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作品数7074被引量31626H指数44
《铁道工程学报》是面向整个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1984年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长期以来,本刊被铁道工程界公认为高层次的权威性刊物,为铁道工程界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了大量...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210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3567/U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0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上无砟轨道平顺性分析
1
作者 贾东荣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26,共7页
研究目的:为探究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平顺性影响因素,以长青黄河特大桥为对象,考虑列车荷载、主梁主塔整体升温、斜拉索升温和主梁垂向温度梯度外部荷载因素,建立非线性静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大跨连续梁上无砟轨道的影响,并基于6... 研究目的:为探究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平顺性影响因素,以长青黄河特大桥为对象,考虑列车荷载、主梁主塔整体升温、斜拉索升温和主梁垂向温度梯度外部荷载因素,建立非线性静力学仿真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大跨连续梁上无砟轨道的影响,并基于60 m弦测法,分析这些影响因素组合时对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的影响。研究结论:(1)桥塔升温和斜拉索降温会降低列车荷载作用下轨道不平顺幅值;(2)日照温差(沿梁高方向)、塔梁日温差与梁索温差对轨道高低不平顺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34 mm/℃、0.18 mm/℃、0.13 mm/℃;(3)拟合了包含列车荷载、主梁主塔整体升温、斜拉索升温和主梁垂向温度梯度多工况控制作用下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幅值计算公式;(4)本研究结论可为超长长联大跨部分斜拉桥上铺设无砟轨道平顺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连续梁 斜拉桥 无砟轨道 平顺性
下载PDF
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铁路廊道景观策略研究
2
作者 姚绪辉 黄艳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基于铁路景观的文献分析基础,针对当前的研究空缺之处,提出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景观-感知”的评价模型,对铁路廊道景观开展景观客体与视觉感知主体之间的评价分析,探讨铁路廊道景观与城市整体环境协调以及... 研究目的:本文基于铁路景观的文献分析基础,针对当前的研究空缺之处,提出基于“景感生态学”理论构建“生态-景观-感知”的评价模型,对铁路廊道景观开展景观客体与视觉感知主体之间的评价分析,探讨铁路廊道景观与城市整体环境协调以及提升景观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将铁路廊道景观营造为生态、舒适的交通廊道,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意义。以杭黄铁路为例,对铁路廊道景观基于“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评价研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1)在“景感生态学”理论的视角下,通过层次分析法将铁路廊道景观的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构建为系统的评价分析法;(2)采用的评价方法可以实现铁路廊道景观从静态单点评价迈向动态线状评价,评价覆盖范围更广;(3)分段式评价更有利于针对现状不足开展景观管理与优化工作;(4)本研究成果对现状铁路廊道景观评价及后续建设项目具有管理与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感生态学 铁路廊道景观 “生态-景观-感知”策略 景观评价 景观评估
下载PDF
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
3
作者 戴胜勇 陈克坚 +1 位作者 张志勇 刘名君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7-61,共5页
研究目的: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已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钢桥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应用较为广泛。而我国无涂装耐候钢桥梁起步较晚,缺乏成功应用的经验,更无可执行的设计和制造规范。本文依托拉林铁路藏木大桥开展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建造... 研究目的: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已成为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钢桥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应用较为广泛。而我国无涂装耐候钢桥梁起步较晚,缺乏成功应用的经验,更无可执行的设计和制造规范。本文依托拉林铁路藏木大桥开展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建造关键技术研究,积累无涂装耐候钢桥梁在设计和制造中的经验,为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梁技术规范的编制和在我国铁路桥梁上推广应用打下基础。研究结论:(1)根据钢材受力和耐久性要求,提出了无涂装耐候钢力学性能、焊接性能、耐候性能等要求,完成了耐候指数大于6.5的桥梁用无涂装耐候钢化学成分设计和试验;(2)基于易于形成和保护稳定锈层,提出了无涂装耐候钢桥梁结构构件和排水布置细节设计要求;(3)提出了针对耐候钢特点的制造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无涂装耐候钢桥在我国的推广应用起到参考和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涂装耐候钢桥梁 选材 设计 制造
下载PDF
艰险山区路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鲍学英 李海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115,121,共8页
研究目的:为实现对路基工程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以西南艰险山区特殊环境中的路基工程为研究主体,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路基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论:(1)基于一般路基施工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艰险山区复杂的地... 研究目的:为实现对路基工程施工风险的动态评估,以西南艰险山区特殊环境中的路基工程为研究主体,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权重—二维云模型的路基工程施工风险评估模型。研究结论:(1)基于一般路基施工存在的风险影响因素,考虑艰险山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和路基工程施工的特征,构建了艰险山区路基工程施工风险评估体系,并以路基工程施工实时反馈的动态风险信息为基准,利用动态权重模型为指标赋权;(2)以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为基础变量构建了风险评估的二维云模型,并以成贵铁路兴文至毕节段的某段路基工程为例,用该模型评估其施工的风险情况,同时借助MATLAB绘制风险云图直观反映风险程度,最后通过计算贴近度确定风险等级,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3)研究结果表明:艰险山区路基施工的风险主要源于自然和地质风险以及由其造成的材料设备和施工技术风险;(4)本文研究可为艰险山区路基施工风险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险山区 路基工程施工风险 动态权重模型 二维云模型
下载PDF
铁路路堑装配式绿化挡墙关键技术分析研究
5
作者 司文明 张昕升 +2 位作者 唐元丽 蒋楚生 赵晓彦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29,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车站路堑边坡装配式绿化挡墙工点为依托,对该挡墙结构的受力特点、位移变形情况采用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确定该挡墙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论:(1)装配式绿化路堑挡墙紧贴开挖坡体施作,... 研究目的:本文以川南城际铁路泸州车站路堑边坡装配式绿化挡墙工点为依托,对该挡墙结构的受力特点、位移变形情况采用仿真模拟分析研究,确定该挡墙技术合理、经济可行的关键技术参数.研究结论:(1)装配式绿化路堑挡墙紧贴开挖坡体施作,必要时设置趾板和凸榫;(2)趾板宽度为1 m时较无趾板情况下的墙体位移有显著下降,建议趾板宽度设置为1~1.5 m;(3)锚杆的设置会显著改善装配式挡墙的受力和位移,挡墙设置锚杆时,锚杆间距对装配式路堑挡墙的变形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对于风化泥岩的路堑边坡,建议锚杆竖向间距不大于2.1 m;(4)墙体主要表现为肋柱受压,且肋柱与基础底板连接处发生显著应力集中,应合理进行构造柱配筋,并加强肋柱与基础底板处的配筋设计;(5)本研究成果对路堑支挡工程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堑边坡 装配式绿化挡墙 趾板和凸榫 锚杆
下载PDF
灌注桩浅部缺陷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研究
6
作者 常聚友 王臣 +3 位作者 王争荣 郝凌旭 廖忠 杨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3-58,共6页
研究目的:按《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Q/CR 9212—2015)第7.3.3条的规定,机械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设计标高处超灌混凝土高度要0.5~1.0 m,以增加压力确保桩顶设计标高处桩的完整。可现场检测多处桩顶设计标高处桩浅部有缺陷... 研究目的:按《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Q/CR 9212—2015)第7.3.3条的规定,机械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桩顶设计标高处超灌混凝土高度要0.5~1.0 m,以增加压力确保桩顶设计标高处桩的完整。可现场检测多处桩顶设计标高处桩浅部有缺陷,并做钻深0.5 m的芯样抗压强度试验,未满足设计要求,是何原因引起,又应怎样预防,均须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桩顶设计标高处超灌混凝土高度要2~3 m;(2)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 mm;(3)裁桩时桩顶设计标高处外缘一圈要环切割,桩顶设计标高出露处要见有最大粒径粗骨料,并抽样钻深0.5 m的芯样强度满足设计要求;(4)混凝土导管埋深不小于3 m,灌注混凝土时导管要居中,采用短笼疏孔后要进行二次清孔,端承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0 mm;(5)本研究成果可为铁路、公路等领域提高桥梁钻孔桩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缺陷 超灌高度 坍落度 导管埋深 粒径粗骨料 芯样 完整
下载PDF
轨道交通工程裂缝与渗漏机理及其应对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戴志仁 王俊 胡瑞青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广泛存在的裂缝与渗漏现象,从裂缝机理方面揭示各类裂缝与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裂缝对构件承载力与耐久性的影响,基于后浇带设计理念与高延性混凝土特性,提出结构与防水合二为一的新型接缝处... 研究目的: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广泛存在的裂缝与渗漏现象,从裂缝机理方面揭示各类裂缝与渗漏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裂缝对构件承载力与耐久性的影响,基于后浇带设计理念与高延性混凝土特性,提出结构与防水合二为一的新型接缝处理思路,解决地下工程广泛存在的裂缝与渗漏问题,提出耐久性好、强度高的加固材料,从既有工程维保角度出发,提出可以满足限界要求的结构加固方法,以期提高地下工程的受力稳定性与长期耐久性。研究结论:(1)根据裂缝产生机理将地下工程裂缝归纳为早期构造性裂缝与后期结构性裂缝两大类;(2)相对于早期构造性裂缝,结构性裂缝的危害更大,对管片衬砌而言,当结构性裂缝深度达到30 mm左右时,构件承载力将降低20%左右,同时加速了混凝土的老化进程,降低了耐久性;(3)利用纤维高延性混凝土的韧性,基于后浇带设计理念,提出了结构与防水相结合的高延性混凝土接缝处理措施,解决了混凝土浇筑早期的构造性接缝,使得整体结构刚柔结合,有效减小了使用阶段结构性裂缝几率;(4)提出了耐久性好、强度与密度可调、适应性强的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5)提出了基于高延性混凝土的嵌锁柱新型叠合构件,满足了限界空间有限情况下的既有构件加固需要;(6)本研究成果可为地下工程结构设计、补强与防渗堵漏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性裂缝 结构性裂缝 后浇带 高延性混凝土 嵌锁柱新型叠合构件
下载PDF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菲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1-67,共7页
研究目的: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拱桥已陆续服役20~30年,吊杆的更换问题已逐步提到管养部门日程上来。本文以3×168 m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针对吊杆更换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结论:(1)... 研究目的:我国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拱桥已陆续服役20~30年,吊杆的更换问题已逐步提到管养部门日程上来。本文以3×168 m钢管混凝土拱桥为例,针对吊杆更换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结论:(1)吊杆使用期大多小于规范规定的20年设计使用年限,吊杆的设计应为后期管养与更换预留充分的条件;(2)吊杆更换工程应采用桥梁建设年代的设计荷载,可遵循容许应力法按吊杆安全系数控制设计,或按承载能力法用结构重要性系数、作用分项系数、材料分项系数进行综合表达;(3)采用桥面相对高差作为桥面线形控制指标更为有效,其限值可通过使裂缝宽度达到极小值时反求桥面板内力,进而通过内力求得桥面变形限值的方法获得;(4)可采用桁架单元模拟临时吊杆和新吊杆,只受拉单元模拟旧吊杆,逐级加载、卸载可通过替换体外力的形式施加;(5)设计中尚应对未更换的旧吊杆和新吊杆进行受力检算,并控制索力偏差不大于20%,同时还需检算施工过程中的桥面变形;(6)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中、下承式拱桥吊杆的更换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杆 荷载组合 容许应力法 承载能力法 只受拉单元 桁架单元 体外力 桥面线形
下载PDF
基于新理念的广州枢纽客站分工及改扩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88,共8页
研究目的:广州铁路枢纽既有路网基本成型于十年之前。本文结合地方城市总体规划,本着助力建设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为目标,对广州铁路枢纽内客站布局、分工及改扩建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增加佛山站为枢纽辅助客站,方便佛山市域内居民... 研究目的:广州铁路枢纽既有路网基本成型于十年之前。本文结合地方城市总体规划,本着助力建设轨道上的粤港澳大湾区为目标,对广州铁路枢纽内客站布局、分工及改扩建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增加佛山站为枢纽辅助客站,方便佛山市域内居民就近乘车,缓解广州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2)调整枢纽内客站分工,广州站、广州东站共同组成中央火车站,棠溪站承担普速车作业,广州南站、广州北站、鱼珠站、新塘站、南沙站、佛山西站、佛山站按方向别负责动车作业;(3)客站分工调整后,枢纽内各通道远期能力可满足运输需求;(4)国内大型、特大型铁路枢纽的客站分工建议按混合式分工(方位向别+跨线)考虑,从源头分担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压力,覆盖城市的更多片区;(5)本文研究可供新线引入或枢纽改扩建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 铁路客站 布局
下载PDF
铁路槽形梁尼尔森体系刚性吊杆拱桥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家强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3-67,91,共6页
研究目的:秦皇岛市旅游铁路上跨和平大街采用56 m双线槽形梁尼尔森体系刚性吊杆拱桥,桥面板横向跨度达到12.7 m,且受建筑高度限制,其厚度只有0.65 m。考虑城市景观要求,拱肋采用1/7坦拱,无法设置横撑。设计中采用空间梁格模型、平面杆... 研究目的:秦皇岛市旅游铁路上跨和平大街采用56 m双线槽形梁尼尔森体系刚性吊杆拱桥,桥面板横向跨度达到12.7 m,且受建筑高度限制,其厚度只有0.65 m。考虑城市景观要求,拱肋采用1/7坦拱,无法设置横撑。设计中采用空间梁格模型、平面杆系模型、空间实体元模型进行计算,对结构受力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确保结构安全。研究结论:(1)采用空间梁格模型可充分考虑桥面板纵向剪力滞效应;(2)桥面板采用平面杆系模型横向分析可满足计算精度要求;(3)桥面板横向作为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设计,横向预应力按外荷载考虑,可有效降低桥面板高度;(4)采用刚性吊杆可有效提高拱肋稳定性,对于不设置风撑的拱肋,是优先的选择;(5)合理的吊杆间距使刚性吊杆大部分工况处于受拉状态,提高拱肋稳定性的同时也可避免吊杆构造受本身稳定性控制;(6)本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桥梁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槽形梁 尼尔森体系 刚性吊杆 拱桥
下载PDF
斜拉桥锚拉板易损细节设计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星 吕明达 +2 位作者 戴晓春 赵骏铭 张靖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0,共7页
研究目的:郑北大桥索梁锚固结构采用锚拉板结构形式,该区域构造复杂,焊缝交错,部分位置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恒载作用下易发生塑性破坏,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的易损部位... 研究目的:郑北大桥索梁锚固结构采用锚拉板结构形式,该区域构造复杂,焊缝交错,部分位置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恒载作用下易发生塑性破坏,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疲劳破坏。通过建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的易损部位,对局部细节进行设计参数优化,从而改善其恒载和活载下的受力性能。提取疲劳易损部位热点应力,通过热点应力S-N曲线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计算其疲劳寿命,验证参数优化效果。研究结论:(1)在原设计的基础上适当优化锚拉板厚度能有效改善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恒载下受力性能,防止材料塑性破坏;(2)经热点应力法计算疲劳寿命验证,在原设计的基础上适当优化圆形过渡区半径、锚拉板厚度、锚筒厚度能提升锚拉板的疲劳寿命;(3)本文研究结论可运用于今后的斜拉桥锚拉板式索梁锚固结构的设计中,以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锚拉板 塑性破坏 热点应力法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拱桥施工监控数据集成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田 何理 +1 位作者 孙铭悦 杨刚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2,共6页
研究目的:大跨度系杆拱桥因其施工复杂、技术难度大,均需进行施工监控,产生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的监控数据。但目前现场监控有一部分流于形式,监测数据并未充分利用,为了实现监控数据的直观展示和长期有效的存储,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掌... 研究目的:大跨度系杆拱桥因其施工复杂、技术难度大,均需进行施工监控,产生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的监控数据。但目前现场监控有一部分流于形式,监测数据并未充分利用,为了实现监控数据的直观展示和长期有效的存储,便于工程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大跨度系杆拱桥施工各个阶段的结构状态,本文基于参数化方法建立的BIM拱桥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对拱桥施工监控数据进行有效管理。研究结论:(1)通过参数化建模方法完成了拱桥BIM模型建立,选取拱桥施工过程中的监控信息与BIM模型的集成处理,实现了系杆拱桥施工控制信息的高效集成;(2)利用BIM的二次开发技术,编写插件实现了监控数据的可视化表达,可调取相关数据,直观显示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及变形情况,指导施工;(3)以Visual Studio 2015作为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对桥梁施工监控数据的信息化集成和可视化表达,可为基于BIM技术的桥梁施工监控数据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系杆拱桥 施工监控 BIM技术 数据集成 API二次开发
下载PDF
铁路站台单柱雨棚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佑发 谢霖涛 陈前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83,共6页
研究目的:以改建铁路宁西线渭南西站站台雨棚结构和天水南站站台雨棚结构为研究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对两种不同结构布置形式的"Y"形雨棚结构典型单元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两种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机制... 研究目的:以改建铁路宁西线渭南西站站台雨棚结构和天水南站站台雨棚结构为研究背景,采用非线性动力拆除构件法,对两种不同结构布置形式的"Y"形雨棚结构典型单元进行抗连续倒塌性能对比分析,研究两种结构的连续倒塌抗力机制和失效模式;并提出增设钢桁架和增设斜拉索两种抗连续倒塌措施,研究两种措施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的提升作用。研究结论:(1)KZ1是雨棚结构的薄弱部位,KZ1失效后RC模型和ST模型相对承载力均小于1.0;(2)ST模型较RC模型具有更强的抗连续倒塌性能,尤其是在悬链线机制阶段,前者的相对承载力较后者提升超过了50%;(3)增设钢桁架和增设斜拉索措施均能有效增强雨棚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4)该研究成果可为评价站台雨棚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台单柱雨棚 “Y”形结构 连续倒塌 拆除构件法
下载PDF
中低速磁浮交通与铁路电磁安全防护距离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虞凯 余超 +1 位作者 魏波 段永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5-99,共5页
研究目的:本文从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两个角度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电磁辐射以及对铁路无线设施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电磁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中低速磁浮电磁辐射理论值和测试值,对比铁路无线设施的抗扰度要求,获得中低速磁浮... 研究目的:本文从理论分析和现场测试两个角度研究中低速磁浮交通电磁辐射以及对铁路无线设施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电磁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中低速磁浮电磁辐射理论值和测试值,对比铁路无线设施的抗扰度要求,获得中低速磁浮交通与铁路的电磁安全防护距离。研究结论:(1)从理论仿真和现场测试两个维度分析中低速磁浮交通电磁辐射对铁路GSM-R、无线列调、站场无线通信、WLAN、LTE、RFID等典型无线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在相距10 m下,中低速磁浮交通的电磁辐射对铁路无线设施的正常运营不构成电磁干扰;(2)提出了电磁安全防护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电磁辐射理论值与测试值,分别与铁路无线设施的抗扰度要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低速磁浮交通与铁路各类无线设施的电磁安全防护距离小于1 m,因此在工程建设中,中低速磁浮的电磁辐射不会影响铁路无线设施的正常工作,在线路选线设计时可不考虑电磁辐射的影响;(3)本研究成果可用于了解中低速磁浮交通的电磁辐射原理和对铁路无线设备的电磁辐射影响,可为中低速磁浮交通的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速磁浮 铁路 电磁辐射 防护距离
下载PDF
考虑车辆六轮相关的桥面随机激励的模拟
15
作者 陈水生 赵辉 +1 位作者 夏钰桓 李锦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6-62,共7页
研究目的:模拟车辆各轮相干桥面不平顺随机激励,为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桥面激励输入,本文在滤波白噪声法生成单轮桥面不平顺随机激励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各轮桥面不平顺激励的时空相干特性,建立车辆六轮相关桥面随机激励时... 研究目的:模拟车辆各轮相干桥面不平顺随机激励,为车桥耦合振动系统提供更切合实际的桥面激励输入,本文在滤波白噪声法生成单轮桥面不平顺随机激励的基础上,结合车辆各轮桥面不平顺激励的时空相干特性,建立车辆六轮相关桥面随机激励时域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以一座30 m跨径的简支T梁桥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车辆六轮相关桥面随机激励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论:(1)根据车辆六轮间的相干函数关系所建立的桥面随机激励模型有效可靠;(2)车辆六轮相关的桥面随机激励对桥梁振动响应均值的影响很小,但对桥梁振动响应标准差的影响较大;(3)车辆低速行驶时,六轮相关桥面随机激励的桥梁振动响应小于其他激励方式,但随着车速的提高,六轮相关桥面激励的桥梁振动响应和冲击系数明显大于其他激励方式;(4)研究桥面不平顺随机激励对桥梁振动响应的影响有必要考虑车辆各轮的相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不平顺 车辆六轮相关 相干函数 车桥耦合 蒙特卡罗法
下载PDF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开挖方法及设计参数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孙书伟 朱本珍 马宁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6,共6页
研究目的:为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成都天府新区汉州路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运用现场调查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开挖方案的基坑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研究结论:(1)成都天府新区... 研究目的:为给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提供参考,本文以成都天府新区汉州路北段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运用现场调查和数值分析方法,对不同开挖方案的基坑稳定性进行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的支护建议。研究结论:(1)成都天府新区地下综合管廊位于成都平原南部边缘,地层为第四系人工填土、洪坡积层和砂泥岩互层,汉州路北段长1 390. 88 m,设计三种舱类;(2)汉州路北段管廊基坑最大开挖深度为9. 3 m,位置为K 0+40,管廊类型为两舱管廊,截面尺寸为7. 6 m×3. 8 m,宜采用两级放坡方式开挖,下级边坡高度5~6 m时整体稳定性最好,黏土区最优放坡坡率为1∶1. 5,全风化基岩区为1∶0. 75,中风化基岩区为1∶0. 3;(3)对于局部工程区不满足放坡条件者,建议采用锚杆支护,锚杆长度4~6 m、间距1~2 m可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4)本研究成果可为现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管廊 开挖 稳定性 锚杆 滑坡
下载PDF
基于IFC标准的高铁接触网信息模型创建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飞 史天运 解亚龙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0-75,共6页
研究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利用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标准... 研究目的: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且进展缓慢。利用基于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工业基础类)标准对高铁接触网BIM信息进行描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结论:(1)通过对比IFC标准各种扩展机制,提出采用代理类与自定义属性集相结合的扩展方式进行高铁接触网BIM基本信息描述;(2)开展了高铁接触网BIM信息分析,构建了高铁接触网身份信息、定位信息和技术信息IFC属性集;(3)提出了高铁接触网BIM建模方法;(4)经验证,本文提出的属性集与建模方法有效可行,有利于提升高铁接触网BIM模型的完备性,可为深化高铁接触网BIM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接触网 BIM IFC 自定义属性集 属性信息
下载PDF
硬岩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旭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8-64,共7页
研究目的: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修建作为发展地下交通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本文以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变函数法弹性解析解及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计算围岩压力反推拱顶可承载... 研究目的:随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速,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修建作为发展地下交通的重要手段。为研究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本文以青岛地铁工程的修建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变函数法弹性解析解及围岩应力和位移解析解计算围岩压力反推拱顶可承载厚度;通过拱盖变形量反推隧道拱盖承受的上覆荷载,进而说明在浅埋隧道也存在"成拱效应"。本文采用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浅埋暗挖隧道成拱效应进行模拟分析,并结合某车站现场实测数据进行说明。研究结论:(1)浅埋暗挖隧道围岩自身能承担上覆地层80%多的荷载,证明硬岩地层浅埋暗挖大跨车站也存在显著的自成拱效应,在设计与施工中需重点考虑;(2)硬岩浅埋隧道在一定覆岩厚度条件下存在成拱效应,围岩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初支承受的荷载很少,印证浅埋大跨车站成拱效应存在;(3)本文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硬岩地区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为类似隧道工程的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围岩压力 拱顶承载厚度 数值模拟分析 成拱效应
下载PDF
隧道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误差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东平 胡炜 吴佳晔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86,共6页
研究目的:隧道锚杆施工具有隐蔽性强和不易检测的特点,以往采用拉拔试验的检测方法对隧道结构支护体系具有破坏性且不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因此有必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检测。而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研究目的:隧道锚杆施工具有隐蔽性强和不易检测的特点,以往采用拉拔试验的检测方法对隧道结构支护体系具有破坏性且不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因此有必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锚杆的锚固质量进行检测。而现有的无损检测技术精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检测精度参差不齐,影响检测结果。为了在不破坏既有支护体系的前提下批量检测锚杆锚固质量,有必要对锚杆无损检测误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激振信号质量、振动信号提取能力以及计算波速精度对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精度有重要影响;(2)通过控制激振频率、力度以及激振方位,可有效提高激振信号质量;(3)改良传感器与锚杆的连接方式以及灵活选取传感器位置对增强振动信号的拾取能力有明显作用;(4)鉴于标定法确定计算波速的缺点,提出了预设法确定计算波速,通过综合采用标定法和预设法可有效提高计算波速精度;(5)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锚杆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的改进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锚杆 无损检测 检测精度 影响因素 误差控制
下载PDF
地下高铁车站无屏蔽门站房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20
作者 王斌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6,共5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尚无铁路进入地下空间通风空调设计的标准及规范,也缺少工程经验参考,极大地增加了地下高铁站房通风空调设计的难度。为确定此类站房合理的通风空调方案,本文以于家堡站为研究对象,结合RWI舒适性指标,采用CFD模拟计...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尚无铁路进入地下空间通风空调设计的标准及规范,也缺少工程经验参考,极大地增加了地下高铁站房通风空调设计的难度。为确定此类站房合理的通风空调方案,本文以于家堡站为研究对象,结合RWI舒适性指标,采用CFD模拟计算结合现场测试验证的方法,探讨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方案。研究结论:(1)利用RWI指标确定的室内设计参数可营造舒适的车站环境;(2)在高大候车厅中采用全空气分层空调系统及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方案可保证乘客候车舒适并节省能耗;(3)地下无屏蔽门站台设置机械通风并利用风机盘管局部降温可排走大部分的热量;(4)本研究确定的高铁站房合理的通风空调方案可为类似工程提供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站房 地下空间 环控 通风空调系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