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5611被引量36050H指数51
本刊是全国有影响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刊物,1959年创刊,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 主办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048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2-1247/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5,6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杞参益智方改善D-半乳糖注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效应评价研究
1
作者 陈杨 朱梓强 +8 位作者 陆韫青 郑嘉妮 曹程 仝佳祥 李璇 郭盛 康宏杰 段金廒 朱悦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目的评价杞参益智方对D-半乳糖注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效应。方法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构建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多奈哌齐(2 mg·kg^(-1)·d^(-1))、杞参益智方低剂量组(1.33 g·kg^(-1)&... 目的评价杞参益智方对D-半乳糖注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效应。方法小鼠皮下注射D-半乳糖构建亚急性衰老动物模型,分别给予阳性药多奈哌齐(2 mg·kg^(-1)·d^(-1))、杞参益智方低剂量组(1.33 g·kg^(-1)·d^(-1))、高剂量组(2.67 g·kg^(-1)·d^(-1)),连续给药30 d。通过水迷宫和Y迷宫实验评价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行为;采用HE染色考察模型小鼠海马损伤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氧化应激因子与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凋亡、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杞参益智方水提取物显著缩短模型小鼠水迷宫测试中潜伏期和上台前路程(P<0.01),增加穿越平台次数(P<0.01);增加模型小鼠Y迷宫新臂探索时间和次数(P<0.05);抑制模型小鼠海马TUNEL荧光表达(P<0.01);上调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P<0.05)与谷胱甘肽(GSH)含量(P<0.05),下调丙二醛(MDA)含量(P<0.05);下调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水平(P<0.05,P<0.01);下调凋亡信号通路蛋白Cleaved Caspase-3与Caspase-3表达(P<0.05),上调氧化应激信号通路蛋白Nrf2与HO-1表达(P<0.05),下调炎性应激信号通路蛋白p-NF-κB与NF-κB表达(P<0.05)。结论杞参益智方具有改善D-半乳糖注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海马氧化应激与炎性应激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参益智方 衰老 氧化应激 中枢神经炎症
下载PDF
从胆分型论治情志病
2
作者 吴易俊 孙永康 +5 位作者 徐方飚 宋研博 刘文博 姜爽 廖豪豪 王新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4,共6页
总结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从胆论治情志病的独特观点和经验运用。根据胆的中医学生理功能和特性,提出“心神-胆-脏腑”轴主导情志的产生和变化,认为胆失决断是情志病的关键病机。倡导临证从胆分型论治,根据临床表现将情志病分为胆气不升... 总结名老中医王新志教授从胆论治情志病的独特观点和经验运用。根据胆的中医学生理功能和特性,提出“心神-胆-脏腑”轴主导情志的产生和变化,认为胆失决断是情志病的关键病机。倡导临证从胆分型论治,根据临床表现将情志病分为胆气不升型、少阳不利型、胆实热盛型、胆怯不足型和心胆失决型;以调整心、脾、肝、胆、肾等脏腑功能为基本原则,运用补脾益肾、升提胆气、和解少阳、清泄胆热、温阳益气、重镇安神及化痰逐瘀等治法,强调心胆共治、肝胆同调,使得心神安位、胆复决断、情志和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胆主决断 “心神-胆-脏腑”轴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散风通窍滴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淑娴 顾晓群 +5 位作者 钱佩瑶 余雪瑞 郑劼 赵倩 李佳禹 洪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9-1005,共7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散风通窍滴丸(SFTQ)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SFTQ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TCMSP和TTD数据库筛选AR相关治...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筛选散风通窍滴丸(SFTQ)活性成分,探讨其治疗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SFTQ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运用TCMSP和TTD数据库筛选AR相关治疗靶点。通过Cytoscape构建SFTQ活性成分-AR疾病靶点网络,预测潜在靶点。采用Davidv 6.8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AR小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SFTQ进行激发期干预,通过行为学、病理切片HE染色、外周血EOS、IgE水平及颈部淋巴结中ILC2数量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筛选出42个活性成分,16个潜在靶点。KEGG富集分析得到18条潜在信号通路,主要涉及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体内实验表明,SFTQ能显著减少AR小鼠喷嚏和挠鼻次数,减轻黏膜增厚程度,减少外周血中EOS,降低血清中IgE水平,同时能显著减少颈部淋巴结中ILC2的数量。结论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揭示了SFTQ治疗AR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SFTQ的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的靶点和有效成分,为更全面地认识及应用该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散风通窍滴丸 网络药理学 靶点预测
下载PDF
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成人慢性失眠症及辅助苯二氮卓类药物撤药的作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4
作者 杨思雨 冷秀梅 +15 位作者 刘晋 徐文华 袁勇贵 孙丽霞 李勇 侯正华 徐治 戴恒 陈素珍 伊恩 杜心雨 徐心然 仲瑾 张静 吴婷 汪秀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成人慢性失眠症的疗效以及对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方法纳入187名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中医组102人,西医组85人,中医组予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西医组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成人慢性失眠症的疗效以及对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方法纳入187名慢性失眠症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中医组102人,西医组85人,中医组予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西医组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治疗。干预时间为1个月,干预前和干预结束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2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干预结束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中医组在睡眠质量、催眠药物及总分下降方面优于西医组(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中医组在2个不同的模型中回归系数分别是1.821和1.922,前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中医组基线服用镇静催眠药的患者,与西医组比较镇静催眠药撤药的影响因素,3个月随访时中医组39例患者中有25例撤药,西医组80例患者中17例撤药(χ^(2)=19.25,P<0.001);6个月随访时中医组39例患者中有23例撤药,西医组79例患者中18例撤药(χ^(2)=13.53,P<0.001),中医组撤药率明显高于西医组。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组别结果显示西医组在3个月(OR=5.50,95%CI:2.30~13.72)和6个月(OR=6.43,95%CI:2.54~17.77)未撤药的比值明显高于中医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酸枣仁汤合黄连温胆汤对慢性失眠症疗效明显,并具有辅助镇静催眠药撤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失眠症 匹兹堡睡眠量表 镇静催眠药撤药 中医药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磊 程成 +5 位作者 刘小娟 张洪海 许聪 葛畅畅 卢一 沈洪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8-193,共6页
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核心证候。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特点、大肠湿热证症状特点以及相关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现状,证实了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但现有证候诊断标准条目仍以主观为主,... 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UC)的核心证候。梳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特点、大肠湿热证症状特点以及相关生物学基础的研究现状,证实了大肠湿热证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但现有证候诊断标准条目仍以主观为主,客观理化指标、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缺乏有效整合,尚未发现特异性证候标志物。今后需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联合,注重病-证-症相结合,寻找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特异性诊断性标志物,建立涵盖主观、客观的病证结合诊断标准,完善中医证候科学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湿热证 中医证候 生物学基础
下载PDF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瘀浊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勇 张磊 +1 位作者 宋蓓蓓 王亿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瘀浊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91例脾虚瘀浊型CAPD合并PEW...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瘀浊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合并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91例脾虚瘀浊型CAPD合并PEW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6例,每组各脱落3例。对照组应用CAPD、口服复方α-酮酸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加味参苓白术散口服,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和营养不良-炎症(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总尿素清除指数(Kt/V)评分的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营养相关指标[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清微炎症指标[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P<0.01),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IS显著降低、Kt/V明显增加(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ALB、PA、TRF及HGB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ALB、PA含量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患者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均升高(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能够显著改善脾虚瘀浊型CAPD合并PEW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PEW,缓解机体微炎症状态,提高腹膜透析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加味参苓白术散 蛋白质-能量消耗 微炎症状态 脾虚瘀浊型
下载PDF
基于癌毒理论探讨癌性疼痛病因病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艳 李文婷 +2 位作者 沈波 王子昊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癌性疼痛因癌毒而生,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痰、瘀、郁、虚是癌性疼痛的主要病理因素,癌毒贯穿于癌性疼痛全过程,癌毒内蕴,痰瘀互结是癌性疼痛病机的关键,病位涉及相关脏腑经络,病理... 癌毒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癌性疼痛因癌毒而生,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痰、瘀、郁、虚是癌性疼痛的主要病理因素,癌毒贯穿于癌性疼痛全过程,癌毒内蕴,痰瘀互结是癌性疼痛病机的关键,病位涉及相关脏腑经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全身属虚,局部属实;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是其基本治疗大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癌毒 病因病机
下载PDF
杞丹方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一帆 吴励萍 +6 位作者 张祎盈 钱大玮 段金廒 宋孝雄 吕高虹 朱悦 许惠琴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研究杞丹方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SPF级ICR雄性小鼠,禁食16 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1),5 d后禁食12 h测血糖,血糖值在10~25 mmol·L^(-1)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ICR雄性糖尿病小... 目的研究杞丹方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取SPF级ICR雄性小鼠,禁食16 h后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1),5 d后禁食12 h测血糖,血糖值在10~25 mmol·L^(-1)为糖尿病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ICR雄性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杞丹方低、中、高剂量组(0.34、0.67、1.34 g·kg^(-1)·d^(-1)),正常ICR雄性小鼠为空白组,给药30 d。每10 d记录体质量和空腹血糖(FBG)1次,30 d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ELISA法检测血清胰岛素水平并摘取胰腺、肝脏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肝脏组织IRS-1、PI3K、AKT和GLUT4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杞丹方中、高剂量组小鼠FBG水平、糖耐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杞丹方各剂量组胰腺和肝脏组织结构有明显改善,胰岛形态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少见肝脏组织异常与血管充血。杞丹方高剂量组能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的p-IRS-1/IRS-1、p-PI3K/PI3K、p-AKT/AKT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P<0.01);显著上调肝脏组织中的IRS-1、PI3Kp85α、AKT1和GLUT4 mRNA水平(P<0.01)。结论杞丹方对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IRS-1/PI3K/AKT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杞丹方 IRS-1 PI3K AKT
下载PDF
中药肾毒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庄延双 蔡宝昌 +1 位作者 张自力 孟庆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0-396,共7页
中药在治疗疾病产生疗效的同时,其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中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肾脏等器官损害。中药肾毒性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总结中药产生肾毒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肾毒性的常用评价方法、降低中药肾... 中药在治疗疾病产生疗效的同时,其毒性问题也不容忽视,部分中药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肾脏等器官损害。中药肾毒性的问题也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笔者通过总结中药产生肾毒性的原因及作用机制、肾毒性的常用评价方法、降低中药肾毒性的策略等,以期能较为全面地了解中药的肾毒性,防止临床肾毒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肾毒性 评价方法 策略
下载PDF
减排、集采等新形势下关于中药提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双炳 吕翔 +6 位作者 王章伟 刘地发 李慧勇 钱东 周婧 段金廒 马宏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5-451,共7页
结合新发布中药注册法规的要求和当前双碳双减、中药集采及中药标准化等新形势,就中药提取相关的研究内容、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对深入中药提取的研究和加快优质中药、节能减排的推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药提取 新形势 减排 集采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的地榆化学成分分析及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裴玉琼 徐坠成 +4 位作者 王艳天 顾欣 盛先杰 徐艺 缪志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7-907,共11页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法分析地榆水提物在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探讨地榆中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Thermo Acclaim^(TM) RSLC 120 C_(18)色谱柱(3.0...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法分析地榆水提物在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的原型成分及代谢产物,探讨地榆中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方法采用Thermo Acclaim^(TM) RSLC 120 C_(18)色谱柱(3.0 mm×100 mm,2.2μm),以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3μL,柱温40℃。运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50~1500,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通过比较灌胃地榆水提物后大鼠血清、尿液和粪便样品和空白组样品的差异,对原型成分及其代谢产物进行鉴定。结果灌胃给予地榆水提物后,从大鼠血清、尿液及粪便中鉴定出69个外源性成分,包括24个原型成分和45个代谢产物。其中24个原型成分包括16个酚类成分、7个三萜类成分及1个单萜烯醇苷。地榆水提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还原、甲基化、脱水、氧化、硫酸化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等。结论所鉴定出的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可为进一步解析地榆体内代谢过程,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榆 UHPLC-Q-TOF/MS 原型成分 代谢产物
下载PDF
腺苷介导循环机械按压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森磊 顾任钧 +9 位作者 杨雪莹 卞向宇 徐忻 夏雪峰 孙珂 吴嘉宏 刘雨晨 卢圣锋 张宏如 顾一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2-687,共6页
目的观察循环机械按压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初步研究机械因素产生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 目的观察循环机械按压内关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功能的影响,初步研究机械因素产生心肌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18只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机械刺激组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只穿刺心脏不结扎。机械刺激组采用自制仪器按压内关,按压面为直径3 mm圆形硅胶头,力度为150 g,按压方式为按压5 min,放松5 min,3次循环为1组,每天干预1次,连续3 d。机械刺激3 d后,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心肌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腺苷的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穴区腺苷脱氨酶(AD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01),LVEF值下降(P<0.001),血清中腺苷含量和穴区ADA的表达没有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机械刺激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1),LVEF值增加(P<0.001),心肌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01),血清中腺苷含量增加(P<0.01),穴区腺苷脱氨酶表达水平减少(P<0.05)。结论循环机械按压内关穴可减少心肌缺血损伤大鼠的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其机制或与机械刺激抑制穴区ADA表达,限制腺苷降解,进而提高动脉中的腺苷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机械刺激 内关穴 腺苷 腺苷脱氨酶
下载PDF
中药桔梗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预测初步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许伟辰 罗子宸 +3 位作者 谢彤 狄留庆 郭青 单进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4-302,共9页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甾醇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祛痰止咳、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肥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从桔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acq.)A.DC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黄酮、多糖、甾醇和脂肪酸等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其具有祛痰止咳、抗炎、抗肿瘤、降血糖、抗肥胖、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从桔梗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体内过程、毒性及溶血性和质量标准等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其质量标志物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桔梗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标志物
下载PDF
羌活薄层色谱和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成分含量测定的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彭任 王君阳 +5 位作者 杨爱萍 王翠翠 胡杨 陆兔林 胡立宏 王吓长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评价18批不同产地羌活市售药材,为提高羌活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羌活进行鉴别;采用HPLC-DAD法建立羌活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软件对18批药材进行质量... 目的建立薄层色谱、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评价18批不同产地羌活市售药材,为提高羌活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高效薄层色谱法对羌活进行鉴别;采用HPLC-DAD法建立羌活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软件对18批药材进行质量评价,建立HPLC法测定羌活中多个有效成分(阿魏酸苯乙醇酯、羌活醇、异欧前胡素、镰叶芹二醇)的含量。结果建立了高效便捷的羌活薄层鉴别方法;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出峰时间适中、方法稳定,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6个色谱峰。18批市售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按共有峰计算在0.887~0.992;建立羌活多类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阿魏酸苯乙醇酯、羌活醇、异欧前胡素、镰叶芹二醇在该色谱条件下分离良好,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3%、99.5%、98.5%、98.5%。结论建立的羌活薄层鉴别方法和HPLC指纹图谱稳定可靠,能有效区别羌活、宽叶羌活及其易混淆品;同时建立了羌活中多个有效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全面提高羌活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活 薄层色谱 指纹图谱 多成分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下载PDF
针刺及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易越 裴丽霞 +4 位作者 陈昊 刘亚军 顾培青 陈璐 孙建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刺治疗R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并评价其质量,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CNKI、WANFANG、VIP、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刺治疗RE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并评价其质量,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共1120名患者。在降低复发率方面,单独针刺或针药结合均优于西药[针刺:RR=0.21,95%CI(0.05,0.87);针刺+六君疏肝方:RR=0.44,95%CI(0.27,0.71);针刺+半夏泻心汤加减:RR=0.29,95%CI(0.14,0.60);针刺+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加减:RR=0.40,95%CI(0.26,0.62);针刺+自拟中药方+微波热疗:RR=0.24,95%CI(0.08,0.66)]。在内镜有效率方面,电针联合西药治疗RE优于单独西药治疗[RR=1.23,95%CI(1.06,1.41)]。在降低症状积分方面,针药结合治疗RE的疗效较西药治疗更优[针刺+中药:RR=-1.73,95%CI(-3.21,-0.25),针刺+中药+西药:RR=-4.93,95%CI(-5.52,-4.34)]。针药结合治疗RE的不良反应少于单独西药治疗。结论针药结合治疗RE安全有效且复发率低,然而单纯针刺治疗RE的疗效目前尚不明确,针灸治疗RE的相关研究亟需统一疗效标准,提高研究质量,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针灸治疗RE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反流性食管炎 系统评价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MrgprD研究进展及对中医药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地均 金香 +1 位作者 唐宗湘 王长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9-423,共5页
中医药在止痒、镇痛方面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明确的优势,但是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MrgprD(Mas-related gene D)是G蛋白偶联受体Mrg(Mas-related genes)家族的一个成员,特异表达于外周初级感觉神经元上。综述了MrgprD近20年... 中医药在止痒、镇痛方面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明确的优势,但是其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MrgprD(Mas-related gene D)是G蛋白偶联受体Mrg(Mas-related genes)家族的一个成员,特异表达于外周初级感觉神经元上。综述了MrgprD近20年的研究现状,为认识MrgprD的新功能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参考。鉴于MrgprD在痛觉和痒觉产生中的作用,可能成为中医药镇痛、止痒的作用靶点,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gprD DRG 痛觉 痒觉 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医药
下载PDF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5卷总目次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信号通路 狄留庆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中药挥发油 经典名方 钱大玮 UHPLC 糖尿病大鼠
下载PDF
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蓉 汪悦 +3 位作者 卢悟广 魏国利 顾展丞 霍介格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方法使用奥沙利铂腹腔注射造成慢性神经毒性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大鼠疼痛行为学、机械疼痛阈值测定检测当归... 目的探讨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通道的影响。方法使用奥沙利铂腹腔注射造成慢性神经毒性大鼠模型,60只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及当归四逆汤高、中、低剂量组。通过大鼠疼痛行为学、机械疼痛阈值测定检测当归四逆汤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缓解作用,并进一步通过RT-PCR、Western blot观察大鼠背根神经节TRPs(TRPV1、TRPA1、TRPM8)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大鼠行为学测定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当归四逆汤低、中剂量组机械疼痛阈值下降(P<0.05),而高剂量组未出现明显的下降(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A1、TRPM8、TRPV1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低剂量组可降低TRPM8蛋白表达(P<0.05),中剂量组可降低TRPA1(P<0.01)、TRPM8(P<0.01)、TRPV1(P<0.05)蛋白表达,高剂量组明显降低三者蛋白表达量(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TRPV1、TRPA1、TRPM8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各组均可显著下调三者表达(P<0.01)。结论当归四逆汤可以预防奥沙利铂慢性神经毒性,减缓大鼠机械疼痛阈值下降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RPs通道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四逆汤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TRPs通道
下载PDF
从阳明论治痴呆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英超 常诚 +1 位作者 李贝贝 姜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8-250,共3页
认为阳明经络与脑在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提出阳明蓄血、阳明内结和阳明虚衰均可导致痴呆,故可从阳明论治痴呆,根据患者证型分别选用凉血通瘀、通腑降浊及补益阳明等法治疗痴呆,使阳明经脉气血调和,阳明之腑通降如常,以缓解痴呆症状。
关键词 阳明蓄血 阳明内结 阳明虚衰 痴呆
下载PDF
基于益气固表功效探讨玉屏风散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郑劼 包凯帆 +7 位作者 李伟 袁为远 许一凡 余雪瑞 张雨恒 周祎靖 陈艳燕 洪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12,共7页
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玉屏风散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该文基于中医药益气固表重要治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及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明确该方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尤其... 过敏性疾病反复发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玉屏风散在防治过敏性疾病中具有独特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释。该文基于中医药益气固表重要治法,探讨玉屏风散治疗过敏性疾病及抗过敏复发的作用及机制;明确该方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尤其是抗过敏复发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细胞萃取色谱法及血清药理学筛选该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对该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预测分析;并分别从调控、维持免疫稳态和修复上皮屏障功能的角度,深入探讨和理解益气固表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散 益气固表 过敏性疾病 抗过敏复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