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作品数5889被引量20453H指数36
本刊主要以提高本专业理论水平及交流临床实践经验为宗旨。着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与普及并重,贴近实际与临床。既有科研成果及实验研究,又照顾到基层医务工作者,工同提高与受益。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351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3-1191/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5,8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陈超 庞江霞 +4 位作者 王宝军 孙明英 赵世君 李月春 郝喜娃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71-76,共6页
目的 探索分析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OD1-G93A转基因小鼠,通过转棒实验、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症状前期、症状中期、终末期及对照组... 目的 探索分析P2Y12受体介导小胶质细胞在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SOD1-G93A转基因小鼠,通过转棒实验、Western blot方法及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SOD1-G93A转基因小鼠在症状前期、症状中期、终末期及对照组小鼠运动功能、皮质与腰髓P2Y12受体及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IBA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下降;腰髓P2Y12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降低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P2Y12受体表达明显减低(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腰髓IBA1受体随病程进展有逐渐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终末期IBA1表达明显升高(P<0.05),皮质各期变化不明显。结论 随SOD1-G93A转基因小鼠病程进展运动功能逐渐降低,腰髓P2Y12受体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增生明显,P2Y12受体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可能参与了AL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转基因小鼠 P2Y12受体 小胶质细胞
下载PDF
儿童肌阵挛失神癫痫脑电图五例
2
作者 赵绚 贾宇 +4 位作者 张礼萍 王诗雨 魏荣 戚小红 王玉平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33-137,共5页
目的总结儿童肌阵挛失神癫痫(MAE)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EEG)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等特点。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例MA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特点。结果5例患儿中2例男孩,3例女孩。发病年龄中位... 目的总结儿童肌阵挛失神癫痫(MAE)的临床表现,视频脑电图(VEEG)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转归等特点。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例MAE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特点。结果5例患儿中2例男孩,3例女孩。发病年龄中位数9(3~11)岁。临床表现中5例患者均以MA为突出表现,其中4例为双上肢节律性肌阵挛抽动,另1例为口轮匝肌及双上肢同时受累。发作具有突发突止的特点且发作频繁,每日可发作数次至10余次。住院期间所有患儿均进行VEEG检查,记录到5例患儿均存在典型的双侧对称同步的3Hz棘慢复合波阵发,同步肌电记录到与肌阵挛有锁时关系的肌电爆发。5例患儿在诊断明确后进行抗癫痫治疗,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后癫痫发作频率减少,随访2~6年,5例患儿均无临床发作,智力运动发育正常,EEG复查均无癫痫样异常放电。结论MAE以肌阵挛失神为突出表现,EEG特点为双侧对称同步的3Hz棘慢复合波阵发,同步肌电图记录到与肌阵挛有锁时关系的肌电爆发。尽早合理的应用抗癫痫药物可有效的控制患儿发作,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阵挛失神癫痫 3Hz棘慢复合波 肌电描记 丙戊酸钠 预后
下载PDF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要求
3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62-462,共1页
1统计学符号按照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的有:(1)样的算数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用英文大写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_(x);(4)t检验用英文小写;(5) F检... 1统计学符号按照GB3358.1-200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常用的有:(1)样的算数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用英文大写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_(x);(4)t检验用英文小写;(5) 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9)概率用英文写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疾病 卡方检验 F检验 英文大写 希文 中位数 T检验 算数平均数
下载PDF
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性关联研究
4
作者 范志亮 李春岩 +1 位作者 姜虹 田新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发病是否与对氧磷酶3(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17例健康对照和108例sALS患者进行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病例... 目的探讨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ALS)发病是否与对氧磷酶3(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相关.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117例健康对照和108例sALS患者进行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人群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具有代表性.sALS组与对照组之间PON3 Ala99Ala基因的三种基因型分布比较无差异(P=0.157).PON3 Ala99Ala基因A和G等位基因分布在对照组、sALS组中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与AA基因型比较,AG基因型、GG基因型和AG+GG基因型均不增加患sALS的风险(分别为OR=1.68,95%CI=0.95~2.98;OR=0.63,95%CI=0.11~3.54;OR=1.55,95%CI=0.89~2.71).结论PON3Ala99Ala基因多态性不增加sALS发病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对氧磷酶3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Logistic回归分析创伤性脑出血术后早期继发AIS风险因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辉 曹娅妮 +1 位作者 伍玉玲 李帆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出血(TICH)术后早期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风险因素,并结合结果分析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329例接受手术治疗TICH患者,根据术后早期是否继发AIS分为AIS...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出血(TICH)术后早期继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风险因素,并结合结果分析其防治措施。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329例接受手术治疗TICH患者,根据术后早期是否继发AIS分为AIS组(n=105)、无AIS组(n=22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TICH术后早期继发AIS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预测继发AIS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验证所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结果AIS组术中天幕裂孔切开、入院时GCS评分低于无AIS组,脑疝、血肿量、围手术期低血压高于无AIS组(P<0.05);术中天幕裂孔切开、入院时GCS评分是早期继发AIS相关保护因素,脑疝、血肿量、围手术期低血压是早期继发AIS相关危险因素(P<0.05);绘制预测早期继发AIS的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其预测TICH术后早期继发AIS的C-index为0.849(95%CI:0.803~0.895)。结论术中天幕裂孔切开、入院时GCS评分、脑疝、血肿量、围手术期低血压与TICH术后早期继发AIS有关,基于以上相关因素构建的模型对AIS具有较高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防AIS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H 术后并发症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LOGISTIC回归分析 防治措施
下载PDF
血清1,25(OH)_(2)D_(3)水平与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祥增 李艳敏 +3 位作者 孟莉 刘娜 邱会卿 王晓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199-204,共6页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_(2)D_(3)]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C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CSVD患者,入院后参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为C... 目的研究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_(2)D_(3)]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C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6例CSVD患者,入院后参照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为CSVD并发CI组(MMSE<27分,n=89)及CSVD无并发CI组(MMSE≥27分,n=37).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1,25(OH)_(2)D_(3)、3-硝基酪氨酸(3-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通过ROC分析Hcy、1,25(OH)_(2)D_(3)、3-NT、hs-CRP、HDL-C预测CSVD并发CI的价值.根据MMSE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将89例CSVD并发CI患者分为轻度组(21分≤MMSE量表评分<27分,n=46)、中度组(10分≤MMSE量表评分<21分,n=28)、重度组(MMSE量表评分<10分,n=15),比较三组患者Hcy、1,25(OH)_(2)D_(3)、3-NT、hs-CRP、HDL-C水平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Hcy、1,25(OH)_(2)D_(3)、3-NT、hs-CRP、HDL-C与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SVD并发CI组血清Hcy、3-NT、hs-CRP显著高于CSVD无并发CI组,1,25(OH)_(2)D_(3)、HDL-C水平显著低于CSVD无并发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Hcy≥14.516μmol·L^(-1)、1,25(OH)_(2)D_(3)≤0.325ng·mL^(-1)、3-NT≥5.741ng·mL^(-1)、hs-CRP≥3.149mg·L^(-1)、HDL-C≤1.160mmol·L^(-1)是预测CSVD并发CI的最佳截断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94、0.899、0.916、0.904,敏感度为0.932、0.838、0.932、0.943、0.865,特异性为0.865、0.932、0.892、0.865、0.920,且P<0.05;不同CI程度患者血清Hcy、3-NT、hs-CRP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1,25(OH)_(2)D_(3)、HDL-C水平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CI程度与血清Hcy、3-NT、hs-CRP呈正相关,与1,25(OH)_(2)D_(3)、HDL-C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1,25(OH)_(2)D_(3)、3-NT、hs-CRP、HDL-C与CSVD并发CI发病机制相关,且CI程度与血清Hcy、3-NT、hs-CRP呈正相关,与1,25(OH)_(2)D_(3)、HDL-C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损害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3-硝基酪氨酸
下载PDF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不同放电侧别间认知损害差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房海波 王荣 +3 位作者 褚琳娜 冯艳芳 白容荣 郭丰桐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脑电图(EEG)不同放电侧别间认知损害差异。方法前瞻性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初次诊断的BECT共患ADHD患儿69例及单纯BECT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每组患儿再根据放... 目的探讨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BECT)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脑电图(EEG)不同放电侧别间认知损害差异。方法前瞻性选取沧州市人民医院初次诊断的BECT共患ADHD患儿69例及单纯BECT患儿65例为研究对象,每组患儿再根据放电侧别分为左侧放电组和右侧放电组。采用视频脑电图(VEEG)、事件相关电位P300、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视听整合连续测试检查,分别测定并比较BECT共患ADHD组与单纯BECT组相同放电侧别患儿间及每组内不同放电侧别患儿间认知损害差异。结果左侧放电时,与单纯BECT组比较,BECT共患ADHD组言语理解指数(VCI)、知觉推理指数(PRI)、加工速度指数(PSI)分值均降低(P<0.05);右侧放电时,与单纯BECT组比较,BECT共患ADHD组知觉推理指数(PRI)、工作记忆指数(WMI)、加工速度指数(PSI)及听觉反应控制商数(ARCQ)、视觉反应控制商数(VRCQ)分值均降低(P<0.05);单纯BECT组内,左侧放电组较右侧放电组知觉推理指数(PRI)分值降低(P<0.05)。结论不论左侧放电还是右侧放电,BECT共患ADHD患儿均有部分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较单纯BECT患儿更加严重;BECT共患ADHD患儿及单纯BECT患儿组内,左侧放电和右侧放电间认知功能损害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儿童良性癫痫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知损害 放电侧别 差异
下载PDF
成年人病毒性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NSE、S-100B蛋白及IL-6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程艳丽 汪超甲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57-361,共5页
目的 探讨成年人病毒性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与临床疗效和近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期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成年病毒性脑炎患者(... 目的 探讨成年人病毒性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与临床疗效和近期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5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期间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成年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炎组)和63例门诊体检健康者志愿者(对照组)。脑炎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24h内(治疗前)、治疗后采集脑脊液和外周静脉血,对照组仅于体检当日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NSE、S-100B蛋白、IL-6水平。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出院后定期复查和随访3个月统计复发情况,比较不同疗效、是否复发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B蛋白、IL-6水平差异。结果 脑炎组脑脊液、血清中NSE、S-100B蛋白、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脑炎组治疗后脑脊液、血清中NSE、S-100B蛋白、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无效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高于有效组(P<0.05),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结论 成年人病毒性脑炎血清及脑脊液中NSE、S-100B蛋白、IL-6水平均升高,三者与临床疗效和近期复发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复发
下载PDF
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和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翟振楠 姜俏 +2 位作者 于海玉 张杰俊 俞春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63-66,F0003,40,共6页
B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向T细胞递呈抗原、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分泌抑制免疫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等。最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和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 B细胞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除了具有产生抗体的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如向T细胞递呈抗原、产生促炎细胞因子和分泌抑制免疫反应的抗炎细胞因子等。最近的研究发现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和退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近年来国内外对于B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和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愈发成为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炎细胞因子 变性疾病 抗炎细胞因子 人体免疫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自身免疫性 递呈 退行性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脑卒中保护机制和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博宇 张世阳 +2 位作者 赵靖楠 孙国柱 赵宗茂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29-132,F0003,共5页
姜黄素(curcumin)为多年生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根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抗肿瘤,抗病毒、降脂、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等多重功效~([1])。特别是近年来其在脑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保护机... 姜黄素(curcumin)为多年生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根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抗肿瘤,抗病毒、降脂、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等多重功效~([1])。特别是近年来其在脑缺血、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神经保护机制研究和作用靶点有了长足进步,本文就姜黄素在脑卒中的应用价值和作用靶点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细胞凋亡 抗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线粒体功能障碍 作用靶点
下载PDF
Toll样受体激动剂对癫痫大鼠模型癫痫发作和促炎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米尔古丽·艾麦特 不艾吉尔·艾力 +1 位作者 仲婷 李红燕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474-478,共5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癫痫大鼠模型急性发作相关症状和促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oll样受体激动(TLR)激动剂预处理组(LPS组、聚丙烯酰胺3-半胱氨酸甘氨酸羟基Pa...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癫痫大鼠模型急性发作相关症状和促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Toll样受体激动(TLR)激动剂预处理组(LPS组、聚丙烯酰胺3-半胱氨酸甘氨酸羟基Pam3cys组),每组8只。TLR激动剂预处理组提前24h给予TLR4激动剂LPS和TLR2激动剂Pam3cys处理,通过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构建大鼠癫痫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相关症状和海马组织促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TLR激动剂预处理组均成功构建癫痫模型,与模型组相比,LPS组和Pam3cys组大鼠癫痫急性发作出现的时间显著延后,脸部和嘴部痉挛、点头、单侧或双侧前肢痉挛及直立等症状发生频率均显著减少,癫痫4级和5级症状发生频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海马组织中的促炎因子IL-6和IL-1β表达显著升高,抗炎因子IL-10和TGF-β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激动剂预处理组促炎因子IL-6和IL-1β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模型组,抗炎因子IL-10和TGF-β低于对照组但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激动剂预处理可缓解促炎抗炎因子表达失衡,延缓癫痫的发生,并减轻癫痫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TOLL样受体 神经炎症 预处理
下载PDF
秋水仙碱致可逆性轴索型感觉运动神经病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海 胡天芹 +2 位作者 卢岩 邸丽 笪宇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致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物导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认识和重视。方法通过对秋水仙碱导致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病程、发病早期、恢复期肌电图、肌肉磁共振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对比分析秋水仙... 目的探讨秋水仙碱致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物导致周围神经损害的认识和重视。方法通过对秋水仙碱导致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病程、发病早期、恢复期肌电图、肌肉磁共振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对比分析秋水仙碱致周围神经损害的严重性和可逆性。结果患者男性,31岁,主因“双手、双足麻木无力2月余”于2020年5月13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主要表现为服用秋水仙碱后四肢远端无力、感觉障碍,停药后症状逐渐好转。患者有减肥、高尿酸血症病史。入院时阳性查体:四肢近端肌力4级,上肢远端3级,下肢远端1级,双上肢腱反射(+),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双踝以下音叉振动觉减弱。肌电图神经传导证实四肢严重的轴索型感觉运动神经病变。入院后停用秋水仙碱,给予甲钴胺针0.5mg·d-1x7d、维生素B1注射液100mg·d-1x7d治疗,患者无力症状改善,1个月后复查肌电图波幅较前好转,体征也较前好转。结论秋水仙碱对周围神经损害以轴索为主,及时停用可逆性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碱 轴索型 感觉运动神经病 可逆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TLR3表达与疼痛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芦磊 刘磊 +2 位作者 黄一丹 李文举 李亦梅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279-283,共5页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N)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3(TLR3)水平及疼痛程度,并分析外周血TLR3水平与疼痛程度的关系,以指导未来该类疾病疼痛干预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TN患... 目的观察三叉神经痛(TN)患者外周血Toll样受体3(TLR3)水平及疼痛程度,并分析外周血TLR3水平与疼痛程度的关系,以指导未来该类疾病疼痛干预方案的制定。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9例TN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外周血TLR3水平;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疼痛程度;依据VAS评分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调查三组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及外周血TLR3水平并比较,分析TN患者疼痛影响因素;检验外周血TLR3水平预测TN疼痛程度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TLR3水平及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69例TN患者中轻度13例、中度26例、重度30例;经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LR3、IL-1β、IL-6及TNF-α过表达均是TN患者疼痛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外周血TLR3过表达带来的影响最显著,可能是TN患者疼痛程度加重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TLR3预测TN患者疼痛程度加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0.80,预测价值较理想。结论TN患者疼痛程度加重可能与外周血TLR3过表达有关,临床可考虑通过检测TN患者外周血TLR3水平,来预测患者疼痛加重风险,以指导早期风险评估与防治,可能对减轻TN患者的疼痛程度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TOLL样受体3 疼痛程度 炎症因子 相关性
下载PDF
经侧裂-岛叶入路对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志华 程宏伟 +4 位作者 雍成明 杨代明 宣家龙 徐兵 王方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22-225,共4页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ICH)对患者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的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61例患者随机分为经侧裂-岛叶入路30例(观察组),经颞中、上... 目的探讨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ICH)对患者语言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入院的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61例患者随机分为经侧裂-岛叶入路30例(观察组),经颞中、上回入路3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语言功能及预后。术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量表(BDAE)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评估,并采用格拉哥预后评分(GOS)对患者预后进行评分。结果术后3月观察组失语程度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流畅、复述及命名的恢复均好于对照组(P<0.05),理解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优势侧基底核区脑出血,可减轻患者失语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优势侧 基底核区 脑出血 语言
下载PDF
以舞蹈样运动障碍为首发表现的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伴颅内钙化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新平 陈书凡 +4 位作者 王肖肖 韩海玲 严胜利 祁秀峰 孔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699-702,共4页
目的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P)颅内钙化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视频脑电图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分析1例PHP伴颅内钙化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异常,考虑PHP。结论PHP可引起颅内钙化,首发表现可为癫... 目的探讨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PHP)颅内钙化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视频脑电图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分析1例PHP伴颅内钙化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血清钙、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异常,考虑PHP。结论PHP可引起颅内钙化,首发表现可为癫痫或舞蹈样运动障碍,应积极补钙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舞蹈样运动障碍 颅内钙化 视频脑电图
下载PDF
血管源性脑低灌注与脑萎缩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文杰 丰宏林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1期707-709,共3页
一、脑萎缩概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脑实质容量减少其常见表现之一,即脑萎缩。脑萎缩是老年人头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常发现[1]。它的特征是脑沟变宽、脑回变窄以及脑室扩大。脑萎缩可见于正常老年人,属于生理... 一、脑萎缩概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结构会发生改变,脑实质容量减少其常见表现之一,即脑萎缩。脑萎缩是老年人头部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常发现[1]。它的特征是脑沟变宽、脑回变窄以及脑室扩大。脑萎缩可见于正常老年人,属于生理性脑萎缩,主要与年龄因素相关,多无任何临床表现;脑萎缩也继发于脑创伤、感染、脑缺血、脑低氧、中毒和变异性等疾病,属于病理性脑萎缩,患者有相应脑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2]。在认知健康的人群以及已经发生认知障碍的患者中,全脑脑萎缩和脑室扩大的进展程度和速度可以预测未来的认知恶化和阿尔茨海默病[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扩大 脑萎缩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正常老年人 脑回 脑沟 脑低灌注
下载PDF
交感皮肤反应对帕金森病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燕玉 汪飞 +1 位作者 曹婷婷 孙梦茹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2例PD患者(PD组)和26例年龄、性别、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上下肢SSR检测。将PD组根据有无自主神经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据Ho...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SR)对帕金森病(PD)患者自主神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2例PD患者(PD组)和26例年龄、性别、身高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上下肢SSR检测。将PD组根据有无自主神经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据Hoehn-Yahr分级将PD组分为早期PD组(1~2期)和中晚期PD组(3~5期)。结果①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D无论有症状组还是无症状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有症状组较无症状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②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不论中晚期PD组还是早期PD组SSR潜伏期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中晚期PD组较早期PD组潜伏期显著延长和波幅下降(均P<0.05);③SSR上下肢潜伏期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SSR上下肢波幅与Hoehn-YaHr分级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结论①SSR是检测PD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客观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自主神经损害,有助于早期诊断;②PD患者运动系统障碍越重,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的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自主神经功能 交感皮肤反应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永惠 王春燕 张维娜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63-67,共5页
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与脑卒中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25%~79%[1],联合统计卒中患者患病率约为33%[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3]。目前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本文就卒中后抑郁患... 卒中后抑郁障碍(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与脑卒中相关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率为25%~79%[1],联合统计卒中患者患病率约为33%[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3]。目前认为星形胶质细胞参与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生。本文就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变化予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卒中后抑郁 发病机制 抑郁患者 抑郁障碍 常见并发症 生活质量 功能变化
下载PDF
碳酸氢钠联合异丙嗪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永 王金福 +1 位作者 陈洋 张黎美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2期775-778,共4页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用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10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丁咯地尔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碳酸氢钠与异丙嗪治疗。比... 目的分析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用治疗急诊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10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51例与对照组51例。对照组予以丁咯地尔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碳酸氢钠与异丙嗪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眩晕症状,不良反应发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39/51)(χ2=6.331;P=0.012)。治疗后2组眩晕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研究组(1.7±1.0)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9)(t=4.247,P=0.000)。治疗后2组恶心呕吐(1.96%vs 5.88%)、胃肠道不适(0.00%vs 1.96%)、腹泻发生率(1.96%vs 3.92%)对比均不明显(χ2=1.041,1.010,0.343;P=0.308,P=0.315,P=0.558)。研究组生理功能(84.2±9.2)分、生理职能(80.8±8.3)分、躯体疼痛(85.2±9.3)分、社会功能(83.9±8.5)分、精力(85.4±9.1)分、情感职能(86.5±8.4)分、精神健康(81.5±8.6)分、总体健康评分(84.7±8.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7.4)分、(69.5±7.3)分、(74.8±8.1)分、(76.5±8.4)分、(72.9±7.2)分、(74.0±7.5)分、(72.3±8.2)分及(73.5±7.5)分(t=7.077,P=7.301,P=6.022,4.422,7.816,7.927,5.529,7.056;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P=0.000)。结论碳酸氢钠与异丙嗪联合治疗急诊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症 碳酸氢钠 异丙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西藏地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15例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杰 闵赵军 米珍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PP)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提出西藏地区HPP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拉萨市人民医院入院收治的15例H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HPP患者均为散发性,男性13例,女性2例,2例合并发生甲亢,2例... 目的探讨西藏地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PP)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治疗效果,提出西藏地区HPP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拉萨市人民医院入院收治的15例HP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HPP患者均为散发性,男性13例,女性2例,2例合并发生甲亢,2例原发性高血压,明确诱因者仅5例,其他患者除饮食结构简单外无明显诱因。四肢瘫痪对称者9例,不对称者6例,所有患者经补钾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西藏地区HPP低钾比较严重,1/3(5/15)患者诱因与饮酒、感冒、腹泻等相关外,其他患者主要与饮食结构简单可能相关;四肢不对称性软瘫是周期性瘫痪的常见类型,心电图(ECG)改变不典型;补钾治疗效果明显,且肌力好转早于血清钾水平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低钾血症 弛缓性瘫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