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9579被引量56379H指数71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唯一代表中国急诊医学水平的专业期刊。主要面向中国从事急诊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特别是中、高级急诊医学专业医师和从事急诊医学科研、管理人员。发行面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急诊医学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1-028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4656/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9,5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升压药物导致肢端缺血坏死1例
1
作者 林燕萍 谭国良 +2 位作者 郑雪兰 何鲤穗 黄庭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休克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的失血失液、严重创伤、感染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一些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微循环受损,包括皮肤瘀斑、肢端发绀、毛细血管... 休克是指机体在遭受严重的失血失液、严重创伤、感染等强烈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不足,致细胞缺血、缺氧,导致危及生命的急性循环衰竭。一些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微循环受损,包括皮肤瘀斑、肢端发绀、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等[1]。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患者中有多达1/3的患者伴有循环性休克[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当患者经及时、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无法维持血压,此时,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在其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休克本身会导致微循环障碍,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可能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本文主要对2021年本科室收治的1例循环衰竭大剂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导致肢端末梢循环障碍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药物 循环衰竭 升压药物 皮肤瘀斑 微循环障碍 充盈时间 液体复苏 细胞缺血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2
作者 龚书豪 曹春水 +4 位作者 黄亮 黄仕鹏 王缨 万俊辉 梅松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2-338,共7页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有关腹膜透析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并提取资料后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CNKI、CBM、VIP、万方数据库有关腹膜透析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患者疗效对比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并提取资料后依据改良后的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4项随机对照试验,其中7项为高质量文献,急性肾损伤患者共1499例,其中腹膜透析组743例,血液净化组75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组与血液净化组AKI患者病死率、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比例两组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透析结束时血肌酐、血尿素氮、血钾、碳酸氢根,腹膜透析组高于血液净化组,腹膜透析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低于血液净化组。结论腹膜透析对于需要透析的急性肾损伤患者,尤其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血液净化 急性肾损伤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目标导向的精准脑复苏: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李欣 麦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post-cardiac arrest brain injury,PCABI)是心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急性期存活者遗留长期功能残疾的首要原因[1]。脑复苏是ROSC后脑...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post-cardiac arrest brain injury,PCABI)是心脏骤停患者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急性期存活者遗留长期功能残疾的首要原因[1]。脑复苏是ROSC后脑保护治疗总称,其主要目标是实现充分的脑组织氧合,将脑损伤程度降至最低,促进脑功能回归正常状态。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旨在优化脑氧供需平衡的临床试验,但各项研究获得相互矛盾的结论,这一情况表明,脑复苏研究和临床实践仍处于初级阶段,只有综合利用各种新型医学监测技术,全面获得氧级联过程中氧对流、弥散及利用等阶段的功能信息,才能建立科学而完整的脑功能修复流程,实现精准脑复苏。本文对现有靶向氧级联神经监测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综述,对其作用与效果展开讨论,旨在推动目标导向的神经监测理念获得更多医学关注,促进"精准脑复苏"研究与临床实践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复苏 存活者 目标导向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 临床实践 临床试验 级联过程
原文传递
严重骨盆骨折血管损伤早期关键有创治疗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杨书聪 杨成 +1 位作者 沈徐宁 郁慧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5-579,共5页
创伤后出血和相关的创伤性凝血病仍然是可预防的多器官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骨盆骨折主要由高能量损伤所致,骨盆环不稳定,并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潜在的不稳定,总体住院病死率约为8%,入院时休克的患者住院病死率高达15%[2-3]。
关键词 住院病死率 多器官衰竭 严重骨盆骨折 骨盆环 创伤性凝血病 高能量损伤 血管损伤 有创治疗
原文传递
预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炎症标志物
5
作者 郗鸿飞 胡新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29-733,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慢性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缓...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慢性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之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2]。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一直是PCI术后无法忽视的重要并发症之一[3]。近年来,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DES)的广泛应用,ISR的发生风险已明显降低[4]。尽管如此,ISR的发生率仍在3%~10%之间,严重影响PCI的远期疗效[5,6,7]。目前对于PCI术后ISR的管理与治疗仍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且其确切的形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8]。因此,提早识别和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可能是减少ISR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血流 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患者 炎症标志物 药物洗脱支架 提高生活质量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急诊非典型性癫痫后功能障碍——卒中模拟病之Todd's瘫痪
6
作者 程岳雷 周嵩 +4 位作者 段敏敏 赵云来 李连祥 谢伟 史继学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10-712,共3页
卒中模拟病指发病初期有类似卒中发作症状(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外的其他疾病(如偏瘫型偏头痛、可逆性后部脑病、低血糖、中毒、癫痫、动脉夹层、肿瘤、感染等)[1,2],急诊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To... 卒中模拟病指发病初期有类似卒中发作症状(如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最终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以外的其他疾病(如偏瘫型偏头痛、可逆性后部脑病、低血糖、中毒、癫痫、动脉夹层、肿瘤、感染等)[1,2],急诊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Todd's瘫痪(Todd's paresis,TP),亦称作Todd's麻痹,也是卒中模拟病的一种,易出现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障碍 动脉夹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发作 功能障碍 急诊临床 模拟病 癫痫
原文传递
北京某医院分院区创伤监护病床数量需求分析
7
作者 王储 张亚军 +2 位作者 李睿 晋菲斐 王天兵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严重创伤事件具有突发性、发生率低、无法预测, 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多少重症监护床位数量才能够满足严重创伤救治的临床需求, 同时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目前指南并未给出精确建议。为此, 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院区创伤重症监护病床... 目的严重创伤事件具有突发性、发生率低、无法预测, 重症监护病房设置多少重症监护床位数量才能够满足严重创伤救治的临床需求, 同时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目前指南并未给出精确建议。为此, 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院区创伤重症监护病床需求数量评估为例, 以期提出合理的监护床位数量。方法提取本院某分院区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的严重创伤患者, 统计每日所使用的重症监护床位数量。按照分布概率函数计算99%临床需求下的重症监护床位数量。结果 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 共103名严重创伤患者接受了重症监护治疗, 年龄(51.47±16.06)岁, 年龄范围16~87岁, 其中男性74人, 女性29人。57人为车祸伤, 26人为高处坠落伤, 12人为跌倒摔伤, 4人为重物砸伤, 4人为锐器伤。ISS范围16~50。每日创伤重症监护病床使用数量为0~10张, 其分布符合泊松分布。按照概率函数计算, 当设置9张创伤重症监护床位时, 可以满足99.19%的严重创伤的临床使用需求。结论在严重创伤事件中, 需尽快将患者转运到有空置重症监护床位的医院。对于该分院区而言, 设置9张重症监护病房床位可满足99.19%的严重创伤救治临床需求。由此推论, 按照创伤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 具备创伤中心的医院, 重症监护病房需要至少9张床位。需要注意, 严重创伤事件无法预测, 故床位数量需要定期评估, 以及时发现临床需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创伤重症监护 床位数量 精确评估 创伤救治需求
原文传递
非心脏骤停急诊患者骨髓腔输液疼痛现状的调查研究
8
作者 詹玥 杨旻斐 +2 位作者 姚晓月 徐钰威 金静芬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目的通过对非心脏骤停急诊患者在骨髓腔输液过程中疼痛的观察,了解其疼痛现状,为进一步探究骨髓腔输液患者疼痛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3例非心脏骤停骨髓腔输液患者,... 目的通过对非心脏骤停急诊患者在骨髓腔输液过程中疼痛的观察,了解其疼痛现状,为进一步探究骨髓腔输液患者疼痛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23例非心脏骤停骨髓腔输液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并分析其在穿刺、冲管、输液三个不同阶段疼痛的变化规律、严重程度。结果123例非心脏骤停急诊患者行骨髓腔穿刺,①穿刺阶段无痛或轻度疼痛者有74例(60.16%),中度或重度疼痛者有49例(39.84%);②冲管及开始输液阶段无痛或轻度疼痛者有12例(9.76%),中度或重度疼痛者有111例(90.24%);③输液15 min无痛或轻度疼痛者有56例(45.53%),中度或重度疼痛者有67例(54.47%);④输液30 min无痛或轻度疼痛者有43例(47.25%),中度或重度疼痛者有48例(52.75%);⑤输液60 min无痛或轻度疼痛者有50例(68.49%),中度或重度疼痛者有23例(31.51%)。⑥单因素分析中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既往用药史、BMI、是否存在创面、是否使用镇痛药物是疼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骨髓腔输液患者疼痛普遍存在,呈规律性变化,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宜采取个性化镇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腔 输液 疼痛
原文传递
5G信息平台医联体间急危重症救治模式初探
9
作者 陈鹏 李萍 +4 位作者 杨雲天 杨鹏 罗琳娜 何贤君 黄彩芬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7-430,共4页
区域性医联体急危重症急救平台是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共同组成以时间轴为核心,体现区域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1-4]。该大平台依托网络平台,监测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要求救治流程同质化,“零通道”的理念,实现急危重症综... 区域性医联体急危重症急救平台是各个医共体急救网和“120”共同组成以时间轴为核心,体现区域性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1-4]。该大平台依托网络平台,监测从呼叫到确切治疗的时间,要求救治流程同质化,“零通道”的理念,实现急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的共同提升[1,5]。但目前基层医院急危重症诊疗经验匮乏,医疗体之间缺乏高效的互通转诊及反馈机制,导致病死率及致残率增加[6-7]。5G网络信息“零”延迟的特点为区域性医联体急救平台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医联体 基层医院 信息平台 救治流程 网络平台 时间轴 诊疗经验
原文传递
基于2601例院内心脏骤停的回顾性分析
10
作者 胡念丹 魏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研究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2601例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描述IHCA的特征,探讨IHCA早期预警及防范的因素。方法根据复苏实施情况分为心肺复苏(CPR)组、无复苏意愿(DNAR)组,根据复... 目的研究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本院2601例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IHCA)患者的流行病学数据,描述IHCA的特征,探讨IHCA早期预警及防范的因素。方法根据复苏实施情况分为心肺复苏(CPR)组、无复苏意愿(DNAR)组,根据复苏结果分为有ROSC组和无ROSC组,采用回顾性分析IHCA发生的特征。结果IHCA发生男女比例为1.9,年龄为(67.05±16.23)岁;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呼吸衰竭、高血压病是占据前四位的骤停前状态,超过一半的患者有此类情况。所有经历CPR的IHCA患者ROSC率为24.3%,ICU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IHCA发生在0点至7点之间的ROSC率明显降低。结论IHCA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尽早识别骤停前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利于早期预警心脏骤停发生,提高IHCA救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回顾性分析 早期预警 防范
原文传递
从信号传导通路方面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睿 陈凤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5-869,共5页
脓毒症(sepsis)2018年的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心脏是脓毒症常见的受累器官,大约40%~50%的脓毒症患者有与心功能障碍相关的并发症,表现为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20%的患者存在潜伏性心... 脓毒症(sepsis)2018年的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心脏是脓毒症常见的受累器官,大约40%~50%的脓毒症患者有与心功能障碍相关的并发症,表现为心律失常、低血压、心力衰竭,20%的患者存在潜伏性心肌损伤[2-3]。因此,弄清脓毒症致心肌损伤的发病机制,对今后脓毒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受累器官 心肌损伤 脓毒症 心律失常 信号传导通路 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成人全身播散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诊治经验
12
作者 秦翠红 张曙光 +2 位作者 赵颖颖 杨飞 孙同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7-820,共4页
1资料与方法患者张**,男,55岁,因“反复发热10 d”于2021年5月13日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4℃,伴头晕、心慌,偶有胸闷,当地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未见异常,彩超示:胆囊壁毛... 1资料与方法患者张**,男,55岁,因“反复发热10 d”于2021年5月13日入院,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4℃,伴头晕、心慌,偶有胸闷,当地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未见异常,彩超示:胆囊壁毛糙,双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阑尾区及腹腔未见异常;CT示:右肺上叶胸膜下类圆形实性结节影,给予抗感染、抗病毒、护胃、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80 mg)等治疗后,仍间断发热,伴食欲、睡眠差,大小便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上叶 降钙素原 胆囊壁 糖皮质激素 实性结节 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阑尾区
原文传递
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1例
13
作者 施卸丽 何源远 张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1-263,共3页
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是一种超罕见的血栓微血管病变,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基序成员13(ADAMTS13)的分解素和金属蛋白酶的遗传缺陷引起^([1])。该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ongenital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TTP)是一种超罕见的血栓微血管病变,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基序成员13(ADAMTS13)的分解素和金属蛋白酶的遗传缺陷引起^([1])。该病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和肾脏受累为临床特征^([2])。因其罕见性和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该病在新生儿期较难诊断。最终确诊往往需要基因检测证实。本院收治了1例CTTP患儿,回顾性分析以为临床提供经验,现报道如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号:IRB-20220348-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反应蛋白1 神经精神症状 医院伦理委员会 新生儿期 肾脏受累 遗传缺陷 金属蛋白酶
原文传递
肝素结合蛋白对创伤性脑出血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作用
14
作者 李荔 田晓曦 +4 位作者 冯贵龙 宋艳敏 刘晶晶 王敬文 罗天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究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收治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 目的探究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预测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收治的创伤性脑出血患者,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病原学检查为阴性的患者为非感染组。检测入院48 h内的血浆HBP浓度,并收集一般信息及相关化验。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各项指标对患者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筛选出有价值的预测指标。结果共85名患者纳入研究,年龄(55.09±1.18)岁,包括男性44例,女性41例。纳入研究的患者中细菌感染39例,非感染46例。感染组的年龄、呼吸频率、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手术、HBP[(33.00±3.49)ng/mL vs.(16.27±1.61)ng/mL,P<0.00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15.32±3.19)×10^(9)/L vs.(6.69±0.57)×109/L,P=0.005]大于非感染组,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小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钙素原及凝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结果示,中性粒细胞(OR=1.252,95%CI:1.075~1.457,P=0.004)与HBP(OR=1.081,95%CI:1.025~1.141,P=0.004)均为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HBP诊断创伤性脑出血早期合并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0.71~0.88),敏感度92.31%,特异度52.17%。结论HBP是急诊创伤性脑出血早期合并细菌感染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现有的检验指标具有较好的补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 创伤 脑出血 感染
原文传递
脉搏灌注指数监测评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欣欣 白静 +4 位作者 冯凯 部璇 王会格 戈艳蕾 程爱斌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1574,共4页
1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概述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性休克则是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并伴有高乳酸血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机体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出现... 1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概述脓毒症是由于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控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性休克则是经充分的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并伴有高乳酸血症。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机体的组织、器官缺血缺氧,出现各种代谢功能紊乱,甚至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2-3]。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中导致危重症和死亡的首要原因[4-5],其造成的循环衰竭和代谢紊乱足以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患者通常会遗留长期的躯体和心理障碍,从而造成严重的医疗健康和社会经济负担[6],所以早期识别和及时诊治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血管活性药物 代谢功能紊乱 器官功能障碍 社会经济负担 循环衰竭 医疗健康
原文传递
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脓毒症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增攀 方建江 +5 位作者 周挺 韩文文 袁杰 胡恩聪 余俊伟 董明骏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1-533,共3页
脓毒症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全球每年有上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约1/4脓毒症患者因此丧生。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被认为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 脓毒症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之一,全球每年有上百万脓毒症患者,其中约1/4脓毒症患者因此丧生。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反应失控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中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被认为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障碍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伴随炎症反应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可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可能是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发生时的早期事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索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脓毒症相关性肺损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部分机制,以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作进一步的认识,为防治该疾病提供新的干预靶点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脏器功能障碍 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患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 细胞程序性死亡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尿毒症合并肺源性肺炎克雷伯菌脑脓肿1例
17
作者 刘艺 刘宇 +1 位作者 马林沁 吴彩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14,共2页
患者女性, 71岁, 因"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4 d, 咳嗽伴发热3 d"于2021年3月29日第一次入院。既往高血压, 尿毒症透析2年。查体:神清, 言语不利, 双肺底湿啰音, 右侧肢体肌力Ⅰ级且巴氏征阳性。白细胞10.72×10^(9)/L, ... 患者女性, 71岁, 因"右侧肢体乏力伴言语不利4 d, 咳嗽伴发热3 d"于2021年3月29日第一次入院。既往高血压, 尿毒症透析2年。查体:神清, 言语不利, 双肺底湿啰音, 右侧肢体肌力Ⅰ级且巴氏征阳性。白细胞10.72×10^(9)/L, C反应蛋白44.26 mg/L, 降钙素原1.10 ng/mL, 肌酐948.3 μmol/L, 尿素28.22 mmol/L, 癌胚抗原5.01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不利 巴氏征阳性 降钙素原 脑脓肿 尿毒症 湿啰音 肺底 肺源性
原文传递
敌草快相关中毒性脑病7例报道
18
作者 王君君 仝帅 +5 位作者 张唐娟 刘明科 赵璐 杨耀辉 贾新雅 兰超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48-1653,共6页
目的提高对敌草快致中毒性脑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敌草快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诊疗过程,并以“敌草快”“中毒”,“Diquat”“Poisoning”为关键词检索中国... 目的提高对敌草快致中毒性脑病临床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整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例急性敌草快中毒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诊疗过程,并以“敌草快”“中毒”,“Diquat”“Poisoning”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中英文数据库,查阅既往病例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31岁(14~57岁),平均服毒量为23.14 g(10~40 g),在救治过程中3例出现烦躁、抽搐,3例出现昏迷,1例出现全身强直性阵挛发作;死亡4例,存活3例,其中2例恢复正常生活学习,1例遗留精神行为异常(现长期随访中)。3例存活病例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时间均较晚,患者清醒时间在服药后30 d左右。结论敌草快相关中毒性脑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本研究发现首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间>48 h出院存活率远高于≤48 h患者,而性别、年龄、估计口服量、首次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表现类型对出院存活率的影响不大。但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间越早,提示预后不良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快 中毒 中毒性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样发作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综合征 脑水肿
原文传递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搏骤停患者预后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磊 姬晓伟 +3 位作者 王海丽 赵广明 周庆 谢波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2-678,共7页
目的探讨入住ICU时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001—2012年),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v1.4)中提取首次入... 目的探讨入住ICU时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2001—2012年),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IMIC-Ⅲ,v1.4)中提取首次入住ICU的成人(年龄≥18岁)C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90 d是否死亡进行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并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同时,按照四分位数间距法将RDW分成四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各组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变化情况,并采用log-rank检验加以检验。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揭示RDW和CA患者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依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53例成人CA患者。整体人群年龄(67.26±15.84)岁,男性为534例(62.60%),SOFA评分(6.13±3.70)分。与存活组(n=410)比较,死亡组(n=443)患者年龄、SOFA评分、RDW、阴离子间隙、肌酐以及血磷值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肾损伤和脓毒症的比例较高,ICU住院时间较长;而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以及血总钙值较低,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比例较低,总住院时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不同RDW分组CA患者28 d和90 d累积生存率不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入ICU时RDW升高是CA患者28 d全因病死率(HR=1.399,95%CI:1.014~1.930,P=0.041)和90 d全因病死率(HR=1.433,95%CI:1.064~1.929,P=0.018)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DW升高是CA患者28 d和90 d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可作为一种临床指标来预测CA患者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搏骤停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茚虫威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救治1例
20
作者 孙照琨 孙杰 +1 位作者 张春斌 黄子明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27-428,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已婚未孕。患者入院当天凌晨自行服用杀虫剂“甲维茚虫威”约20 mL,并割伤双腕,约1 h后由患者家属发现并送至金沙洲医院急诊。当时患者意识清楚,自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咽喉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25岁,已婚未孕。患者入院当天凌晨自行服用杀虫剂“甲维茚虫威”约20 mL,并割伤双腕,约1 h后由患者家属发现并送至金沙洲医院急诊。当时患者意识清楚,自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咽喉疼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明显胸闷气促,体温36.5℃,脉搏98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2/72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清楚 咽喉疼痛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腹痛腹泻 胸闷气促 病例资料 视物模糊 茚虫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