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作品数3448被引量20567H指数41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本刊创办于1960年3月,原名《上海中医学院学报》,其后曾停刊;1987年复刊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查看详情>>
  • 曾用名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8-861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78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3,448篇文章
< 1 2 1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虎杖苷通过调控Keap1/Nrf2/HO⁃1抑制H_(2)O_(2)诱导的SH⁃SY5Y细胞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
1
作者 朱萍 李嘉旗 +3 位作者 尹萌辰 王睿瑞 刘保成 任光为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8-35,共8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PD)对由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SY5Y细胞进行实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24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H2O2的诱导浓... 目的:探讨虎杖苷(PD)对由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H-SY5Y细胞进行实验,细胞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24 h,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H2O2的诱导浓度。PD预处理细胞2 h后,加入H2O2诱导2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以确定PD的浓度。将细胞分为二甲基亚砜(DMSO)组、H2O2组、H2O2+PD 20μmol/L组和H2O2+PD 40μmol/L组。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内总活性氧(RO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中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JC-1线粒体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剪切的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Cleaved-PARP)、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蛋白的含量。结果:①CCK-8实验结果显示,400μmol/L浓度H_(2)O_(2)处理后,SH-SY5Y细胞活力为60%,故选择400μmol/L H_(2)O_(2)作为后续SH-SY5Y细胞的刺激条件;20、40、50、80μmol/L PD可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活力下降(P<0.05)。②Annexin V-FITC/PI凋亡实验结果显示,20、40μmol/L PD能够抑制H_(2)O_(2) 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40μmol/L PD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表达(P<0.05),并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③20、40μmol/L PD能减少H_(2)O_(2) 诱导的SH-SY5Y细胞中ROS、MDA的含量(P<0.05),以及增加GSH、SOD含量(P<0.05)。④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表明,20、40μmol/L PD能够缓解H_(2)O_(2) 诱导的SH-SY5Y细胞线粒体损伤。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0、40μmol/L PD能够显著抑制H_(2)O_(2) 诱导的SH-SY5Y细胞中Keap1、Nrf2和HO-1蛋白水平的下调(P<0.05)。结论:PD能够减少H_(2)O_(2) 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Keap1/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氧化应激 线粒体损伤 过氧化物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质量
2
作者 于佳禾 金重先 +3 位作者 刘金凤 魏梅 陈向东 石晋丽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1-38,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分析方法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30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21~0.989;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指认了没食子酸、羟基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酸乙酯、没食子酰芍药苷、苯甲酸、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芍药新苷、苯甲酰芍药苷11种成分;热图聚类分析显示30批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聚为3类;灰色关联度TOPSIS分析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赤芍的质量,综合评价河北野生赤芍质量最优;河北栽培、四川栽培赤芍品质较优;黑龙江野生、内蒙古野生、吉林栽培、山东栽培、安徽栽培赤芍质量次之;黑龙江栽培、内蒙古栽培赤芍质量较差。提示河北、四川等区域可作为赤芍的适宜栽培产地。结论:该结果可为赤芍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赤芍栽培品的市场流通及种植选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野生品 栽培品 HPLC指纹图谱 灰色关联-TOPSIS分析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炎症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施陈燕 黄仁燕 +2 位作者 黄河尘 樊炜静 柳国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S01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炎症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组、合并组,每组60例,另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炎症相关指标与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足分为单纯组、合并组,每组60例,另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淀粉酶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钙素原(PCT)、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析比较各组氧化应激、炎症相关指标水平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糖尿病足溃疡的危险因素。结果:①合并组高血压患病率、冠心病患病率及血清HbA1c、hs-CR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血清D-二聚体、凝血因子Ⅷ、SA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单纯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单纯组(P<0.001)。②血清SOD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呈负相关,血清SAA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呈正相关(r=0.778,P<0.001;r=-0.603,P<0.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AA、SOD水平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机体氧化应激损伤严重,积极监测SOD、SAA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病足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氧化应激 炎症 超氧化物歧化酶 血清淀粉酶A
原文传递
荜澄茄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隗立国 韩文凯 +4 位作者 冯帅 王舒婧 沈岚 宋龙 崔亚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0-98,共9页
目的:对中药荜澄茄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正常光与偏振光对比显微观察法,借助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及大图影像拼接技... 目的:对中药荜澄茄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5年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正常光与偏振光对比显微观察法,借助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及大图影像拼接技术获取全息彩色显微影像数据,对荜澄茄药材进行系统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研究。结果:微性状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外果皮、内果皮、种子、种皮等的微细特征图。显微组织鉴别方面,获取了荜澄茄果实及其各部位横切面的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显微粉末鉴别方面,获取了角质层、外果皮细胞、草酸钙针晶、油细胞、中果皮石细胞、石细胞群、内果皮栅状细胞等全息彩色影像特征图。结论:获取的性状和显微特征可用于荜澄茄药材及粉末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荜澄茄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偏振光 大图影像拼接 实时景深扩展成像
原文传递
化瘀补肾方对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程韶 陶渝仁 +9 位作者 舒冰 王晶 赵永见 赵世天 张岩 唐德志 赵东峰 孙悦礼 施杞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79-88,共10页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术后... 目的:观察化瘀补肾方对去卵巢小鼠骨折愈合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3月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化瘀补肾方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假手术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术后3个月,各组小鼠均建立左侧胫骨骨折复合髓内固定模型。造模后,化瘀补肾方组小鼠灌胃给予7.33 g/kg化瘀补肾方药液,另两组小鼠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溶液,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胫骨组织。X线及Micro-CT扫描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阿尔新蓝/橙黄G染色后镜下观察骨痂组织形态学变化。试剂盒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骨痂组织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表达;免疫荧光检测骨痂组织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SOD表达;试剂盒检测骨痂组织MDA含量。TUNEL法检测骨痂组织细胞凋亡。结果:(1)胫骨X线及Micro-CT检测显示,模型组小鼠骨痂稀疏,骨折线清晰;化瘀补肾方组小鼠骨痂较致密,骨折线略模糊。(2)阿尔新蓝/橙黄G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骨痂组织中软骨基质较多,骨小梁稀疏;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中软骨基质较少,骨小梁致密。(3)模型组骨痂组织Runx2、CollagenⅠ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Runx2、CollagenⅠ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4)化瘀补肾方组骨痂组织细胞凋亡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及骨痂组织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化瘀补肾方组小鼠血清及骨痂组织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化瘀补肾方能够促进去卵巢小鼠的骨折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及局部骨痂组织的抗氧化酶水平、减轻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补肾方 骨质疏松性骨折 氧化应激 小鼠
原文传递
清肠栓脐贴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减轻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岐鸣 张一凡 +1 位作者 郑培永 宋海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目的:研究清肠栓脐贴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3.5%DSS自由饮用连续7 d的方... 目的:研究清肠栓脐贴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40只雄性Balb/c小鼠,采用3.5%DSS自由饮用连续7 d的方法制备UC模型,另取1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造模7 d后,造模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和清肠栓脐贴组,每组10只。美沙拉嗪组灌胃给予0.1 g/kg美沙拉嗪溶液;清肠栓方组和清肠栓脐贴组分别采用灌胃和脐贴方式给予0.118 g/kg清肠栓生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均每日1次,连续9 d。造模期间,观察小鼠的一般活动和排便情况,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后采集血液和结肠样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和IL-6水平,PCR检测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①造模第7天,造模小鼠均出现明显血便,且精神萎靡、体质量明显下降;DAI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②结肠组织病理观察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组织部分缺损,腺管萎缩或消失,结构紊乱,杯状细胞减少,炎症细胞浸润严重。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小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可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病变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不同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美沙拉嗪组、清肠栓方组、清肠栓脐贴组结肠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及TLR4、MyD88、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不同药物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栓脐贴可明显改善UC小鼠的一般活动及排便情况,减轻肠道黏膜上皮损伤和炎症浸润,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肠栓 脐贴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 小鼠
原文传递
糖足方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伟 柳国斌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糖足方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予糖足方冲剂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安慰剂联合VSD治疗。两... 目的:观察糖足方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予糖足方冲剂联合VSD治疗,对照组患者予安慰剂联合VS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溃疡面积,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溃疡面积较对照组亦明显缩小(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PG、2 h PG、Hb Al C、hs-CRP、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足方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能够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糖足方 负压封闭引流术 慢性溃疡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白色脂肪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沈融 张超超 +2 位作者 蒋文燕 季思勤 陈咸川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调节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从而探讨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环境的疗效机制。方法: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22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空白组7只,予普通饮食及0.9%NaCl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7只,予高脂饮食及0...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ICA)调节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从而探讨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环境的疗效机制。方法: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22只随机分为3组。其中,空白组7只,予普通饮食及0.9%NaCl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7只,予高脂饮食及0.9%NaCl溶液腹腔注射;实验组8只,予高脂饮食及ICA每日200 mg/kg腹腔注射。各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白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体质量比例、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糖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方法检测白色脂肪脂蛋白酯酶(LPL)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小鼠体质量、白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体质重比例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体质量、白色脂肪质量、白色脂肪/体质重比例均有所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TC、TG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糖、T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对照组小鼠LPL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LPL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ICA可能通过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血糖水平,同时增加白色脂肪LPL表达增加脂肪分解代谢,从而减少白色脂肪堆积,改善其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APOE基因敲除 白色脂肪 动脉粥样硬化 小鼠
原文传递
雷藤舒对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促凋亡、抗炎及对Ras-MAPK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汪荣盛 刘佳 +4 位作者 童萍 何世君 吴言为 左建平 何东仪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82-87,共6页
目的:观察雷藤舒(LLDT-8)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HFLS)的促凋亡、抗炎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A-HFLS体系中,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50 nmol/L的LLDT-8与终浓度为20 ng/ml T... 目的:观察雷藤舒(LLDT-8)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HFLS)的促凋亡、抗炎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RA-HFLS体系中,实验组加入终浓度为50 nmol/L的LLDT-8与终浓度为20 ng/ml TNF-α共孵育,同时设置细胞空白对照组和TNF-α刺激组。采用TUNEL法检测RA-HFLS细胞的凋亡;RT-PCR检测Bcl-2 mRNA表达水平;ELISA和RTPCR分别检测IL-6、MMP-3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Ras-MAPKs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LDT-8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LLDT-8能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RA-HFLS分泌IL-6、MMP-3的表达(P<0.01);能明显抑制Ras蛋白和p-P38磷酸化水平,而各组之间pERK、p-JNK、c-Fos、c-Jun和c-Myc的磷酸化水平和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LDT-8能够抑制Ras-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从而抑制RA滑膜的增殖,减轻滑膜细胞的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藤舒 肿瘤坏死因子-α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Ras-MAPKs信号通路 体外实验
原文传递
β-榄香烯对紫杉醇耐药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蔡霄月 张铭 +1 位作者 杨晓华 顾嘉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A549/Taxol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梯度诱导法制备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株A549/Taxol。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A549/Taxol细胞48 h,采用CCK8法...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A549/Taxol的抑制作用及其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浓度梯度诱导法制备紫杉醇耐药肺腺癌细胞株A549/Taxol。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于A549/Taxol细胞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β-catenin、Survivin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549/Taxol细胞P糖蛋白(P-gp)及β-catenin、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β-榄香烯呈浓度相关性抑制A549/Taxol细胞增殖;β-榄香烯(20、40、80μg/ml)作用48 h后,A549/Taxol细胞MDR1、β-catenin、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β-榄香烯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Survivi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影响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A549/Taxol细胞增殖的作用;β-榄香烯对肺腺癌细胞紫杉醇耐药性具有拮抗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肺癌紫杉醇耐药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岳甫嘉辨治男性不育症兼滑精验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宗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4-16,共3页
分析明代医家岳甫嘉种子验案一则,认为岳甫嘉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时,诊治、选方、用药从脾肾两脏论治,治宜健脾固肾、生精种子,擅用沙苑子、枸杞子、菟丝子等子类中药生精育种。
关键词 岳甫嘉 男性不育症 医案
原文传递
补肾散结方对肺癌骨转移小鼠PTHrP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凌艳 徐祖红 +2 位作者 李炜 张炜 王中奇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的:建立LL/2-Luc-M38小鼠肺癌骨转移模型,探讨补肾散结方对肺癌骨转移及PTHr P、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C57小鼠骨髓腔接种LL/2-Luc-M38肺癌细胞株建立骨转移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帕米膦酸钠组、补肾散结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 目的:建立LL/2-Luc-M38小鼠肺癌骨转移模型,探讨补肾散结方对肺癌骨转移及PTHr P、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在C57小鼠骨髓腔接种LL/2-Luc-M38肺癌细胞株建立骨转移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帕米膦酸钠组、补肾散结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帕米膦酸钠组腹腔注射帕米膦酸钠(0.1 ml/次),补肾散结组小鼠以补肾散结方药液灌胃。观察小鼠X线股骨表现和骨转移细胞IVIS荧光信号,骨肿瘤组织病理,骨组织PTHr P、TGF-β1蛋白表达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见明显溶骨性骨破损、肿瘤细胞密集,补肾散结组和帕米膦酸钠组骨皮质轻度破坏、肿瘤细胞减少;帕米膦酸钠组和补肾散结组骨组织肿瘤细胞荧光信号表达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帕米膦酸钠组、补肾散结组骨组织PTHr P、TGF-β1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补肾散结方可能通过抑制TGF-β1、PTHr P蛋白和mRNA表达达到抗肿瘤骨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散结方 肺癌 骨转移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鼠
原文传递
铁皮石斛提取物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陈默 孙懿 赵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0-73,共4页
目的:对铁皮石斛的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保湿类化妆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称重法、细胞水平抗干燥损伤、保湿功能测定和皮肤保湿功效评估等方法综合评价铁皮石斛提取物的保湿性能。结果:铁皮石斛提取物在2 h和4 h均表... 目的:对铁皮石斛的吸湿和保湿性能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保湿类化妆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称重法、细胞水平抗干燥损伤、保湿功能测定和皮肤保湿功效评估等方法综合评价铁皮石斛提取物的保湿性能。结果:铁皮石斛提取物在2 h和4 h均表现出与同等质量的透明质酸钠相当的保湿效果,6 h保湿率也接近50%;能够显著抵御干燥对表皮细胞的损伤,使细胞活力增加,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00μg/ml铁皮石斛防护率可达22.84%,可明显提升细胞活力至62.54%;人体测试结果显示涂抹含有20μg/ml铁皮石斛的乳液后,皮肤水合度逐渐提升,优于空白基质乳液,在2.5 h时水合度相对于使用前增加了16.13%(P<0.01)。结论:铁皮石斛水提物具有较好的皮肤保湿效果,在开发化妆品保湿类产品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保湿性能 皮肤 抗干燥损伤 水合度 化妆品
原文传递
苦参凝胶对新西兰兔阴道黏膜的刺激反应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飞 顾性初 +3 位作者 罗金红 陈凯 蔡金娜 张杰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苦参凝胶对兔阴道黏膜的刺激反应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8只雌性新西兰兔根据体质量水平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基质组。高剂量组予苦参凝胶2次/d,低剂量组予苦参凝胶1次/d,基质组予苦参凝胶基质1次/d,均连续阴... 目的:观察苦参凝胶对兔阴道黏膜的刺激反应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8只雌性新西兰兔根据体质量水平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基质组。高剂量组予苦参凝胶2次/d,低剂量组予苦参凝胶1次/d,基质组予苦参凝胶基质1次/d,均连续阴道给药7 d,1 ml/次。观察各组动物的生存情况及生理生化指标与阴道黏膜刺激反应。结果:各组动物未见死亡,临床观察及大体解剖肉眼观察均未发现任何异常;苦参凝胶各剂量组动物的体质量、摄食量、血常规、凝血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等与同期基质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苦参凝胶对新西兰兔阴道黏膜无明显刺激反应。结论:苦参凝胶对新西兰兔阴道无明显刺激性,且无明显的生理生化毒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凝胶 新西兰兔 阴道刺激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虫草制剂抗肾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江慧星 孔薇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综述虫草制剂抗肾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冬虫夏草及其有效提取物在抗肾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表现在抑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抑制肾小球硬化、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等多方面,体现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优势。
关键词 肾纤维化 冬虫夏草 虫草制剂 综述
原文传递
中医药院校《诊断学》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与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涛 崔松 +3 位作者 王慧颖 贾美君 阮小芬 王肖龙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5,共3页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中医药院校开展《诊断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断深化《诊断学》课程建设。将《诊断学》根据学科内容划分为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四大模块,遵循"整体设计、循序实施、分段评价... 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中医药院校开展《诊断学》教学改革的目的,不断深化《诊断学》课程建设。将《诊断学》根据学科内容划分为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四大模块,遵循"整体设计、循序实施、分段评价"的原则,将这四大模块的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贯穿于课程教学、临床前强化培训及实习巩固三个教学阶段,并对其实施"分模块考核、分阶段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教学改革 课程优化设计 中医药院校
原文传递
加减二仙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亮 陈坤 +1 位作者 薛金贵 唐靖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二仙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妇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二仙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 目的:观察加减二仙汤治疗阴虚阳亢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妇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3),对照组给予福辛普利钠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减二仙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检测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的E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患者的AngⅡ、E2、LH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二仙汤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具有协同降压作用,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围绝经期 加减二仙汤 阴虚阳亢型
原文传递
消痹膏对牛Ⅱ型胶原诱发大鼠关节炎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18
作者 郭梦如 姜婷 +4 位作者 姚广涛 秦亮甫 符胜光 陈华英 甄滢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0-75,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外敷剂消痹膏对牛Ⅱ型胶原诱发的大鼠关节炎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牛Ⅱ型胶原溶液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配制的乳剂注射于Wistar大鼠诱发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外敷剂消痹膏对牛Ⅱ型胶原诱发的大鼠关节炎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牛Ⅱ型胶原溶液与不完全弗氏佐剂混合配制的乳剂注射于Wistar大鼠诱发免疫性关节炎(CIA)大鼠模型,取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扶他林乳胶剂)及消痹膏低、中、高剂量组;另外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大鼠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与阴性对照组于腹部剔毛处外敷黄凡士林,其余各组分别予外敷相应药物。考察各组关节炎指数及抗炎、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痹膏各剂量组给药7 d大鼠足趾容积明显减少(P<0.01或P<0.05),中剂量组给药2 d大鼠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P<0.05),低、高剂量组给药3 d关节炎指数明显降低(P<0.01或P<0.05);消痹膏高剂量组对CIA大鼠组织病理变化分级的改善疗效显著增强(P<0.01),血清IL-4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TGF-β含量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消痹膏低剂量组大鼠组织病理变化分级R值显著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关节炎指数评分、足趾容积、细胞因子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痹膏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痹膏 类风湿关节炎 抗炎作用 免疫调节
原文传递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课程建设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杨 李福凤 +2 位作者 张彤 张伟荣 可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7,共3页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涵盖中医证候发展史、证候模型建立方法、证候模型应用概况、方证相应理论与应用,以及方证相应的经典实验。课程设置贴近中医经典理论、体现中医研究思路、融汇药学基础... "以方测证综合实验方法入门"课程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涵盖中医证候发展史、证候模型建立方法、证候模型应用概况、方证相应理论与应用,以及方证相应的经典实验。课程设置贴近中医经典理论、体现中医研究思路、融汇药学基础知识与中药制备技术,对培育学生辨证技能与科研思维、实现"医药互通"有积极的作用,可望成为一门完善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新型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方测证 医药结合 方证相应 综合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益气开秘方调控肠道Cajal细胞NO-cGMP-PKG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董艳 何春梅 陆金根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影响及其调控肠道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吗啡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酶解法分离及体外培养Cajal细胞,C-Kit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ajal细胞,Fluo-4AM标记Caja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 目的:探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影响及其调控肠道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吗啡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酶解法分离及体外培养Cajal细胞,C-Kit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ajal细胞,Fluo-4AM标记Caja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拍摄模式测定基础钙流,并记录相对荧光强度;加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及蛋白激酶G(PKG)抑制剂,观察其对Cajal细胞胞内[Ca2+]i影响。结果:吗啡诱导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制模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酶解法成功分离小鼠小肠Cajal细胞,Fluo-4AM成功标记Cajal细胞;体外培养各组Cajal细胞均存在钙离子振荡,其中模型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明显减弱,益气开秘方中药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接近正常组;加入外源性NO供体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在数秒内迅速上升,再经PKG抑制剂干预后,细胞内荧光强度迅速下降至接近药物干预前的基础水平。结论:益气开秘方对吗啡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具有一定肠动力恢复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表达,促进NO的释放,发挥NO对Cajal细胞的保护作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NO-cGMP-PKG途径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细胞 信号通路 益气开秘方 慢传输型便秘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