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作品数5802被引量8160H指数20
《光通信技术》创刊于1977年(创刊名《激光通讯》,1985年改名《光通信技术》),是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主办的学术科技期刊。创刊至今,《光通信技术》期刊见证...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556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5-1160/TN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5,80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块链的白盒化光网络故障检测
1
作者 曾创展 蔡晨贾农 +2 位作者 姚耀 刘伟 杨辉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7,共6页
针对白盒化通信网设备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白盒化光网络故障检测方案。首先,设计了面向数据收集的区块链架构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案;然后,又设计了基于自编码器的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最后,将自编码器模型部署至区... 针对白盒化通信网设备异常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白盒化光网络故障检测方案。首先,设计了面向数据收集的区块链架构和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收集与存储方案;然后,又设计了基于自编码器的数据异常检测算法;最后,将自编码器模型部署至区块链共识设备中,形成完整的基于区块链的异常检测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设备的采集数据下,所提方案可以快速实现数据上链存储,且能准确、快速地识别设备的异常数据,实现网络设备的实时异常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盒化光网络 异常检测 区块链 自编码器
下载PDF
基于VMD和排列熵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
2
作者 郭家兴 钱君霞 +1 位作者 闫安心 赵盛杰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 为了有效去除信号中的噪声,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排列熵(PE)的海缆振动信号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VMD将信号分解成从高频到低频的数个本征模态函数,然后计算各模态分量的PE值定量表征其随机性程度。接着,对含噪声信息较多的本征模函数(IMF)分量进行小波阈值降噪,并通过信号重构得到降噪后的海缆振动信号。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搭建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BOTDA)的海底电缆(海缆)振动信号监测模拟实验系统,通过实验获得了冲刷、摩擦、锚砸3种工况下的海缆振动信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去除海缆振动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其冲刷、摩擦及锚砸3类信号的信噪比分别提升至30.2578 dB、29.6354 dB、38.7862 dB,且标准差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降噪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振动监测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信号去噪研究
3
作者 蒋雨辰 衣文索 +2 位作者 李东旭 韩冬子 王鑫睿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2期17-22,共6页
针对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探测大气回波信号微弱和噪声干扰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半软阈值算法。首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半软阈值算法原理进行分析,搭建了以马赫-曾德干涉仪作为鉴频器的非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然后,采取硬... 针对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探测大气回波信号微弱和噪声干扰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半软阈值算法。首先,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半软阈值算法原理进行分析,搭建了以马赫-曾德干涉仪作为鉴频器的非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然后,采取硬阈值、软阈值和半软阈值3种算法对激光雷达探测回波信号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其它阈值法相比,半软阈值的信噪比(SNR)为4.933 5 d B,均方根差(RMSE)为0.676 2,去噪效果更优良,有效地提高了大气风速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多普勒测风 小波分析 小波阈值去噪
下载PDF
弯曲不敏感低损耗大有效面积G.654.E光纤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椿烽 陈京京 +5 位作者 郑垒垒 肖少峰 何亮 仇春雷 周建峰 沈一春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62-66,共5页
针对光纤损耗与非线性效应会导致光纤弯曲性能劣化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沟渠层、过渡层和适宜包芯比的折射率剖面结构G.654.E光纤,研究了G.654.E光纤的波导结构对衰减、光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50 nm和1625 nm波长处,光纤的衰减... 针对光纤损耗与非线性效应会导致光纤弯曲性能劣化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沟渠层、过渡层和适宜包芯比的折射率剖面结构G.654.E光纤,研究了G.654.E光纤的波导结构对衰减、光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50 nm和1625 nm波长处,光纤的衰减典型值分别是0.162 dB/km、0.178 dB/km;弯曲半径为10 mm、绕1圈时的宏弯损耗分别低于0.04 dB、0.06 dB;弯曲半径为30 mm、绕100圈时的宏弯损耗典型值分别是0.008 dB、0.015 dB;光纤在1550 nm波长处的有效面积典型值可达130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率剖面 衰减 有效面积 弯曲损耗 掺氟
下载PDF
用于可见光通信的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雨茜 王旭东 吴楠 《光通信技术》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为提高可见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提出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和幅度差分脉位调制(ADPPM)混合的调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ADPPM相结合,利用ADPPM的时隙脉冲搭载CAP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 为提高可见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提出一种无载波幅度相位(CAP)和幅度差分脉位调制(ADPPM)混合的调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将频谱高效的多维CAP调制与功率高效的ADPPM相结合,利用ADPPM的时隙脉冲搭载CAP信号进行信息传输;在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下,推导了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的误帧率解析表达式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分析了混合调制系统的阶数、幅度取值等参数对系统误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频谱效率相同时,CAP-ADPPM混合调制系统的可靠性优于传统单一调制系统,并且可以提供多种参数选择方案,为可见光通信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设计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幅度差分脉位调制 无载波幅度相位调制 误帧率
下载PDF
面向FMCW激光雷达系统测距测速的光源相位噪声补偿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代志伟 樊昕昱 何祖源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7期5-9,共5页
由于目标运动时对后期处理式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有影响,回波拍频信号相位噪声与辅助干涉仪获取的相位噪声不匹配,导致引入额外残余相位噪声。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系统中目标物体运动对于传统光源相位噪声补偿法... 由于目标运动时对后期处理式的相位噪声补偿方法有影响,回波拍频信号相位噪声与辅助干涉仪获取的相位噪声不匹配,导致引入额外残余相位噪声。针对该问题,分析了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系统中目标物体运动对于传统光源相位噪声补偿法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预估目标距离及速度进行光源相位噪声补偿的新方法。系统光源部分采用分布反馈(DFB)激光器,使用电流直接调制进行线性扫频。对运动物体进行实测的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光源相位噪声补偿方法,测量精准度提升了41倍,且能同时精确测量距离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激光雷达 预失真 相位噪声补偿 分布反馈激光器
下载PDF
基于偏振复用IRZ-DPSK信号的数据中心光互连
7
作者 王希杰 卢旸 +3 位作者 黄桂杏 王尧尧 李星傲 李航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2,共4页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光互连的扩展成为必然趋势,数据中心波长资源不足将成为限制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波长重用无源光互连方案,将2个信号调制在同一光载波上,通过光正交调制技术使信号实现无误码传输。同时...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光互连的扩展成为必然趋势,数据中心波长资源不足将成为限制数据中心发展的重要因素。提出了一种波长重用无源光互连方案,将2个信号调制在同一光载波上,通过光正交调制技术使信号实现无误码传输。同时,采用偏振复用技术,将数据中心光互连所需波长数目减少为原来的14,由此提高波长资源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重用 偏振复用 无源光互连 数据中心 正交调制
下载PDF
基于狭缝波导振荡微环的电光调制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誉 丁明吉 肖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58,共3页
针对传统电光调制器存在调制速度慢、损耗高和封装尺寸大等问题,采用高电光系数的高分子材料,结合狭缝波导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振荡微环的电光调制器,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和Lumerical FDTD solutions仿真软件对该调制器的关键性... 针对传统电光调制器存在调制速度慢、损耗高和封装尺寸大等问题,采用高电光系数的高分子材料,结合狭缝波导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振荡微环的电光调制器,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和Lumerical FDTD solutions仿真软件对该调制器的关键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光调制器在小封装尺寸条件下,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而且兼容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标准制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器 振荡微环 电光调制 狭缝波导 光电集成
下载PDF
栅状膜双芯D型PCF折射率传感器 被引量:1
9
作者 房黎明 陈鹤鸣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3-37,共5页
为了提高光纤传感器线性探测范围以及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双纤芯结构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的D型光纤折射率传感器,采用栅状镀膜的光子晶体光纤(PCF)构成抛光面,引入铜栅状膜可以调节共振波长,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在各向异性的... 为了提高光纤传感器线性探测范围以及灵敏度,提出了一种双纤芯结构的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的D型光纤折射率传感器,采用栅状镀膜的光子晶体光纤(PCF)构成抛光面,引入铜栅状膜可以调节共振波长,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在各向异性的完美匹配层边界条件下,利用全矢量有限元法对传感器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传感器折射率测量范围为1.31~1.35,灵敏度最高可达9600 nm·RIU-1,分辨率可达1.04×10-5 R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 栅状镀膜双芯 全矢量有限元法 折射率 传感器 基模损耗
下载PDF
移动激光通信设备伺服稳定系统动态性能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林 蒋祖运 +3 位作者 杨乾远 安建欣 申永 蒋宇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42,共5页
为提升移动激光通信设备“动中通”环境下二维伺服稳定系统的稳定性,采用陀螺仪安装校正优化方法、电荷耦合器件(CCD)质心优化算法和陀螺仪与CCD同向小值快速收敛方法对二维伺服稳定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后的系统通过搭载... 为提升移动激光通信设备“动中通”环境下二维伺服稳定系统的稳定性,采用陀螺仪安装校正优化方法、电荷耦合器件(CCD)质心优化算法和陀螺仪与CCD同向小值快速收敛方法对二维伺服稳定系统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后的系统通过搭载在六轴摇摆台上在模拟动态环境下使用,验证伺服稳定系统在不同幅值、不同频率的激励条件下稳定性的好坏。试验结果证明:经过优化设计后的系统接收功率波动范围明显变小,同等激励条件下伺服系统的稳定精度得到了明显改善,至少提高2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平台 移动激光通信设备 二维伺服稳定系统 稳定精度
下载PDF
基于准分子激光微加工光纤F-P腔的压力传感器
11
作者 吕艳华 商娅娜 +1 位作者 刘奂奂 庞拂飞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5-38,共4页
为了实现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准分子激光微加工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的压力传感器,该F-P腔传感器是在光纤陶瓷插芯的端面上集成刻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而构成。通过准分子激光对PET膜... 为了实现薄膜厚度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传感器灵敏度,设计了一种基于准分子激光微加工光纤法布里-珀罗(F-P)腔的压力传感器,该F-P腔传感器是在光纤陶瓷插芯的端面上集成刻蚀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而构成。通过准分子激光对PET膜的刻蚀,精确地控制F-P腔的深度与面积。该传感器在0~1070Pa的范围内表现出3.3nm/kPa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布里-珀罗 光纤 光纤传感器
下载PDF
基于磁流体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的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浩 李永倩 +3 位作者 苑宝义 杨志 程方圆 苑泽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共4页
针对磁流体电流传感器同时受磁场和温度影响的特点,研究了基于磁流体的光学电流传感器,并搭建了测试传感器温度特性的实验系统。结果表明:在26℃~74℃范围内,由于磁流体热透镜效应引起的温度梯度和恒温水浴温度升高引起磁性纳米颗粒的... 针对磁流体电流传感器同时受磁场和温度影响的特点,研究了基于磁流体的光学电流传感器,并搭建了测试传感器温度特性的实验系统。结果表明:在26℃~74℃范围内,由于磁流体热透镜效应引起的温度梯度和恒温水浴温度升高引起磁性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增强,所以随恒温水浴的温度升高,基于磁流体的光学电流传感器的透射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磁流体 电流传感器 光透射特性 透射率
下载PDF
星地光链路中孔径平均效应对相偏估计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宏伟 黄永梅 +1 位作者 王强 彭真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0-53,共4页
为了实现相干接收,提高星地光通信系统的性能,针对星地光链路的数字相干接收系统,分析了接收机孔径平均效应对相偏估计算法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当信道为常参信道(接收口径足够大)和大气湍流信道(有限接收口径)时,相偏估计性能的差别;给出... 为了实现相干接收,提高星地光通信系统的性能,针对星地光链路的数字相干接收系统,分析了接收机孔径平均效应对相偏估计算法性能的影响;对比了当信道为常参信道(接收口径足够大)和大气湍流信道(有限接收口径)时,相偏估计性能的差别;给出了相偏估计误差与接收机孔径之间的关系曲线。仿真实验表明:当孔径在30cm以下时,相偏估计误差受孔径大小的影响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光链路 孔径平均 相偏估计 估计误差 大气湍流
下载PDF
一种波长重用的全双工光纤无线电通信系统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鑫淼 李磊 +2 位作者 秦华 王昭雷 王亚强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17,共4页
设计了一种波长重用的全双工光纤无线电通信系统,利用光载毫米波中心波长区域传输2.5Gb/s的下行数据,在基站处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滤出未携带信息的光载毫米波单边带频谱,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结果表明,下行和上行链路的系统Q值随传输距离... 设计了一种波长重用的全双工光纤无线电通信系统,利用光载毫米波中心波长区域传输2.5Gb/s的下行数据,在基站处利用光纤布喇格光栅滤出未携带信息的光载毫米波单边带频谱,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结果表明,下行和上行链路的系统Q值随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而随着中心站光源发射功率的增大,下行链路系统Q值先增大后减小,当中心站光源发射功率为11d Bm时系统最大Q值为12。上行链路传输21.8km时接收机光功率代价为2.1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长重用 光纤无线电 全双工 Q值
下载PDF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三)——学位论文和科技报告的著录格式
15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4-44,共1页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保存地:保存者,年份.[1]刘俊杰.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熔接[D].天津:天津大学,2010.科技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保存地:保存者,年份.[1]刘俊杰.光子晶体光纤与普通单模光纤的熔接[D].天津:天津大学,2010.科技报告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Factor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录格式 学位论文 著录规则 参考文献 科技 普通单模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 文献类型
下载PDF
日本首次成功进行了超小型卫星量子通信实验
16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9-39,共1页
2017年7月11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宣布首次用一颗名为SOCRATES的超小型卫星进行了量子通信实验.在卫星和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的一个地面站之间成功进行了光子单位的信息传送。被称为“超小型”的SOCRATES卫星只有50kg。它搭载一个重... 2017年7月11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宣布首次用一颗名为SOCRATES的超小型卫星进行了量子通信实验.在卫星和位于东京都小金井市的一个地面站之间成功进行了光子单位的信息传送。被称为“超小型”的SOCRATES卫星只有50kg。它搭载一个重6kg的小型量子通信传输装置,在600km高的轨道上以7km/s的速度高速移动.并以10^7 bit的速率向地面站发送光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型卫星 量子通信 实验 日本 信息传送 研究机构 信息通信 传输装置
下载PDF
数据中心光网络多播业务流聚合技术研究
17
作者 宋学鹏 刘晶晶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7-59,共3页
介绍了数据中心光网络组网和多播业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光树的多播业务流聚合技术,描述了该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多播业务流聚合技术确实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中心光网络的资源效率,降低网络成本。
关键词 数据中心光网络 光树 多播业务流 流聚合
下载PDF
面向LED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菲涅尔透镜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郝宏刚 陈谱望 +1 位作者 牛炎楠 杜志华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共4页
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光信号接收功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平面等齿距菲涅尔透镜作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通过对比不同透镜设计参数对聚光性能的影响,将透镜参数进行了优化,透镜聚光效率可达91%。进行了实验测试,加入菲涅尔透镜后,... 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光信号接收功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款平面等齿距菲涅尔透镜作为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光学天线。通过对比不同透镜设计参数对聚光性能的影响,将透镜参数进行了优化,透镜聚光效率可达91%。进行了实验测试,加入菲涅尔透镜后,系统的信噪比有了较大的提升,最大值约为21d B,所设计的平面等齿距菲涅尔透镜适用于高增益小视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通信 菲涅尔透镜 光学天线 信噪比
下载PDF
基于球形结构和少模光纤的干涉型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仲怡美 孟昭 +1 位作者 王雪 童峥嵘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结构和少模光纤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光纤熔接机将单模光纤熔成球形,再将少模光纤熔接在单模光纤和球形结构之间,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个谐振波谷的波长分别向长波长方向漂移了1.26nm和1.05nm,且在3... 提出了一种基于球形结构和少模光纤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利用光纤熔接机将单模光纤熔成球形,再将少模光纤熔接在单模光纤和球形结构之间,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随着温度的升高,两个谐振波谷的波长分别向长波长方向漂移了1.26nm和1.05nm,且在30℃~70℃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线性拟合度为0.991和0.998,测出温度灵敏度为0.030nm/℃和0.03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球形结构 少模光纤 温度 灵敏特性
下载PDF
基于大气激光通信的时延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卫斌 郭军 +1 位作者 熊汉林 曾永福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4,共3页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时延测量方案,即通过大气激光通信系统测量时延。详细介绍了该方案中的系统构成和实施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中短距离范围内的时延测量问题。
关键词 大气激光通信 时延测量 激光测距 时间同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