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5152被引量27339H指数56
《中国肺癌杂志》是我国第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肿瘤专病杂志,创刊于1998年,并有少量英文文章。其宗旨在为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国防痨协会会员以及其他从事肺癌研究与治疗人员提供最前沿的有关肺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查看详情>>
  • 曾用名 肺癌杂志
  •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9-341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2-1395/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5,1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ND1作为肺腺癌癌基因和预后标志物的鉴定与分析
1
作者 张芮豪 黄华 +7 位作者 朱光胜 吴迪 陈琛 曹培俊 丁晨 刘红雨 陈军 李永文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7,共13页
背景与目的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可以结合特异性序列,对下游基因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葡萄球菌含核酸酶结构域l(Staphylococcal nuclease-containing structural d... 背景与目的 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TF)可以结合特异性序列,对下游基因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对肿瘤的发生、迁移、侵袭等生物学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葡萄球菌含核酸酶结构域l(Staphylococcal nuclease-containing structural domain 1,SND1)作为一种转录共激活因子,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然而,其在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中的表达及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索SND1作为LUAD癌基因在LUAD中的作用。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联盟(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CPTAC)和人类蛋白图库(Human Protein Atlas,HPA)等数据库获取数据,探讨SND1表达与LUAD患者预后、免疫细胞浸润和亚细胞定位的关系;利用EdU法、CCK-8法、流式细胞术、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蛋白印迹实验等体外实验探讨SND1在LUAD中的功能作用。结果 在LUAD中SND1的表达上调,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SND1主要存在于LUAD细胞的细胞质中。富集分析表明SND1与细胞周期密切相关,包括DNA复制和染色体分离等。免疫细胞浸润分析显示,SND1与多种免疫细胞群有关,包括T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体外研究表明沉默SND1可抑制LUAD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下调SND1可阻断G1期细胞周期进程。结论 SND1可能是LUAD重要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其可促进LUAD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D1 肺肿瘤 细胞周期 免疫浸润
下载PDF
Expert Consensu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2
作者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Expert Committee of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hina Med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Jinming YU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5-176,共12页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nfe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affecting human health.The main goal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e current stage in China is to“protect people’s health...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infe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issue affecting human health.The main goal of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t the current stage in China is to“protect people’s health and prevent severe cases”.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receive antitumor therapy have low immunity,and the risk of severe illness and death once infected is much higher than healthy people,so they are vulnerable to COVID-19 infection.At present,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domestic guidelines and consensus.Based on the published data in China and abroad,we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and formed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vaccination of COVID-19,the use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small molecule antiviral drugs for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for physician’s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Lung neoplasms Prevention Treatment Expert consensus
下载PDF
LncRNA miR143HG调控肺鳞癌H52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勾龙飞 何亚元 +1 位作者 邱鹏程 黄波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1-75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并且其临床预后较差。然而,目前对于LUSC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LncRNA miR143HG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已被证实在多种肿... 背景与目的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并且其临床预后较差。然而,目前对于LUSC尚无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案。LncRNA miR143HG作为一种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lncRNA miR143HG在LUSC细胞中所扮演的生物学角色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lncRNA miR143HG调控LUSC H52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肿瘤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对lncRNA miR143HG进行泛癌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和timeROC曲线评估lncRNA miR143HG对LUSC诊断和预后的预测效果。确定各通路对于lncRNA miR143HG的富集程度。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BEAS-2B和H520细胞中lncRNA miR143HG以及miR-155的表达。将H520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阴性对照组(转染lncRNA-negative control,即lncRNANC)、lncRNA miR143HG组(转染lncRNA miR143HG)和lncRNA miR143HG+miR-155组(共转染lncRNA miR143HG和miR-155)。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泛癌分析和差异分析结果共同显示,除肾透明细胞癌外,其他癌组织中lncRNA miR143HG的表达均高于健康组织,且在LUSC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和timeROC曲线的评估结果提示lncRNA miR143HG对于LUSC的诊断及预后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富集于lncRNA miR143HG高表达的通路主要包括黏着斑、血管平滑肌收缩和钙信号通路等;而富集在lncRNA miR143HG低表达的通路主要包括氧化磷酸化、细胞周期、基础转录因子等。qRT-PCR结果显示,与BEAS-2B细胞相比,lncRNA miR143HG在H520细胞中低表达,而miR-155在H520细胞中高表达(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lncRNA miR143HG组细胞中lncRNA miR143HG基因、Wnt的基因和蛋白以及β-Catenin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miR-155基因表达显著降低,且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但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另外,与lncRNA miR143HG组比较,过表达miR-155能够逆转lncRNA miR143HG介导的生物学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 miR143HG对于H520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LncRNA miR143HG通过下调miR-155表达抑制H52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H520细胞的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iR143HG MIR-155 肺鳞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LncRNA SNHGs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
4
作者 曹昕岑 陈亮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51-862,共12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各种肿瘤驱动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掀起了一波研究新型治疗靶标的热潮。其中长链非编码...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及治疗手段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各种肿瘤驱动基因的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显著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掀起了一波研究新型治疗靶标的热潮。其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在肿瘤的恶性行为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lnc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small nucleolar RNA host gene, SNHG)家族部分成员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过程,可能是NSCLC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新靶点。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并探讨了SNHGs在NSCLC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NSCLC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 肺肿瘤
下载PDF
SWI/SNF复合体基因突变促进NSCLC细胞在NSI小鼠体内肝转移的研究
5
作者 高玲玲 谢至 +14 位作者 林首恒 吕志异 周文斌 陈冀 朱琳琳 张莉 曾鹏辉 黄晓丹 颜文青 陈宇 卢丹霞 张水莲 郭伟浜 李鹏 张绪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53-764,共12页
背景与目的SWI/SNF复合体(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SWI/SNF)是一种重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其亚基变异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并与多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相关。但其基因突变是否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 背景与目的SWI/SNF复合体(switch/sucrose nonfermentable chromatin-remodeling complex,SWI/SNF)是一种重要的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其亚基变异在多种肿瘤中存在,并与多种肿瘤细胞生物学特征相关。但其基因突变是否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肝转移过程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SWI/SNF复合体基因突变对NSCLC肝转移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我们使用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了NSCLC细胞H1299、H23和H460中SWI/SNF复合体基因突变。通过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技术构建了ARID1A基因稳定敲除的H1299细胞株,建立了小鼠模型模拟NSCLC肝转移,观察不同基因突变对肝转移的影响。利用RNA-Seq和蛋白印迹分析差异基因的表达,并通过免疫组化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了SWI/SNF复合体调控的靶分子在小鼠肝转移灶中的表达。结果WES分析确定了SWI/SNF复合体基因的突变情况。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WI/SNF复合体基因突变与免疫缺陷小鼠较高的肝转移率相关。转录组测序和蛋白印迹分析显示SWI/SNF复合体基因突变细胞中ALDH1A1和APOBEC3B表达上调,尤其是ARID1A蛋白缺失的H460和H1299 sgARID1A中ALDH1A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IHC染色亦显示H460和H1299 sgARID1A细胞肝转移灶中ALDH1A1高表达。结论本研究强调了SWI/SNF复合体基因ARID1A和SMARCA4等突变在促进肺癌细胞肝转移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基因突变可能通过促进ALDH1A1与APOBEC3B高表达进而发挥肝特异性转移的作用,为深入探究肺癌肝转移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SWI/SNF复合体 突变 肿瘤转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MET扩增介导获得性耐药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潘思思 王娜 宋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15-621,共7页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扩增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耐药的重要驱动因素,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扩增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耐药的重要驱动因素,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联合EGFR-TKIs的治疗策略可以克服MET介导的获得性耐药。研究表明,MET扩增也是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RET、ROS1等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接受TKIs类药物治疗后耐药的驱动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MET扩增作为驱动基因阳性NSCLC靶向治疗耐药驱动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克服这种耐药机制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靶向治疗 MET扩增 获得性耐药
下载PDF
核酸干扰药物在抗肿瘤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7
作者 陈锐 徐燕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2-486,共5页
随着核酸干扰机制的发现及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逐步攻克,非肿瘤领域的多款核酸干扰药物在国外获批上市,其以特异性高、疗效持续时间长、研发成功率高等优势,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新兴领域。在肿瘤领域尚未有此类新药上市,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突破... 随着核酸干扰机制的发现及一系列技术难题的逐步攻克,非肿瘤领域的多款核酸干扰药物在国外获批上市,其以特异性高、疗效持续时间长、研发成功率高等优势,成为令全球瞩目的新兴领域。在肿瘤领域尚未有此类新药上市,人们对这一领域的突破寄予厚望。本文阐述核酸干扰药物的特点、潜在抗肿瘤机制、递送系统的难点及在抗肿瘤领域的进展,分析其在非肿瘤领域的成功难以在肿瘤领域被简单复制的潜在原因,为研发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干扰 肿瘤 递送系统
下载PDF
合并MET基因变异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然 江昌 +2 位作者 唐俊 马丽 张树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77-887,共11页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 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MET)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生发展过程中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c-ros oncogene 1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ROS1)之外最重要和最有前景的驱动基因。近年来,靶向MET的治疗药物不断被研发并应用于临床。首先是合并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NSCLC患者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晚期EGFR突变型NSCLC患者EGFR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EGFR-TKIs)耐药后继发MET扩增时,联合MET-TKIs和EGFR-TKIs的方案带来了明显的生存获益等诸多进展。本文综述了在不同情况下,NSCLC患者合并MET不同变异类型的治疗进展,为临床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ET扩增 跳跃突变 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中国肺癌杂志》被CSCD(2021-2022年度)收录
9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6-336,共1页
2021年4月,《中国肺癌杂志》继续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2021-2022年度收录为核心期刊(以C标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 2021年4月,《中国肺癌杂志》继续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CSCD)2021-2022年度收录为核心期刊(以C标记)。CSCD创建于1989年,收录我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领域出版的中英文科技核心期刊和优秀期刊千余种,目前已积累从1989年到现在的论文记录5776880条,引文记录86132397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肺癌杂志 CSCD 核心期刊 医药卫生 管理科学 工程技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农林科学
下载PDF
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晓梅 蒋昭友 段建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3,共7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原发于胸膜且恶性程度高的一类肿瘤。晚期胸膜间皮瘤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15个月。一线标准化疗方案推荐是含培美曲塞的双药联合,加或不加贝伐珠单抗。目前一线标... 背景与目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原发于胸膜且恶性程度高的一类肿瘤。晚期胸膜间皮瘤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不超过15个月。一线标准化疗方案推荐是含培美曲塞的双药联合,加或不加贝伐珠单抗。目前一线标准化疗有效的患者能否从培美曲塞维持化疗中获益,尚无统一结论。本研究旨在探索培美曲塞单药维持在一线标准化疗有效的晚期MP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3年1月-2018年1月确诊的一线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4个-6个周期,且疾病未进展的MPM患者,共40例。根据患者后续是否进行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将患者分为培美曲塞单药维持组(n=22)和观察组(n=18)。末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1月。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培美曲塞单药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培美曲塞维持治疗组较观察组中位PFS有所延长(8.5个月vs3个月,P=0.008),而中位OS无明显差异(26.4个月vs 15.7个月,P=0.177);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22.7%和0%。维持治疗组3级-4级不良反应包括1例(4.5%)患者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4.5%)患者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4.5%)患者出现4级贫血,3级恶心及食欲减低的发生率为4.5%。结论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对于一线使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化疗有效的MPM患者,中位PFS有获益,且耐受性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膜间皮瘤 维持治疗 培美曲塞 无进展生存时间
下载PDF
浸润性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与影像学、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赫 刘子成 +5 位作者 王鸿亚 陈亮 王俊 闻伟 徐心峰 朱全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5,共9页
背景与目的 当前针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位点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目前EGFR... 背景与目的 当前针对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基因突变位点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为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然而目前EGFR、ALK基因突变在腺癌患者中所具有的特异性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仍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进一步探索浸润性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与影像学、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们中心接受手术的525例肺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基因检测的结果 将患者分为EGFR基因、ALK基因突变组与野生组,并将EGFR基因突变组分层为外显子19、外显子21突变亚型,将突变组与野生组的病理学特征如组织学亚型、淋巴结转移、脏层胸膜侵犯(visceral pleuralinvision,VPI)等,影像学特征如肿瘤最大直径、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气支气管征、空泡征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探讨基因突变组是否具有特异性表现。结果 EGFR基因突变组常见于女性(OR=2.041,P=0.001),存在更多胸膜牵拉征征象(OR=1.506,P=0.042),病理学上与淋巴结转移及VPI相关性较小(P>0.05)。其中外显子21突变型腺癌多见于年龄相对较大者(OR=l.022,P=0.036)及女性(OR=2.010,P=0.007),常伴有较大肿瘤直径(OR=l.360,P=0.039)及胸膜牵拉征(OR=1.754,P=0.029)。外显子19突变型腺癌常见于女性(OR=2.230,P=0.009)、肿瘤实性成分比例较高(OR=1.589,P=0.047)、存在更多分叶征(OR=2.762,P=0.026)。ALK基因突变易发生于有吸烟史(OR=2.950,P=0.045)及较年轻患者(OR=1.070,P=0.002),病理学上存在更多微乳头型成分(OR=4.184,P=0.019)及VPI (OR=2.986,P=0.034)。结论 EGFR、ALK基因突变型腺癌具有特异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且EGFR外显子19或21突变具有不同的影像学特征,对制定肺结节临床处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病理特征 放射学
下载PDF
《中国肺癌杂志》被CSCD(2019-2020年度)收录
12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共1页
2019年5月,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的《中国肺癌杂志》继续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9-2020年度收录为核心期刊(以C标记),至此,《中国肺癌杂志》已经被美国Medline,荷兰SCOPUS,中国... 2019年5月,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的《中国肺癌杂志》继续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19-2020年度收录为核心期刊(以C标记),至此,《中国肺癌杂志》已经被美国Medline,荷兰SCOPUS,中国统计源目录,北大核心与中科院CSCD数据库全部收录为核心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科协 核心期刊 中国防痨协会 CSCD 中国抗癌协会
下载PDF
晚期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全程管理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白赫男 韩雨 +1 位作者 牛意 张明晖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8-604,共7页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近几年来,随着多个ALK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出现,ALK融合阳性患者的...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近几年来,随着多个ALK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出现,ALK融合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也在逐渐延长。现报道1例晚期ALK融合阳性NSCLC患者5余年的治疗经过,分析其治疗过程及效果评价,为后续患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赤峰市医院肿瘤内科三病区2015年7月3日收治的1例晚期ALK融合突变阳性肺癌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咳嗽、胸闷2个月,确诊肺腺癌1天”于2015年7月3日入我科。影像学检查提示左肺下叶占位,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左侧包裹性胸腔积液。支气管镜病理提示非小细胞癌,考虑腺癌。诊断:左肺下叶腺癌T1bN2M1a IV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提示ALK(2p23)染色体易位。给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病情进展,改为培美曲塞+卡铂方案联合化疗6个周期,后续应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4个周期,疗效评估: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2016年4月9日给予克唑替尼治疗,2019年8月发现颅内多发转移,给予全脑放疗。2019年9月4日始口服恩沙替尼治疗至今。截至2021年3月1日,患者随访良好。结论该晚期ALK融合阳性肺腺癌患者,一线及二线选用化疗,后线应用ALK-TKI治疗,总OS达68个月,目前随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克唑替尼 恩沙替尼 靶向治疗 肺肿瘤
下载PDF
RASGRP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世康 金鑫 徐嵩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04-411,共8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模式的优化,特别是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肺癌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免疫治疗获益的患者仍然有限,因此我们想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模式的优化,特别是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肺癌患者的预后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免疫治疗获益的患者仍然有限,因此我们想要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肺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探索其对免疫微环境的影响。方法使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下载肺腺癌患者的测序结果及临床资料。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明确RASGRP2在肺腺癌中分布情况,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索RASGRP2表达情况与肺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联系。对RASGRP2高低表达患者进行KEGG及GO基因富集分析。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RASGRP2共表达基因并使用TIMER数据库计算RASGRP2及其共表达基因的免疫相关淋巴浸润情况。最后使用TIMER 2.0数据库分析RASGRP2表达量与免疫检查点表达的联系。结果RASGRP2在肺腺癌中低表达,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RASGRP2高表达参与造血细胞形成及细胞黏附,且在T细胞活化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ZAP70、TBC1D10C、RASAL3、FGD2、CD37、ACAP1与RASGRP2显著相关。以上基因高表达会引起CD8^(+)T细胞、记忆CD4^(+)T细胞比例升高以及中性粒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降低。最后,我们发现RASGRP2表达量与常见免疫检查点CD274、CTLA4、LAG3、TIGIT等表达量显著相关。结论RASGRP2在肺腺癌中异常表达且影响免疫相关细胞浸润水平,可能会影响免疫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免疫治疗 RASGRP2 预后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PD-1单抗导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1例——吡非尼酮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于海明 李进英 +3 位作者 于兰 程曦 韩晓娜 张小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9-525,共7页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 CIP)是严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副反应,急性期治疗手段已有共识,但急性期之后的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手段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市中心医院... 背景与目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 CIP)是严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副反应,急性期治疗手段已有共识,但急性期之后的肺间质纤维化治疗手段仍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青岛市中心医院立体定向放疗科收治的1例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1)单抗导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的诊断、治疗过程,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70岁,初始诊断:左肺低分化鳞癌T3N3M0 IIIc期纵隔淋巴结转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原癌基因1酪氨酸激酶(C-ros oncogene 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ROS1)/RAF阴性PD-L1(22C3)阴性。一线化疗进展后纳武利尤单抗单药二线治疗过程中确诊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3级。初始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影像学和临床症状部分缓解,随后给予吡非尼酮口服(300 mg tid)11个月余,治疗过程中患者CT影像学和临床症状明显好转,除1级恶心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期间吡非尼酮与化疗、安罗替尼联合应用安全性好。结论本病例报道为目前吡非尼酮治疗CIP的第1例报道,为CIP治疗的临床实践和临床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肺炎 PD-1单抗 吡非尼酮 肺肿瘤
下载PDF
《中国肺癌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16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1-I0002,共2页
下载PDF
《中国肺癌杂志》稿约
17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I0007-I0008,共2页
《中国肺癌杂志》(CN 12-1395/R, ISSN 1009-3419, www.lungca.org)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肿瘤专业医师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 《中国肺癌杂志》(CN 12-1395/R, ISSN 1009-3419, www.lungca.org)为中国科协主管,中国抗癌协会、中国防痨协会、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肿瘤专业学术期刊,以广大肿瘤专业医师和基础研究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肺癌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肺癌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肺癌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国内外肺癌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和临床诊疗工作的新经验、新成果,促进国内外肺癌领域学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防痨协会 专业医师 肺癌临床 基础研究工作 普及与提高 中国肺癌杂志 中国科协 科研成果
下载PDF
EGFR/Vimentin/Folic Acid磁球检测肺癌循环肿瘤细胞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雷 王赟 +5 位作者 谭国梁 刘远 徐曌 冯浩 兴伟 徐志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51-359,共9页
背景与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在肺癌的筛查及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较低的CTC分离效率和特异性对其临床应用有着明显的制约,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CTC的新... 背景与目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在肺癌的筛查及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较低的CTC分离效率和特异性对其临床应用有着明显的制约,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CTC的新型高效分离方法,以期达到对NSCLC的早期诊断的目的。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波形蛋白(Vimentin)和叶酸(folic acid, FA)三种免疫脂质磁球,表征后通过细胞系进行分选方案的探索,构建对NSCLC CTC的最优分选方案,初步研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 EGFR、Vimentin和FA磁球磁球单独和联合使用对肺癌细胞株的平均捕获效率分别为78.0%、79.0%、82.0%和91.0%;在60例肺癌患者中,以每7.5 mL血液2个CTC为cutoff值,EGFR、Vimentin、FA磁球单独和联合使用阳性率分别为65.0%、33.3%、93.3%和100.0%,同时发现联合使用三种磁球检出的CTC数量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三种磁球可以分离EGFR+、Vimentin+和FA+表达且形态完整的CTC,有利于的CTC相关下游分析,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提高NSCLC CTC捕获效率的新方法,且验证了捕获的CTC计数方法可用于肺癌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循环肿瘤细胞 EGFR VIMENTIN 叶酸 免疫磁球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的免疫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燕 吴世凯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896,共8页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预后极差的一类肿瘤,30年来药物治疗无显著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成为近年唯一突破: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 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细胞毒T淋...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是预后极差的一类肿瘤,30年来药物治疗无显著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成为近年唯一突破: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 PD-1)抑制剂单药或联合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 CTLA-4)抑制剂后线治疗SCLC的有效率为10%-33%,有效时间较持久;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对比传统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extensive stage-SCLC, ES-SCLC)的总生存期延长。尽管取得一定疗效,相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等对免疫治疗敏感的肿瘤类型,SCLC的疗效仍不令人满意,这可能与其免疫抑制特征有关。本综述对SCLC免疫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包括淋巴细胞和免疫抑制细胞在肿瘤内浸润情况、PD-L1和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在肿瘤的表达以及外周血免疫细胞的改变,并对这些免疫特征的预后及其对ICI疗效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新书介绍:介入呼吸内镜并发症及处理
20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73-573,共1页
内容简介由煤炭总医院王洪武教授联合国内外多位介入肺脏医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介入呼吸内镜并发症及处理》一书,近期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亲自做序,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国内... 内容简介由煤炭总医院王洪武教授联合国内外多位介入肺脏医学领域的专家撰写的《介入呼吸内镜并发症及处理》一书,近期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亲自做序,并给予高度评价。这是国内外首部关注呼吸介入并发症的书,特别值得期待。全书共分五篇,前两篇重点介绍支气管镜诊治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第三篇重点介绍呼吸内镜介入过程中对内镜设备的损伤情况及如何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