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眼科学报》

作品数1572被引量2839H指数16
《眼科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承办的一本国家级医学期刊。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前院长葛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院长刘奕志担任主编。 主要报道国内外...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眼科学报(英文版)
  •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443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4-1119/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1,572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角膜的研发与应用
1
作者 顾建军 欧展聪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角膜移植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以及角膜成分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的重要手术措施。常规角膜移植在治疗眼表相对良好的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等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有些甚至可以接近90%。为何要开展人工角膜研究与应用?主... 角膜移植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以及角膜成分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的重要手术措施。常规角膜移植在治疗眼表相对良好的角膜病变,如圆锥角膜、角膜营养不良等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有些甚至可以接近90%。为何要开展人工角膜研究与应用?主要由于常规角膜移植在终末期眼表患者的手术复明成功率很低,比如严重的眼部化学伤和热烧伤、角膜缘干细胞缺乏、角膜广泛血管化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角膜 角膜病变 圆锥角膜 手术措施 角膜营养不良 自身免疫性疾病 热烧伤 角膜移植
下载PDF
眼眶减压术后新发复视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朝纳(综述) 刘桂琴(审校)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24-632,共9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又称Graves眼病,是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球突出是TA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的原因。眼球突出一方面会影响美观,另一方... 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又称Graves眼病,是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眼球突出是TA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也是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的原因。眼球突出一方面会影响美观,另一方面可因眼睑闭合不全导致暴露性角膜炎或因眼眶压力增大导致压迫性视神经病变。眼眶减压术用于重度TAO已有过百年历史,从最早经外眦皮肤切开的传统外部切口入路进行骨性眼眶减压及脂肪减压到内镜下经鼻入路眼眶减压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已得到肯定。术后复视是眼眶减压术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眼眶减压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用于美容目的以矫正眼球突出。然而术后的新发复视仍然是困扰众多相关眼科医疗工作者的难题。近年来,多项研究对术后新发复视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并由此对眼眶减压术进行改良,在对术后新发复视的减少方面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该文对眼眶减压术后新发复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促进专科医生更精准地开展TAO的手术,进而提高手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手术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减压术 复视
下载PDF
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3
作者 向楚琪 李凡 +5 位作者 向武 黄绍玢 江志豪 骞元婕 魏雁涛 吕林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9例(9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中山眼科中心收治的9例(9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及疗效,随访(4.96±4.78)个月。结果:患者年龄(30.44±20.11)岁,屈光手术至发病时间(32.10±17.80)个月。4例(44.4%)马蹄形裂孔,1例(11.1%)萎缩性裂孔,4例(44.4%)巨大裂孔;9眼裂孔均位于赤道部前,除2眼(22.2%)为单个巨大裂孔,1眼(11.1%)单个马蹄孔,余6眼(66.7%)均有视网膜周边变性区存在;视网膜脱离范围(3.0±1.12)个象限,8例累及黄斑;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C级以上4眼。视网膜初始复位率为77.8%,最终视网膜复位率100%。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2例硅油填充眼发生并发性白内障,4眼发生术后早期高眼压。结论: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存在的视网膜变性或术后玻璃体牵引的存在可能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激活教师队伍内生动力,推进眼科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高雅 胡安娣娜 +1 位作者 郑丹莹 卓业鸿 《眼科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眼科学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动手实践机会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导师队伍教学主动性不强、活力欠佳等问题,中山眼科中心逐步建立了“行政+专家”的双重教学管理架构... 研究生导师的能力和水平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眼科学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动手实践机会缺乏、创新能力不足,导师队伍教学主动性不强、活力欠佳等问题,中山眼科中心逐步建立了“行政+专家”的双重教学管理架构,引导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推动研究生课程改革、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学质控与学生管理等各项教学改革与决策,通过不断完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共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高质量的眼科学研究生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学 研究生 导师 教育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眼整形专刊简介
5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I0001-I0001,共1页
眼整形外科学是一门交叉专业学科,涉及眼科学与整形外科学。眼整形技术既对眼部畸形进行矫正、恢复功能,又使得外观更为美观。几年来,伴随着内镜技术、计算机应用、组织工程学、生物材料、显微外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眼整形外科也得到蓬... 眼整形外科学是一门交叉专业学科,涉及眼科学与整形外科学。眼整形技术既对眼部畸形进行矫正、恢复功能,又使得外观更为美观。几年来,伴随着内镜技术、计算机应用、组织工程学、生物材料、显微外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眼整形外科也得到蓬勃发展。《眼科学报》特开设眼整形专刊,由中山眼科中心黄丹平教授担任专刊主编,从多角度详细介绍近年来我国眼整形学科的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外科学 眼整形 眼科学 中山眼科中心 计算机应用 组织工程学 内镜技术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视力障碍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婷 谢玉红 +3 位作者 范先明 李冰冰 黄烙明 胡建民 《眼科学报》 CAS 2021年第12期984-991,共8页
目的:调查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视力障碍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20年在泉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视力障碍学生,按照入组条件随机分为引导式教育训练组和对照组,引导式教育训练组进行引导式教育训练,对照组进... 目的:调查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视力障碍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选取2020年在泉州特殊教育学校就读视力障碍学生,按照入组条件随机分为引导式教育训练组和对照组,引导式教育训练组进行引导式教育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采用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Chinese-version low vis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LVQOL)评估视力障碍学生的基线和训练3个月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2例视力障碍学生全部完成了基线和随访时的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进行基线检查时,各组CLVQOL评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各组CLVQOL评分总分均增加,引导式教育训练组从基线59(48.5,80.5)上升到105(97.5,1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81,P<0.001);对照组从基线69(56,85)上升到106(80,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8,P<0.001);引导式教育训练组在CLVQOL评分总分(P=0.021)及阅读和精细工作维度(P=0.004)、日常生活能力维度(P=0.003)的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是一种重要的低视力康复训练方法,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视力 引导式教育训练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低视力生活质量
下载PDF
优化脉冲光技术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赛赛 晏艳霜 +2 位作者 唐细兰 戴慧 杜垚磊 《眼科学报》 2020年第2期76-81,共6页
目的:评价优化脉冲光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有效性。方法:将32例(64只眼)MG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32只眼)与对照组(16例32只眼)。试验组采用OPT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评价优化脉冲光技术(optimal pulse technology,OPT)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的有效性。方法:将32例(64只眼)MG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6例32只眼)与对照组(16例32只眼)。试验组采用OPT治疗。对照组采用小牛血去蛋白滴眼液联合眼睑按摩治疗。分别对治疗前、治疗50 d的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评分、脂质层分级、无创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Keratograph tear break-up time,NIKBUT)、泪河高度(non-invasive tear meniscus height,NI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CFS)、睑脂质量评分(meibum quality score,MQS)和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meibomian gland expressibility score,MGES)及睑缘毛细血管分布评分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OSDI评分降低,脂质层分级提高,NIKBUT,CFS,MQS,MGES及毛细血管分布评分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OSDI评分,脂质层分级,NIKBUT,CFS,MGES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QS及毛细血管分布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ITMH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OSDI评分,脂质层分级,NIKBUT,MQS及毛细血管分布评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T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MGD患者的睑板腺功能,提高泪膜的稳态并改善主观干眼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脉冲光技术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构建中的麻醉剂和激光能量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曹乾忠 洪满珠 唐细兰 《眼科学报》 2019年第4期222-228,共7页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和阿佛丁两种药物对小鼠的麻醉作用以及不同激光能量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造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200,300和400 mW的532 nm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每组再按1:1分为2个亚组,随机使用4.3%... 目的:比较水合氯醛和阿佛丁两种药物对小鼠的麻醉作用以及不同激光能量对脉络膜新生血管造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以200,300和400 mW的532 nm激光进行视网膜光凝;每组再按1:1分为2个亚组,随机使用4.3%水合氯醛或1.2%阿佛丁进行小鼠腹腔注射麻醉。在激光光凝后第4,7,10和14天进行视网膜荧光素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SD-OCT检查,在第14天时对脉络膜行IB4染色检查。结果:阿佛丁和水合氯醛诱导小鼠进入麻醉时间长分别为(120±30)s和(150±45)s,持续时间分别为(30±15)min和(50±20)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1);发生不可逆性白内障的比率分别为2/24和1/24,麻醉导致的死亡数分别为1和0只,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51,P=0.300)。200,300和400 mW三个激光能量组的造模成功率分别为9.38%,37.5%和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FFA显示:造模成功的小鼠在4 d时荧光素渗漏达到高峰,随后荧光素溢漏的面积逐渐减小。结论:与阿佛丁相比,水合氯醛对小鼠的麻醉维持时间长且不会增加病死率和不可逆性白内障的发生率;400 mW的532 nm激光能量是诱发CNV的较好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小鼠动物模型 激光 麻醉剂
下载PDF
维生素A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悦 刘祖国 +3 位作者 陈小平 张适 虞东芳 李朝阳 《眼科学报》 2006年第4期229-232,243,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3组:A、B、C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维生素A)诺沛凝胶滴... 目的:探讨维生素A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3组:A、B、C组为SD-Wistar大鼠行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SD鼠为受体,Wistar鼠为供体,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维生素A)诺沛凝胶滴眼液组,C组为0.1%地塞米松滴眼液组,另设D组为正常眼组。术后不同时间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移植排斥指数(RejectionIndex,RI)。通过结膜组织学切片HE、PAS染色,并运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膜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结果:观察期间检测结膜杯状细胞发现,A、B、C组杯状细胞数量均少于D组(P<0.01),A、B、C组内部比较,以C组数量为多,其次为B组,有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A具有保护角膜移植引起的结膜杯状细胞减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A 诺沛凝胶 角膜移植 杯状细胞 大鼠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眼铁质沉着症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益文 蔡小于 +1 位作者 汪振芳 陈秀琦 《眼科学报》 200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眼铁质沉着症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图像特征及异物的检出率。方法:应用UBM对16例眼铁质沉着症患者进行检查,分析UBM图像,同时与X线眼眶照片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6例眼铁质沉着症患者UB... 目的:探讨眼铁质沉着症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图像特征及异物的检出率。方法:应用UBM对16例眼铁质沉着症患者进行检查,分析UBM图像,同时与X线眼眶照片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6例眼铁质沉着症患者UBM检查均显示不同组织的铁锈沉着。X线眼眶照片显示异物残留者10例中,UBM检查显示异物残留者4例,X线检查未见异物残留者6例中,UBM检查显示异物残留者1例,手术取出异物11例。UBM显示异物图像为高强反射声影,有超声伪影,铁质沉着症的UBM图像特征为多发性点状、斑片状或线状高强回声、无超声伪影。结论:UBM能准确显示眼内异物位置及铁锈沉着部位,但异物的检出率较X线照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眼铁质沉着症 眼内异物
下载PDF
双侧人工晶状体眼立体视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罗书科 林振德 +1 位作者 俞阿勇 黎健菁 《眼科学报》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的恢复。方法:分为双眼人工晶状体组及正常老年人组,检影验光后测量远矫正下和近矫正下的近视力并应用Randot stereotests图分别检查两种矫正下的近立体视锐度。结果:远矫正下... 目的: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的恢复。方法:分为双眼人工晶状体组及正常老年人组,检影验光后测量远矫正下和近矫正下的近视力并应用Randot stereotests图分别检查两种矫正下的近立体视锐度。结果:远矫正下两组的双眼近视力分别是0.51±0.15和0.52±0.17(LogMar),立体视锐度分别是(101±59)弧秒和(112±55)弧秒。近矫正下两组的双眼近视力分别是0.09+0.10和0.11± 0.11,近立体视锐度分别是(33±11)弧秒和(34±10)弧秒,两组间两种矫正下的近视力和近立体视锐度均无差异(P>0.05),两组内近矫正下的近视力和近立体视锐度均明显优于远矫正下(P<0.01)。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近立体视锐度可以恢复到正常同龄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视锐度 人工晶状体 近视力 老年 白内障
下载PDF
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汤学付 董诺 汪振芳 《眼科学报》 2005年第2期74-78,共5页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烧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4年6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外伤病区住院的眼烧伤患者29例34只眼。其中Ⅱ度烧伤4只眼,Ⅲ度5只眼,Ⅳ度25只眼。Ⅳ度烧伤中角膜缘100%缺血者7只眼,角膜缘缺血小... 目的:评价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在眼烧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9月~2004年6月在中山眼科中心外伤病区住院的眼烧伤患者29例34只眼。其中Ⅱ度烧伤4只眼,Ⅲ度5只眼,Ⅳ度25只眼。Ⅳ度烧伤中角膜缘100%缺血者7只眼,角膜缘缺血小于100%者18只眼;结膜严重坏死累及巩膜者12只眼。全部患者行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前均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术后随访2~6个月,观察角结膜上皮生长情况,羊膜、组织粘合剂贴附情况,炎症及视力等。结果:Ⅱ、Ⅲ度烧伤及部分Ⅳ度烧伤[角膜缘缺血小于100%有27只眼,手术后全部上皮缺损愈合,缺损愈合时间为术后8~42d,(23.9±8.0)d;Ⅳ度烧伤角膜缘100%缺血角膜溃疡溶解的7只眼,除1只眼失访外,6只眼局部溃疡静止。4只眼视力无变化,29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可以迅速恢复烧伤眼表的完整性,有效地防止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角巩膜溃疡穿孔,睑球结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严重的Ⅳ度烧伤(角膜缘100%缺血),组织粘合剂粘合羊膜手术有助于阻止角巩膜溃疡穿孔,重建结膜表面,恢复眼前段血供,防止睑球粘连,但由于角膜缘干细胞完全缺陷,恢复角膜表面的完整性,尚需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粘合剂 羊膜 眼烧伤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2004年6月 睑球结膜粘连 溃疡穿孔 2002年 烧伤治疗 烧伤患者 眼科中心 Ⅱ度烧伤 药物治疗 术后随访 上皮生长 Ⅲ度烧伤 愈合时间 角膜溃疡 局部溃疡 不同程度
下载PDF
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治疗角膜穿孔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穗桦 王登珍 +2 位作者 王华 姜涛 黄振平 《眼科学报》 2004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通过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的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的临床观察总结,探讨角膜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002年间5例因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经保守治疗一周无效的患者进行板层角膜移植... 目的:通过对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的患者实施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的临床观察总结,探讨角膜穿孔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2002年间5例因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发生角膜穿孔、经保守治疗一周无效的患者进行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对术后一年的临床随访观察资料进行总结讨论。结果:5例患者角膜穿孔均获得良好愈合,术后前房形成良好,眼前节炎症迅速控制,视力恢复快,经一年后视力达0.15—1.0,平均视力0.51。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穿孔区轻度瘢痕性浑浊呈半透明状,余处角膜透明,均无新生血管。5例患者虹膜均无前后粘连。角膜曲率及角膜地形图显示轻度陡峭或扁平,无显著改变。结论: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是治疗角膜深层异物剔除术后角膜穿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层角膜移植镶嵌术 角膜穿孔 眼前节炎症 视力
下载PDF
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P21^(waf1/cip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14
作者 岳红云 张百红 《眼科学报》 2001年第4期206-208,共3页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在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Eye-lip Primary MalignantTumor,E-LPM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人P21waf1/cip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 目的:分析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在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Eye-lip Primary MalignantTumor,E-LPMT)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人P21waf1/cip1蛋白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trept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SP)染色方法检测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病理切片。结果: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于部分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细胞核中,61例患者病理切片染色后得出不同类型的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基底细胞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鳞状上皮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1);鳞状上皮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睑板腺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且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化程度高的乳头状癌和囊腺癌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大于分化程度低的结节型肿瘤组织组织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P<0.01)。结论: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21waf1/cip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眼科学报2001;17:206~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原发性恶性肿瘤 P21^wafl/cipl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表达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伤口愈合的影响
15
作者 戴超 刘翔 《眼科学报》 2000年第4期228-230,223,共4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家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2只家兔24只眼随机分为6组并制成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采用测量伤口愈合强度,液闪计数测量伤口愈合时^3H-TdR的掺...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家兔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12只家兔24只眼随机分为6组并制成自体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采用测量伤口愈合强度,液闪计数测量伤口愈合时^3H-TdR的掺入率,AgNORs染色成纤维细胞计数,AgNORs染色、HE染色、VG染色和电镜等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对家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表皮生长因子点眼能增加家兔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8天、14天、21天伤口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能增加术后14天、21天伤口愈合时^3H-TdR的掺入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能增加术后8天伤口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表皮生长因子点眼增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伤口愈合的强度,增加伤口愈合时DNA的合成,在早期(术后8天)能明显增加伤口处成纤维细胞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穿透性角膜移植 伤口愈合
下载PDF
Contrast of the Effect of Alomide and Sodium Cromoglyc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Eye Diseases
16
作者 Wenlan Zhang, Zhende Lin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Huadu People’ s Hospital, Guangzhou 510800, China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ses, Guangzhou 510060 China 《眼科学报》 2000年第3期214-216,共3页
Purpos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omide and sodium cromoglycate eye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conjunctivitis, vernal conjunctivitis and 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 Purpos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lomide and sodium cromoglycate eyedrops in the treatment of atopic conjunctivitis, vernal conjunctivitis and 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 study was used. Alomide and sodium cromoglycate eyedrops used to trea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for two weeks. The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With respect of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effect, the effectiveness rate was 83. 6% in alomide group, and 63. 3% in sodium cromoglycate group, which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tatistically. With respect of itching alleviation, alomide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odium cromoglycate. No adverse effects were found in both groups. Conclusion: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alomide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Eye Science 2000; 16: 214-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眼病 药物疗法 Alomide 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6mm无缝线切口与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17
作者 易魁先 郦全福 《眼科学报》 1999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评价角膜缘后界6mm无缝线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以12点角膜缘后界为切点作6mm水平“一”字形巩膜隧道切口,对50例5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折叠式人工晶体... 目的:评价角膜缘后界6mm无缝线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以12点角膜缘后界为切点作6mm水平“一”字形巩膜隧道切口,对50例55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53眼术毕巩膜切口不作缝线,2眼因后囊膜破裂改为12mm切口囊外摘除术。结果:切口无缝线病例术后1周裸眼视力≥0.6占92.4%,≥1.0占50.9%;术后1个月视力≥0.6占98.1%,≥1.0占67.9%。术后1周与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63±0.36D、0.61±0.33D,与术前平均散光0.60±0.48D相比,无明显差别(t检验P>0.05)。结论:角膜缘后界无缝线6mm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术后角膜散光小,值得临床推广。眼科学报1999:15:262-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 无缝线切口 非折叠式 人工晶体植入
下载PDF
Inhibition Effect of Cyclosporin A on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 in Vitro
18
作者 Zhaoyan Wang, Yannian Hui, Ming HuEye Center, Xijing Hospital, 4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 , China 《眼科学报》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Purpose: To select effective drugs against cellular proliferation in the vitreous. Methods: Cyclosporin A (0. 125mg/l - 4.0mg/l) was added to cultures of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RPE) cells with or without ma... Purpose: To select effective drugs against cellular proliferation in the vitreous. Methods: Cyclosporin A (0. 125mg/l - 4.0mg/l) was added to cultures of 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RPE) cells with or without macrophage - conditioned medium (MCM) . Proliferation rate of the cells was measured with (3H) - thymidine incorporation and liquid scintillation techniques on days 3 and 5.Results: Cyclosporin A at a dosages of 0. 125mg/l had a slight inhibition on human RPE cells proliferation (-3.8%-4.1%, P>0.05).Cyclosporin A at a dose ranging from 0.25mg/l to 4.0mg/l inhibited cellular proliferation effectively and in a dose - dependent manner (8.7% -95.1%, P<0.05 r=0.94, P<0.001) with its ID50 of 1.49mg/l. In the culture of RPE with MCM, the inhibition on day 5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on day 3. Conclusion : Cyclosporin A had an effective inhibition on human RP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t may be of potential use clinically. Eye science 1998; 14 : 41 - 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 视网膜 色素上皮细胞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柔红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兔房水中柔红霉素及其脂质体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明星 利华明 +1 位作者 李绍珍 潘苏华 《眼科学报》 1998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柔红霉素(daunorubicine,DNR)及其脂质体在房水中维持的浓度及时间。方法:20只兔眼于晶体囊外摘除术中分别注入0.1ml之1mg/ml DNR及其脂质体(LDNR),术后12、24、48小时和1周时间采集房水,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DNR... 目的:探讨药物柔红霉素(daunorubicine,DNR)及其脂质体在房水中维持的浓度及时间。方法:20只兔眼于晶体囊外摘除术中分别注入0.1ml之1mg/ml DNR及其脂质体(LDNR),术后12、24、48小时和1周时间采集房水,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房水中DNR的浓度。结果:术后12、24、48小时注入DNR和LDNR眼均可测出DNR,且LDNR眼浓度明显高于DNR眼,术后1周LDNR眼仍可测出DNR,但注入DNR眼无法测出。结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测定兔房水中的DNR浓度,且LDNR眼浓度明显高于DNR眼,有明显的缓释延时效应。眼科学报1998;14:232~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脂质体 房水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IOL Surgery 被引量:1
20
作者 P.Ranga Reddy Venkateshwara Rao Puligala 《眼科学报》 1993年第1期19-20,共2页
Tremendous progress is made in recent time in the field of Ophthalmology especially after advent of IOL implantation surgery. Recent advance in anaesthesia/lOL, designs/IOL, quotings/cantering, techniques/advances in ... Tremendous progress is made in recent time in the field of Ophthalmology especially after advent of IOL implantation surgery. Recent advance in anaesthesia/lOL, designs/IOL, quotings/cantering, techniques/advances in operating microscope and advances in suture materials/needles etc. will b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implantation surgery LE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