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7111被引量31888H指数37
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256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6-1019/S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1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作物学报》第五届编委会名单
1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梯度乙醇沉淀工艺对灵芝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陆建能 麦碧仪 +5 位作者 刘义军 赵雨诗 陈云兰 林丽静 周大圣 张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6-824,共9页
灵芝多糖是灵芝子实体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其在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护肝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揭示梯度乙醇沉淀工艺对灵芝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赤灵芝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除杂,热水浸提工艺提取灵芝多糖,采用不同... 灵芝多糖是灵芝子实体主要的功效成分之一,其在提高免疫力、抗肿瘤、护肝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为了揭示梯度乙醇沉淀工艺对灵芝多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赤灵芝为原料,采用无水乙醇除杂,热水浸提工艺提取灵芝多糖,采用不同乙醇浓度(40%、50%、60%、70%、80%、90%,V/V))梯度沉淀灵芝多糖,分别得到GLP40、GLP50、GLP60、GLP70、GLP80、GLP90等6个多糖组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近红外光谱仪、凝胶色谱仪等现代仪器对灵芝多糖组成、官能团特征、分子量分布等结构特征,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生长效果等生物活性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6个灵芝多糖组分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且以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为主,其中GLP40主要由甘露糖和木糖组成,GLP50、GLP60、GLP70、GLP80和GLP90主要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6个多糖组分中GLP80和GLP90的葡萄糖占比最高。6个灵芝多糖组分在892.9、1048~1084 cm-1等处的典型官能团完整,相互之间无明显差异,皆为β-型葡聚糖构型。6个灵芝多糖组分的分子量存在差异,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与峰位分子量均呈正相关,GLP40、GLP50、GLP60、GLP70、GLP80、GLP90的分子量范围分别为97~14925、99~49410、98~32030、3614~19589、3614~10795、4385~11084 g/mol,低浓度乙醇下高分子量灵芝多糖优先沉淀。6个多糖组分均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其中GLP90比其他组分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6个灵芝多糖组分均有助于促进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生长。本研究结果为灵芝多糖提取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乙醇 梯度沉淀 多糖 理化特性
下载PDF
湛江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宝山 窦美安 +4 位作者 安东升 严程明 马海洋 黄松 苏俊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506-1514,共9页
探究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为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960—2020年湛江地区气象站点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及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统计数据,以参考... 探究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为气候变化下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气象灾害防御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1960—2020年湛江地区气象站点逐日地面观测资料以及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的统计数据,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和降水量确定的干燥度指数(AI)为干旱指标,分析该地区干湿气候变化特征,并确定气候变化对3种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湛江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波动较大,年平均降水量1534.41 mm,上升趋势不显著;气温以0.18℃/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年平均ET0和AI分别为1242.72 mm/a和0.87,上升趋势不显著。依据干燥度指数年变化情况,1—4月和10—12月是湛江地区干旱易发生时段。1990—2020年该地区水稻、糖蔗和花生产量呈显著增长趋势,4月干燥度指数升高降低3种作物的产量,5月干燥度指数升高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而对水稻和糖蔗产量影响不显著,6月气温升高和降水量减少有利于显著提高水稻和花生产量。糖蔗产量受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不显著,而12月干燥度指数升高显著提升糖蔗产量。本研究结果对湛江及周边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及提高农作物生产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参考作物蒸散量 干燥度指数 降水量 作物产量
下载PDF
卡亚和杂交构树的饲用营养价值及其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果 尚秀华 +2 位作者 张沛健 高丽琼 彭彦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我国饲料资源供求关系出现精饲料缺、蛋白质饲料缺、绿色饲料缺和总量不足的“三缺一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蛋白饲料严重匮缺。卡亚和杂交构树作为2种新型优质的木本蛋白饲料资源,具有极高的饲用生产潜力。本研究以卡亚和杂交构树叶片为... 我国饲料资源供求关系出现精饲料缺、蛋白质饲料缺、绿色饲料缺和总量不足的“三缺一不足”的现象,尤其是蛋白饲料严重匮缺。卡亚和杂交构树作为2种新型优质的木本蛋白饲料资源,具有极高的饲用生产潜力。本研究以卡亚和杂交构树叶片为试验材料,对二者的常规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合饲料相对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对2种木本饲料植物进行饲用价值的评估分析,并对各营养成分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卡亚和杂交构树的粗蛋白质含量均超过20%,且粗纤维含量均低于15%;Ca、P、K、Mg、Fe、Zn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均较高,其中卡亚的钙磷比为1.82∶1,满足一般饲料中的钙磷比需求,而杂交构树的钙磷比为8∶1,远高于一般饲料中钙磷比的需求;卡亚和杂交构树中EAA/NEAA均在60%以上,且EAA/TAA均大于40%,二者样品中的限制性氨基酸和含硫氨基酸种类全面且含量丰富。结合饲料相对值(RFV)对卡亚和杂交构树进行评定的结果显示,卡亚属于特级饲料原料,杂交构树属于优级木本饲料原料,二者作为粗饲料整体效果均较好,饲用价值高。因此,卡亚和杂交构树二者均属于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氨基酸的优质木本蛋白饲料原料,在禽畜日粮中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和发展潜力。与杂交构树相比,卡亚的粗蛋白含量更高、粗纤维含量更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更低,且钙磷比例更合理,具有更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亚 杂交构树 饲用营养价值 钙磷比 限制性氨基酸
下载PDF
橡胶/香露兜间作对香露兜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昂 李丽华 +5 位作者 钟壹鸣 钟大玲 秦晓威 吉训志 周艳飞 鱼欢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5-544,共10页
香露兜是中国热带地区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其叶片香气成分含量是鉴定香露兜品质的关键指标。香露兜适宜在遮阴条件下种植,其中在橡胶林下间作香露兜是海南地区常见的栽培模式,但橡胶间作香露兜后对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的影响仍未探明。本... 香露兜是中国热带地区特色香料作物之一,其叶片香气成分含量是鉴定香露兜品质的关键指标。香露兜适宜在遮阴条件下种植,其中在橡胶林下间作香露兜是海南地区常见的栽培模式,但橡胶间作香露兜后对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的影响仍未探明。本研究拟通过盆栽试验,对比橡胶/香露兜间作处理和香露兜单作条件下土壤理化性质和香露兜叶片香气成分种类与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橡胶/香露兜间作处理与香露兜单作相比,显著提高土壤容重13.63%,土壤碱解氮含量59.71%,土壤速效磷含量193.03%、土壤速效钾含量9.78%,土壤pH降低1.00(P<0.05);间作和单作处理共检测出10类68种香气成分,间作与单作相比,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烃类和酚类的物质种类数量分别减少56.52%、14.29%、33.33%、20.00%、28.57%(P<0.05);尽管呋喃类、烃类和酮类的香气成分含量分别显著减少65.28%、20.88%和69.00%,但醇类、呲咯类、酯类和呋喃酮类香气成分含量分别增加31.50%、597.56%、122.78%、96.89%(P<0.05)。土壤pH降低是香露兜叶片酮类、呋喃类、呋喃酮类、烃类和酚类香气成分组成减少的主要原因;间作模式通过降低pH、提高土壤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醇类、呲咯类、酯类含量,减少呋喃类、烃类含量;吡咯类物质是香露兜叶片主要香气成分物质,因此,橡胶/香露兜间作模式显著促进香露兜香品质提升。研究结果对优化和推广橡胶间作香露兜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胶农增收以及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香露兜 间作 香气成分 土壤 理化性质
下载PDF
荔枝果实干制加工的热烫和无硫护色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志强 沈夏筠 +2 位作者 林育钊 曾玲珍 林河通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14-621,共8页
荔枝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业潜力。然而,在高温高湿季节,采后荔枝果实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果皮褐变、病原菌侵染等品质劣变现象。因此,荔枝果实除鲜食外,常被加工成不同的商业产品,特别是荔枝果... 荔枝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商业潜力。然而,在高温高湿季节,采后荔枝果实极易发生腐烂变质、果皮褐变、病原菌侵染等品质劣变现象。因此,荔枝果实除鲜食外,常被加工成不同的商业产品,特别是荔枝果干。干制荔枝由于干制加工时间较长,易发生果皮褐变,导致其外观色泽、产品质量和风味丧失,最终限制荔枝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干制加工工艺,以延缓干制荔枝果皮褐变,稳定荔枝果皮外观色泽,提高干制荔枝的产品品质。有研究报道,热烫和无硫护色液可以通过钝化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而减缓园艺产品在干制加工过程中发生酶促褐变,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然而,未见关于利用安全护色技术延缓荔枝果实干制加工过程中果皮褐变发生和稳定其外观品质的研究报道。因此,为控制荔枝果实在热风干制过程中发生褐变,研究干制荔枝果实加工的热烫和无硫护色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浸酸热烫(热烫温度、热烫时间和柠檬酸浓度)和不同无硫护色液(柠檬酸、氯化钠和抗坏血酸)对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钝化作用,分析干制荔枝果实加工的最佳浸酸热烫和无硫护色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热烫温度为95℃,热烫时间为3 min,柠檬酸浓度为0.3%时,荔枝果实的热烫效果最佳;当无硫护色液配比为0.2%柠檬酸+2.0%氯化钠+0.3%抗坏血酸时,对荔枝果实干制品的护色效果最好。因此,上述适宜工艺参数能有效控制荔枝果实干制过程中的果皮褐变,较好地保持荔枝果实干制产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果实 干制 热烫 无硫护色
下载PDF
腰果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中润 黄伟坚 +3 位作者 黄海杰 肖丽燕 高玲 徐丽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48-954,共7页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调查、收集和筛选,农业农村部乐东腰果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和保存了400余份腰果种质资源,这些腰果种质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海南省和云南省,以及巴西、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越南、泰国等地,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调查、收集和筛选,农业农村部乐东腰果种质资源圃已收集和保存了400余份腰果种质资源,这些腰果种质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海南省和云南省,以及巴西、莫桑比克、坦桑尼亚、越南、泰国等地,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无腰果品种DUS测试指南,难以有效保护腰果种质资源和腰果育种者的合法利益。在参考腰果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农业农村部“乐东腰果种质圃”的资源进行性状测试调查,收集了丰富的腰果种质资源各类性状数据,研制了腰果品种DUS测试指南。本研究详细介绍了指南的研制过程和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繁殖材料的要求、测试性状的选择、DUS判定标准、性状表和技术问卷等,其中性状表是本测试指南的核心内容。腰果品种DUS测试指南仅适用于目前世界热区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一个种。腰果的繁殖材料一般为嫁接苗,有时为了缩短测试时间,也可将接穗作为繁殖材料。测试性状总共41个,包括35个基本性状和6个选测性状。叶片、果梨和坚果是测试性状的主要来源,其测试性状分别为11个、11个和10个,分别占性状总数的26.8%,26.8%和24.4%。植株、枝条、花、果仁和物候的测试性状均较少,分别只有1个、2个、2个、3个和1个。分组性状6个,包括植株类型、叶片形状、果梨形状、果梨颜色、坚果基部形状和坚果缝合线突出部与顶点相对位置。标准品种共20个,其中优良腰果品种FL30和HL2-21的使用频次较高,分别为13次和10次。指南还提供了55张实物图和11张示意图,可为腰果品种DUS测试提供帮助。腰果品种DUS测试指南的研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为申请腰果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果 DUS测试 指南研制 测试性状
下载PDF
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的选育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辉明 林辉锋 +3 位作者 莫智龙 陈昌铭 曹奕鸯 熊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64-970,共7页
白掌又名白鹤芋,原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当前市场主栽品种基本源于国外,多为人工杂交产生的后代。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对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组进行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已... 白掌又名白鹤芋,原产于美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天南星科白鹤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花观叶盆栽植物,当前市场主栽品种基本源于国外,多为人工杂交产生的后代。利用人工诱变技术对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组进行加倍的多倍体育种方法已应用于观赏花卉新品种的选育,多倍体植株具有叶片增大、叶色加深、花朵变大、花色艳丽等优良性状,与二倍体比较,目标性状的观赏价值更高。利用化学诱变产生多倍体是目前人工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的诱导方法,其具有操作简易、突变率高、专一性强和适用性广等特点。秋水仙素是目前主要采用的多倍体化学诱变剂,其诱导的效果与诱导时间、使用的浓度、处理的植物种类和器官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以白掌‘美酒’的组培苗愈伤组织为材料,优化四倍体白掌诱导方法,经秋水仙素浸泡处理后,开展试管苗形态学初筛、田间种植优选及株系比较试验,同时进行染色体计数、气孔大小和基因组大小比较、四倍体白掌新品种选育。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四倍体白掌的方式为0.10%秋水仙素浸泡处理7 d,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选育出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在设施大棚种植时自然花期为4-6月,与对照‘美酒’相比,叶片长和宽、叶柄长和直径、叶鞘长、佛焰苞苞片长和宽、花梗长和直径、肉穗花序长和直径、气孔长度和宽度、气孔密度均差异极显著,根尖染色体数为2n=4X=60,是对照(2n=2X=30)的2倍。流式细胞仪测定DNA显示,‘绿萌’基因组大小为10.87 Gb,对照‘美酒’基因组大小为5.73 Gb,鉴定为四倍体白掌新品种。本研究利用人工化学诱变方法选育的四倍体白掌新品种‘绿萌’,具有叶片增厚、叶色加深、茎杆变粗、叶柄变粗、花梗变粗、肉穗花序变粗等特点,大大提高了白掌的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掌 化学诱变 选育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23份黄皮种质资源的品质评价 被引量:23
9
作者 喻华平 赵志常 +1 位作者 高爱平 罗睿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57-1364,共8页
为科学评价黄皮种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3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VC含量、总酸、可溶性糖、糖酸比11项品质指标,... 为科学评价黄皮种质果实品质奠定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以23份黄皮种质资源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VC含量、总酸、可溶性糖、糖酸比11项品质指标,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黄皮品质评价指标,并对23份黄皮种质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单果重、VC、蛋白质、可溶性糖、总酸和糖酸比的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其中黄皮果实的糖酸比变异系数最大,高达108.57%,不同黄皮种质间营养成分的含量差异大,具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和多样性;而果实横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下,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仅6.98%,黄皮外观形状、大小遗传比较稳定、改良空间较小;23份黄皮种质的各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5.41%;通过计算得到第1~4主成分因子得分和品质指标的综合得分,其中第1、2主成分在黄皮品质综合评价中起到关键作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A3,得分最低的为G1;对黄皮种质资源的品质影响较大且相对独立的有单果重、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溶性糖、总酸和糖酸比这6个指标;将6个具有代表性的品质指标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15处,可得到4大类群,第Ⅰ大类群有A3和Y-2,果实大、可食率较高、糖酸比高,风味偏甜,品质优良,第Ⅱ大类群有X1、Y-1、G2和B1,果实较大,形状多样,可食率高,可溶性糖和糖酸比较低,品质较差,第Ⅲ大类群包括300-1、J2、300-2、9-3、H1、A1、Z1、A2、N-3这9份黄皮种质,其果实大小偏低,可食率较高,酸甜适中,第Ⅳ类群包括A5、N-1、H2、A6、T1、G1、J1、J3这8份种质,其果小,可食率低,可溶性糖较低,总酸较高,糖酸比极低,口感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综合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揭示火龙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潜在颜色变化
10
作者 杨运良 苏彩虹 +2 位作者 李红义 蔡岳 李建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34,共10页
火龙果的发育可分为幼果期(Y)、转色期(C)和成熟期(M)。本研究综合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方法,探讨火龙果发育过程中理化和结构变化的分子机制,特别关注调节果皮和果肉颜色变化的因素。本研究在每个对照组中发现了大量差异表达的... 火龙果的发育可分为幼果期(Y)、转色期(C)和成熟期(M)。本研究综合运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方法,探讨火龙果发育过程中理化和结构变化的分子机制,特别关注调节果皮和果肉颜色变化的因素。本研究在每个对照组中发现了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和代谢物。在火龙果不同发育阶段观察到大量的生化和生理变化,鉴定出214种代谢物。KEGG分析显示,各对照组的黄酮和黄酮醇信号通路均显著丰富。Y期和C期的内外果色差异较大。在Y期、C期,3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中,Cluster-12747.5686的表达上调,Cluster-1339.0和Cluster-12747.15079的表达下调。9个差异表达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花/果实色素前体原花青素B1、B2和C1,也被下调。这一综合分析方法有助于解释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并阐明了果实发育过程中发生的大量分子、理化和结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发育时期 火龙果 代谢组学 果肉颜色变化 转录组学
下载PDF
斑兰叶叶部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11
作者 苟亚峰 薛超 +5 位作者 高圣风 孙世伟 秦晓威 鱼欢 田甜 刘世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27-2533,共7页
斑兰叶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香料备受消费者喜爱,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叶片,但叶部病害成为影响斑兰叶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对斑兰叶叶部病害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本研究通过调查斑... 斑兰叶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香料备受消费者喜爱,其主要食用部位为叶片,但叶部病害成为影响斑兰叶产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目前,国内外关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对斑兰叶叶部病害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本研究通过调查斑兰叶叶部病害发生流行规律,明确叶部病害主要发病时期及病害种类,并对叶部不同病害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推动斑兰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斑兰叶叶部病害的发生主要从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到翌年4月结束,对这个时期的不同病害通过病原菌的菌落形态、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鉴定和致病性测定,采用离体叶片和活体盆栽苗2种方式测定分离的28株菌株的致病性,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最终得到9株致病菌BDC4121、BDC11221、BDC4112、BDC21112、XYS211、LSS112、LSS214、LSS213、LSS221。通过产孢培养基筛选发现致病菌BDC11221在绿豆液体培养基、摇床培养5~7d产孢,LSS214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30 d左右产孢,BDC4121、BDC4112、XYS211、LSS112、LSS221、LSS213在PDA培养基28℃下恒温培养7~10 d产孢;并结合ITS1/ITS4鉴定和孢子显微结构观察,确定9株致病菌主要分布在篮状菌属(Talaromyces)、镰刀菌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附球菌属(Epicoccum)、拟盘多毛孢菌属(Pestalotiopsis)、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链格孢属(Alternaria)及Acrocalymma属。下一步将结合多基因组测序技术对致病菌进行分子鉴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兰叶 叶斑病病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辣椒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特征分析
12
作者 张颖 蔡小桃 +4 位作者 谢炳春 韦丽丽 徐小万 张碧佩 吴智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中一种保守的分子机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逆境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受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调控。为了解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在辣椒基因组中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14个辣椒... DNA甲基化与去甲基化是表观遗传修饰中一种保守的分子机制,参与植物生长发育、次生代谢和逆境胁迫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受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的调控。为了解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在辣椒基因组中的特征,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鉴定出14个辣椒DNA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辣椒基因组中含10个DNA甲基转移酶和4个去甲基化酶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介于294~2037 aa之间,不均匀分布于除6号和11号染色体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基因所含的外显子数目在1~21之间,关系较近的基因拥有的保守域基本一致。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显示,CaCMT1和CaMET1-like在所有组织的表达量均很低,而CaDRM1-like2和CaROS1-like2在所有组织中表达量均较高。通过qPCR分析基因在高温和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对比高温处理的整个时期,发现处理3 h的材料中甲基化修饰酶基因表达量变化最明显,上调最高的基因分别为CaROS1-like2和CaROS1-like1;盐胁迫诱导下的材料在12 h处理时甲基化修饰酶基因最敏感,有9个基因表达量达到峰值,上调最高的基因分别为CaROS1-like2和CaDRM1-like1。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辣椒DNA甲基化修饰酶基因家族在表观遗传学中的调控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DNA甲基化 果实发育 非生物胁迫 表达分析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古晓威 陈帮乾 +3 位作者 云挺 李广洋 吴志祥 寇卫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8-429,共12页
海南岛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世纪以来,海南省的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橡胶林作为当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面积因全球胶价的快速攀升增加了约50%,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橡... 海南岛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大热区之一,森林资源极其丰富,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本世纪以来,海南省的经济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橡胶林作为当地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植面积因全球胶价的快速攀升增加了约50%,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橡胶等人工林的增长将对森林的结构和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监测森林现状及动态变化可为海南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依据。本文联合Landsat/Sentinel-2光学和PALSAR/PALSAR-2雷达多源遥感影像为数据源,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监测海南岛2007—2018年的森林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7—2018年海南岛森林面积增长显著,从2007年的1.94×10^(4)km^(2)增长至2018年的2.15×10^(4)km^(2),覆盖率从56.43%上升到62.59%,森林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0.99%;(2)2007—2018年,在海南岛18个市(县)中有15个市(县)的森林面积呈正增长趋势,其中增长排前5的市(县)(儋州市、澄迈县、琼海市、临高县、定安县)增长面积占正增长市(县)总增长面积的68.78%,仅有东方市、三亚市和琼中县3个市(县)的森林面积有所下降,分别下降了13、76、113 km^(2);(3)森林增长集中分布在海拔小于200 m和坡度小于8°的区域,分别占增长总面积的92.88%和91.43%;(4)橡胶林的增长是森林面积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橡胶林面积增长最多的5个市(县)其森林面积也增长最多,这5个市(县)的橡胶增长总面积占森林总增长面积的63.40%;(5)森林损失区域集中在海南岛南部、西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高郁闭度森林(如橡胶林)逐步转换为郁闭度较底的热带果园(如芒果园等),另外旅游建设开发、城市化和水利建设等也导致了部分森林损失。研究总体显示,海南岛2007—2018年森林在低海拔平缓区域增长显著,森林消长具有一定的空间差异性,中部山区森林持续保持较高的覆盖度且较少大面积森林损失,总体增长模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森林 时空动态 海南岛 橡胶林 遥感
下载PDF
灰肉红菇与其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探究
14
作者 祁亮亮 吴小建 +3 位作者 李俐颖 莫长明 郎宁 陈振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0-437,共8页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功能。结果表明,H、JH、FH、DZ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均匀度相似,但H丰富度最高,红菇属(H、JH、FH)土壤真菌的丰富度高于乳菇属(DZ);H、JH、FH、DZ共有OTUs463个,H特有121个;门水平上,H子实体下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与担子菌门丰度较JH、FH、DZ高,DZ与H、JH、FH在球囊菌门、芽枝霉门丰富度上呈极显著差异;属水平上,H子实体下土壤真菌红菇属、丝盖伞属丰度较JH、FH、DZ高,DZ中青霉属、Saitozyma、黄丝曲霉属较其他组别丰度高,大团囊菌属、喇叭菌属、小球腔菌属、Paraphaeosphaeria、丝盖伞属等与H关联度高,与JH、FH、DZ关联度较低,但H、JH、FH、DZ土壤真菌属的丰度无显著性差异;特定物种丰度方面,H中Gliocephalotrichum humicola、Talaromycesruber、玫瑰红菇较其余组别丰度高,排名前十的物种无显著性差异,但H子实体下土壤真菌Aspergilluscitocrescens在同属间(H,FH,JH)两两比较丰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功能方面,H具有共生作用的土壤真菌丰度较高,JH、FH、DZ具有腐生作用的土壤真菌丰度相对较高。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灰肉红菇的土壤微生态及核心微生物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肉红菇 土壤真菌 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功能预测
下载PDF
幼龄橡胶树生长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木果 刘忠妹 +2 位作者 丁华平 陈桂良 杨春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11-1917,共7页
通过分析研究幼龄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以实现幼龄橡胶树的养分诊断,为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在橡胶树定植后的第2~5年,每年9月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同时测量橡胶树茎围与树高。在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的... 通过分析研究幼龄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关性,以实现幼龄橡胶树的养分诊断,为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在橡胶树定植后的第2~5年,每年9月采集叶片样品测定养分含量,同时测量橡胶树茎围与树高。在对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橡胶树生长量与叶片养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茎围与叶片的N、P、Mg、Fe、Cu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树高与叶片中的N、P、K、Ca、Fe、Cu、Zn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包含N和Ca的方程为橡胶树茎围的最优方程,包含N、P和Ca的方程为橡胶树树高的最优方程。通过聚类分析将橡胶树分成4种养分类型,不同类型的生长量及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第4种类型茎围和树高相对较小,N、P含量也处于缺乏范围;K、Ca的含量较丰富,4种类型均处于正常范围以上;Mg的含量较低,4种类型均低于正常范围。幼龄橡胶树养分不均衡状况较显著,叶片中镁的含量整体较低,幼龄橡胶园的养分管理过程中,增加镁肥施用量的同时,还应调整不同养分间比例,以保证橡胶树的正常生长及养分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橡胶树 生长量 叶片养分含量 逐步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养分管理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在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永松 耿涛 +4 位作者 卢芙萍 武华周 娄德钊 涂娜娜 王树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2-1098,共7页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宿主昆虫体壁穿透和体内定植过程中分泌了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两种胞外几丁质酶,但二者的作用分工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菌株胞外总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毒力的相关性分析,Bbchitinase 1和Bbchitin...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宿主昆虫体壁穿透和体内定植过程中分泌了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两种胞外几丁质酶,但二者的作用分工尚不明确。本文通过菌株胞外总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毒力的相关性分析,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基因表达水平与侵染毒力的相关性分析,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在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分析,以期明晰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2在菌株侵染宿主过程中的作用分工。结果表明,菌株胞外几丁质酶活性与侵染毒力呈正相关,但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表达水平不同。菌株间Bbchitinase1表达水平与菌株侵染毒力(MMT和LT50)呈显著正相关,而Bbchitinase 2表达水平却与侵染毒力不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Bbchitinase1和Bbchitinase2具有显著的结构和功能差异,可能结合不同的配体蛋白,参与不同的代谢过程。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Bbchitinase 1和Bbchitinase 2基因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均上调表达;但Bbchitinase 1仅在侵染家蚕的体壁穿透阶段显著上调表达,而Bbchitinase 2在芽生孢子生成阶段和菌丝大量增殖阶段显著上调表达。以上研究结果说明,Bbchitinase1可能参与菌株侵染早期的侵入钉形成和体壁穿透过程,与侵染毒力呈正相关;而Bbchitinase 2可能参与侵染过程中的芽生孢子发育和菌丝大量增殖代谢调控。本研究明晰了球孢白僵菌不同几丁质酶在侵染过程中的作用分工,建立了以Bbchitinase1基因表达水平判定菌株毒力的数学模型,为高毒、高稳定性球孢白僵菌生防菌株的筛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对提升绿色生态防治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毒力因子 几丁质酶 家蚕
下载PDF
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7
作者 霍雯 陈晓慧 +3 位作者 徐小萍 申序 李晓斐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5-1513,共9页
为了解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依据龙眼第3代基因组数据对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龙眼转录组对其在体胚发生早期定量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共鉴定到12条龙眼miRNA合... 为了解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依据龙眼第3代基因组数据对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龙眼转录组对其在体胚发生早期定量表达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共鉴定到12条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分别是DlDDL1、DlDDL2、DlDDL3、DlDCL1、DlSE、DlHYL1a、DlHYL1b、DlHYL1c、DlCBP20、DlCBP80、DlHEN1、DlHASTY。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数目400~1000 aa,蛋白分子质量23.92~220.25 kDa;大部分蛋白均为酸性蛋白,所有蛋白均为不稳定蛋白,除DlHASTY外,其余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基因结构分析表明,各成员内含子数目差别较大,为2~23个;所有成员均含有保守结构域,数目差别较大,为1~7个;启动子顺式原件分析显示,基因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大量光反应元件及激素响应元件;蛋白互作预测分析显示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具有较强的互作关系。对龙眼体胚发生早期过程中表达分析显示,各基因在EC阶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表明:龙眼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可能参与龙眼体胚发育早期进程且在EC阶段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响应多种激素应答及非生物胁迫,推测其在生物学功能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miRNA合成途径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qPCR分析
下载PDF
蒲公英橡胶的提取及其结构性能初探 被引量:3
18
作者 卓杨鹏 廖小雪 +5 位作者 廖禄生 张学超 廖双泉 张福全 张晨 赵艳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17-3624,共8页
采用碱煮法、酸解法和溶剂法从橡胶草根中提取蒲公英橡胶,并对提取后橡胶的组分和结构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蒲公英橡胶的纯度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分析可知,蒲公英橡胶的结构与三叶天然橡胶大致一样;... 采用碱煮法、酸解法和溶剂法从橡胶草根中提取蒲公英橡胶,并对提取后橡胶的组分和结构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蒲公英橡胶的纯度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的分析可知,蒲公英橡胶的结构与三叶天然橡胶大致一样;蒲公英橡胶的交联密度则低于三叶天然橡胶;在分子量及其分布上,蒲公英橡胶的分子量小于三叶天然橡胶,且分子量分布较窄和较均匀;蒲公英橡胶的塑性初值和门尼黏度低于三叶天然橡胶,其后续生产加工存在一定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橡胶 提取 成分分析 结构分析
下载PDF
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英男 张天泽 +7 位作者 秦晓杰 冯垒 胡淞 师凯辉 黄鑫 韩欣妤 朱永平 和凤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6-361,共6页
本研究以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研究,建立杂交石斛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 本研究以黑毛石斛×鼓槌石斛杂交种蒴果为外植体,通过对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生根壮苗以及移栽驯化研究,建立杂交石斛兰的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适合种子无菌萌发和原球茎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3 mg/L+琼脂6.8 g/L+蔗糖20 g/L+马铃薯50 g/L;原球茎增殖及丛生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2 mg/L+KT 1.0 m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继代培养50 d,增殖系数达6.19;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1/2 MS+6-BA 0.2 mg/L+NAA 0.5 mg/L+花宝1号0.5 g/L+蔗糖25 g/L+琼脂6.8 g/L+碳粉1.0 g/L+马铃薯50 g/L+香蕉50 g/L,培养2个月后,平均株高达7.14 cm,平均根数6.17条,平均根长6.46 cm,生根率达100%。体积比为单一松树皮和松树皮∶兰石=1∶1适于移栽,移栽65 d成活率分别达到96.32%和96.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石斛 鼓槌石斛 杂交育种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吊罗山薹草开花生物学特征及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鹏 杨虎彪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9-694,共6页
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在生殖生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吊罗山薹草(Carex diaoluoshanica)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特性开展定点观测研究,发现吊罗山薹草的小穗呈两性,但顶生小穗的雌花完全退化,而基部侧生小穗的雄花虽高度退化... 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系统在生殖生长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吊罗山薹草(Carex diaoluoshanica)的开花生物学特征和繁育特性开展定点观测研究,发现吊罗山薹草的小穗呈两性,但顶生小穗的雌花完全退化,而基部侧生小穗的雄花虽高度退化但仍有1~2朵匿藏的雄花发挥自交作用;开花物候和开花动态观测中发现,吊罗山薹草开花同步指数为0.16,顶生雄小穗的花期约5 d,侧生两性小穗的花期约6 d,而群体花期为26 d;在散粉后1 h时花粉活力达到最大,为85%,随后几小时内快速下降;柱头在散粉前1 d已经达到成熟状态,在散粉时依然保持着极高的可授性,到散粉第5天时,柱头不再具有可授性;根据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检测,吊罗山薹草的繁育系统为兼性自交,进一步的套袋试验验证发现,其繁育系统是以自交为主,兼有异交的混合型交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罗山薹草 开花物候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繁育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