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测井技术》

作品数4726被引量14486H指数38
本刊于1977年创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正式期刊,国内唯一反映我国测井技术发展现状、水平及动向的技术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地球物理测井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133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1-1223/TE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726篇文章
< 1 2 2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判别
1
作者 王士新 杨志国 +3 位作者 刘晓亮 赵德丽 李怀彪 刘厚武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分析了不同硅化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总结出不同硅化作用的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硅化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同,早成岩a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早成岩b型和后热液b型储层物性随硅质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后热液a型储层物性变得极差,非该区域有效储层。在元素俘获谱测井定量计算地层硅质含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曲线特征可以判别出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该研究对其他相似地区进行硅化作用类型判别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作用 核磁共振测井 元素俘获谱测井 储层物性 桑托斯盆地
下载PDF
科技论文中英文摘要编写四要素
2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709-709,共1页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涉及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课题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以及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涉及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结果--课题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的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以及提出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范围 科技论文 目的和任务 四要素 课题
下载PDF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在注水井窜漏监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兴彦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516-520,共5页
井筒完整性是油田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注水井管柱窜漏不仅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会降低油田开发速度,减少油田采收率。通过管柱窜漏监测可以发现窜漏位置及类型,及时治理,减少损失。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够实时连续监测井下温度/... 井筒完整性是油田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保障,注水井管柱窜漏不仅会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还会降低油田开发速度,减少油田采收率。通过管柱窜漏监测可以发现窜漏位置及类型,及时治理,减少损失。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够实时连续监测井下温度/声波剖面,将该技术应用于注水井管柱窜漏监测,可提高测试效率和监测成功率。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的管柱窜漏监测测量原理,并以注水井窜漏为例,分析了油管窜漏、套管窜漏和井底窜槽不同情况下仪器的数据响应特性。实际应用表明,应用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注水井管柱窜漏位置,确定套管窜漏、油管窜漏、井底窜漏情况,为制定管柱窜漏监测治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 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系统 注水井 管柱窜漏
下载PDF
基于温度和流量测井的钻井液漏失位置高效判识方法
4
作者 牛步能 陈浩军 +3 位作者 王璐 孙亚平 魏宝军 赵盼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5期629-635,共7页
钻井过程中,常由于天然裂缝、破碎带、地下河道发育等地质因素或由于井眼压力失衡等工程因素造成钻井液漏失,需要进行防漏设计和实施堵漏工程,精准判识漏失位置是堵漏作业的关键。基于钻井液漏失模型,利用温度测井与流量测井原理,提出... 钻井过程中,常由于天然裂缝、破碎带、地下河道发育等地质因素或由于井眼压力失衡等工程因素造成钻井液漏失,需要进行防漏设计和实施堵漏工程,精准判识漏失位置是堵漏作业的关键。基于钻井液漏失模型,利用温度测井与流量测井原理,提出了一种钻井液漏失位置的判识方法。通过优化测井仪器串组合、设计快捷井口工具以及完善工艺流程,将组合测井仪下入裸眼井中进行动态和静态测量可以实现钻井液漏失位置高效判识。多个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定位钻井液漏失位置和定性计算多套漏失层位下的相对漏失量,与传统的钻井井漏位置判识方法相比具备明显技术优势,可为堵漏作业设计提供可靠支撑,节约堵漏材料,缩短钻井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漏失 位置判识 温度测井 流量测井 防漏设计 井口工具
下载PDF
MemoryRaptor 2.0获得2022年OTC亚洲展会新技术奖
5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2期187-187,共1页
2022年3月17日,威德福公司的Memory Raptor套管井评价系统赢得了亚洲海洋技术大会(OTC Asia)2022年亚洲OTC展会新技术奖。Memory Raptor套管井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先进的油藏管理、地层评价和生产诊断,不需要实时电缆测井设备。这使得该系... 2022年3月17日,威德福公司的Memory Raptor套管井评价系统赢得了亚洲海洋技术大会(OTC Asia)2022年亚洲OTC展会新技术奖。Memory Raptor套管井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先进的油藏管理、地层评价和生产诊断,不需要实时电缆测井设备。这使得该系统在大规模作业、甚至最小的平台、远程设施和卫星井安装中都具有很极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TOR 电缆测井 地层评价 油藏管理 Memory 套管井 OTC 展会
下载PDF
第63届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
6
作者 杜雪威(翻译) 叶春丽(审校)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6期774-776,共3页
第63届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于2022年6月11日-15日在挪威斯塔万格召开,年会入选论文140篇。地层评价自动化方法1.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测井曲线预测比较研究2.一种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相自动识别模型3.基于早期非侵... 第63届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于2022年6月11日-15日在挪威斯塔万格召开,年会入选论文140篇。地层评价自动化方法1.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测井曲线预测比较研究2.一种新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岩相自动识别模型3.基于早期非侵入性测量的岩心分析样本自动选择4.异常数据的自动检测:地层数字化测井成功的关键5.传统机器学习方法在北海亚深海油田全生命周期内储层智能描述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测井分析 全生命周期 入选论文 异常数据 斯塔万格 自动识别 非侵入性
下载PDF
高速率随钻测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7
作者 肖圣(编译) 王嘉婧(审校)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396-396,共1页
2022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智能导钻先导专项自主研发的高速率随钻测量系统在长庆油田盐38-40生产井成功完成实钻定向作业,实现了12 bit/s国内传输速率重大技术突破。随钻测量系统是在钻井过程中将井下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解码及监... 2022年5月17日,中国科学院智能导钻先导专项自主研发的高速率随钻测量系统在长庆油田盐38-40生产井成功完成实钻定向作业,实现了12 bit/s国内传输速率重大技术突破。随钻测量系统是在钻井过程中将井下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解码及监控的系统。现场工程师可根据获得的井眼数据及时做出决策,调整井眼方向并使其轨迹始终在油藏中穿行。高速率随钻测量系统是旋转导向系统关键且难以攻克的技术,其传输速率指标直接决定了井下随钻仪器可实时上传测井曲线的数量以及允许的最高钻进速度。作为定向钻井行业核心“卡脖子”技术之一,实现“5G”钻井液脉冲传输速率一直是国际随钻测井技术研究领域的制高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系统 定向钻井 井下传感器 随钻仪器 钻井过程 钻井液脉冲 传输速率 中国科学院
下载PDF
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在聚驱工业区开发调整中的应用
8
作者 薛小叶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472-477,共6页
随着大庆油田的不断开发,3次采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聚合物驱油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经济效益好,已成为油田老区保持稳产的主要技术。通过对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在某聚合物驱油工业区综合调整过程中... 随着大庆油田的不断开发,3次采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聚合物驱油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经济效益好,已成为油田老区保持稳产的主要技术。通过对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在某聚合物驱油工业区综合调整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发现通过调整,吸液剖面得到有效改善,从而扩大注入聚合物溶液波及体积,体现了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指导与诊断作用,为开发方案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油 注入剖面 测井资料 开发调整
下载PDF
基于测录井资料的泥页岩含油性与可压裂性评价
9
作者 包博婷 张晋言 +3 位作者 王志勇 刘振林 齐国华 范中专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41-547,562,共8页
页岩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含油性与可压裂性评价不可或缺。利用岩心含油饱和度与热解分析含油饱和度比值建立校正系数,基于热解总烃含量与有效孔隙度比值建立影响系数,进一步计算含油饱和度,表征储层含油性。考虑到硅质来源对页岩储层可压... 页岩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含油性与可压裂性评价不可或缺。利用岩心含油饱和度与热解分析含油饱和度比值建立校正系数,基于热解总烃含量与有效孔隙度比值建立影响系数,进一步计算含油饱和度,表征储层含油性。考虑到硅质来源对页岩储层可压裂性的影响,在原有的元素标准值计算法基础上,利用硅、钛元素含量比值重新计算了生物硅含量,结合改进后的生物硅含量与岩石力学参数,进一步改进脆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建立新的可压裂性指数评价方法。将建立的含油饱和度与可压裂性指数评价方法应用到沾化凹陷区块中,新模型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可压裂性指数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此,采用改进后的含油饱和度模型与可压裂性指数模型对沾化凹陷区块进行含油饱和度与可压裂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分析 含油饱和度 生物硅 脆性指数 可压裂性 沾化凹陷
下载PDF
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测井资料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南德 靳志强 +2 位作者 王海朋 吕子蔚 王兵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3期241-250,共10页
利用深部咸水层进行CO_(2)封存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获取地层信息最直接的手段,测井资料的应用对深部咸水层的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对咸水层评价的文献进行调研,得出咸水层矿化度、电阻率、纵波速度、孔隙度、渗透率以... 利用深部咸水层进行CO_(2)封存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手段之一,作为获取地层信息最直接的手段,测井资料的应用对深部咸水层的评价至关重要。通过对咸水层评价的文献进行调研,得出咸水层矿化度、电阻率、纵波速度、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渗透率各向异性是影响咸水层CO_(2)溶解机制、储存容量和储存时限的重要因素。其中,咸水层矿化度对咸水层的CO_(2)溶解机制和储存容量有直接的影响。在调研总结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咸水层矿化度测井评价方法,针对CO_(2)地质封存,对比了各种矿化度测井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利用测井方法评价咸水层矿化度可为CO_(2)在咸水层中的地质封存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咸水层 地层水矿化度 测井方法 CO_(2)地质封存 解释评价
下载PDF
MRT6910核磁共振测井仪供电电流过载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磊 高波 +4 位作者 牛承东 郭绍生 成战刚 张龙 彭宏文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21-224,共4页
MRT6910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在各大油田均已推广应用多年,应用效果明显。仅长庆油田每年使用该仪器平均测井150余口井,且测井井口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通过对仪器原理和维修实践分析,总结MRT核磁共振测井仪供电电流过载故障原因,旨在帮助... MRT6910核磁共振测井仪器在各大油田均已推广应用多年,应用效果明显。仅长庆油田每年使用该仪器平均测井150余口井,且测井井口数一直处于上升趋势。通过对仪器原理和维修实践分析,总结MRT核磁共振测井仪供电电流过载故障原因,旨在帮助仪器操作和维修人员快速判断故障,缩短维修时间,降低设备损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仪 发射模块 供电电流 故障检测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油水两相ECT系统流型识别研究
12
作者 韩建 马跃 +1 位作者 曹志民 全星慧 《测井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38-42,共5页
针对传统的电容层析成像(ECT)流型识别方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理论的ECT流型识别方法。将ECT系统获得的大量流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样本数据的60%随机分配给训练数据,40%作为测试数据。在现有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基... 针对传统的电容层析成像(ECT)流型识别方法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理论的ECT流型识别方法。将ECT系统获得的大量流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将样本数据的60%随机分配给训练数据,40%作为测试数据。在现有随机森林分类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单一流型进行识别,获取各类流型的识别标签,并通过组合策略的原则将多个单类标签结果进行重组,最终获取多种流型分类结果。对8种典型流型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继承了传统的随机森林的分类特点。在5~40 dB信噪比的情况下,识别率有明显的提升,最高可达99.93%,表明了这种方法抗噪声干扰能力强,是一种适用于工业检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两相 电容层析成像 流型识别 集成学习 随机森林 BAGGING算法
下载PDF
岩石物理综合分析软件RokDocJi-Fi
13
作者 杨兴琴 肖圣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1期84-84,共1页
Ikon Science公司和Tullow石油公司联合开发的软件RokDocJi-Fi获《世界石油杂志(Worldoil)》2017年最佳勘探技术奖。该软件采用贝叶斯数学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从复杂的地震信号中提取地质相和岩石物理性质,直接给出油藏内沉积相和空... Ikon Science公司和Tullow石油公司联合开发的软件RokDocJi-Fi获《世界石油杂志(Worldoil)》2017年最佳勘探技术奖。该软件采用贝叶斯数学和不确定性分析方法,从复杂的地震信号中提取地质相和岩石物理性质,直接给出油藏内沉积相和空间分布的三维描述。通过整合所有可用的数据,直接预测目标区域的岩石类型和岩石性质,实现了岩石及流体类型和性质的定量预测,填补了地质与地球物理学之间的缺口,在处理薄层方面也具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WW RokDocJi-Fi
下载PDF
持水率对热式流量计测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栋良 余厚全 +3 位作者 杨旭辉 秦民君 刘国权 陈强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40-144,共5页
恒功率热式流量计由于良好的低流量检测特性成为低产液油井流量检测的一种选择方案,但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对其测量的影响妨碍了它实际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热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建立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和流体主要物性参数的关系,应... 恒功率热式流量计由于良好的低流量检测特性成为低产液油井流量检测的一种选择方案,但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对其测量的影响妨碍了它实际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介绍了热式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建立油水两相流持水率和流体主要物性参数的关系,应用Matlab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不同持水率条件下热式流量计测量结果与油水两相流流量的关系。数值模拟和实际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流速下,热式流量计输出电压随着持水率的增加而单调减小。实际应用时,热式流量计的测量结果必须结合持水率才能给出正确的流量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热式流量计 持水率 油水两相流
下载PDF
岩性扫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闫学洪 曹春锋 王慧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03-508,共6页
对于非常规储层和复杂岩性储层,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岩性、求取地层参数及判断流体性质困难。基于岩心实验分析资料,采用氧化物闭合模型确定元素含量,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逆矩阵法求解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得到矿物组分,进而得到岩石骨架... 对于非常规储层和复杂岩性储层,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岩性、求取地层参数及判断流体性质困难。基于岩心实验分析资料,采用氧化物闭合模型确定元素含量,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广义逆矩阵法求解方程的线性方程组得到矿物组分,进而得到岩石骨架密度、总有机碳含量和含油饱和度,形成了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岩性扫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方法。通过与岩心分析数据、斯伦贝谢解释结果进行对比,误差较小,能够满足生产需求,为储层参数精确求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扫描测井 元素含量 矿物组分 骨架密度 总有机碳含量 含油饱和度
下载PDF
基于Boosting Tree算法的测井岩性识别模型 被引量:22
16
作者 江凯 王守东 +3 位作者 胡永静 浦世照 段航 王政文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95-400,共6页
使用Boosting Tree算法,以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优选出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冲洗带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原状地层电阻率、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8个对岩性敏感度较高的测井属性,建立岩性识别模型。使用该方法对玛北油田岩石... 使用Boosting Tree算法,以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为基础,优选出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冲洗带电阻率、侵入带电阻率、原状地层电阻率、密度、补偿中子、声波时差8个对岩性敏感度较高的测井属性,建立岩性识别模型。使用该方法对玛北油田岩石类型齐全的6号井的目的层岩性进行识别,正确率达到89.1%,优于决策树、支持向量机(SVM)等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使用Boosting Tree算法对岩性进行识别也为测井解释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岩性识别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BOOSTING TREE
下载PDF
含黏土矿物岩心电频散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邹德鹏 柯式镇 +2 位作者 李君建 贺秋利 马雪瑞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61-266,共6页
为研究黏土矿物对岩石电阻率频散的影响关系,制作4种共16块人工柱塞状岩心,分别为纯砂岩,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3种黏土矿物砂岩。对其真空加压饱和2.5×10~3 mg/L的CaCl_2溶液,利用煤油驱替改变含水饱和度并进行电阻率频谱测量... 为研究黏土矿物对岩石电阻率频散的影响关系,制作4种共16块人工柱塞状岩心,分别为纯砂岩,含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3种黏土矿物砂岩。对其真空加压饱和2.5×10~3 mg/L的CaCl_2溶液,利用煤油驱替改变含水饱和度并进行电阻率频谱测量。分析岩心的电频散与含水饱和度、孔隙度、温度、黏土矿物种类及含量的关系,利用薄膜极化假说解释了含黏土矿物岩心异于常规的电频散现象,为电阻率频谱测井解决非常规复杂油气藏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频散 黏土矿物 薄膜极化假说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一种液压式桥塞座封工具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贺红民 杨新宏 +2 位作者 孙志忠 扈勇 平朋勃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介绍了一种液压式电缆桥塞座封工具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以及现场应用情况。液压式座封工具通过液柱压力可以实现桥塞座封,动力来源为井内液柱压力,不需要民爆物品,与目前采用火药燃烧提供动力源的座封工具相比较,不仅消除了民爆物品给... 介绍了一种液压式电缆桥塞座封工具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案以及现场应用情况。液压式座封工具通过液柱压力可以实现桥塞座封,动力来源为井内液柱压力,不需要民爆物品,与目前采用火药燃烧提供动力源的座封工具相比较,不仅消除了民爆物品给生产组织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而且使用后不会产生工业废料,更加安全环保。为油气田电缆座封桥塞的封层需求提供不同的工艺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座封工具 液压式 桥塞
下载PDF
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在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崔文昊 高榕 +3 位作者 常莉静 岳潘东 王百 吕亿明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58-461,共4页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使用的涡轮流量计受启动流量影响,不适应于低液量水平井测试。研制了适用于小流量测试的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并与温度、压力、含水测试传感器组成井下存储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该仪器随油管下入水平井段,无需电... 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使用的涡轮流量计受启动流量影响,不适应于低液量水平井测试。研制了适用于小流量测试的井下存储式浮子流量计,并与温度、压力、含水测试传感器组成井下存储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仪,该仪器随油管下入水平井段,无需电缆和爬行器,可在油井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连续工作一个月,提高了低液量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的准确率和成功率。室内实验和现场先导性试验表明,井下浮子流量计应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测试可行,为低渗透油田水平井产液剖面的流量测试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测井 水平井 产液剖面 低液量 浮子流量计
下载PDF
随钻脉冲中子测井仪抗振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军 秦泓江 +3 位作者 徐俊博 郭广鎏 李有伟 阳质量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11-316,共6页
可控源脉冲中子随钻测井仪是当前随钻地层评价的关键仪器设备之一。针对原有仪器因钻井过程中结构共振而无法实现正常钻井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结构减振环节刚度、降低频率比、消除系统共振的逆向设计方法,即通过增加橡胶圈结构的刚度使... 可控源脉冲中子随钻测井仪是当前随钻地层评价的关键仪器设备之一。针对原有仪器因钻井过程中结构共振而无法实现正常钻井问题,提出了一种提升结构减振环节刚度、降低频率比、消除系统共振的逆向设计方法,即通过增加橡胶圈结构的刚度使结构各阶固有频率均超过激振频段,避免结构共振。对仪器原结构进行动态性能分析,确定影响结构抗振性能的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拓扑结构改进。在此基础上,以提高随钻脉冲中子测井仪第一阶固有频率为目标,对仪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消除了仪器机械结构存在的共振问题,为仪器正常测井顺利实施提供了结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脉冲中子测井仪 抗振性能 拓扑形式改进 结构参数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