学习对声... 针对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技术无法兼顾定位与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音信号的反卷积成像和深度学习的智能故障诊断与定位模型,该模型在传统波束形成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反卷积成像算法确定噪声源位置;同时,使用深度学习对声音信号进行训练分类从而判断故障类型,可兼顾噪声源识别定位以及故障检测的特点,拓展声像识别的应用场景,并进一步推动故障诊断技术在多领域交叉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振动信号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比,该方法在设备故障诊断方面的故障识别率达到97.22%,并能够准确识别故障所在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噪声源定位 声学反卷积算法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城市“达标仍烦恼”开放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洪晓丹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8-211,共4页
大部分城市区域居住环境为2类声功能区,昼间声级在60 d B以内,尽管能被2类区中大部分人接受,但还有部分人在该类声环境中有烦恼的感觉,这被称为“达标仍烦恼”现象。为了找出该现象背后的声学原理,即人群的烦恼度与等效A声级以及其他声... 大部分城市区域居住环境为2类声功能区,昼间声级在60 d B以内,尽管能被2类区中大部分人接受,但还有部分人在该类声环境中有烦恼的感觉,这被称为“达标仍烦恼”现象。为了找出该现象背后的声学原理,即人群的烦恼度与等效A声级以及其他声学特征的内在联系,从人群主观感知角度出发,针对人口、交通密集型城市开放空间“达标仍烦恼”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开展研究,拓展现有单一A声级评价指标,确定“达标仍烦恼”区域的声级区间以及影响该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的“烦恼指标”。基于对上海市整体开放空间声环境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中的烦恼度区间划分,结合前期研究得到的5个独立声环境客观特征参量:等效连续A声级LA、噪声中值与环境本底值的差值L50-L90、A声级与C声级的差值LC-LA、波动度F以及尖锐度S等,得到城市“达标仍烦恼”区域LA的区间,即LA∈[53.6,60],并构建上海市2类声环境功能区“达标仍烦恼”区域“特征参量-主观满意度”样本集。进而,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定量评估5种特征量对人群声主观感知的影响,筛选出3个“有效特征参量”:LA、L50-L90以及S,并基于其与满意度Sat的相关系数,计算出它们影响“主观满意度”的权重系数为0.46,0.41以及0.14。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整体声环境质量主观评价“有效特征参量”适用于“达标仍烦恼”区域,其中,LA和L50-L90是影响“达标仍烦恼”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烦恼指标”,在该烦恼声级区间[53.6,60]内,L50-L90指标对人群主观烦恼度的影响程度与LA相当。研究可为城市“达标仍烦恼”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精准评估和管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并且可为后期在LA难以被进一步降低的情况下,通过降低区域声环境的L50-L90改善该类区域声环境质量指出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声学 达标仍烦恼 主观满意度 有效特征参量 评价指标 烦恼指标
下载PDF
双重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参数优化与振动分析
7
作者 陈扬 张研 陈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3,119,共7页
为研究惯质耦合布置对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被动控制装置,即双重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I)。将DTMDI布置在单自由度主结构上,对振动系统分别开展了H_(∞)优化与H_(2)优化,得到两种优化方法下最优调谐参... 为研究惯质耦合布置对于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减振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新型的被动控制装置,即双重惯质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I)。将DTMDI布置在单自由度主结构上,对振动系统分别开展了H_(∞)优化与H_(2)优化,得到两种优化方法下最优调谐参数的解析解形式。在参数优化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DTMDI与三种已有的被动控制装置(TMD、TMDI和TIMS)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惯质耦合布置不会提升TMD的工作性能;当主结构的阻尼比被忽略时,减振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TMDI>DTMDI>TMD>TIMS。提出的DTMDI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DTMDI 惯质 参数优化
下载PDF
Transformer神经网络和轴心轨迹在燃机转子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8
作者 章明明 蒋欢春 +1 位作者 茅大钧 董渊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5,153,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燃机电厂转子故障诊断主要依靠振动分析,无自动识别轴心轨迹设备的现状,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大放异彩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引入转子轴心轨迹监测与识别领域,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与Trans... 针对目前国内燃机电厂转子故障诊断主要依靠振动分析,无自动识别轴心轨迹设备的现状,将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大放异彩的Transformer神经网络引入转子轴心轨迹监测与识别领域,通过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与Transformer结合提升燃机转子故障诊断准确性。使用ICA代替Transformer自身的线性变换提取图片特征信息构建输入样本,为了解决自注意力机制无法捕捉位置信息的问题,提出相对位置编码方法,区别于使用较多的绝对位置编码,通过嵌入相对位置编码子层,将相对位置信息注入自注意力机制,使得Attention模块能够学习到序列的相对位置信息,可进一步提高图像识别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对于轴心轨迹故障类型平均识别率达到93.8%。实验结果表明ICA-Transformer模型对转子轴心轨迹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对电厂运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轴心轨迹 Transformer神经网络 独立成分分析 相对位置编码 图像识别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环线地铁钢轨波磨特征分析
9
作者 焦朋宇 王文波 +3 位作者 关庆华 温泽峰 李利庆 李永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9-156,共8页
介绍钢轨波磨现行的主要分类方法和评价标准。以某环线地铁为例,对全线不同线路条件和轨道类型的钢轨波磨进行检测,按照轨道类型、曲线半径、线路型式以及曲线高、低轨来对比分析钢轨波磨的典型特征;使用BS EN ISO 3095标准对钢轨波磨... 介绍钢轨波磨现行的主要分类方法和评价标准。以某环线地铁为例,对全线不同线路条件和轨道类型的钢轨波磨进行检测,按照轨道类型、曲线半径、线路型式以及曲线高、低轨来对比分析钢轨波磨的典型特征;使用BS EN ISO 3095标准对钢轨波磨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该线路波磨分布最广的为普通扣件轨道,300 m~400 m半径曲线轨道,缓和曲线以及低轨。钢轨波磨出现频次最高的为钢弹簧浮置板轨道,200 m~300 m半径曲线轨道,圆曲线和低轨。各种轨道类型上都存在25 mm~50 mm波长波磨,400 m半径曲线轨道上的波磨波长分布最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波磨波长分布特征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钢轨波磨 轨道测试 评价标准 波磨波长 分布特征
下载PDF
采用大核注意力机制的抗噪轴承故障诊断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荣 徐育为 +3 位作者 龙志宏 张益辉 钟坤 屠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易受轴承工作环境噪声以及运行数据样本数量影响的特点,提出一种并行大核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PLKACNN)。首先,将一维时间序列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化成二维图像作为模型的输入,使用并行大核注意力机制实现...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易受轴承工作环境噪声以及运行数据样本数量影响的特点,提出一种并行大核注意力机制卷积神经网络(PLKACNN)。首先,将一维时间序列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化成二维图像作为模型的输入,使用并行大核注意力机制实现对不同维度的故障特征的提取;其次,将并行支路所得的特征图进行堆叠以获得整体信息,最终通过整合卷积层以及全连接层对整体信息进行学习以及分类。结果表明PLKACNN能够有效识别滚动轴承故障程度和故障位置,在带噪数据集上获得平均98.5%的准确率,并且在带噪小样本实验中获得92.81%平均准确率,证明所提PLKACNN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以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滚动轴承 深度学习 短时傅里叶变换 大核注意力机制
下载PDF
复合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声学性能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佳康 柳政卿 王秋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3-208,共6页
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与多孔材料复合,以期得到中低频吸声性能较好的复合层声学结构。以微穿孔板多边形穿孔截面、穿孔率、空腔厚度和多孔材料类型为变量,设计复合层声学结构,给出复合层声学结构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声学有限元仿真... 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与多孔材料复合,以期得到中低频吸声性能较好的复合层声学结构。以微穿孔板多边形穿孔截面、穿孔率、空腔厚度和多孔材料类型为变量,设计复合层声学结构,给出复合层声学结构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声学有限元仿真预测模型。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精度较高的微穿孔板实验样本,用阻抗管法对复合层声学结构的吸声系数进行实验室测量。对比预测结果和实验数据,发现两者具备很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复合层声学结构具有很好的中低频吸声系数,通过调整微穿孔板穿孔截面形状和穿孔率可以对中低频段(50 Hz~1600 Hz)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多孔材料 微穿孔板 吸声系数 阻抗管法
下载PDF
激励力施加方式对结构振动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甫才 刘浩天 郭磊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59,共6页
为了更合理地预测空压机结构振动特性,对CZ60/30型往复式压缩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激励力施加方式对机体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空压机机体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空压机机体受到的主要激励力。在进行活塞侧推力和气体力对气缸内壁的... 为了更合理地预测空压机结构振动特性,对CZ60/30型往复式压缩机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激励力施加方式对机体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空压机机体有限元模型,并计算空压机机体受到的主要激励力。在进行活塞侧推力和气体力对气缸内壁的激励加载时,按照等活塞行程和等运行时间两种方式将一个运动周期分成10部分,分析不同激励力施加方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等活塞行程分段方式仿真结果更能反映空压机低频振动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空压机 振动响应 有限元 边界条件
下载PDF
三维地震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13
作者 周旺旺 刘德稳 +2 位作者 招继炳 赵洁 刘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2,共7页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基于此,建立某高层框架-核心筒层间隔震结构模型,在8度罕遇地震下,输入一维、二维、三维地震,对设置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的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三维地震激励下,层间隔震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响应增大,采用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容易出现拉应力超限问题。针对边缘隔震支座出现的拉应力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结构,并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三维隔震支座后,解决了拉应力超限问题;结构的层间位移、基底剪力、楼层加速度均明显减少且结构核心筒损伤程度减轻,并且对竖向地震力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说明三维隔震支座隔减震性能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三维地震 层间隔震 三维隔震支座 动力弹塑性 地震响应
下载PDF
轨道车辆轴箱传感用压电梁振动发电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如艳 周炯 +2 位作者 郑树彬 丁亚琦 彭乐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7-141,共5页
为解决轨道车辆低频振动时压电俘能器能量适配及发电最大化问题,达到车载微型传感器自驱动化目的,基于小弯曲变形理论构建压电梁机电耦合模型,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压电梁机电耦合模型,利用仿真方法获取压电梁输出功... 为解决轨道车辆低频振动时压电俘能器能量适配及发电最大化问题,达到车载微型传感器自驱动化目的,基于小弯曲变形理论构建压电梁机电耦合模型,并搭建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压电梁机电耦合模型,利用仿真方法获取压电梁输出功率与几何参数、材料特性、附加质量和振动频率之间关系。结合上海地铁5号线车辆测量数据分析得到轨道车辆低频振动特征和适应于轨道车辆轴箱传感用压电梁参数,实现振动频率与压电梁固有频率相适应,达到输出功率最大化目的。结果表明,对于相同压电陶瓷,铍铜金属材料组成的压电梁比锰白铜金属材料发电性能好;厚度比在0.3附近时压电梁的转换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轨道车辆 轴箱传感器 低频振动 压电梁 发电特性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体抖振现象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兴晋 周劲松 +1 位作者 厉鑫波 陈江雪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针对某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抖振现象,实际测试该高速列车车体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将其时频特征、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与非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抖振时车体地板横向加速度信号呈现低频谐波特征,主频在10 Hz附近,Sp... 针对某高速列车在运行时出现的异常抖振现象,实际测试该高速列车车体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将其时频特征、Sperling平稳性指标与非异常抖振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抖振时车体地板横向加速度信号呈现低频谐波特征,主频在10 Hz附近,Sperling指标超过"合格"限值。基于工作模态分析(OMA)并结合工作变形分析(ODS)结果识别车辆各阶模态对抖振变形的贡献量。结果表明,模态频率为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对抖振变形贡献量最大,振型表现为车体和构架的同向蛇行运动。测试抖振车辆轴箱加速度信号和传递函数,发现轴箱受到的冲击存在时延,抖振加速度信号频率在10 Hz附近的相干性总体上优于平稳加速度信号。得出结论:轮轨接触不匹配引入的激励通过车辆悬挂系统向上传递,激起9.461 Hz处的车辆模态振动,发生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抖振 时频分析 ODS分析 OMA分析 模态贡献量 相干性
下载PDF
考虑声固耦合的充液管道消声器声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理添 卿舒文 +1 位作者 周帅龙 方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9-223,共5页
声固耦合效应是影响充液管道消声器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有限元法研究充水管道消声器的声学特性,将消声器腔壁和穿孔管壁作为弹性板,考虑声固耦合效应的影响,计算简单膨胀腔水消声器、穿孔板与穿孔管水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进一步... 声固耦合效应是影响充液管道消声器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有限元法研究充水管道消声器的声学特性,将消声器腔壁和穿孔管壁作为弹性板,考虑声固耦合效应的影响,计算简单膨胀腔水消声器、穿孔板与穿孔管水消声器的传递损失。进一步研究弹性壁的壁厚和材质、穿孔板的结构参数对水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得到消声器弹性腔壁和弹性穿孔管壁对穿孔管水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影响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充液管道消声器 声固耦合 弹性壁 穿孔板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混凝土箱梁桥应变监测数据的超载信息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薛刚 张宪法 +1 位作者 孙晓燕 顾永强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为识别混凝土箱型梁桥的超载信息,从该箱梁桥健康监测系统中提取海量应变数据,根据不同异常事件的特点,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确定应变监测信号的构成。利用小波变换识别应变异常信号的突变位置和变化值,并与根据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梁... 为识别混凝土箱型梁桥的超载信息,从该箱梁桥健康监测系统中提取海量应变数据,根据不同异常事件的特点,对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并确定应变监测信号的构成。利用小波变换识别应变异常信号的突变位置和变化值,并与根据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梁桥初始应变进行比较,识别出超重车产生的突变信号数量。计算超重引起的突变应变信号的捕获概率,进而估算箱梁桥日均超重车数量为187辆,与该桥监测站的同期历史记录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小波 箱梁桥 应变监测 超载信息 识别
下载PDF
轴承不对中与轴承摩擦激励耦合作用下轴系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覃文源 张智轩 +1 位作者 刘文 谭焕成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0-186,共7页
以船舶推进轴系为例,受低速、重载工作状态的影响,水润滑橡胶轴承可能处于边界或者混合润滑状态,相对较大的轴承摩擦激励力会对轴系的振动特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诱导异常振动和噪声。轴承基础沉降等因素会引起轴承标高变化,也会影响水... 以船舶推进轴系为例,受低速、重载工作状态的影响,水润滑橡胶轴承可能处于边界或者混合润滑状态,相对较大的轴承摩擦激励力会对轴系的振动特性产生影响,甚至可能诱导异常振动和噪声。轴承基础沉降等因素会引起轴承标高变化,也会影响水润滑橡胶轴承支承界面摩擦激励力的分布,进而对推进轴系的横向、扭转振动特性产生影响。为了模拟边界或者混合润滑状态下橡胶轴承的刚度特性,将其简化成分布弹簧支承。在简化的基础上,建立推进轴系耦合振动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叠加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降阶,并利用四阶Runge-Kutta方法进行动力响应分析,分析轴承标高变化对橡胶轴承摩擦力作用下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调节轴承标高以及识别轴系异常振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轴承标高 轴承摩擦 推进轴系 振动分析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噪声实验室(全消声室)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志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207-209,248,共4页
为进行直升机旋翼噪声研究,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建造了直升机旋翼噪声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全消声室,介绍了该实验室内建有一个直升机旋翼旋转试验台,用于测量旋翼旋转时的噪声。文中介绍该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包括消声室内部尺寸的确... 为进行直升机旋翼噪声研究,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建造了直升机旋翼噪声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一个全消声室,介绍了该实验室内建有一个直升机旋翼旋转试验台,用于测量旋翼旋转时的噪声。文中介绍该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包括消声室内部尺寸的确定、本底噪声的确定、截止频率的确定等。尤其独特的是:为了避免旋翼旋转时产生的气流对噪声测量的影响,该消声室设计旋翼进气和排气通道,进气和排气通道分别在旋翼的上方和下方,它们对旋翼流场几乎完全没有影响,但是又使得消声室内噪声的测量不会受旋翼流场的影响。该消声室建成后进行了多次旋翼噪声试验,试验中发现消声室的本底噪声低(小于35 dB(A)),消声室内部无气流(旋翼附近除外),噪声测量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直升机 旋翼 噪声 消声室 气流通道
下载PDF
交叉型乘用车方向盘摆振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绍军 李世珍 +3 位作者 张涵 杨蔚 黄元毅 韦建平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2期180-187,共8页
某配置麦弗逊前独立悬架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交叉型乘用车在试制阶段出现方向盘摆振现象,且每台车出现问题时的车速和摆振程度不一。分析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转向悬架系统传递路径结构和特性、麦弗逊前悬架后摆臂后衬套动态性能、转向... 某配置麦弗逊前独立悬架和齿轮齿条转向器的交叉型乘用车在试制阶段出现方向盘摆振现象,且每台车出现问题时的车速和摆振程度不一。分析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转向悬架系统传递路径结构和特性、麦弗逊前悬架后摆臂后衬套动态性能、转向器安装衬套结构形式和刚度、齿侧间隙大小等因素对方向盘摆振的影响。结果表明,轮胎残余动不平衡量引起的周期变化的激振力和力偶矩是方向盘摆振源头,悬架转向系统的几何参数是影响摆振的重要因素,车辆摆振传递路径的振动传函在摆振频率范围内均出现峰值,方向盘旋转模态频率在摆振频率范围内,摆臂后衬套刚度阻尼不足及转向器安装刚度过大加剧方向盘的摆振,齿侧间隙影响齿条振动的阻尼,适当减小齿侧间隙、增大阻尼有利于降低摆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传递路径 转向系统 悬架衬套 方向盘模态 方向盘摆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