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作品数4443被引量10278H指数26
《汽轮机技术》为专业技术性刊物。内容涉及汽轮机的实验研究、加工工艺、材料应用、安装调试、维护运行、设备改造等方面。读者对象为发电设备科研及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等,也可供力学、材料、能源等...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588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23-1251/TH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443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背压+引射器+抽汽供热方式下热网调节特性分析
1
作者 武云跃 马素霞 闫利如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分析一次热网调节方式的调节特性并获得最佳的一次热网调节方式在供热期对能源节约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某2×350MW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梯级供热系统,研究比较了供热初末寒期与寒期各3种调节方式的经济特性,给出了不同环境温... 分析一次热网调节方式的调节特性并获得最佳的一次热网调节方式在供热期对能源节约利用至关重要。基于某2×350MW热电机组高背压+引射器+抽汽梯级供热系统,研究比较了供热初末寒期与寒期各3种调节方式的经济特性,给出了不同环境温度下所需要乏汽量及抽汽量;并以机组发电量与循环泵耗电量的净电量最佳为目标量化了不同环境温度段的最优供热调节方式。结果表明:整个供热期调节方式的相对流量比越大,总乏汽量利用越多,抽汽总量越少;初末寒期:环境温度为-3℃~1℃、2℃~3℃、4℃~5℃3个阶段对应的最优热网调节方式分别为相对流量比为1、0.84、0.7的质调节。寒期:环境温度为-11℃~-4℃,质调节最优且平均净电量优于质量综合调节约3.087MW、优于量调+质调约4.75MW,-14℃~-12℃3种调节方式净电量几乎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机组 高背压+引射器+抽汽 调节特性 相对流量比 净电量
下载PDF
轴向排汽汽轮机中低压汽缸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颜廷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437,共3页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某轴向排汽汽轮机中低压缸模型,计算了汽缸在不同运行载荷工况下汽缸的变形及汽缸猫爪承受的支反力,从而判定汽缸稳定性水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类型中低压缸稳定性受排汽温度和轴向推力的影响较大,... 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某轴向排汽汽轮机中低压缸模型,计算了汽缸在不同运行载荷工况下汽缸的变形及汽缸猫爪承受的支反力,从而判定汽缸稳定性水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类型中低压缸稳定性受排汽温度和轴向推力的影响较大,为保证中低压缸稳定性,避免动静间隙变化导致碰磨,应保证汽缸的设计刚度,同时现场运行应严格控制排汽温度,避免超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排汽汽轮机 汽缸稳定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效宽负荷小焓降叶片技术及其在汽轮机中的工程应用
3
作者 郭魁俊 王健 +3 位作者 李宇峰 管继伟 刘云锋 马义良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4-176,共3页
介绍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宽负荷小焓降叶片技术,并列举了其在典型机组中的应用。宽负荷小焓降叶片在开发阶段经过大量数值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综合考虑了气体动力学、强度振动、机械完整性和加工制造装配等诸多因素。将该技... 介绍了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宽负荷小焓降叶片技术,并列举了其在典型机组中的应用。宽负荷小焓降叶片在开发阶段经过大量数值计算分析和试验验证,综合考虑了气体动力学、强度振动、机械完整性和加工制造装配等诸多因素。将该技术应用于汽轮机组,机组的气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叶片在各运行工况下均能保持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宽负荷 小焓降 叶片 工程应用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轮盘加工跳动量引起的振动特性研究
4
作者 庄乾才 王红海 +2 位作者 马德鹏 黄延忠 刘占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汽轮机转子不可避免存在加工误差,轮盘加工误差引起的径向跳动量在转子结构上产生质量偏心,进而导致汽轮机运转过程中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影响汽轮机组的振动噪声特性。分析了汽轮机转子轮盘径向跳动的谐波特性,建立了轮盘质量偏心量与径... 汽轮机转子不可避免存在加工误差,轮盘加工误差引起的径向跳动量在转子结构上产生质量偏心,进而导致汽轮机运转过程中转子的不平衡振动,影响汽轮机组的振动噪声特性。分析了汽轮机转子轮盘径向跳动的谐波特性,建立了轮盘质量偏心量与径向跳动谐波项之间的关系式,进而分析了轮盘加工跳动量对转子振动幅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轮盘径向跳动的1阶谐波量与轮盘质量偏心呈线性关系,而跳动的高阶谐波量对轮盘偏心量无影响。轮盘加工误差引起的转子振动幅值与轮盘径向跳动的1阶谐波量成正比。研究结果为从加工制造方面降低汽轮机组振动噪声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 轮盘 圆度误差 偏心距 振动
下载PDF
参与供热调节的新型中压调节阀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方 翟璇 +5 位作者 宋风强 李志明 张小波 贺伟 马聪 王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7-340,共4页
众多工业供热中,压力4.0MPa左右的中压蒸汽在化工工艺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且常常作为驱动汽轮机的主汽汽源。对现有邻近工业园区的大功率中间再热式汽轮机进行改造,通过中压调节阀参与供热调节的方式可对外提供较大量的中压蒸汽。该类供... 众多工业供热中,压力4.0MPa左右的中压蒸汽在化工工艺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且常常作为驱动汽轮机的主汽汽源。对现有邻近工业园区的大功率中间再热式汽轮机进行改造,通过中压调节阀参与供热调节的方式可对外提供较大量的中压蒸汽。该类供热改造可有效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的可靠技术路径之一。主要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此类供热改造及新建中压供热项目的新型中压调节阀,旨在提高阀门的供热调节能力及运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调节阀 供热调节 流量特性
下载PDF
周向畸变条件下叶顶喷气对压气机失速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卢绪祥 雷建伟 +3 位作者 李继超 宋权斌 刘洋 杜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41-245,共5页
在低速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实验台上对周向畸变条件下叶顶喷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时域分析和一维连续小波方法分析了压气机失速先兆在周向、径向分布规律及失速先兆尺度变化情况。测量结果表明,均匀进气和25%畸变条件下施加3种喷气时,转... 在低速单转子轴流压气机实验台上对周向畸变条件下叶顶喷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时域分析和一维连续小波方法分析了压气机失速先兆在周向、径向分布规律及失速先兆尺度变化情况。测量结果表明,均匀进气和25%畸变条件下施加3种喷气时,转子出口失速先兆都在叶顶位置产生,50%和75%畸变条件下施加喷气量为0.29%和0.41%主流质量流量时,转子出口失速先兆位置发生变化,向叶中偏移。同时,对失速先兆尺度进行了分析,在均匀进气条件下时,随着喷气量的增加,失速先兆尺度不断增大,且类型发生变化,由突尖型失速先兆向长尺度型失速先兆转变,而周向畸变条件下进行叶顶喷气扩稳时,失速先兆都表现为长尺度型失速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周向畸变 叶顶喷气 失速先兆 尺度
下载PDF
轮缘密封导流段轴向相对位置对涡轮级气动冷却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7
作者 高庆 朱蓬勃 +3 位作者 石慧 屈杰 居文平 李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4-267,272,共5页
系统深入研究了不同导流段轴向相对位置轮缘密封射流对涡轮级气动性能及下游动叶端壁冷却性能影响规律。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组和SST湍流模型,计算对比了L_(d)=5mm、L_(d)=11mm以及L_(d)=14mm时3种不同导流段与动叶前缘相对位置、轮缘... 系统深入研究了不同导流段轴向相对位置轮缘密封射流对涡轮级气动性能及下游动叶端壁冷却性能影响规律。通过求解三维RANS方程组和SST湍流模型,计算对比了L_(d)=5mm、L_(d)=11mm以及L_(d)=14mm时3种不同导流段与动叶前缘相对位置、轮缘密封射流对涡轮级气动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下游动叶端壁气膜保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导流段与动叶前缘轴向相对距离的增加,涡轮级气动性能提高,同时冷气流可以更加深入到动叶通道内部,从而增加动叶端壁前缘冷却区域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级 轮缘密封 气动性能 冷却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环境风对空冷岛内部涡流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梁涛 薛广伟 王智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9-282,288,共5页
随着环境风速的变化,空冷岛内部涡流分布对空冷单元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愈加重要。以2×600MW的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环境因素对空冷岛内部流场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环境风速,分析了空冷机组周围流场温度和压力... 随着环境风速的变化,空冷岛内部涡流分布对空冷单元换热器性能的影响愈加重要。以2×600MW的直接空冷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环境因素对空冷岛内部流场的影响。针对不同的环境风速,分析了空冷机组周围流场温度和压力的分布情况,研究了涡流产生的机理和变化规律,以及环境风速对空冷机组风机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大,热空气羽流倾角增大,空冷单元与周围环境的换热量相对减少,换热效率降低。空冷单元呈现更多的负压区域,流场内出现涡旋并逐渐在增大,此时出现回流情况。另外,各空冷单元风机进口流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迎风侧的第一个风机f1的进口流量降幅最大,整体下降298.54kg/s;其功率的降幅也最大,下降了14.338kW。对此提出了优化运行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 凝汽器 空冷岛 涡流 直接空冷
下载PDF
大型电站凝汽器方形乏汽管道强度分析
9
作者 谢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35-336,342,共3页
以大型电站凝汽器乏汽管道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对运行工况下凝汽器乏汽管道强度进行了分析。并根据JB4732《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选取典型位置进行评定,达到了优化设计结构、满足设计要求的目的。
关键词 凝汽器 乏汽管道 强度分析
下载PDF
基于双元网格法的间接空冷塔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本锋 黄晨希 +2 位作者 杨春龙 刘忠秋 陈伟雄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7-349,374,共4页
以某2×6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采用Fluent软件的双元网格法对间冷塔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间冷塔换热量迅速下降,环境温度每提高5℃,间冷塔换热量下降约250MW。因此,环境温度越高对间冷塔运行越不利... 以某2×600MW间接空冷机组为例,采用Fluent软件的双元网格法对间冷塔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间冷塔换热量迅速下降,环境温度每提高5℃,间冷塔换热量下降约250MW。因此,环境温度越高对间冷塔运行越不利。随着环境风速的升高,间冷塔换热量在1m/s^5m/s风速之间下降约1%(10MW),当风速增大到8m/s后,换热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25MW。因此,较大环境风速对间冷塔的运行不利。该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用双单元网格耦合换热计算方法可以直接获得间接空冷塔两侧的换热性能,特别是循环水温度可以直接计算获得,减少了传统单侧计算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空冷 双元网格 出口水温 换热量
下载PDF
330MW亚临界空冷火电机组实时热耗率和冷端损失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俊杰 王金浩 +4 位作者 兰俊生 周健 沈跃军 任晓敏 谢国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90,278,共5页
建立实时运行工况的热耗率、供电煤耗和冷端能量损失的计算模型,定量分析负荷、环境温度和背压等因素对330MW亚临界空冷火电机组的整体发电效率、乏汽焓值、乏汽湿度和凝汽器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出的实时整体发电效率模型能较... 建立实时运行工况的热耗率、供电煤耗和冷端能量损失的计算模型,定量分析负荷、环境温度和背压等因素对330MW亚临界空冷火电机组的整体发电效率、乏汽焓值、乏汽湿度和凝汽器端差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出的实时整体发电效率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空冷机组的性能分析。冷端损失能量占总输入能量的53%,占总损耗能量的87%。从长期趋势来看,乏汽湿度随主蒸汽压力增加而单增。在某些工况下,乏汽湿度大于15%,可能会引起叶片水蚀,降低末级叶片寿命。与湿冷机组有较大不同,直接空冷凝汽器表面换热系数随负荷波动较小,导致空冷凝汽器的传热端差和平均换热温差均随负荷增加而单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岛 发电效率 供电煤耗 乏汽焓值 乏汽湿度 冷端优化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凝汽器管板大温差热固耦合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朝阳 孙士恩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运用ANSYS对管板进行有限元热应力分析,研究了在大温差下其热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出管板在67℃大温差条件下满足应力的结论,并对结果对比可知凝汽器管板两侧温差对热应力起主要作用,为工程设计与实际运行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 ANSYS 凝汽器 管板 大温差 热固耦合
下载PDF
1000MW二次再热机组抽汽压损对经济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柏静儒 宋亮福 +2 位作者 陈峰 吴建楠 曹天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6-168,172,共4页
以某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加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扰动理论和等效焓降分析理论,全面考虑两次中间再热、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加热器布置方式和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二次再热机组加热器抽汽压损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 以某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回热加热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扰动理论和等效焓降分析理论,全面考虑两次中间再热、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加热器布置方式和形式等因素的影响,推导出二次再热机组加热器抽汽压损对机组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形式简单并利于理解。应用此数学模型计算机组在100%THA实际运行工况下,抽汽压损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抽汽压损使得煤耗和热耗分别增加2.7g/(kW·h)和23.7kJ/(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再热机组 等效焓降法 热经济性 抽汽压损 加热器
下载PDF
机械通风冷却塔变工况特性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华 许宁 +2 位作者 李军烁 杨海生 王晓峰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3-336,共4页
基于麦克尔焓差理论和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特点,推导了一种进出塔水温计算的方法,通过该计算方法对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进出塔水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湿球温度与进出塔水温线性正相关,进出塔水温之... 基于麦克尔焓差理论和机械通风冷却塔的特点,推导了一种进出塔水温计算的方法,通过该计算方法对机械通风冷却塔的变工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进出塔水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湿球温度与进出塔水温线性正相关,进出塔水温之差与湿球温度无关;循环水量升高,则出塔水温升高,入塔水温降低,进出塔水温之差不断减小;风机风量升高,则进出塔水温降低,进出塔水温之差保持不变。最后结合现场试验实测结果,提出了冷却塔性能修正系数。根据这些结论和性能修正系数可更准确预测进出塔水温,从而优化冷却塔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进出塔水温 变工况 计算方法 修正系数
下载PDF
某重型燃气轮机外抽气冷却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明 王颖 +1 位作者 葛春醒 冯永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1-454,458,共5页
以某重型燃气轮机部分外部抽气冷却结构为模型,采用κ-ε模型,对模型内冷却空气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加入隔流板对抽气通道中的压力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压差对冷却空气的质量流量所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不同温度对冷却空气的... 以某重型燃气轮机部分外部抽气冷却结构为模型,采用κ-ε模型,对模型内冷却空气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加入隔流板对抽气通道中的压力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的压差对冷却空气的质量流量所占总流量的百分比,不同温度对冷却空气的质量流量所占总流量的百分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数值模拟 冷却
下载PDF
汽轮机低压进汽结构对级效率的影响探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伟 忻建华 叶春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67-269,共3页
一般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结构设计时,仅考虑各部件自身的气动性能,而忽略部件之间气动性能的相互影响。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国内两种超临界机组的低压缸第一级进行了气动计算,发现不同的联通管和蜗壳对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差达1.8%左... 一般在汽轮机通流部分结构设计时,仅考虑各部件自身的气动性能,而忽略部件之间气动性能的相互影响。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国内两种超临界机组的低压缸第一级进行了气动计算,发现不同的联通管和蜗壳对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两者之差达1.8%左右。研究表明,在设计联通管和蜗壳等无叶通道结构时,应对二者的气动性能进行综合考虑,使无叶通道和叶栅通道结构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缸 进汽结构 级效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负荷涡轮机流动特性及变工况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昕 张睿刚 +2 位作者 李涛 姜良 黄洪雁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1-85,共5页
为了研究某高负荷涡轮机流动特点及变工况工作特性,采用商业软件对涡轮机整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涡轮机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时的效率及功率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内流动达到超音速,并有斜激波产生,动叶流道内有激... 为了研究某高负荷涡轮机流动特点及变工况工作特性,采用商业软件对涡轮机整级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涡轮机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时的效率及功率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喷嘴内流动达到超音速,并有斜激波产生,动叶流道内有激波产生,造成附面层分离,产生较大的损失。同时,由于局部进气的原因,动叶叶栅内气流参数分布很不均匀,不同叶片的气动力矩相差很大。非设计工况下,落压比和转速的变化会引起涡轮机效率的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机 变工况 数值仿真 局部进气
下载PDF
考虑物性变化的凝汽器水侧流场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甘志联 张莉 +1 位作者 邢乐强 曾申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5-428,共4页
在管束区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冷却水吸热升温后物性的变化,对凝汽器水侧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进行一定的改进。对某电厂双流程凝汽器水侧流场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表明:冷却水温度变化对凝汽器水侧流动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管束区域采用多孔介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冷却水吸热升温后物性的变化,对凝汽器水侧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进行一定的改进。对某电厂双流程凝汽器水侧流场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表明:冷却水温度变化对凝汽器水侧流动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冷却水密度的变化引起进水室和下流程的流动阻力的变化。此外,分析表明考虑冷却水温升与否对管束区速度分布均匀性的模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水侧 物性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中压缸中轴封漏汽率试验中排汽参数位置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19
作者 杨海生 卢盛阳 吴瑞涛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高中压缸合缸机组中对中轴封漏汽率须采用单独的变温度试验确定,其中,中压缸排汽参数测量对中轴封漏汽率试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对不同中压缸排汽参数的测量位置下对中压缸通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对不同... 高中压缸合缸机组中对中轴封漏汽率须采用单独的变温度试验确定,其中,中压缸排汽参数测量对中轴封漏汽率试验结果的影响很大。对不同中压缸排汽参数的测量位置下对中压缸通流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以某600MW超临界机组为例,对不同中压缸排汽参数测量位置对中轴封漏汽率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中压缸排汽与其它汽封蒸汽的混合位置在中压缸排汽参数测量位置上游时,中轴封漏汽率试验中必须考虑这一汽封蒸汽混合的影响;中压缸排汽参数选择在联通管之前或低压缸进口位置,对中轴封漏汽率试验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压缸合缸 中轴封 漏汽率试验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某型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低压模块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单世超 陈伯树 平路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2,共4页
介绍了某型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经常发生汽轮机低压部分动静碰磨,引发机组振动,排汽导流环连接螺栓断裂等问题。通过试验并结合有限元计算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对该型机组低压缸结构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 大型汽轮机 数值分析 ABAQUS ANS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