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无损检测》

作品数7554被引量14982H指数39
本刊系全国无损检测学学会刊,学会对外交流指定用刊,在国内外颇具影响,为国内无损检测领域权威刊物。办刊宗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生产、面向科研、面向行业,促进无损检测事业发展。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海材料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665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335/TG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7,55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利精选
1
作者 《无损检测》编辑部 黄彬彬(整理)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以下专利检索自“专利检索及分析网”,网址:https://pss-system.cponline.cnipa.gov.cn/conventionalSearch一种碳纤维层压结构复合材料超声及涡流测试装置申请号:CN202121088105.9公开日期(授权):2022.01.18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航空职... 以下专利检索自“专利检索及分析网”,网址:https://pss-system.cponline.cnipa.gov.cn/conventionalSearch一种碳纤维层压结构复合材料超声及涡流测试装置申请号:CN202121088105.9公开日期(授权):2022.01.18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发明人:喻星星;曹艳;余成才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层压结构复合材料超声及涡流测试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检索 实用新型 涡流测试
下载PDF
核电厂反应堆水池覆面焊缝的阵列涡流检测
2
作者 李庆顺 龙笛 +2 位作者 何艺 杨宏博 邓江勇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3期18-21,44,共5页
核电厂反应堆水池普遍采用不锈钢覆面结构,在建造和运行期间均发生过泄漏现象。从覆面结构特点出发,开展了覆面焊缝的阵列涡流检测试验,主要探讨平面对接焊缝中人工刻槽和孔型缺陷的可检出性。结果验证了阵列涡流用于反应堆水池焊缝缺... 核电厂反应堆水池普遍采用不锈钢覆面结构,在建造和运行期间均发生过泄漏现象。从覆面结构特点出发,开展了覆面焊缝的阵列涡流检测试验,主要探讨平面对接焊缝中人工刻槽和孔型缺陷的可检出性。结果验证了阵列涡流用于反应堆水池焊缝缺陷检测的可行性。通过对某电厂在役检测期间的反应堆水池焊缝进行阵列涡流检测,总结了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可为核电厂在役期间水池查漏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水池 焊缝 无损检测 阵列涡流
下载PDF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度进展
3
作者 陶于春 林戈 +2 位作者 黄春明 雷屹坤 陈怀东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7期98-102,共5页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简称集团在役检查研发中心),2022年度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先进仪器及传感器研发、智能检测系统装备开发、无损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多项研发工作。具体进展包括高性能阵列涡流仪、水下三维测... 中广核集团核电站在役检查技术研发中心(简称集团在役检查研发中心),2022年度在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先进仪器及传感器研发、智能检测系统装备开发、无损检测信号处理等方面开展多项研发工作。具体进展包括高性能阵列涡流仪、水下三维测绘技术、基于机器学习的传热管涡流智能信号识别、控制棒驱动机构热套磨损测量技术、凝汽器新型示踪检漏技术、核电用超薄超声检测传感器及光热电站智能清洗装备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广核集团 在役检查 三维测绘技术 机器学习 智能检测系统 阵列涡流 检漏技术 无损检测
下载PDF
北京工业大学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所2022年度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增华 刘秀成 +3 位作者 吕炎 李跃娟 高翔 田九洲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8期89-99,共11页
北京工业大学无损检测与评价研究所成立于1998年,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控制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招生方向,主要利用声、光、电的波动特性对机械结构、功能材料等进行无损检测与结构健康监测。
关键词 北京工业大学 学科博士点 波动特性 机械工程 结构健康监测 无损检测 控制科学与技术 硕士点
下载PDF
基于ECPT的拉应力对铁磁材料缺陷量化影响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巧 刘彦麟 +1 位作者 伍剑波 马咏梅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3期11-17,28,共8页
针对铁磁性承压设备脉冲涡流热成像(ECPT)缺陷检测过程中,拉应力对铁磁材料磁导率的影响被忽略而引起的缺陷量化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力磁耦合关系、电磁感应定律、焦耳定律仿真探究弹性拉应力对ECPT量化不同方向、不同深度缺陷的影响。... 针对铁磁性承压设备脉冲涡流热成像(ECPT)缺陷检测过程中,拉应力对铁磁材料磁导率的影响被忽略而引起的缺陷量化精度不高的问题,结合力磁耦合关系、电磁感应定律、焦耳定律仿真探究弹性拉应力对ECPT量化不同方向、不同深度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向缺陷的最大磁导率随着弹性拉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应力作用下,缺陷处的最大磁导率随着横向缺陷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最大磁导率对竖直缺陷深度的变化不敏感;在ECPT缺陷量化过程中,基于温差特征的横向缺陷的深度量化曲线的斜率随应力的增加而增加,且横向缺陷深度量化拟合曲线的标准差低于0.3℃,可决系数达95%,拟合效果好;基于温差特征的竖直缺陷深度量化曲线受应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设备 拉应力 脉冲涡流热成像(ECPT) 缺陷量化
下载PDF
脚踏实地保科研,创新驱动共发展——商发制造持续推进民用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建设
6
作者 靖珍珠 李泽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3期81-83,共3页
2021年,中国航发商发制造理化计量中心无损检测团队已护大至14位成员,既有3位行业资深专家,又有三分之二朝气蓬勃的90后成员(成员合影见图1)。这一年,团队脚踏实地,完善无损检测质量体系并扩大能力建设;成功举:办航空航天NAS410/EN4179... 2021年,中国航发商发制造理化计量中心无损检测团队已护大至14位成员,既有3位行业资深专家,又有三分之二朝气蓬勃的90后成员(成员合影见图1)。这一年,团队脚踏实地,完善无损检测质量体系并扩大能力建设;成功举:办航空航天NAS410/EN4179无损检测资质培训班;与南昌航空大学共建科研创新平台;开展多个航空发动机无损检测专项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专项技术 航空航天 计量中心 民用航空发动机 创新驱动 90后 行业资深专家
下载PDF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凹痕与缺陷的涡流检测信号分析
7
作者 姚传党 夏清友 +1 位作者 王家建 肖镇官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4期13-16,共4页
国内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时发现部分可疑信号,不能确定其缺陷类型,故设计和制作了模拟试件,采用轴绕式差分探头对模拟试件进行涡流检测对比试验,同时采用旋转探头、阵列探头进行复核,模拟常规超声无法有效分辨该信号时的... 国内某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涡流检测时发现部分可疑信号,不能确定其缺陷类型,故设计和制作了模拟试件,采用轴绕式差分探头对模拟试件进行涡流检测对比试验,同时采用旋转探头、阵列探头进行复核,模拟常规超声无法有效分辨该信号时的解决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缺陷信号不是单纯的凹痕信号,而是凹痕与缺陷的复合信号,对于类似信号可通过混频的方式消除其中的干扰变量从而达到区分和定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管 涡流检测 凹痕 缺陷 复合信号
下载PDF
飞机复合材料拉伸过程损伤的声发射特性分析
8
作者 黄华斌 彭智伟 王竹林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5期38-42,共5页
利用声发射技术开展对拉伸载荷下飞机复合材料T型结构件的损伤发生过程研究,对复合材料试件拉伸载荷下损伤产生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参数分析方法对拉伸试验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该T型结构件拉伸过程中基体开裂、... 利用声发射技术开展对拉伸载荷下飞机复合材料T型结构件的损伤发生过程研究,对复合材料试件拉伸载荷下损伤产生过程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参数分析方法对拉伸试验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析,得到该T型结构件拉伸过程中基体开裂、分层、纤维断裂至完全丧失承载能力时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及其对应的载荷。结果表明,声发射技术能够准确预测复合材料T型结构件拉伸载荷下的损伤发生过程,可为该类结构件的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声发射 参数分析 损伤变化
下载PDF
高压电缆附件铅封缺陷的交流电磁场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正存 申德峰 +2 位作者 王延东 薛建祥 王明亮 《无损检测》 CAS 2022年第4期24-27,共4页
铅封是高压电缆常用的连接方式,受外部热缩套及防水带干扰的影响,常规检测方法难以对内部铅封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制备了高压电缆铅封试样并加工了相应缺陷,以模拟现场使用状况,采用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交... 铅封是高压电缆常用的连接方式,受外部热缩套及防水带干扰的影响,常规检测方法难以对内部铅封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制备了高压电缆铅封试样并加工了相应缺陷,以模拟现场使用状况,采用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进行了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能够穿透保护层对铅封表面开裂缺陷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及分辨力较高,但检测结果会受到探头角度的影响,检测时需考虑检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电磁场检测技术 铅封 高压电缆 缺陷模拟
下载PDF
HDPE管焊接接头的相控阵超声检测
10
作者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6期91-94,共4页
HDPE管又称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属于一种高性能的塑料制品,其质量较小,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较好,且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盐类的腐蚀。因此,HDPE管材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燃气、化工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燃气输送领域有着极为... HDPE管又称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属于一种高性能的塑料制品,其质量较小,耐磨性、电绝缘性、韧性及耐寒性较好,且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和盐类的腐蚀。因此,HDPE管材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燃气、化工等多个行业,特别是在燃气输送领域有着极为普遍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绝缘性 塑料制品 HDPE管 化学稳定性 高密度聚乙烯管 相控阵超声检测 燃气输送 焊接接头
下载PDF
中国代表团参加ISO/TC 135及其8个SC全体会议
11
作者 丁杰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11期96-98,共3页
2021年10月11日-22日,上海材料研究所作为ISO/TC 135(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及其8个SC(分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派出SAC/TC 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丁杰,组织国内技术专家组建中国代表团,代表国... 2021年10月11日-22日,上海材料研究所作为ISO/TC 135(国际标准化组织无损检测技术委员会)及其8个SC(分技术委员会)的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派出SAC/TC 56(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丁杰,组织国内技术专家组建中国代表团,代表国家标准委(SAC)参加ISO/TC 135及其8个SC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TC 上海材料研究所 国际标准化组织 技术专家组 对口单位 无损检测 SC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下载PDF
基于CT技术的层状复合岩体损伤演化规律分析
12
作者 孙富强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5期38-42,48,共6页
提出了基于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层状复合岩体损伤演化规律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据岩体颗粒之间的碰撞,计算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以此建立岩体损伤分析模型;设置固定节点,利用CT技术对岩石样品进行扫描,由CT图... 提出了基于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的层状复合岩体损伤演化规律分析方法。该方法依据岩体颗粒之间的碰撞,计算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法向分量和切向分量,以此建立岩体损伤分析模型;设置固定节点,利用CT技术对岩石样品进行扫描,由CT图像获取岩体损伤特征;根据夹层应力模型引入岩体蠕变参数,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原理,分析得出岩体损伤演化规律。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对比传统分析方法,该方法获得的损伤数据精准,分析得出的岩体损伤演化规律与实际相符合,能满足岩体损伤规律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层状复合岩体 损伤演化规律 夹层应力模型
下载PDF
泵塔区钢结构焊缝表面缺陷的超声红外热成像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忠华 付泽宇 付海霞 《无损检测》 CAS 2021年第11期53-57,共5页
利用超声红外热成像装置采集焊缝图像,通过灰度化、消噪以及增强对焊缝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特征向量,并用决策树多分类器模型对缺陷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很好地完成了泵塔区钢结构焊缝表面缺陷... 利用超声红外热成像装置采集焊缝图像,通过灰度化、消噪以及增强对焊缝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的特征向量,并用决策树多分类器模型对缺陷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技术很好地完成了泵塔区钢结构焊缝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检测精度较高,为及时修复泵塔区的钢结构焊缝缺陷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红外热成像 泵塔区 钢结构焊缝 表面缺陷
下载PDF
《无损检测》征稿简则
14
作者 《无损检测》编辑部 《无损检测》 2020年第4期72-72,共1页
《无损检测》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类刊物,是全国无损检测学会会刊及对外交流指定用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四)、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 《无损检测》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上海材料研究所主办的技术类刊物,是全国无损检测学会会刊及对外交流指定用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一、四)、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并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中国科协、国家机械行业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报道超声、射线、电磁涡流、磁粉、渗透、声发射、激光、红外、微波和应力测定等无损检测技术。读者对象是厂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中从事无损检测的专业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网 中国科协 科研单位 无损检测学会 质量管理人员 上海材料研究所 应力测定 科技期刊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制造中涡流分选技术的应用
15
作者 谢建红 吕健 +4 位作者 赖迎庆 石剑 周位洲 桂咏梅 焦博 《无损检测》 2020年第10期56-58,共3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制造中出现的混料问题,在不分解发动机的前提下,提出采用涡流分选技术对问题零件进行原位检测。设计了一种原位检测专用探头,通过试验,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混料 涡流分选 原位检测
下载PDF
钢垫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的结构回波波形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菊 《无损检测》 2020年第5期72-74,共3页
钢垫板焊接后一般会与焊缝熔合在一起,在超声波检测时,来自焊缝根部缺陷的回波与垫板位置出现的结构回波混杂在一起,给现场检测作业时波形的判断带来一定难度,通过总结现场检测经验和试验验证,梳理出一套能有效区分垫板结构回波的方法。
关键词 焊缝 钢垫板 超声波检测 回波
下载PDF
CRDM镀铬件的着色渗透检测
17
作者 冯英 孙莉薇 《无损检测》 2020年第8期43-46,共4页
对镀铬件的镀铬层进行着色渗透检测时,存在表面多余渗透剂清洗、显像剂喷涂、缺陷迹痕评定困难等问题。通过工艺试验,制作了显像剂喷涂辅助工具,确定了镀铬层着色渗透检测工艺参数,并结合显示解剖分析了结果,了解了几种主要缺陷迹痕显... 对镀铬件的镀铬层进行着色渗透检测时,存在表面多余渗透剂清洗、显像剂喷涂、缺陷迹痕评定困难等问题。通过工艺试验,制作了显像剂喷涂辅助工具,确定了镀铬层着色渗透检测工艺参数,并结合显示解剖分析了结果,了解了几种主要缺陷迹痕显示的形式和性质。同时提出了在镀铬层着色渗透检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也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DM 镀铬层 着色渗透检测
下载PDF
基于阵列超声成像法的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军 顾盛 +2 位作者 潘永东 张健 吴玉龙 《无损检测》 2020年第3期32-37,共6页
针对传统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时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检测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引入了阵列超声成像法,研究了阵列超声成像法检测裂缝深度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并在实验室设计制作了一块预设7条不同深度裂缝的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跨单裂... 针对传统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时人为影响因素较多,检测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引入了阵列超声成像法,研究了阵列超声成像法检测裂缝深度的原理及其计算方法,并在实验室设计制作了一块预设7条不同深度裂缝的素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跨单裂缝和试件整体成像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阵列超声成像法根据缝底反射超声波的传播时间来检测裂缝深度,生成的二维图像可以显示缝底位置,但无法显示缝身;该检测法的检测精度较高,并且随着裂缝深度的加深逐渐提高;检测时应考虑边界效应,否则无法准确检测裂缝深度;检测时存在盲区,当缝底位于盲区内时会出现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超声成像 跨单裂缝成像检测 试件整体成像检测
下载PDF
导体材料涡流热成像应力检测的仿真
19
作者 邓淑文 杨随先 《无损检测》 2019年第8期24-29,共6页
当导体表面或内部存在应力集中区域时,该区域的材料参数如电导率、热导率等会发生相应改变。电导率及热导率是涡流热成像(ECT)检测过程中感应加热与热传导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获得电导率和热导率等参数对ECT检测结果影响规律的前提下... 当导体表面或内部存在应力集中区域时,该区域的材料参数如电导率、热导率等会发生相应改变。电导率及热导率是涡流热成像(ECT)检测过程中感应加热与热传导阶段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获得电导率和热导率等参数对ECT检测结果影响规律的前提下,可以通过ECT检测导体材料的应力状态。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仿真平台上采用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导体材料的电导率、热导率大小及应力层厚度对被测试件表面温度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应力值与温度变化的映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导体应力值、应力层厚度与其表面温度均近似为线性关系。导体拉应力值及应力层厚度越大,应力层的温度越高;压应力值及应力层厚度越大,应力层的温度越低。仿真结果可为后续开展涡流热成像定量检测导体材料的应力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检测 涡流热成像检测(ECT) 导体材料 电导率 热导率
下载PDF
火电厂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曲面耦合补偿修正系数
20
作者 曹智 何朋非 +3 位作者 周梦保 熊亮 侯其华 王泽湘 《无损检测》 2018年第7期60-63,共4页
为了解决火电厂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因工件曲率引起灵敏度损失的问题,对平面探头与曲面工件的接触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CSK-ⅡA试块与不同曲率和厚度的RB-C试块进行了灵敏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探头的频率、K值、晶片尺寸、耦... 为了解决火电厂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时因工件曲率引起灵敏度损失的问题,对平面探头与曲面工件的接触情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CSK-ⅡA试块与不同曲率和厚度的RB-C试块进行了灵敏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探头的频率、K值、晶片尺寸、耦合剂类型和工件的曲率半径均会影响超声检测灵敏度,且探头的晶片尺寸和工件的曲率半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曲面工件由于减小了与探头接触的有效面积,从而降低了缺陷回波声压透射率,引起了工件检测灵敏度的损失。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了10种火电厂环向对接接头超声检测常用规格的RB-C试块的曲面耦合补偿修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DAC曲线 曲面耦合补偿 RB-C试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