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2820被引量6283H指数28
《国际政治研究》系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暨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学术性双月刊。主要刊登中外学者在国际政治、地区与国际政治、中国政治与外交、国际政治理论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和评论。19...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470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782/D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820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霸权的护持: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于铁军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8,5,共31页
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创生、1950—1970年代初期的兴起与衰落,以及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9年冷战终结期间的复兴。在第一阶段,国家安全的概念、理论和议题从无到有,并获得初步发展;在第二阶... 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创生、1950—1970年代初期的兴起与衰落,以及1970年代中后期到1989年冷战终结期间的复兴。在第一阶段,国家安全的概念、理论和议题从无到有,并获得初步发展;在第二阶段,国家安全研究在美国学术研究机构中迅速兴起,进入“黄金时代”,核威慑理论、有限战争、军备控制等构成了该阶段国家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第三阶段,国家安全研究的议程变得更为丰富,研究的实证性、学术性和应用性有了较大提升。总的来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国家安全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关系学科下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美国国家安全研究的阶段性变化与国际环境的变迁和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相对应,体现了国家安全研究作为一门政策科学的基本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研究 美国 冷战 国家安全 安全研究 战略研究
原文传递
新书讯
2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
饥饿:一部现代史[美]詹姆斯·弗农著沈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79元本书依据大量历史材料阐述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40年代,英帝国范围内饥饿含义的变迁以及治理饥饿的现代体系的形成,涉及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年... 饥饿:一部现代史[美]詹姆斯·弗农著沈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定价:79元本书依据大量历史材料阐述19世纪,上半期到20世纪40年代,英帝国范围内饥饿含义的变迁以及治理饥饿的现代体系的形成,涉及政治学、文化学、社会学、年代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内容,为现代饥饿史研究提供新思路。本书认为,英帝国在改变饥饿的含义和现代饥饿救济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饥饿的理解的转变也促成了治理饥饿的方式的转变,英国人由此开始重新反思社会民主和福利国家政治。除“结论”外,全书包括“饥饿与现代世界的形成”“饥饿的人道主义发现”等八章内容,约32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帝国 出版定价 人道主义 救济制度 饥饿 现代史 詹姆斯
原文传递
比较区域研究视域下的中亚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向红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7,5,共30页
中亚国家独立近30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明显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比较区域研究包括区域内比较、区... 中亚国家独立近30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明显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比较区域研究包括区域内比较、区域间比较、跨区域比较三种比较方式。中亚五国相似的国家发展历程,为开展区域内比较提供了机遇;中亚地区与高加索地区同属一个地区安全复合体且面临相似的地区结构环境,它们是开展地区间比较的理想案例;中亚地区与中东地区均发生过"颜色革命",且这两个地区伊斯兰文化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这为跨区域比较提供了条件。采用比较区域研究可拓展中亚研究的研究领域,推进中亚研究与政治学等学科之间的学术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与国别政治 研究述评 中亚研究 比较区域研究 区域内比较 跨区域比较 区域间比较
原文传递
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遵约困境与解决--以19世纪国际反贩奴协定体系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杰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7-113,7,共17页
解决国际协定的遵约困境,是保障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前提。阻碍遵约的因素不仅包括意愿也包括能力。供给国促使缺乏遵约能力的对象国让渡部分执法权,代其履行协定义务,是遵约困境的一种解决模式。与长期经济依赖和传统盟友关系相比,... 解决国际协定的遵约困境,是保障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前提。阻碍遵约的因素不仅包括意愿也包括能力。供给国促使缺乏遵约能力的对象国让渡部分执法权,代其履行协定义务,是遵约困境的一种解决模式。与长期经济依赖和传统盟友关系相比,由节点事件导致的对象国对供给国的短期政治依赖,是促成执法权让渡的关键因素。而在对象国政治依赖降低,且没有第三方大国干涉的情况下,供给国可能单方面选择强制措施。在19世纪英国主导的国际反贩奴协定体系中,英国为解决与葡萄牙、西班牙、巴西和古巴等国间双边协定中的遵约困境,采取了外交劝服和单边强制等措施。因此,国际公共产品战略需超越以投资和援助为主的单一经济手段,协调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公共产品 遵约 英国 奴隶贸易 主权让渡
原文传递
全球主义、国家路径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志敏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蔡拓教授和他的团队所撰写的《全球学导论》一书,积20多年的专注耕耘,以50万字的篇幅呈现了全球学的学科体系,为我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新辟了一个全球主义学派,实为学界盛事,值得学界同仁感佩。《全球学导论》的一个主旨是要摆脱国际... 蔡拓教授和他的团队所撰写的《全球学导论》一书,积20多年的专注耕耘,以50万字的篇幅呈现了全球学的学科体系,为我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新辟了一个全球主义学派,实为学界盛事,值得学界同仁感佩。《全球学导论》的一个主旨是要摆脱国际关系研究中方法论的国家主义,提倡方法论的全球主义,系统阐述本体论的全球主义。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里,国际关系的行为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需要我们在国家之内、国家之外、国家之间和国家之上发现新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如次国家政府、欧洲联盟、地区间主义机制,以及各类新型行为者之间的关系,等等。①不去了解这些新型行为体在国际或全球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将无法对这个正在经历重大转型的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对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的解决方案一知半解。不过,拒绝方法论的国家主义是否必然要向方法论和本体论的全球主义跃进,笔者仍心存疑虑。笔者认为,全球化固然引入了全球意识、全球认同、全球利益和全球伦理,其他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也不能忽视且日益重要,但国家特别是其中的大国,仍然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义 全球主义 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 国际关系研究 非国家行为体 路径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美国梦”衰落了吗?——奥巴马政府重建中产阶级基石的动因与举措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兴祥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3,5,共25页
美国民意调查表明,美国民众对"中产阶级"存在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梦"就是"中产阶级梦"。然而,近20、30年来,收入、变动及支出变动的情况表明,美国中产阶级面临很大的挑战或危机。... 美国民意调查表明,美国民众对"中产阶级"存在一种强烈的身份认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梦"就是"中产阶级梦"。然而,近20、30年来,收入、变动及支出变动的情况表明,美国中产阶级面临很大的挑战或危机。中产阶级不仅是"美国梦"的重要载体,也是美国政治生活乃至整个自由民主制的根基,中产阶级的衰落意味着"美国梦"的衰落。因此,通过重建中产阶级的基石来重振"美国梦",成为奥巴马入主白宫后实施政治路线图的优先目标。奥巴马政府为此采取了创造工作岗位、提高退休安全保障、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等措施,并在学费和入学上进行改革,使美国人上得起和易进入大学等,取得了初步成效。不过,美国中产阶级能否重振旗鼓,有赖于美国经济复苏、社会政策调整等根本问题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与国别政治 美国 美国梦 中产阶级 奥巴马政府
原文传递
试析冷战后世界民族问题的发展态势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联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0,5,共12页
冷战后世界各地的民族冲突愈演愈烈,宗教极端势力与跨国恐怖主义组织的联合和呼应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同时,外来移民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政治议题,也使欧洲等地不得不面对本土存在的大规模民族群体和宗教势力的挑战... 冷战后世界各地的民族冲突愈演愈烈,宗教极端势力与跨国恐怖主义组织的联合和呼应成为许多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同时,外来移民及其衍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政治议题,也使欧洲等地不得不面对本土存在的大规模民族群体和宗教势力的挑战。传统国家边界不断被内外民族、宗教势力所渗透,但解决上述问题却又需要仰赖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国内民族宗教问题的国际化,以及世界民族宗教问题的国内化,是当前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突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政治 民族问题 宗教对立 外部干涉
原文传递
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契机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巍 唐健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58,6,共19页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 国际关系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运行状况、运行规律的一种抽象性说明和解释。由于学者都是基于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和地位来进行理论思考,因此,一国所诞生的原创性国际关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变迁,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角色地位发生了多次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中国学者对国际体系运行的理论认知。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么与西方国际体系隔绝或者孤立,要么是西方体系的配角,中国没有对国际体系的原创性思考,因此也谈不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主要角色,这为中国提供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关系"核心问题"及随之而来的"问题组",从而给中国学者的国际关系研究特别是理论创造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如果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能够进一步完善学术制度,并深入探索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带来的国际后果,中国学者有可能继美国学者和欧洲学者之后为国际关系学科贡献巨大的知识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中国学派 角色变迁 中国崛起
原文传递
大领事时代——“保护海外公民:中国与欧洲的经验与视角”研讨会侧记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立志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紧随着航海大发现的契机,保护海外公民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利益,它直接促成了领事机构的诞生。15世纪,彼此互设领事机构在欧洲国家间成为一种风尚。欧洲至今已有500年的领事保护经验,在领事预警、快速反应、信息跟踪,及科技运用上... 紧随着航海大发现的契机,保护海外公民成为欧洲各国的一致利益,它直接促成了领事机构的诞生。15世纪,彼此互设领事机构在欧洲国家间成为一种风尚。欧洲至今已有500年的领事保护经验,在领事预警、快速反应、信息跟踪,及科技运用上都走在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不断变化的保护实践催生着领事制度的改革,欧洲在领事保护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事保护 欧洲各国 海外公民 经验 20世纪90年代 侧记 中国 15世纪
原文传递
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评《长和平:冷战史考察》、《美利坚独步天下》及《人心之争》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峥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3-162,共20页
22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震惊了世界。席卷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意识形态斗争出人意料地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国际秩序迅速进行了新的排列组合。22年过去了,这场战争在新一代青年人的脑海里只剩下了几近模糊的印象:苏联和冷战已... 22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震惊了世界。席卷全球半个世纪之久的意识形态斗争出人意料地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国际秩序迅速进行了新的排列组合。22年过去了,这场战争在新一代青年人的脑海里只剩下了几近模糊的印象:苏联和冷战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商品与贸易打破了国家的边界;全球化则席卷了整个世界。几乎没有人怀疑,是美国,而非它的对手,赢得了冷战。这段不一般的历史留给学者们最大的疑问之一就是:美国是如何赢得冷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国是 和平 史考 人心 意识形态斗争 部分国家 排列组合
原文传递
金融危机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自成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9,共13页
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霸权的过度透支和过度消费,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金融危机的中介和催化剂,美国的自由民主与自由市场的政治经济是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金融危机使美国在短期内再次发动战争可能性降低,同时也削弱了美国模式的... 金融危机实质是美国霸权的过度透支和过度消费,而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金融危机的中介和催化剂,美国的自由民主与自由市场的政治经济是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金融危机使美国在短期内再次发动战争可能性降低,同时也削弱了美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但危机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造成了伤害,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其实没有实质变化,美国霸权受到的影响有限。金融危机反衬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某些优势,但中国要居安思危,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这一契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金融危机 次贷 政治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拓展及其世界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文木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7,共10页
关键词 中国国家安全 世界形势 国家安全观 意义 国家安全问题 矛盾解决 基本矛盾 悖论
原文传递
中国的气候变暖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绍武 赵宗慈 唐国利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1,共11页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承认近百年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中国的观测证据也表明近百年中国气候变暖的事实。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气候变暖基本同步,中国是世界上变暖较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但有其自己的特点。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将...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承认近百年全球气候确实是变暖了,中国的观测证据也表明近百年中国气候变暖的事实。中国气候变暖与全球气候变暖基本同步,中国是世界上变暖较为激烈的地区之一,但有其自己的特点。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将继续增加,与全球一样,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仍是变暖,而且变暖速率将继续增加,但不排除在某一个月或季在某一个地区出现明显的低温,但后者主要与自然气候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中国
原文传递
英国学派及其当下发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巴里·布赞 李晨(译) 张小明(校)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7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关键词 英国学派 20世纪80年代 哥本哈根学派 琼斯 批评 文章 提法 保存
原文传递
建构主义:思想渊源、理论流派与学术理念 被引量:88
15
作者 秦亚青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1-23,共23页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吸收了诸多学科的营养,主要是社会学、语言哲学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其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尤其影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内部流派纷繁,即便是在主流建构主义阵营之中,也存在贴近实证主义的温...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吸收了诸多学科的营养,主要是社会学、语言哲学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其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尤其影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内部流派纷繁,即便是在主流建构主义阵营之中,也存在贴近实证主义的温和建构主义和诠释成分较高的语言建构主义。但同时,建构主义又有着三个鲜明的共同特征认为主体间互动建构社会意义,强调施动者和结构互动建构身份和认同,突出观念在塑造行为方面的作用。建构主义彰显的是人的能动性、文化的力量和社会性关系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够在国外和国内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迅速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建构主义 思想渊源 理论流派 学术理念 建构主义 国际关系理论
原文传递
跨国石油公司与里海能源安全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勤华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90-100,共11页
里海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合作的地区。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导致了里海地缘政治结构的大转变,里海出现了三个新独立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跨国石油公司是影响里海能源安全的力量之... 里海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使之成为一个既充满竞争又充满合作的地区。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导致了里海地缘政治结构的大转变,里海出现了三个新独立国家———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跨国石油公司是影响里海能源安全的力量之一。本文欲以跨国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的发展现状为例,说明其与里海能源安全之间存在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石油公司 能源安全 里海 哈萨克斯坦 地缘政治结构 天然气资源 土库曼斯坦 冷战结束 苏联解体 阿塞拜疆 独立国家 发展现状 互动关系 合作 海丰
原文传递
《国际妇女节考》出版
17
《国际政治研究》 CSSCI 2005年第1期105-105,共1页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寒冰和中央编译局许宝友副研究员合著的《国际妇 女节考》一书,2004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依据丰富、翔实的第一手 中外文资料和细致的分析考证,推翻了在中国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关于国际妇女节起...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孔寒冰和中央编译局许宝友副研究员合著的《国际妇 女节考》一书,2004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依据丰富、翔实的第一手 中外文资料和细致的分析考证,推翻了在中国流传了近一个世纪的关于国际妇女节起 源的错误说法。作者在书中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妇女节 妇女运动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大出版社 出版
原文传递
认真学习 深刻理解——解读十六大报告关于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部分
18
作者 杨成绪 《国际政治研究》 2003年第1期20-26,共7页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点阐明我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报告一方面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也强调“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面对“传统...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重点阐明我党对今后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做出的基本判断。报告一方面指出“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另一方面也强调“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面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因素相互交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形势 中国 外交政策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经济建设 不确定因素 恐怖主义 非传统安全 新帝国论 主权独立原则
原文传递
《西方外交思想史》一书出版
19
《国际政治研究》 2003年第3期110-110,共1页
关键词 《西方外交思想史》 外交思想 外交家 思想家 20世纪
原文传递
东欧转轨进程中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20
作者 高歌 《国际政治研究》 2002年第2期36-37,共2页
在政治上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向西方式多党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由公有制和中央计划经济向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双重转轨进程中,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民主社会主义政党 东欧国家 苏联模式 政治转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